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70900000002

第2章 诗词家陈明玉

陈明玉,字琞翁,晚年号紫霞山人,1901年农历五月初七日出生于晋江市金井镇溜江村,1967年农历四月十九日在菲律宾逝世。陈明玉自幼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聪颖过人。少时就学于私塾,因而扎下了古典文学根基,少年时家里又将他送到厦门集美学校就读,学习新式学科的文化知识,为该校德才兼备的学生。求学期间,因对中国古典文学感兴趣,曾师从同乡秀才陈君谅学习格律诗。南渡菲律宾经商后,在闲暇之余,陈明玉依然不忘赋诗写作。在菲律宾,他又师承闽海诗家汪照陆举人。两人成忘年之交,唱和的诗作甚多。而汪照陆先生对陈明玉的诗作给予精心评点,评价甚高,如对《四十初度十五韵》的评点:“才思横溢,格调苍凉,海外骚坛独树赤帜。”对《次柯子默吟弟五十书怀元韵》诗的评点:

“五律调响格高,不愧天南作手。”对《蒋人菊同乡五三索诗》的评点:“首作颔联,调能创新,不落恒蹊。次作结韵,袺然意远。”在此期间,陈明玉积极参与组建菲华籁社、南薰吟社、逆旅大同盟等诗社组织,并在菲华报刊及《艺林》、《海啸》等诗刊、诗集发表大量诗作,屡次在菲华诗词大赛中获奖;同时联络吴道盛、王士寒、柯子默、杨虚白、黄宜秋、林棠棣、张纫诗等一群菲华诗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陈明玉著有《二如真影室诗存》,他的代表作有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反映抗日题材的《望中原》和抒写思国爱乡之情的《燕子》等,这两首诗也同时被谱成歌曲在菲律宾、泉州地区广泛传唱。

《望中原》一诗,泉州诗词学会副会长陈琼芳曾在《泉州晚报·海外版》2010年1月25日“泉州千家诗选注”栏目点评如下:

这是一首写抗日战争题材的七律,作者写此诗时,日寇的铁蹄已殃及中原。标题《望中原》中的“中原”与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示儿》诗中“王师北定中原日”的“中原”意同。当时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告全国同胞书》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奋起抗战救亡,故有“群情如海气如虹”之气势。首联出句与对句是把前因后果倒装来说的,应该先有“银汉秋高劫火红”,才激起“群情如海气如虹”。对句所说的可能是指1937年日寇侵华的“七七”卢沟桥事变。“七七”正际初秋,从那开始,“劫火”越燃越红。

颔联“扬子江云愁黯淡,昆仑山色郁珑葱”说的是战火已燃至长江边,这一带已是愁云密布,气氛黯然惨淡;而昆仑山所处的西北,****中央的所在地延安,成了全国人民的靠山。那一带未受日寇蹂躏,所以昆仑山仍然郁郁葱葱。

颈联“成城众志横胸臆,退虏旌旗在眼中”仍承接上一联,表现全国人民“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激烈壮怀,看到宝塔山抗日的旌旗在眼中飘扬,对击退日寇充满了信心。

尾联“我亦九夷属陋俗,巍巍大责一肩同”是说我也属粗陋之平民(亦即“匹夫”),但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以要同全国人民担负起这抗日救亡的重大责任!

