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过得很辉煌,有的人一生过得很琐碎。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有一颗善良的心,就一定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串联起来,组合成一个伟大的生命。如果我们每天庸庸碌碌,没有理想,止步不前,那我们一生的日子堆积起来将永远是一堆琐碎。
就如同俞敏洪所说:“我在北大的时候,包括到今天为止,我一直认为我是一只蜗牛,但是我一直在爬,也许现在还没有爬到金字塔的顶端,但只要你在爬,就足以给自己留下令生命感动的日子。如果不为自己留下一些让自己热泪盈眶的日子,你的生命就是白过的。”
“夫妻联手”,两个人也要办学校
“出国没弄成,教书没挣到钱,反而连北大都待不下去了。我尽管不好胜,但也要脸。”俞敏洪横一横心,下定决心投身英语培训的行业。
在创办新东方学校以前,是俞敏洪为别人打工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俞敏洪学习到了很多实战经验,也总结了大量培训学校在管理、理念上的一些缺陷,这为他的创业奠定了基础。
从北大出走后,为了生计,为了赚学费,俞敏洪不得不投身商海,为了自己朦胧的未来而奋斗。
办学校需要场地,新东方雏形的发源地就在中关村第二小学。当时,俞敏洪找到自己曾经任过课的民办大学——东方大学商量,借东方大学的地盘创办东方大学英语培训部,学校出牌子,他上缴15%的管理费。然后,他在中关村第二小学租了间平房当教室,外面放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东方大学英语培训部”就这样正式成立,老板和员工总共只有两个人——他和他的妻子,妻子给他打下手,负责财务管理。
为了招生,俞敏洪每天上午骑自行车出去,拎着糨糊桶,往各处的电线杆子上刷广告,妻子则端端正正地坐在桌子旁等待学生来报名。
几天后,有两个学生来查看情况,他们很纳闷,明明看见“东方大学英语培训部”那么大的牌子挂着,却只有俞敏洪夫妻俩,整个环境看起来很简陋:只有几张破桌子、破椅子,一间破平房,登记册上没有一个报名的学生。这两个学生以为遇上了骗子,转身想走,俞敏洪连忙运用自己多年教师生涯练就的口才,好说歹说,才让两个学生交纳了报名费。可夫妻俩还没松口气,两个学生又跑回来把钱要回去了。
过了一段时间,来了3个学生,十分爽快地交纳了报名费。“1000多块钱啊!一天的工夫,是我在北大四个月的工资啊!”俞敏洪回忆说。晚上回家,夫妻俩都很兴奋,嘴里不停念叨着:“来了3个……来了3个……”这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啊。
可是兴奋劲儿并没有持续多久,转眼一个星期过去了,报名册上只有这3个学生的名字,再也没有人来报名了。俞敏洪心里琢磨:为什么来了3个人后,再往后就没有了呢?为什么好多人来看看报名册就走了呢?
后来,他找到了答案,来这儿报名的学生看到报名册上只有3个人的名字,人太少,信不过,所以都走了。于是,俞敏洪针对学生的从众心理,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在托福、GRE所有报名册上各填了30个假名字,来人像是从第31个开始,就相当于伪造了报名的人数。这一招还挺灵,一些学生将信将疑地报了名,大概每四个学生中会有两三个学生报名缴费。
虽然这样做不算光明磊落,但是在创业之初,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万事开头难,只要开好了这个头,俞敏洪的学校就有希望。
很快,学校招够了学生,准备开始上课了。俞敏洪突然发现自己没有准备好上课的资料,没办法,他只能自己日夜备课,拼命翻各种英语大辞典,但是上课时仍然常常被学生难倒。俞敏洪更加拼命了,开始背专业的GRE词汇,家里的每一个角落里都贴满了英语单词,最后居然弄破两本《朗文现代英汉双解词典》。俞敏洪的妻子看到丈夫如此辛苦,也把原来的工作辞去,加入培训部,助丈夫一臂之力。
俞敏洪深知,自己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的资本,只有通过坚持把每一件事做好,才能获得学生们的认可。俞敏洪平均每天上课10个小时,最多的一天要上16个小时,很多老师都无法坚持,只有他始终坚持不懈。
转眼间,到了1991年冬天。
