登陆注册
9511900000016

第16章

老和尚感动地说:“我修行多年,从未见过听了两遍《观音经》就开悟的人。你效法观世音菩萨,向佛祖发了宏愿,又请我来作证,可见你的慈悲心有多么伟大,这是怎样的宏愿啊?不如你随我修行吧,一定会名扬四海的。”

白发郎却说:“现在不是我在佛法上获得名气的时候,我还要照顾父母和弟妹,所以我只能跟您修行,做个俗家弟子。”

此后,白发郎一直跟随和尚学习佛法,到处帮助百姓,在供养父母的同时,亦通过劳动来布施百姓。

多年下来,白发郎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却始终矢志不渝,依然精神饱满,在佛道的修行上更加精进。

人间有无数苦难、无数灾劫,这些都是雕琢璞玉的磨石,对于心中抱有宏愿和希望的人而言,这是种甜蜜的负担和磨炼。白发郎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有济世的勇气,继而有了普度众生的宏愿。他的所作所为,让人惊叹和钦佩。

佛家说,生命苦短。生之短暂,本身便是苦;生老病死,各种各样的无常皆苦。然而,正是因为人们深切地认识到了人生的苦短,才学会精进、勤勉,为创造更精彩的人生而努力奋斗。所以,苦不一定是障碍,很多时候,苦是一种催人奋发进取的原动力。

今日的苦,便是明日的甘美,世上绝少有不必吃苦就能成功的奇迹。吃苦的精神与忍耐的力量虽然不是成功的唯一途径,却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能够在艰苦的环境中感受到喜悦,能够把吃苦当做磨炼,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苦中作乐的坦然,化苦为乐的超然

只有深刻体验苦,才能透彻体会乐。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佛门中也有类似的训诫,《缁门警训》中佛眼禅师著名的“三自省察”曰:

“是身寿命如驹过隙,何暇闲情妄为杂事。既隆释种须绍门风,谛审先宗是何标格。

“道业未办去圣时遥,善友师教诚不可舍。自生勉励念报佛恩,唯己自知大心莫退。

“报缘虚幻不可强为,浮世几何随家丰俭。苦乐逆顺道在其中,动静寒温自愧自悔。”

第一项自省是说我们的生命宝贵而短暂,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要把握生命,做有意义的事情,不要为无聊的事情耗费生命。既然入了佛门,就要弘扬佛法。

第二项自省是说,佛法修行艰难,想要解脱进入极乐世界,就要重视良师益友的教诲,勤加学佛,不可懈怠。

第三项自省是说,无论是我们自身还是境遇,都是虚幻不实的,不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无论是富裕还是贫穷,是苦还是乐,都应该随遇而安,因为这些都是因果循环。要心地清净,做到无动无静,无寒无暑,否则就要生惭愧之心,自我检讨。

现代禅宗大师弘一法师很重视“三自省察”,对第三项尤其经心,专门将其记录进了自己的著述《晚晴集》中。这是因为在这三项自省中以第三项最为重要,心下清净,不为环境所左右,正是修行的秘要。

弘一法师修行的是律宗,克己甚严。法师长期坚持日食一餐、过午不食的戒律,而且他只吃萝卜白菜之类的便宜蔬菜,不吃价格昂贵的冬笋、香菇等素馔。

法师视钱财如粪土,对于钱财,他随到随舍,不积私财。除了几位故旧弟子外,他极少接受其他信徒的供养。据说曾经有一次,夏丏尊先生赠给他一副美国出品的白金水晶眼镜。他马上将其拍卖,卖得五百元,把钱送给泉州开元寺购买斋粮。

其实弘一法师家庭环境十分优越,法师年轻时家中经营多家银号,出手阔绰。当他留日归来后,家族事业即告破产,富贵日子一去不返,经济条件一落千丈。但他依然安然度日,靠工作养活家人,还不时挤出一部分钱接济贫困学生,真正做到了随遇而安,心态之好让人佩服。