全诗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格律谨严,对仗工整,是一首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好诗。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其哲嗣、素有“菲中慈善大使”之誉的旅菲爱国侨领陈祖昌先生在捐献菲中两国各种社会公益文教福利事业的慈善行为中,以“明玉杯”为名,先后襄助晋江市、福建文学杂志社和福建省作家协会,举办3届海内外华文诗词大奖赛。1996年1月以来,整理其先尊的《陈明玉吟稿》4版达数千册(2005年6月再版,2007年12月第三版,2010年4月第四版),由菲律宾博览堂出版、发行。2003年,结合第二届“明玉杯”诗词大奖赛颁奖,举办首届陈明玉诗学研讨会。2005年,襄助福建省作家协会设立福建省优秀文学作品奖暨陈明玉文学奖,至今已举办8届。2009年起,结合该奖项的颁奖座谈会,先后举办第二、三、四、五、六届陈明玉诗学研讨会。并于2010年赞助举办庚寅泉州端午诗会暨陈明玉诗词吟唱会,2012年第三届“明玉杯”诗词大赛颁奖典礼上举办第二届陈明玉诗词吟唱会。可以说,陈祖昌先生继承了陈明玉先生的爱国爱乡情怀和文学情愫,广交文化艺术界的朋友,为弘扬中华文化于世界之林的美好愿景而身体力行,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菲律宾博览堂总编辑王勇曾在菲律宾《世界日报》撰文说,陈明玉诗学研讨会等活动的举行和以“陈明玉”命名的各项文学赛事的设立,无不是一位菲律宾华人对中华文化的精神向往与回归,专家学者对陈明玉诗词创作的肯定,同样是对菲华传统诗学乃至菲华文学的肯定;陈明玉文学奖对福建文学家的表彰和加强福建省与菲华文学界的连接,都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1996年《陈明玉吟稿》初版时,中国文化部原部长、著名作家、学者王蒙先生为之作序,全文如下:

读陈明玉先生的诗稿,即是读他那一代华侨的心史。

自近代以来,无数华人远渡沧海赴异国谋生,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烟海微茫,乡音难觅,与故国故乡故人隔千重洋万仞山。中华文化的存活力包容力凝聚力创造力,从远离根系的华侨的心史中尤能体现出来。难得有像陈明玉先生这样的华侨诗人,以他的华章遗篇以他的深情他的悲欢他的涕泪记下我们中华文化这个宝贵的极可珍惜的层面。而中国的传统诗词,正是以方块字为基石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典范果实,是华人的“中国心”的寄托与表达。

陈明玉先生于本世纪初年,远渡菲律宾谋生。祖国的贫弱特别是日军侵华国家涂炭给予其很大的刺激。身为异客,心系故园,天赋诗才,笔耕不辍,“万劫湖山羁旅泪,一篇珠玉性灵词”,赤子心思乡泪书生志尽抒纸上。我曾于近年访问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也曾遍访欧、美一些国家的唐人街。海外华人对于自己文化之根的热恋,对于自己精神上的故园的呵护,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读陈先生的诗稿,我又一次体味到中华民族文化的所具有的无形的却又是强大无比的凝聚力,也为陈先生的“中国心”而感动不已。

陈明玉先生的子女珍重这份书稿这段心史珍重中华文化代传不已的脉息,我以为确是一桩很有意义的事。我愿意写上这些感受,以祝《明玉吟稿》的出版。

经6届陈明玉诗学研讨会的学术积累,关于陈明玉诗学研讨的论文共40余篇,集中阐述了陈明玉先生高超的诗词艺术和诗词作品中洋溢着的浓厚爱国思乡之情。现摘要如下(以下引文均见菲律宾《世界日报》2012年5月23日刊登的刘志峰整理的《菲华诗学走进福建——陈明玉诗学研讨会综述》):

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朱谷忠说:

(《陈明玉吟稿》一书)依据陈明玉先生生前发表在各诗刊之作品和收藏之手稿,及《二如真影室诗存》中部分作品选编而成。虽读来恨晚,却惊喜地感受到先辈诗人陈明玉先生那一颗思友、怀乡、忧时、爱国以及饱含着浓郁的中华文化的赤子之心。其中无论是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乃至古风,构思严谨,写法不凡,情真意切,韵锵流畅,读来更有一种令人爱不释手的感觉。这部吟稿,在我看来,是陈明玉先生可以流传后世的一部秉天地之真义、滤心灵之精华的好书。

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时任《福建文学》主编黄文山说:打开装帧精美典雅的《陈明玉吟稿》,一股浓郁的爱国思乡之情伴随着椰风蕉雨扑面而来。《陈明玉吟稿》不仅仅是一部普通的唱酬诗集,同时也是上一个世纪初叶和中叶旅菲华侨一段心迹的动情记录。“文章道义两堪称”恰是明玉先生自己的鲜明写照。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施晓宇说:

在《陈明玉吟稿》中,陈明玉先生不仅对故乡梦萦魂牵,更深明爱国主义大义。思乡与爱国始终是陈明玉诗集中的双璧。

《台港文学选刊》主编余禺说:

