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自身素质和组织化程度低,也是产生农民工问题的重要因素。与城市劳动力相比,农民工的文化水平不高,他们绝大多数外出前没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不了解工业生产的基本规范,不熟悉城市生活情况,往往只能从事体力劳动和技术简单的工作,在劳动力市场处于弱势地位,没有与用人单位讨价还价的资本。农民工自身也往往因为劳动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大,客观上缺少学习的时间和条件,主观上也往往缺少自学成才、改变命运的意识和动力。尤其是很多农民工在权益受到侵害时,不懂得通过合法手段和渠道保护自己,往往是忍气吞声,有的则采取过激行为。总之,多数农民工自身既缺乏产业工人的意识,也缺乏产业工人必备的文化知识和技能素质,与工人阶级新成员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有资料显示,重庆市的农民工中,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的约占19%,初中文化的约占56%,小学以下文化的约占25%,其中仅有25%左右的农民工在外出务工前接受过短期技能培训。被调查农民工中,只有19.1%的农民工拥有职业资格证书,拥有技师和高级技师证书的农民工所占比例不到1.5%。
有关部门对西部地区农民工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作过调查,其状令人担忧。
一、农民工的文化素质
农民工文化程度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农民工自身全面素质形成的基础,也是不断提高农民工生产技能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前提。农民工的文化程度直接影响着他们接受新知识和各种信息的能力,制约着他们的思维水平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2004~2005年西部外出农民工在20岁以下年龄段中,女性农民工的比例高于男性农民工;随着年龄的上升,女性农民工就业比例很快下降。我们认为,是婚姻、家庭的角色和受教育的程度等原因阻碍了女性农民工的外出流动就业。
近几年,政府对农村教育的高度重视使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整体上还处于较低水平。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程度明显低于农村男性劳动力;尤其是在西部,女性农村劳动力的文盲和半文盲的比例明显高于被调查的农村劳动力中的文盲和半文盲的比例。从受义务教育的年限看,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相差不是很大,但受过专业培训的比例,东部地区明显好于中部和西部地区。致使农民工进城后多数人在建筑业和餐饮业从事文化程度要求不高的,城里人不愿做的苦、脏、险等工作。
二、农民工的科技素质
农民的科技素质指在农业生产领域,农民对现代农业科技的领会能力和掌握能力将影响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目前,西部农村有些地区的农业劳动力已经近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极限,如何保留和培训致力于农业发展的青年农民的问题,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现在留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大多是年龄偏大、文化素质较低、思想滞后的老、弱、病、残人员。面对21世纪农业高新科学技术的应用,对现在农民的科技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如果不及时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将会严重制约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随着科技兴农事业的发展,农村造就和培育了一批农民科技队伍和专业技术人员,他们为农业持续稳定增长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目前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平均每1000名农业劳动力中才有6.4人。西部农民的技能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的差距: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不足20%。荷兰在工业化起飞阶段时90%的农民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12%毕业于高等农业院校;西德35岁以下的农民中,70%以上受过农业职业教育,35岁以上的农民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也高达50%。在调研中我们看到,农民工数量发展的背后是人的成长。市场竞争力的增强,要求农民工为生存而竞争,他们有的白天劳动,晚上参加夜大学习,在城市工业文明熏陶和自觉努力下,这部分农民工的素质得到了较快的提高。随着打工时间的推移,的确锻炼和培养了一些能经市场经济风雨、经工业化现代化世面的经营技术人才和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但这部分农民工的数量极少。农民工是一个总量概念,而从结构上看,有知识、有文化、掌握现代技术和市场流程的新型农民工数量十分有限,极为稀缺。西部农民工素质虽然在向好的方面发展,但变化缓慢,仍是制约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
三、农民工的道德素质
农民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状况决定着农民工的社会经济行为,是农民工素质的重要方面。而在实际中,我们对农民工所进行的道德素质教育实在是太少。对农民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我们没有掌握详细的调研数据,但在与他们面对面的交谈中直接感觉到,当前,影响农民工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的因素有这样几点:一是封闭的小农文化障碍。中国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农民锐意进取的改革意识,农村数千年来形成了生产规模小、思想保守、居住分散而又封闭的局面。农民世世代代在艰苦的环境下,以一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稳定方式生活劳动,加上长期受到思想禁锢和经济发展水平制约,逐渐养成了一种墨守成规、安贫乐道的生活模式。他们对土地的依赖意识很强,小富即安、缺乏创新精神,追求自给自足的生活。