培训部这潭“水”在俞敏洪的精心呵护下渐渐有了活力。但是,俞敏洪对此并不满足,他还想要更大的成功,更快地实现自己梦想。为了扩大影响力,俞敏洪心生一计:“赚不到钱,干脆免费开讲座。”
他找人写了广告,定了中关村二小一个可以容纳50人的大教室。结果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一下子来了300多人,小教室里挤得满当当的,教室外还有200多人,把4个窗口堵得严严实实,场面宏大热闹、人气旺盛。俞敏洪顿时精神倍增,侃侃而谈,超水平发挥,两个小时下来,效果极佳。北京的初冬天气,外面奇冷,教室窗子大开着,里外的人没有一个离开。这是俞敏洪在北大的教师生涯中从未有过的经历。他从学生的眼神中感受了自己的价值,也感受到了一种激情、一种渴望,这堂课给他带了深深的震撼。
效果不错的免费讲座开创了北京民办教育的新形式,也为俞敏洪的出国考试培训打开了新的局面。
俞敏洪的培训班办得逐渐红火起来,在培训界也有了一些名气,这时他开始考虑独立出来,办一所属于自己的学校。不过,单干是要办执照的,当时办培训学校的条件是申请人必须是退休人员、副教授以上职称,还需要原单位批准才行,俞敏洪只讲师资格,北大根本不可能同意。无奈之下,他每个星期都跑到海淀区的成人教育办公室,去坐坐、喝喝茶、敬敬烟,磨了大半年,办公室的人员才松了口,看他年轻,人也不错,英语培训小有名气,于是发给他一个临时办学执照,有效期只有半年,只要有一个学生告状,就地吊销他的营业执照。
俞敏洪高兴地揣着临时办学的许可执照回家,与妻子商量给学校起个什么名字,商量来商量去,俞敏洪说:“干脆,在‘东方’前面加个‘新’字不就得了?新东方挺响亮,还可以跟原来联系起来,广告也好做。”于是,“新东方”在北京西北角的西三旗的一间平房里诞生了。
'Think big do small',大事要从小事做起
俞敏洪有一个总是被新东方元老们抨击的老毛病——“修理型强迫症”,就是在俞敏洪的眼里不能出现灯泡不亮、椅子坏掉的情况,一旦出现了,俞敏洪就会下意识地找工具动手修理,非修理好了不可,要不就会浑身不舒服。这是创业期留下的“病根”,那时候,资金紧张,拿不出额外的维修费用,桌子、椅子坏了就得自己修。即使俞敏洪现在身为新东方的CEO,也没有改变他这一习惯,一看到坏的地方,就要卷起袖子修理。他这一行为受到徐小平等元老的批评,他们的意见是:新东方已经做大,不缺少做这些小事的人。如果CEO还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就会打击别人做事的积极性。
俞敏洪对元老的意见保留性地接受,因为在他的理念里,要干一番大事,首先要从小事做起。他说:“在我读到的格言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会做事的人把小事做成大事,不会做事的人把大事做成小事乃至化为乌有。真要把小事做成大事并不那么容易,因为任何大事都是具体操作和长远眼光完美结合的产物。英语中有句格言叫'Think big do small',意思是心中想大事,手里做小事,形象地说明了小事和大事的辩证关系。”
俞敏洪做新东方的过程,就是这样一个“积土成山,集腋成裘”的做好小事的过程。
创办新东方伊始,一切都得俞敏洪亲力亲为。缺乏知名度,他就提着糨糊桶到处贴广告;缺少上课的教室,他就到处找教室;缺少学习资料,他就挑灯准备讲课资料。当新东方发展到小有规模的时候,俞敏洪就更忙了,他还被新东方的老师戏称为高效的“消防员”,因为哪间教室缺少复印资料或磁带,他都会开着他的“消防车”第一个奔赴“现场”,送上所需的东西。说他的车是消防车,原因是新东方的第一辆机动车是天津产的“大发”牌面包车,颜色为大红。
当时资金严重缺乏,新东方租不起市区的教室,所以大多数教室分布在各个郊区,俞敏洪就开着这辆“大发”车,跑印刷厂,往各间教室运送教材和磁带,有时还送去停电时急用的蜡烛。
俞敏洪说他始终在做着一件件小事。在他的创业理念里,大事都是从小事情一步步做起来的,没有做小事打下稳固的基础,成功是不可能获得的。一些创业者往往都是从小事做起的。
那时的俞敏洪忙完了一天的工作,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后,仍然不能休息,他还有一件重要的“小事“要做,那就是“红宝书”的编写。他要编写一本自己的教材,现在准备出国的学生基本上人手一本“红宝书”,它正式的名字叫《GRE词汇精选》。
在西方有这样一个神话故事:西西弗斯被宙斯判为永罚,必须每天将一块巨石推到山顶,等巨石由山的另一边滚下,然后重复劳动,继续推上,永无停息。