对比古人,陈明玉的时代漂泊他邦的空间更远而时间更长,恐一生难归,几代而不复……文化断根的忧虑在他的怀乡离情诗的字里行间已隐然可见。

福建省作家协会原秘书长陈侣白说:

翻开《陈明玉吟稿》,一位英俊儒雅的中年绅士的影像跃入眼帘。披读诗作,清逸潇洒之气扑面而来,沁人心脾。真是诗如其人,人如其诗。陈明玉先生经商海外,寄情翰墨,其艺凤毛麟角,即移身于专业文学队伍诗家之间亦毫不逊色,“天南作手”之称确非过誉。

《福建文学》原副主编林如求评述:

陈明玉先生继承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优良传统,以诗为心语,在中国传统大节以及各种活动中,与吟友们频频奉酬唱和,在洪荒异域,开辟、浇灌出一片汉家气息浓烈的文化绿洲,还有一些表现中国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文学佳话等等都成了他心灵内韵的和声、意象和隐喻,成为他心灵放飞、心海追思的诗性话语,不论是纪事、咏物,还是感怀、寄情,在低吟浅唱中无不寄托着他对家园的、文化的、历史的深情和眷恋。泉州市文联副主席陈瑞统评述:

读陈明玉先生的诗,总体感到内容扎实厚重,境界开阔豪放,语言精练流丽,声韵铿锵晓畅,诗风纯朴清新,可谓深得传统诗词创作之要义。无论是吟咏古今史事人物,寄情山水托物寓志,还是抒发尘海沧桑、乡思乡愁,朋侣唱酬、师友情谊,都是以真性情倾吐真感受,唯其情真意挚,所以动人心扉。他的诗,不袭用前人陈旧套路,不雕饰辞藻包装矫情,不为格律平仄所拘而削足适履,而是十分注重有感而发,提炼真情实感,调度娴熟的语言技巧营造生动的意境。福建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所学术部主任钟红英说:

读完《陈明玉吟稿》,有三句心得:格律森严而精变化,手法高超而多新意,语言畅达而见性情。

东南大学客座教授少木森说:

从陈明玉先生的许多诗里可以读出,诗人正是以一种人文情怀,以一种人间温情在述说着人们心灵里的一些美好如诗的向往……诗人的使命就是发现美、展现美,就是以一种诗书般的雅兴雅量,还原尘世生活的力量和理想,以一种诗意的心态,创造出诗意的栖居地,与实现心灵与现实、心灵与历史的亲近和沟通,创造出一种能慰藉心灵的艺术,一些能慰藉心灵的诗句和意境。

泉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蔡芳本认为:

陈明玉先生的唱和之作,基本上是心血之作,是有感而发,不得不发。发得及时及人及物发得痛快淋漓……明玉先生的咏物诗,以物抒情,以物言志,及于物又离于物,离于物又着于物。见物能使人悟于志、融于情。悟于志、融于情的时候又不忘情之所以的发端“物”……正是一个真诗人的做派,一个真诗人的雅兴,也是一个真诗人的追求。陈明玉先生是一个商人,但他似乎以诗养商,商是他立身之本,而诗却是他的立命之本。他的诗,使他更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更具一个先贤风范。陈明玉先生让商人与诗人具有了同等的概念,高尚的情操和具体的谋生手段在陈明玉先生身上得到完美的结合,堪称后人典范。

泉州市作家协会主席、泉州师范学院教授戴冠青评述:

陈明玉先生能在风云变幻中静观风景,能在灰暗现实中守望光明,能在世俗生活中捕捉风雅,因此哪怕他所处的环境是多么的纷纭复杂,他都能用审美的眼光去观照现实人生,用诗意的心胸去打造生命价值,在营构自己优雅的精神家园的同时也向人们打开了一个个美妙典雅的审美空间,让我们惊喜非常而流连忘返。

《福建文学》副主编郭志杰说:

《陈明玉吟稿》无疑是陈明玉“诗意地栖居”的一种真实落脚点,当然,这一定位不仅指向一种归宿,更重要的是这一归宿是不是结合着一生,结合着一生的行动……明玉先生无疑真正做到诗成为他一生的最爱……在他的诗中,自然万物十分自如地进入他创作的方阵……对自然万物倾心的热爱,溶入他诗中的每一行。

