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题目应该换成“围半边城”才更生动,因为有半边姑且不论,但另半边已经围得严严实实了。
“围城”这个“城里人想出来,城外人想进去”的外来名言,据最地道的解释,其实应该就是专讲情感的俚语,就像我们说“一蟹不如一蟹”,一定跟吃河鲜无关。民国时的著名小说《围城》里,作者就借一个怪哲学家的嘴说过,这是来自罗素引用的一句英国古话,把结婚比作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苏文纨接着说:(婚姻)是被围困的城堡fortressassiegee,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想逃出来的人是想离婚,我实在不能描摹那种情感。尽管笔者同龄人结而离、离而结的已不在少数,但是窗外人窥不到屋内景致,实在不知道想离婚的人,都在想些什么——所以这里只能写些那半边“围城”:想冲进去、想结婚的人。
话说,这么描述也未必准确,这半边“围城”,是那些想让我们冲进去,想让适龄、大龄们去结婚的父母们。他们是怎么想,甚至怎么做的,是一些很有趣的风景。远的不说,2014年1月14日,《墨尔本日报》头版整版刊登了一则《给儿书》:“爸妈再不逼你结婚了,今年回家过年吧。”风传互联网。那位远在中国广州的慈母通过各种方式联系到《墨尔本日报》刊登了这条消息劝儿子回家过年,慈母之心令人唏嘘。儿子被逼婚逼得太紧躲在了大农村不与家人联系。这种把苦涩的玩笑开上国际的例子,实在是100年后文学史必谈的掌故。
但是今天看我辈的爸妈,未必比100年前那些操心逼婚的父母来得高明,未来估计也超不过这种格局——历史在时代的大浪淘沙中未曾有过改变——不过是一些“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担忧吧,甚至“无后为大”,现在开始退步成“不婚为大”了。
最近还有一个帖子让人颇有些感慨,是一位母亲与刚找到女友的儿子之间的对话,让我们看清了那位躲在墨尔本村庄里的单身汉之所以单身,抑或是情感性对立的存在,大概是有其来由的。
这组对话之中,母亲对儿子介绍的女友的各种否定与否定之否定,句句在理,却又句句害人,像握着一把只有刃没有柄的刀,彼此都是伤。《老子》说的“曲则全、枉则直”的道理,对现在这些中年妇女是不起作用的。我敢肯定上面那位躲在墨村不肯回家的娃,必也经历过这个阶段。随便摘出几句对比一下古今中外的婆婆妈妈们,大概都用些什么手段。
1.“她多大了?1987年的?比你大两岁,娶这么大个姑娘回来当妈啊?”
这句“老妈语录”,谁能保证没听过?这位中年妈妈大概是不爱做媒——或者做媒的心态与招儿媳心态不同吧。《金瓶梅》里为西门庆娶进大房里五月娘的薛媒婆,在听到西门庆说吴大娘比自己大两岁时,插嘴说道:“妻大两,黄金日日长;妻大三,黄金积如山。”西门庆果然大乐。这大概是“女大三抱金砖”比较早的记载。但有人要振振有词地论证“女大三”科学的由来,我就把“第一奇书”里这条段子拿出来;如果媒婆的话也能信,这么认真的你一定让家里人都不知道了的。喜不喜欢一个女人,年龄不是问题,更不是凭据和筹码。
不过年龄在奢侈的时候是奢侈品,但一折价比什么都便宜。比如被罗密欧勾搭走的朱丽叶,她母亲拒绝亲事的时候说自己女儿才14岁,结果媒人说,比她年纪更小的人,都已经做了幸福的母亲;宝黛耳鬓厮磨的时候才13岁。我们在上学时也常常听家里安排:年纪轻轻别谈恋爱,结果……
2.“她现在在哪儿工作?在上海?在上海你想怎么样,是你过去还是她过来?你过去?你长本事了啊?养你这么多年白养了?”
再举的这条,曾经给远在美帝的面包小朋友看过,大概是有些感慨的。因为它实在熟悉得碍眼,想必不仅出过洋的,大城市的少男少女寻个外地的情侣大概都会遇到这个问题。胡适在18岁、尚在上海读书时候,迫于他姑婆江家的压力,不得不考虑怎样面对跟江冬秀的婚事,回复自己的母亲,他写下洋洋洒洒一封长信,举出不能回家完婚的六大理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向母亲诉苦说,被逼婚这件事情弄得他形容憔悴,并本着有图有真相的原则,寄回自己的玉照一张,以资为证。不过胡适终究没有悔婚,而且他那位不怎么识字的母亲也不知道回复了宝贝儿子什么,不过“养你这么多年白养了”的话估计是没机会出现——胡适的老爷子胡铁花先生在胡适5岁时就过世了,否则老爷子在旧时代为悔婚发威,未尝不会发生。
就像小说《围城》里那段方鸿渐要悔周家的婚,估计就是影射上述胡适先生的段子,鉴于钱钟书先生笔下阳秋,而风流如胡先生本身也是民国各路文豪调侃的对象(鲁迅先生提过民国最有名的装逼指南里面,就有逢人提“我的朋友胡适之”),那段方鸿渐的遭遇,颇有些钱先生唤醒胡铁花来教训孩子的味道。小说中,方鸿渐在看到学校里的自由恋爱后,想抛开未曾谋面的“发妻”,委婉地用文言文跟父亲商量,自己触景生情至身体欠佳、到要死的份儿了,耽误了家中媳妇,还是退婚的好。结果老爷子来信痛骂道:
“汝校男女同学,汝睹色起意,见异思迁;汝拖词悲秋,吾知汝实为怀春,难逃老夫洞鉴也。”
中学时初读这段,便被老爷子迂腐与犀利惹得大笑不已,比起“爷娘白养”的话,“拖词悲秋、实为怀春”的对子,震慑力也大了不少。
3.“她爸妈是干吗的?××局长?咱可不高攀这种人家!”