俞敏洪以这个故事自比,因为在为学生上课期间,他每天都要坚持备课、上课。就像学琴者每天上千次地重复一个动作,俞敏洪自己也无数次地重复着同样的单词、句子、词汇。即使现在身为新东方的CEO,他也同样做着这样的事:随着新东方的发展,俞敏洪每年都要坚持到全国各地做两三百场的演讲,几乎每天一场。
和俞敏洪一样的创业者还有很多,他们也和他一样是从小事一件一件做起来,是一步一步艰辛地走出来的。做小事情不等于没有远大的理想和伟大的目标。做好点点滴滴的小事,同样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只要有吃苦耐劳的品质,积少成多,就会慢慢发展壮大,最终走向成功,正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有一个人曾问俞敏洪:“你的第一桶金是什么时候赚到的?”出人意料,在俞敏洪的心里,并不存在“第一桶金”的概念,他说:“靠学生一个一个人交学费积累起来的。始终坚持做教育这个领域,无非是今年赚了500万元,明年到了800万元,后年到了1000万元。”成功在他眼里是做好小事之后自然而然的结果。
俞敏洪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年轻人大事业源于小事情的道理。他说:“任何一个伟大的东西,你分到日常的每一天去做,都是很小的事情,甚至是很无聊的事情。但是你得认识到,日复一日地,你背着书包去上课;日复一日地,你处理新东方内部员工琐碎的事情,这些东西是需要有强大的现实主义精神才能做成的。”
“会做事的人,必须具备以下3个做事特点:一是愿意从小事做起,知道做小事是成大事的必经之路;二是胸中要有目标,知道把所做的小事积累起来最终的结果是什么;三是要有一种精神,能够为了将来的目标自始至终把小事做好。”
他讲了一个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两个工人,他们都在从事搬砖的工作。有人路过,问他们在干什么,一个人说在搬砖,另一个人说在建造一座美丽的建筑。10年后,那个说搬砖的还在搬砖,另一个人则变成了著名的建筑师。这就是在做着小事时,心中是否想着大事的区别。
故事说明的就是“胸中有目标”是做成大事的另一个必要条件。很多人一辈子勤勤恳恳地做事,最后依然没有做成大事,主要原因是心中没有始终一贯的目标。
除了目标,还需要一种精神,一种自始至终坚持不懈的精神,也就是荀子所说的“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定下一个目标,既然知道只要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就能实现目标,剩下的就是一以贯之的做事态度,定下心去做,认认真真做,最后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左右开弓的糨糊刷,刷出希望
新东方流传着一个关于俞敏洪的笑话:
俞敏洪最爱的是什么?答:电线杆。
连俞敏洪自己都承认他有一种电线杆情结。有一次,因为市政建设,政府来人要拆新东方外面的两根电线杆,俞敏洪急了,死活不让拆,最后花了7万元才保下那两根电线杆。
一个堂堂CEO最爱的居然是电线杆,这确实令人费解。
新东方创立之初,没有谁知道有这么一个培训学校,要提高知名度,要广招生源,只有一个方法——打广告。可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打广告的方式不多,互联网的利用也没有今天这样广泛,“纸贴广告”是当时最为通用的一种广告形式。“纸贴广告”既经济又实惠,非常适合当时没钱的俞敏洪,所以,俞敏洪采用的是最原始的张贴小广告的宣传方法。
贴广告的那几天,俞敏洪在为第二天备课的同时,就在办公室里边备课边熬玉米糊。玉米糊香气扑鼻,可这不是用来吃的,而是做糨糊用。糨糊熬好后,俞敏洪就拎着糨糊桶出门了。
于是,在北京寒风怒号的冬夜,一个孤独的身影出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那是俞敏洪在刷广告。冬天的夜是安静的,更是寒冷的,他刚把糨糊调好,刷在柱子上,可还没等广告贴上去,柱子上的糨糊就冻成冰了。没贴几张,刷子上残留的糨糊又把刷子冻住了,俞敏洪拿着刷子使劲在柱子上拍打,就“啪啪啪”地掉下一堆玉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