《文艺报》2012年6月13日刊发福建省文学院副院长刘志峰、泉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蔡芳本的论文《“好诗人是谪仙人”——陈明玉先生诗词漫评》,全文如下:

“好诗人是谪仙人”,这是旅菲爱国诗人陈明玉先生的一句诗,陈明玉先生大概认为,好的诗人应该像谪仙李太白那样,张开想象的翅膀,在天地之间纵横驰骋,天马行空,独往独来,高扬起艺术想象的旗帜。但陈明玉先生在同一首诗中又自叹“我愧频烦妻妾累,不随仙去滞凡尘”。陈明玉先生的这种自叹,其实是一种自谦,正因为“滞凡尘”,让陈明玉先生脚踏实地,写出稳健而又沉实的好诗,自创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与艺术天地。在陈明玉先生的诗中,我们见到的是现实生活的点点滴滴,见到的是陈明玉先生人生轨迹、情感历程与生活情趣。大家公认,陈明玉先生是爱国诗人,但陈明玉先生的这种“爱国”并非空中楼阁,而是根植在他对乡情、友情无限眷念的土壤之中。换句话说,陈明玉先生的爱国情怀是爱乡情怀与友爱情怀的升华。陈明玉先生留滞凡尘中,做一个平凡的人,但并非碌碌无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太多事情让他牵挂,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所以,陈明玉先生的诗题材广泛,大到对时局家国的关注,小到看望一个病中好友,一个朋友的喜事,甚至一个亲朋加入一个什么组织。

现实题材的撷取,使得陈明玉先生的诗有据可依而不是捕风捉影、梦里观星。

陈明玉先生的沉实表现在他的另一个方面,即是对事物细致入微的描述。这种描述加强了诗歌的质感,使诗歌形象更加突显鲜明。“腰如约束临风舞,颊欲流霞对镜酣”,“半端皎洁松梢月,一枕潺缓石上泉”,像这样实景的描绘,在陈明玉先生的诗中处处可见,有时是点睛有时是铺排。点睛时,是诗中的亮点;铺排时,是诗中的光环。陈明玉先生深得诗中三昧,使得这种描述显得尤为必要,这种描述加重了陈明玉先生诗歌的分量,可以说,少了这种描述,诗歌就变薄变轻。

当然,陈明玉先生不会将这种描述尽往诗中乱塞。陈明玉先生深知,描述太多,往往会使诗歌太满、太实。诗不能太虚,也不能太实。“太实则内涵不足,笔下少物,其二景呆不灵,其三意不足,其四神不清,其五气不逸,其六质不扬。”诗歌的艺术不是填充的本领,以实化虚,以虚见实,在所见所闻中加入自己的识见才是诗人的本领。陈明玉先生严格遵循这一艺术原则,使得他的诗句不仅有景还有情有理,耐人咀嚼品味,这在一首《暮燕》中表现得尤为出色:“江湖随处有风波,却懒穿花织绫罗。含啄好为他日计,栖迟终被主人诃。覆巢罕见长完卵,悬幕难安小乐窝。风雨满城春减色,何人剪柳弄金梭。”

在这一首诗中,有对燕子的描写,有对燕子所处环境、所处时间的描写,但处处呈现的是对燕子的关怀对燕子的担心,处处表达的是对燕子的评价与指引。情、景、意三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情在意中,意在情中,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哪是意。

识见,有识有见,在识中见,在见中识,既增加了诗中的理性价值,又加深了诗歌的含义,有识见的诗人,也方能创作有识见的诗歌。识见在某种程度上等于一个人的阅历,但一个人的阅历太窄太实,只有在阅历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才有广阔深厚艺术的识见。

识见让艺术得以升华。

使艺术得到升华的另一方面是奇想。奇想是想象中的一个类型,是对生活中其一种事物的奇特想象。李白诗中充满了奇特的想象,同样,陈明玉先生的诗中也不乏奇特的想象,随便翻开陈明玉诗集,都能见到奇想的例子:

“笙歌缓缓出河州,知是天孙嫁女牛。”(《朱云吟弟新婚喜赋》)朱云吟弟娶媳妇,陈明玉先生居然想到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想到是玉皇老子嫁女儿,自是别出心裁。

