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西部地区移民脱贫的建议
“九五”期间,国家要着重解决中西部地区贫穷落后状况,并对中西部地区实行一些倾斜性政策,这是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开发中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机遇。面对这个机遇,我们有必要进行一些方法的比较和思路的改变,以期寻求一些新的突破性措施。为此,我们从地区实际出发,提出关于移民脱贫的建议,并希望国家能将移民列为解决中西部地区人民脱贫致富问题的一项重要决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开展扶贫工作以来,中西部地区大部分农村温饱问题初步得到了解决,人民生活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很多山区温饱问题的解决是低水平的,而且很不稳定,穷僻山庄依然存在着水、电、路、广播、电话“五不通”的情况,脱贫致富有“五大难”,即人畜吃水难,买、卖难,科技技术推广难,兴学教育难,“光棍”多、找对象难。十多年的改革和扶贫,只能在最低水平上解决山区群众的衣食之困,却无法改变当地的生产和生存条件,而生产、生存条件不改变,贫困状况就永远不会得到改变。面对这种情况,单靠过去那种救济式的、封闭式的扶贫不行,必须寻找新的突破口,而移民正是这样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突破口。将那些不具备生存、发展条件的山区的部分人口就近搬迁到有发展条件的平川地带,进行人口合理再分布,使那些无力就地脱贫的群众在短期内实现异地脱贫,这将大大加快中西部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据调查,1985年以来,忻州地区有745个村庄,9183户人家,33085人就是通过移民实现永久性脱贫的。五寨县郜家焉村30户人家的130口人原先居住在深山沟里,人均收入不足100元,全村移到铁路沿线后,依靠交通优势,在政府和银行支持下,购买了25部汽车跑运输,人均纯收入达到3500元,成为全县首富村。
已有的移民实例多为自发流动,缺乏政府的支持和统一安排。今后,要想搞好移民工作,必须制定一些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首先应设立有关机构。移民是一项改变人类生存形态、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工程,具有推进人口城镇化、优化生产力组合、促进乡镇企业发展的多重意义,因而应从中央到地方设立相应的机构,以便能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好这项工作。
第二,国家应拨出部分专款予以支持。以前不少地区将部分扶贫款用于穷僻山庄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耗资较大,当地财政难以负荷,而且从投入产出的关系上看,也收不到多少效益。因此,我们建议国家将部分扶贫款用于移民,并拨一些专款支持移民工作。
第三,对于中西部地区移民工程应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努力按照我国大、中、小城市的发展方针和人口流动规律,因地制宜搞好移民工作。
第四,应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和步骤。穷僻山庄搬迁和人口流动是一个艰巨、复杂的实施过程,必须坚持双方自愿、就近搬迁、科学规划、分批进行的原则。在这个原则指导下,要处理好四个关系:迁出和迁入的关系、远迁和近迁的关系、长远和近期的关系、先迁和后迁的关系;把握好五方面的政策,即处理原有债权债务问题的政策、安排搬迁者住房问题的政策、搬迁资助问题的政策、土地重新分配的政策和搬迁户就业问题的政策。
199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