话说《围城》里那位做惯孝顺媳妇、不会当婆婆的方老太太。方鸿渐只是嫌老爸为他介绍妹子的时候显得市侩,看上苏文纨的父亲曾经做过官,谈婚论嫁的语气“仿佛是同性恋爱”,看中女孩子本人还在次,更像是羡慕她老爸的意思。不过他母亲的一席话,却是道出了为人母的苦心与恶的善意:
“我不赞成!官小姐是娶不得的,要你服侍她,她不会服侍你。并且娶媳妇要同乡人才好,外县人脾气总有点不合适,你娶了不受用。这位苏小姐是留学生,年龄怕不小了。”
她那两位中学没毕业,而且本县生长的媳妇都有赞成的表情。
从方鸿渐后来的轨迹,他当然没有勾搭上官小姐,而是娶了“小家碧玉”的孙柔嘉,自然,也是年轻他很多岁(六岁);尽管不是他们无锡本县人,但是鸿渐真的已经很听他母亲的话了。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小说里就没打算让方老太太的话成为真理,甚至老太太本人一直处在被调侃的地位,方夫人柔嘉刚到方家上门,老太太瞧柔嘉没有相片上美,暗暗失望,又嫌她衣服不够红,不像个新娘,尤其不赞成她脚上颜色不吉利的白皮鞋——听话儿子带回来、带不回来的,显然都不能让她满意,而她的不满意,似乎让所有人都满意不起来。
尽管我们历来似乎有句“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的名言,阴丽华作为汉光武帝的老相好,到建国初期能做出“固辞后位”的大度作风(尽管后来又要了回来),被历来儒家士大夫传诵。但现在年轻人又有几个是刘秀,凭什么娶媳妇都要瞄准“阴丽华”这种有身份有美貌、还低调好伺候的找。明清人在书信里,有时会很大度地说让孩子娶个田舍翁家的女儿,清人李密庵《半半歌》那句“妻儿半朴半贤”。但毕竟明白的父母不多,说不定又会跳出一大堆别的问题:“她个子多高?一米五八?这么个小不点怎么带出门?生个孩子长不高怎么办?到时候看你在你同学、同事面前怎么抬起头来……”
所以我们尽可以怪帖子里的那位母亲不讨自己孩子开心,自然会一步步咽下苦果,因为似乎只有挑剔人的失望,从来没有放任者在乎的道理——逼婚最紧最绝望的父母,往往是开始严查孩子对象如审贼似的。不是每个现实中的家庭,都能像小说里充满喜剧色彩地在紧逼与巧合之中得到大圆满的结局。比如《傲慢与偏见》里那对可爱的班纳特夫妇(Bennet),班纳特太太绝对符合现实中在《墨尔本日报》上发帖征子的悲剧母亲的行为,但她有班纳特先生,和她性格迥异的五朵金花,总能“化险为夷”——而且她身边没有竞争对手,猎物却优秀得没有瑕疵。小说里班纳特太太最重要也是最开头的一句:
A single man of large fortune;four or five thousand a year.What a fine thing for our girls!(一个有钱的单身汉;每年有四五千磅的收入。真是女儿们的福气!)
就这么看,她不失为一位好母亲,起码知道她希望自己女儿想要的是什么,这比逼出近百万大龄剩女的中国家庭要高明不少。
其实,我们是有好多不那么泄气的模范家长的,有时候未必是父母罢了。我就很喜欢《红楼梦》里老太太史老太君说给薛姨妈和一大家子媳妇,其实也是说给宝玉和黛玉听的话:
“你如今也讯听着,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配得上,就来告诉我。就是那家子穷,也不过帮他几两银子就完了。只是模样性格难得好的。”
有这样的奶奶、家长在,我等大好青年,怎么会等到大龄还没个着落——可惜、可悲了现在的一些孩子。台湾斯斯文文的蒋勋先生,曾给年轻少妇上课讲《红楼梦》,告诉他们嫁入豪门以后言谈举止应该怎样,上面贾母那句,大概是在比较高级的教程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