“自是广时无界限,妲施照了照嫫盐。”(《镜》)一把镜子,居然也被陈明玉先生联想到是照了妲妃,照了西施又照了嫫盐。这样的镜子经历历史风霜,有历史的价值,美丑皆宜又没有偏见,镜子已经不是镜子而是一个明察秋毫的历史老人。

最能体现奇想的是陈明玉先生的一首《蟹美人》:“翩然涤水一惊鸿,郭索声疑出六宫。解甲浓垂怜竟体,横波秋水剪双瞳。持将方剑娇无力,形近烟沙影亦红。莫是前身郑家婢?玉颜如此走泥中。”别人将螃蟹视作横行霸道的怪物,陈明玉先生将螃蟹看成是美人,这本身就是一种奇特的想象。然后,细写螃蟹竟是“解甲浓垂”、“横波秋水”更是有意思,有趣味。那横着的双眼不显身残或者漠然,反而是秋波似水,也亏陈先生才想得出。并且因为是美人,所以拿起剑来还娇无力,螃蟹那两只大螯也变成美人的“清辉玉臂”,真叫人艳羡。诗的最后两句又是一奇想,说螃蟹说不定是以前大户人家的婢女,现在落难了,所以红颜薄命陷入泥中,形近烟沙,让人美食,又叫人心生可怜。

陈明玉先生就这样通过奇特的想象,使本来平凡的事物显得不平凡,使小丑变成美人。

在人意料之中又出人意料,在现实中又跳出了现实,陈明玉先生创造了与现存世界相并的另一个世界。就像巴尔扎克所描绘的:“他的心始终飞翔在高空。他的双脚在大地上行进,他的脑袋在脖子驾雾。”

陈明玉先生虽然没有李谪仙的浪漫,但不能不说他有李白诗的“气象万千”、“想落天外”。

以稳健现实发轫,奠定艺术想象的基础,又以奇思妙想高举艺术想象的旗帜,写在纸上的艺术才不同凡响。陈明玉先生用他的艺术实践,证明了诗歌艺术的不变真理。

同类推荐
  • 常德传印象

    常德传印象

    本书收集了全国各地媒体近年来对青岛港老总常德传事迹和人格力量的报道,全书分别以纪事、对话、评论为题,集萃的几十篇文章中,分别透视了常德传的精神世界和青岛港的建设成就。
  • 文天祥(名人传记丛书)

    文天祥(名人传记丛书)

    他本是一介书生,却在生命最后的几年,成了一个手握雄兵的统帅。在强敌入侵、国土沦陷、生灵涂炭的危急时刻,他自卖家产,组织义军,举兵抗击蒙古铁骑。战败被俘后,他义正辞严,痛斥汉奸和逆臣,并誓死不愿变节,最后慷慨殉国。
  • 谁许你一世倾城:林徽因传

    谁许你一世倾城:林徽因传

    生动而具体地重现了民国时代林徽因幼年、童年、少年、青年四个阶段的成长与成熟。全面而细致的描写了林徽因的一生。书中所述均是认真考察历史典籍而成,绝非想当然的传记作品。而是根据现存的关于林徽因的史实资料与作品,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予以文学性的演绎。本书填补了市面上众多林徽因传记未能触及的前半生,让读者从头认识这个可爱而坚毅的女孩,感受到一个依然美丽而不再遥远的林徽因。
  • 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由商传编著。讲述了朱元璋可以说是成功的历史人物:他出身于贫寒之家,自幼父母双亡,自己从社会底层的放牛娃、四处要饭的小和尚,不懈奋斗。
  • 魂兮归来

    魂兮归来

    本书以著名翻译家杨苡的视角,对杨宪益先生的一生进行回看,既是杨苡女士作为妹妹对兄长的怀念,又是同为翻译家的杨苡女士对同行、战友的怀念。书中大量收录了杨宪益先生一生中重要的书信,是了解杨宪益先生的重要参考书籍。一个纯粹的读书人,一个心如明镜的爱国者,一个默默无闻的斗士,一个被遗忘、被时代湮没了的寂寞老人,他的躯体虽已远去,但灵魂却驻足人心。也许被时代所遗忘,待时他却开创了一个名为杨宪益的时代,他的伟大值得我们一生铭记于心。
热门推荐
  • 前妻:乖乖束手就擒