待到开悟出家时,弘一法师更是决绝,不仅舍弃了家庭,还把自己的财物奉送出去,其中有很多珍贵的书画。比如他赠送给北京美术学校极其珍贵的西洋油画、美术书籍之多能堆满半个屋子;送给杭州西泠印社的是多年积下的印章;送给同事夏丏尊的是平生所藏字画;甚至连多年收集的音乐、书法作品都分给了学生,真所谓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法师出家后,僧衣、铺盖都很寒简。一次,法师应邀去青岛湛山寺弘法,寺中的一位火头僧认为他是一代高僧,必然前簇后拥,吃穿用度都非常华贵。谁知见到法师后,发现他衣着极为普通,不禁大为惊疑,认为有作秀之嫌。有一天,这位火头僧悄悄走进大师所住的寮房细细查探,结果看到房内异常朴素,床上是破旧的衣服和被褥,桌上只有几部经书,毛笔都已经用秃了。

富日子有富日子的过法,穷日子有穷日子的过法。弘一法师并不把自己富家公子的出身放在心上,而是真正做到了随缘、随心;也没有因为家庭的变故而有所动摇,改变心态。弘一法师成为一代宗师,与其“苦乐逆顺道在其中,动静寒温自愧自悔”的信念是分不开的。他将自我完全投入到当下的生活中,心在莲池,纵使有风经过,也不会惊起涟波。

苦为乐、乐为苦,苦与乐的感受全在于一心。达摩面壁,凡人皆称其为苦修,却不知达摩祖师在静修中心归空灵、慧及宇宙,体肤之苦尽皆化为心灵的极乐,并无半点苦楚可言。

在平常人的眼中,出家人的生活很清苦,但对于真正的出家人而言,他们并不认为生活很清苦,而是把苦当成乐。其实,获得快乐的方法并不是逃避痛苦,而是化苦为乐,具体做法包括以下几点:

一、认清生老病死的无常,坦然接受苦乐并存的人生。要做到化苦为乐,首先要端正心态,认清苦难是无可避免的,直面苦难的残酷,以坦然的心境接受并善待它。

二、从容面对艰难困苦,在苦难中品味快乐。所谓“大乐苦中来”,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乐是在苦的衬托下才得以存在的,真正的乐需要经过艰苦的淬炼才能绽放光芒。所以,面对苦时,不妨保留一份从容,耐心品尝苦中之甘。

三、从苦中提炼自我的价值,获得人生境界的升华。遭遇困苦时,不要一味沉浸其中,而应懂得抽身。不仅要有承担苦的能力和勇气,还要从苦中得到锻炼和成长,找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

悲苦从来都无法逃避,多苦少乐是生命的必然。因此,我们要懂得离苦的智慧,享受苦中作乐的坦然,以及化苦为乐的超然。

痛苦无法逃离,但可以转化

从痛苦中解脱并不是逃避,而是换一种心境,用全新的智慧看待生命。

佛陀在灵山会上,出示手中的一颗随色摩尼珠,问四方天王:“你们说说看,这颗摩尼珠是什么颜色?”

四方天王看后,各说是青、黄、红、白等不同的色泽。

佛陀将摩尼珠收回,张开空空的手掌,又问:“那我现在手中的这颗摩尼珠又是什么颜色?”

四方天王异口同声地说:“世尊,您现在手中一无所有,哪有什么摩尼珠呢?”

佛陀于是说:“我拿世俗的珠子给你们看,你们都会分别它的颜色,但真正的宝珠在你们面前,你们却视而不见,这是多么颠倒啊!”

