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李宁在昆明的八省市体操对抗赛上以卓越的表现引起了著名教练张健的注意,为日后进入国家队埋下了伏笔。张健是云南人,1957年便进入云南体操队,一年后入选国家队,从此开始了在体操界里的南征北战,直至进入国家队担当总教练。这几年,他到江西体操队工作,培训日后的体操名将童非,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搜罗潜在人才。当时谁也料想不到,他将带领李宁、童非等运动健将开创属于中国体操队的“冠军时代”,而他也因此被誉为“中国体操教父”。
1980年9月,李宁再次出现在全国观众面前,参加在长沙举行的全国体操锦标赛,而张健也在前一年回到了国家队。这次,他亲临赛场,为国家队挑选后备力量。在这次比赛中,李宁夺得个人全能第2名、自由体操亚军和吊环第3名。看到李宁的精彩表现之后,张健找到了梁文杰,试探性地问道:“把李宁调到国家队集训,你觉得怎么样?”
梁文杰尽管早就耳闻张健相中了李宁,但亲自听到这个消息时还是又惊又喜,沉吟了一会儿,说道:“我早就听说你是冲着李宁来的。怎么,他还没拿到冠军,你就有些偏爱他了?”
张健眼看有戏,索性再加上一把劲,激将道:“与其说是我偏爱他,不如说是你疼爱他,我要是挑了他,只怕你会舍不得吧?”
梁文杰闻言大笑道:“哪里哪里,放不放人,我说了不算,愿不愿意去得由他本人来决定,我知道这孩子最近有想法……”说着就带他到了李宁的房门外面。
透过门缝,两人隐约看到李宁正坐在床沿上写字,神情专注。张健敲了敲门,李宁顿时有点慌了,想要掩饰也来不及了。张教练走过去,展开他所写的白纸一看,顿时笑了,只见上面写了整整齐齐的十几行字,每一行字都是一样的内容:“少年冠军—全国冠军—亚洲冠军—世界冠军。”这16个字凝聚了李宁的全部梦想。面对有些羞涩的李宁,张教练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好孩子,有志气!”就这样,李宁顺利地进入了国家队,开始了新一轮的征程。
进入国家队以后,李宁进步飞速,原先稳扎稳打的基础为他的从容发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就像当初立下的誓言一样,李宁开始了自己的金牌之旅,一路过关斩将。1981年5月,他回到家乡,在南宁举办的全国体操分区赛上一举夺得5项冠军,成为家乡人的骄傲;7月,他参加素有“小奥运”之称的第1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夺得自由体操和鞍马两项冠军和全能第五名,随后转战美国,夺得国际体操赛上的三项冠军。1982年,李宁在举世瞩目的第六届世界杯体操比赛中更是以一人之力,囊括了自由体操、单杠、跳马、鞍马、吊环和全能六项冠军,令世人惊叹,赢得了“体操王子”的美誉。
不过,李宁并未就此满足。因为体操是个人与团体并重的运动,一个人发挥得好算不了什么,只有拿到团体冠军,才能证明中国是个体操强国。此前,苏联体操队一直被认为世界排名第一,就是因为他们尽管丢过多块金牌,但在团队赛上一直是老大。只有攀上体操比赛中最为重要的这一级台阶,李宁才能和队友们实现自己的夙愿。
天道酬勤,老天并未让李宁等太久。1983年,第22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城拉开了序幕,中国体操队冲击世界冠军的机会到了。在这次比赛中,以李宁为首的中国男子体操队铆足了劲,力克强敌苏联体操队,荣获世界体操团体冠军,第一次攀上了体操比赛的金字塔塔尖。李宁的梦想实现了!
比赛结束后,许多外国裁判争着同陆恩淳握手祝贺。“成者王,败者寇”,回想起昔日中国体操队参加比赛时被人捉弄的情况,体操队员们不禁生出几多感慨。李宁也从中学到了一个道理:想要让别人佩服你、亲近你,最好的方式便是勇争第一,把自己变强大!