    前妻:乖乖束手就擒

    她,秋落霜,这一生只爱过一个男人,就是那个人如其名的冷酷总裁冷若冰。洞房花烛夜:“我们的婚姻只有利益。”“我当然知道,难道你以为我会和你冷若冰谈感情吗。”婚后第三天:“我们谈个条件吧。”“你没有资格。”婚后三个月:“冷若冰,我们离婚吧。”“可以,先把欠我的还我。”都说爱情是美好的,可是为什么自己就没有感觉到?冷漠的眼神中没有任何的情绪,可是心中却在滴血,凝视着那一纸离婚协议,淡定的签上自己的名字,从此,他们再也没有任何关系……这个世上,有一个人毫不留情的伤害过秋落霜,他就是冷若冰;这个世上,有一个人毫不保留的深爱过秋落霜,他亦是冷若冰……
  • 龙城飞虎

    龙城飞虎

    人生多梦,倏然百年,倥偬而走。但见少年骑白马而去,归来却已白发苍头。抑或不见来人,成阡陌之上,曾经拈花而笑的少女之泪。曾经许诺已成了妄言。但烽火台上狼烟未停,边疆号角不宁。少年郎终为负心人。
  • 前夫驾到:宠妻无下限

    前夫驾到:宠妻无下限

    童璐璐被男友欺骗,误闯豪门宴会,从而陷入唐睿铭的纠缠中。而这一切源于三年前的一个约定,违背约定的她,被唐睿铭不择手段地执着追债变成对方女仆。然而,这一切只是一个开始,这个错误的意外,竟然引发出一桩桩阴谋,死亡之手悄然而来,而这个自封为债权人的坏总裁,却总是屡屡不顾性命保护她。
  • Keziah Coffin

    Keziah Coffi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fboys之三小只的爱恋

    tfboys之三小只的爱恋

    当红明星小鲜肉tfboys与三位性格迥异的奇葩少女再一次偶然的返程飞机上相遇,接着相识,又相知,到相恋,最后到了相爱,他们在步步走向相爱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阻挠和挫折:车祸,失忆,感情破裂……他们和她们始终为对方在心里留下了一个位置,最后会走到一起吗?他们和她们又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呢?这一切的一切我们都无从得知也无处知晓,只能细品一口粗茶,淡望天空,低头浅笑,有情人终成眷属,人世间有太多的花非花雾非雾,殊不知早已陷入爱情的泥潭。
  • 浮光染尽少年时

    浮光染尽少年时

    浮光流年,沉溺我,却沉溺不了你。原来是我一厢情愿,不知好歹喜欢了你这么久。现在,我不会再等你了。你会心疼吗?还是会开心。或者,心如止水毫无情绪。也对,毕竟我在你的生命中永远只是无关紧要的路人甲。而你,却是我所有的碧海和蓝天。终归,时光湮没这场荒唐至极的闹剧,一段没有结果的单恋……我想伸手索取一个拥抱,而悲伤的温度烫的我喉咙失声,竟说不出一句喜欢。只能眼见你的足迹越来越远。再见了,从此不再想你,不再爱你。从此,我幻想的未来,也不会再有你。——黎晓.『浮光染尽年少时/序』..黎明分晓处,梦醒人散。
  • 行走在时空之间

    行走在时空之间

    一场流星雨造就了一个纵横无数位面的男人……超能失控?大家都要去,我也去!葫芦娃?童年经典必须去!各种武侠?装逼必须去啊!我的世界?泰拉瑞亚?拳皇?人生大爱,不去怎行?!诛仙?缥缈?斗破?…很多很多…随主角李墨一起穿梭无尽经典……
  • 我做了十年刑警

    我做了十年刑警

    当了十年刑警,我失去了很多,可我的故事却很精彩。谈谈我这十年碰到的诡异凶杀案。
  • 魂驭乾坤

    魂驭乾坤

    用召唤走大地,用魂魄闯天下,试看谁更强!
  • 离索

    离索

    恋爱三周年纪念日遭遇渣男劈腿大胸女,女主决定隆胸让渣男靠边站,谁知道整形医生竟然说什么也不给她做手术,夸大其词说隆胸有风险,要隆需谨慎,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一朝穿越,再与故人,是原谅还是转身拥抱幸福?(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