佛陀的手中虽然空无一物,但就像苏轼的诗句所说:“无一物中无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无”中蕴藏了“有”,正因为“空无”,所以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佛陀感叹世人“颠倒”,因为世人只执著于“有”,而不知道“空”的无穷妙用,总是被外在的、有形的东西所迷惑,而看不见内在的、无形的本性和生活,不知道那才是最宝贵的明珠。

忽略了内在的真正需求,就会被外在的环境和境遇所束缚。心灵被无尽的贪、嗔、痴、疑所缠绕,从而深陷痛苦之中。要从这种自苦的心态中解脱出来,就需要做到:

一、看淡身外的遭际,放下心中对“有”的执著。想要从一种遭际中出来,我们就要学会将过往的一切都放下,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放,最后就能不再执著于“有”,“无我”就能“无苦”。

二、关注内心的需求。将向外占有和追求的脚步收回来,多花点心思满足精神层面的需要。精神获得了满足,自然不会有多余的欲求,也就不会在追逐中心力交瘁,身富而心贫。

三、以空无包容来扩大自我。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心苦,是因为心中有太多计较,是因为过度的占有,导致自我生存的空间太过狭隘。放大心量,就能同时容纳喜怒哀乐而不失去平常心。

同类推荐
  •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即与中土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不同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了三大系,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汉传佛教的思想博大精深,我们只择取其中对我们有指导和教益的部分加以学习和借鉴,这也正是本书搜集汇编汉传佛教故事成书的一大原因。本书中的100个故事,取材于佛家的经典典籍,或佛学文学,或关于佛教的民间传说,较为全面地反应了如慈悲、行善、放下、随缘、度己度人等佛学思想,通过对这些故事的阅读和感悟。
  • 禅宗的基本常识

    禅宗的基本常识

    本书主要介绍了禅宗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禅宗的创建发展,还介绍了许多为禅宗作出贡献的高僧和一些著名的丛林清规的知识以及阐述禅宗文化的各个方面等同时还精选了历代许多富含深刻哲理寓意的禅宗公案。
  • 伊斯兰文化第二辑

    伊斯兰文化第二辑

    这本由兰州大学伊斯兰文化研究所精心编辑的伊斯兰文化研究论文集,是近年来伊斯兰文化研究成果中的一本比较有分量的学术佳作,涉及的内容较为宽泛,在伊斯兰文化研究及中华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相借鉴、相融合方面迈开了新步伐。全书分为文化纵论、义理研究、哲学宗教、前沿思潮四个部分。
  • 奇山:佛教道教名山

    奇山:佛教道教名山

    本书分为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江西龙虎山和四川青城山等四部分,内容包括:佛教的传入和灵鹫寺、清凉山佛教的极盛时期、藏传佛教的传入和兴盛、画中姑娘幻化的峨眉山、大上清宫中的百神传说等。
  • 白话观无量寿经

    白话观无量寿经

    《观无量寿佛经》,又称《观无量寿经》,简称《观经》,与《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共为净土宗所依据的主要经典,合称“净土三经”。
热门推荐
  • 农家嫡长姐

    农家嫡长姐

    上一世,被爷爷指定为星月集团唯一继承人,她上斗继母亲爹,下防小人,终于一切已成定局,却死在给爷爷祝寿的路上。这一世,未婚夫被征兵,战死沙场。爷奶不疼,叔婶欺凌,爹爹愚孝,爷奶还要给爹爹纳妾,看着哭成兔子眼的包子娘亲,瘦弱的妹妹,痴傻的弟弟,娘亲,带着我们和离吧!以后心月养你们.....可是这半路杀出的圣武将军为啥叫我娘子!季清朗......谁是你娘子,白心月极度咆哮抓狂.........
  • 白月映海

    白月映海

    星天泯灭,唯有本鲲有主见?什么?你说我这是叛逆?你看看,一只爱吐槽一副欠揍样子的高傲狐狸,一只不会武功只会卖萌的吃货兔子,再看看那个看起来奇怪、其实比兔子还软弱的不死生物学家,对付一个星月主宰,还是本鲲是大姐大!
  • TFBOYS我爱你