商场如战场,办事就得有非常气魄
商场如战场,竞技场上的李宁保持微笑而又充满霸气,生意场上的他也是生龙活虎,别有一番气魄与魅力。当上了李经纬的特别助理之后,李宁在公关宣传与市场策划方面下了苦功,为健力宝公司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初入商海,李宁没有从商经验,更没有专业的管理知识,许多人还是把他当成一位体育明星。在汉城失利之后,一些人和媒体还对此冷嘲热讽,觉得不过是“明星+名企”的一次炒作。但是李宁就像平时比赛一样,始终保持着谦和、阳光的微笑,没有任何明星架子,从基本知识学起,踏踏实实地工作。破除谣言的最好工具是真相,打消怀疑的最好方法是行动,李宁打算用实际行动来打消外界的疑惑,证明自己。
非常人物有非常动作,李宁这个特别助理在企业宣传上大胆创想、细心做事,显示出了特别的气魄。他看过公司的广告之后,觉得这些广告都不够好,不足以体现健力宝这个大品牌的实力与品位,建议重新拍一条有冲击力且富于体育动感的广告,其中,光是拍摄制作和刊登广告的费用预算就高达60万元,这在当时是一个天文数字!至于广告的主角,李宁觉得不必外请,由自己来担任就可以了——李宁相信练体操的自己有那个实力,也有不小的影响力与号召力。
对于这位刚上任不久的特别助理的大胆建议,李经纬显示出了过人的胆识,当即批准同意了他的申请。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李经纬在工作方面对李宁充分信任,该花钱给钱,该用人给人,让他自由地实践自己的构想。新广告效果良好,而且就像李宁当初所预期的,在央视黄金时间播出之后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给健力宝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健力宝当年的销售额就增加了3000万,让所有怀疑李宁的人对其刮目相看。二李的友谊与合作结出了第一颗硕果。
不独如此,李经纬对李宁给予了充分的自主权,使得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筹办运动服装厂。在这期间,李宁还在佛山创办了体操学校,抽空拍了一部电影。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李经纬的信任与支持,李宁能做出这么多事情。
对此,李经纬有着自己一番独到的见解。他对媒体说:“李宁是运动员,不懂经济。到健力宝来,我把他扔在游泳池里,让他自己去学。李宁年轻、聪明、人品好,能学会游泳。我只是在岸上看,做救生员,不行的时候,再伸手拉一把。然后我再放开,再看。几次下来,李宁就会游得比我好,超过我。”
李经纬对李宁充分信任、大胆放权,李宁也对健力宝公司竭诚工作、全力回报。遇到自己可以帮得上忙的,不用李经纬吩咐,李宁自己就想办法解决了。李宁说:“作为退役的运动员,我今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除了自身的努力外,与李总的全力支持、培养是分不开的。李总给了我最宽松的环境。我的想法、建议,他都能让我去付诸实践,并允许失败。这一点,他和发达国家的企业家有共同之处。对于我的失败和失误,他从来不加指责,甚至怀疑我而不信任我。他在关键时候总是提醒我,帮助我。所以我可以放手去干,在较短的时间里锻炼出了实践的能力。”这是李宁的幸运之处,他也值得得到这样的信任与栽培,因为他做得比在训练场上更加努力,用事实证明一个道理:运动健将不仅能够在竞技场上挥洒自如,也可以在生意场上纵横驰骋,并不像很多人所说的,只是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运动机器。
除了制作出大气磅礴的广告,李宁在公关方面也是竭尽所能,不遗余力。1990年第11期的《南风窗》刊登了一篇题为《李宁紧急行动》的报道,足以证明。
1990年4月20日深夜,北京还有几分寒意,李宁手提大哥大,行色匆匆地走进了一家新闻机构的大门,直奔总编室而去。尽管之前没有联系过,总编室的一位值班人员还是接待了他—谁不认识中国的“体操王子”呢?大名鼎鼎的李宁为何而来,而且是连夜赶来?接待人员百思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