尤其对那些年龄偏大的农民来说,更是有着一种很深的恋乡情结。二是传统的家庭观念。封建社会长期所形成的家庭观念虽然在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日渐减弱,但是与城镇相比农村的家庭观念还是相当浓郁。由血缘和亲缘形成的家庭网络,在农民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严重的家庭观念阻碍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不利于乡镇企业的发展。由于农村经济和社会逐渐走向开放,农民跨区域流动越来越频繁,已经给农村经济文化交流带来了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全方位的。但是,要消除千百年来形成的家族观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三是愚昧落后的封建习俗。我们在调研中还发现,一些不良的封建思想遗风在农村又有抬头。很多地方,逢年过节要上香磕头拜佛,修坟墓、建寺院、塑神像的现象极为普遍。农村聚众赌博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不但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治安,而且还破坏了那种原本淳朴的民风。农村科普工作的滞后,使得封建迷信在农村地区没有得到彻底根除,一旦思想信仰出现波动,封建迷信活动便会蔓延甚至在局部地区猖獗起来,这不仅阻碍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而且还影响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四是农民的短期行为。在调研中我们看到,农民对自身素质状况不能正确认识,缺乏忧患意识。相当一部分农民为了眼前利益,放弃了对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学习,他们的理由非常简单:“培训学习还得花钱,干活多少能挣点钱”。这种短视行为无论是农民工本身还是在农村基层干部当中都表现得十分突出。这种行为也限制了农民工在更深更广的领域和范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如果任凭一些地方不健康和落后的思想道德意识发展,任凭一些人信奉神灵、迷信邪教的愚昧心理滋生,任凭农村不良的社会风气蔓延,必将严重阻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
西部地区农民工素质低的现实为各级政府提出了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问题,那就是要对农村劳动力,尤其是要对新生劳动力进行培训。
什么是新生劳动力?农村新生劳动力是指小学、初中毕业后不能继续进入学校学习的农村青少年。他们大多数是属于尚未投入生产建设的人口。
农村新生劳动力几乎没有务农经历,对城市的认同超过了对农村的认同,他们通过职业教育,掌握了一定的技术,一旦在城市里面找到一份工作,他们将倾向长期居住,并千方百计、想方设法迁到城市。农村新生劳动力这一代人适应性强,他们在城市没有农村老一代农村劳动力的影子,注重个人物质和精神生活享受,追求时髦服装、轻松体面的工作以及时尚的休闲方式,乐于接受城市的新生事物,他们渴望尽快改变自己的命运,尽快融入城市,成为一个真正的城市居民。
其实,农村新生劳动力的这些想法并没有什么错,我们这里是从加强农村新生劳动力的培训来讲的,在他们还没有条件离开农村时,我们就有责任去培训他们,使他们今后能担负起农村发展建设的重任。
因此,我们要把对农村新生劳动力的培训提到议事日程,创新职业教育和培训模式。
(一)创新职业教育
有效提高农村新生劳动力基本技能素质,稳定转移农村新生劳动力资源的有效方法就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据统计,2000年以来,重庆市中等职业院校招生89.7万人,其中招收71.7万名农村新生,技工学校招生16.6万人(其中农村学生14.7万人),大批农村新生劳动力通过中等职业学校转移到城镇的各行各业,既是城市化进程的需要,也是工业化进程的需要,可以说中等职业学校客观上已成为重庆市城市化、工业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技工教育是职业教育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积极支持各级各类技工学校适应需要,坚持“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提高培训质量促进彻底转移”的工作目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大对农村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实行正规职业技术教育力度。“十一五”期间,全市技工学校预计招生20万人,其中农村新生16万人。
在职业教育中,我们还要注意到对困难人群进行免费教育。对三峡库区移民、城镇低保人员和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就读中职学校实施资助,这是重庆市委、市政府推动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促进就业再就业特别是对解决库区劳动力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重要的深远意义。2006年,全市共有64所具备开展资助工作资格的技工学校共计招收贫困人群学生6026人,让他们免费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创新培训模式
按照“以培训促就业、以培训促发展”的工作要求,以提高劳动力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职能转换能力为目标,进行针对性、实用性为主要内容的技能性培训。
积极探索新的培训机制,一是按照市场化运作原则,创新培训模式,在发挥现有培训机构作用的基础上,多渠道、多途径吸引社会力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从而形成以市为中心、区(县)为骨干、乡(镇)为基础、民办机构为补充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整合培训资源,集中统一使用。二是按照市场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并结合本地特点和情况,确定具体办学模式和途径,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按劳务市场的需要设置专业和课程,达到提高知识、技能和创造力的目的。三是打造劳务品牌,树立劳务输出商品意识,结合当地实际和自身优势,树立务工人员的良好形象,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劳务品牌,进一步宣传扩大知名度,赢得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