    TFBOYS我爱你

    她和他是青梅竹马,可是她却被迫离开了他。直到5年后,她又重新回到了那个地方,她是否能找到他呢?
  • 中国古代哲学的总结者:王夫之

    中国古代哲学的总结者:王夫之

    王夫之,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王夫之晚年居南岳衡山下的石船山,著书立说,故世称其为“船山先生”。王夫之一生著述甚丰,其中以《读通鉴论》、《宋论》为其代表之作。晚清重臣曾国藩极为推崇王船山及其著作,曾于金陵大批刊刻《船山遗书》,使王夫之的著作得以广为流传。近代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毛泽东、谭嗣同等皆深受船山思想之熏陶。王夫之一生主张经世致用的思想,坚决反对程朱理学,自谓:“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哲学的总结者:王夫之》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王夫之的有关内容。
  • 创业学绝味:一根鸭脖的商业奇迹

    创业学绝味:一根鸭脖的商业奇迹

    "创业学绝味,绝对学得会!《创业学绝味》的另一名称为“20厘米奇迹”一根根短短的鸭脖,平均长度不足20厘米,却成了全国吃货们吃了还想吃的美味食品。绝味鸭脖的创业者们在短短8年时间里,从2005后湖南长沙开出第一家店后,到如今已在全国拥有5000家的门店,平均每天能卖掉100多万根鸭脖,年零售额达40多亿元。他们把一个地方的美味小吃,发展成为今天的连锁加盟大品牌,把一份在常人眼里看来不起眼的小生意做遍了全国,而且做得红红火火,无疑是当今中国餐饮行业的商业奇迹。他们的团队是怎么做到的?这种成功是否可以复制绝味的成功再次证明所做的行业是新。
  • 残山断海

    残山断海

    妖境妖尊,佛界佛祖;儒家天帝,法域大圣;兵掌战神,道法真仙!这是一个百家纵横的大世界!这是一个诸天并起的大时代!一少年两次重生,来到这遗失之地。身负惊天之谜的他,将在这波澜壮阔的天地间,掀起怎样的腥风血雨?觉得归一的书不错,或者对归一的书有些建议的朋友,希望你们能加一下群419158073,跟归一讨论一下剧情,谢谢大家。
  • 君临天下:女皇的大国师

    君临天下:女皇的大国师

    女的也能当皇帝?当然可以了!夜国第三十二代皇帝夜惜曦可就是女的呢!三岁也能当皇帝?当然可以了!夜国第三十二代皇帝夜惜曦也就才三岁呢!后宫只一人也能当皇帝?当然可以了!夜国第三十二代皇帝夜惜曦可不就是只愿“娶”国师一人嘛!只不过咧,国师好像不愿“嫁”呢!这可怎么办呀!某皇帝只好开始了她的漫漫追“妻”路……
  • 炼化空间

    炼化空间

    甲:“听说你写了一本玄幻小说。”乙:“恩!”甲:“里面有啥?”乙:“你猜!”甲:“斗气!”乙:“没有!”甲:“魔法!“乙:“不认识!”甲:“灵气!”乙:“扯不上边!”甲:“那你写个毛线,什么都没有。”乙低头沉思,随后抬起头来,露出什么的色彩:“俺有空间之力。”甲:“啥米?”乙神秘高深的一笑:“一切精彩,尽在书中!”甲:“....................”
  • 甜蜜爱恋:废材小姐逆天成才

    甜蜜爱恋:废材小姐逆天成才

    可能会和别的小说有一点点的相似之处,但是请各位读者表介意,表再说我抄袭了!本宝不会像别的小说那样更新快,因为我还是一枚苦逼学生党,你们可以催更的噢!还有,喜欢我的小说就请投推荐票和评论咯!白白~
  • 高冷男神腹黑妻:许你一世安好

    高冷男神腹黑妻:许你一世安好

    沐安好窝在沙发上拿着手机刷微博,看到一个段子柔声念出:“我想有间小房子,能做你的小妻子,一起提着菜篮子,穿过门前小巷子,饭后用不着你洗盘子,可你得负责抹桌子,再要个胖小子,等你长出白胡子,坐在家中老椅子,可会记得这好日子,和我美丽的花裙子。”沐安好说完这句话,回头看了看坐在电脑前办公的男人,问:“男人,你怎么看?”男人缓缓抬起头,漫不经心的说:“我家房子不小,你已经是我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