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二元结构是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显现出来的问题。我国城乡发展在经济发展、户籍管理、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别。在多年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我国大中城市的发展一直独立于农村之外,使城乡二元结构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城乡差距加大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十六大以来,中央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非常清晰。十六大第一次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在确定2003年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时中央明确提出了对农业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又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五大统筹之首;在2004年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两个趋向”的论断:纵观世界上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初始阶段农业为工业、城市的发展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当工业化发展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农、城乡协调发展同样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可见,城乡统筹思路跳出了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局限,要求把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进行统筹部署。特别是“两个趋向”论断的提出,已经成为我国今后制定农业和农村政策的一个基石,标志着城乡统筹发展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一、统筹城乡是推动我国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举措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城市化建设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当前如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关键就是要使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与解决“三农”问题紧密相连,就是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发展辐射和扩散作用,真正建立起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工作机制和市场机制。
农村城市化是推动我国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农村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的第二阶段(城市化发展的第一阶段是以牺牲农业发展和使农村经济萎缩相并行的工业化和农村人口向大城市聚集的城市化过程),是城市化的深化和总体城市化的完成。这个阶段与第一阶段不同的是:作为主导的不是农村生产要素向城市转移,而是城市和工业的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转移、城市关系向农村渗透。表现为农村产业结构和农村规划、农民就业结构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转变。实现农村城市化是城乡差别缩小的自然历史进程,是使城乡融合并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化的自然历史进程。
二、农村城市化要以工业化为前提和动力
农村城市化必须以农村工业化为前提,同时,农村城市化进程又可为农村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依托载体,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最终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在现阶段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部署下,我国要努力做到以“三化促三农”。
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必然以农村工业化为前提和内在动力。我国农村工业化大致经历了三次大的浪潮:农村工业化的第一次浪潮起于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是这个阶段初级工业化的主要模式。此后,部分农民企业家自创公司,民营企业兴起了农村初级工业化的第二次浪潮,进一步推动了资源配置向农村转移的势头。而当前的第三次农村工业化浪潮是以县域经济发展为主导、以有效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为目标的。实践已表明,努力实现企业在空间上、产业规模上的聚集,充分发挥城市工业对农村工业的辐射,是快速、有效地实现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重要措施。
农村、城市化必须依据不同的地理位置和条件,采取两种不同的工业化进程:乡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城郊工业化城市化。在乡村,主要是积极推进以县或条件较好的乡镇为集聚点的工业化进程。要建立工业小区,积极推进农村工业向城镇和县城的集聚,充分发挥乡镇企业集群、特色乡、特色村的聚集功能,壮大县域经济和城镇经济。在极大地减少工业成本、提高工业劳动力的同时,能有效地吸引大量农村劳动力实现从乡村到城镇的转移。在城郊乡镇,主要是充分利用其地处城市边缘的优越地理位置,充分吸收城市工业的辐射作用。当前,城郊工业化城市化已经成为活跃城市和近郊农村经济联系的一个有力因素。通过把城郊规划为工业园区或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措施,可以实现中心城市与城郊产业结构的优化重组以及双方在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各类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有力地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现。
三、加快集聚转移推进城市化进程
农村城市化,就是要使工业向城市集聚,从而加速城市化的过程。一是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需要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网络、资金、技术、市场等生产要素方面实现有效对接和连通。二是农村工业向城市集聚,有助于推动农村土地的集中、规模经营,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实现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移。三是农村城市化的进程,极大地推进了农民生产方式、就业结构的改变,进而使广大农民在经济收入、生活方式、思维习惯、社会保障等方面逐渐达到与城市市民趋于一致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