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阶级文化中有着“可以永列在人类财产簿上的要素”。其实,资产阶级文化以前各阶段的文化,也有些可以永列在人类财产簿上的要素,即有永久价值的永远不会磨灭的东西。例如古希腊及罗马即是如此,中国亦然。中国的文化,其中有些堪以作为对人类社会有较大贡献的精粹。文化以生产力及社会关系的发展为基础,生产力发展到一新形态,社会关系改变,则文化必然变化。然而以前的文化之精粹可以在另一形态下保存着,或者经过一番更新而发展,却非完全归于澌灭。文化的发展是有累积性的。
上述具有不磨价值的文化元素,虽产生、发育于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之中,却不只是一个民族的,在本质上是全人类的,它是对人类整个文化的贡献。到将来民族文化消灭之时,各民族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将被世界化;即使不能世界化,亦将被保持为世界文化内部变异中的某地方的特性。这样,民族文化的优秀元素,不仅不会随着民族文化的消灭而消灭,反而能得到世界化,这也是辩证的行程。
中国有为全世界、全人类保持并提供优秀文化的义务,有改造其旧文化使与世界文化相适应的责任。我们如果不主动地对旧文化进行改造,而待外人来强行改造,那就难免沦于奴隶地位。
中国旧文化有哪些优秀的东西?老实说,旧文化中好的东西与不好的东西比起来,在数量上差得远。一堆一堆的朽土之中,只有一些金刚石在发放光辉。文化,一般地说,实即“正德利用厚生”。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于东方特重“正德”,而西方则特重“利用”。“厚生”是两方都重视的,不能厚生何以言文化?中国文化对全世界的贡献即在于注重“正德”,而“正德”的实际内容又在于“仁”的理论与实践。孔子谓仁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其意义就是与人共进,相爱以德。孟子更从人性及心理方面阐述仁,认为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性,仁源于不忍之心,即对于旁人痛苦的同情。以后儒家更以“成己成物”、“民胞物与”言仁。“无终食之间违仁”,即无须臾之间离道,能如此,即达到人生之最高境界,而达到此境界即得至乐。从根本上说,“仁”是动的,是自强不息的。“仁”是在现实中体现理想,在日常生活中达到崇高的境界。中国古代哲人所苦心焦虑的就是如何使人们能有合理的生活,其结晶即“仁”。他们总觉得人必须“正德”,然后人生才有价值。中国人的生活基调即在于注重“正德”。这就是中国文化对全世界的特殊贡献。
中国的表现“正德”的“仁”的理论与实践,是有价值的,应有以发扬之,但亦不可死板地保持,而应随着现实情况的变化而有所发展。儒家讲仁,承认差等,即有保持等级以及阶级的倾向,显然,这是应当更改的。
中国文化的缺点实在太多,但这都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新的社会关系之形成而消失,如大家庭制与旧礼教,以后必将变革。中国所最缺乏的是科学与团结力,必须向西洋学习。中国人因种种缘故,喜静恶动,追求宁静的安适,不追求运动的愉快,有些人甚至懒惰、萎靡,不肯振作,形成一种病态的样子,缺乏斗争的意志,更无斗争的力量。其所以如此,都是有其物质根源的。将来物质生活改变了,此种情形当然也会改变;但不能坐待物质生活之改变而有为,必须于此先有所变易。中国人应当养成勤奋的生活态度,不可再以安闲为乐和以变动为苦了。
中国旧文化的改造,同时就是新文化的创成,也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复兴。要使中国文化得到发展,必须对现在的社会进行批判。虽应认识旧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加以发扬,却绝不可受传统思想的拘束而不勇于创新。
中国人的崇高理想迄未实现。中国人固有的崇高理想,考察起来,主要有三个:一是生活的合理;二是参赞化育;三是天下大同。中国人所做到的只是一部分哲人的生活符合自己所倡导的原则,其余的两个理想则未能实现,这是由于受生产力发展程度的限制。中国人要参赞化育,必须依靠科学;要实现天下大同,则舍社会主义别无途径。“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尽物之性是非由科学不可的。而欲“通天下之志”,“天下为公”,只有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才能变理想为现实。
中国久以天下大同为理想,所以将来世界性的社会主义文化之创成,亦正是中国固有理想之实现。
目前,中国虽面临着空前的大危机,然而也是空前的大发展时期。现在的时代是资本主义濒危的时代,是被压迫阶级即将翻身的时代,亦是被压迫民族即将抬头的时代。在此时代,帝国主义是不可能灭亡别的国家了。中国处在半殖民地的地位,在能达到社会主义以前,长时期的混乱是必然的。帝国主义虽然破坏了中国旧的社会经济,但它却不允中国形成一个健全的资本主义国家,它只希望中国长期陷于混乱状态。此时中国人应努力奋斗,坚定斗争的意志,加强斗争的力量。中国人切不可盲从着一部分外国人说“中华民族衰老了”,如果这样,那就等于说中华民族没有前途了。我认为,民族衰老之说并无科学根据,中华民族虽有若干衰弱之病,但仍保持很大的潜在活力,是能够转弱为强的。中国文化本来是先进的,不料以后停滞了,落后了。在此时代,中国应由西方文化给予的刺激,而大大地发挥固有的创造力,创造出新的文化,使之在将来的世界文化中有重要的地位,做出新的贡献。
文化是最复赜的现象,文化问题只有用唯物辩证法对待,才能妥善地处理。列宁说:“在文化问题上,性急与皮相是最有害的。”这是我们应永远注意的名言。
【附识】这是我30年代初期所写关于文化问题的文章。当时我对文化问题很感兴趣,有自己的主张:一方面我反对“全盘西化”,另一方面我也反对所谓“发扬国粹”、“读经复古”,认为应当运用唯物辩证法来分析文化问题。但文中对儒家“仁”的学说的评价,未免肤浅笼统,这是一个尚待深入钻研的理论问题,今后当试图做进一步的剖析。
作者简介
张岱年(1909-2004),河北献县人。中国现代哲学家、哲学史家。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思想文化所所长,1980年后任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名誉会长。
10.知识的有机化
朱光潜
我们说“知识的有机化”,其实也就是“知识的问题化”。我们做学问,一方面要使有问题的东西变为没有问题,一方面也要使好像没有问题的东西变为有问题。
我们应该把自己的知识加以有机化,这就是说,要使它像一棵花,一只鸟或是一个人,成为一种活的东西。
一种活的小东西就是一种有机体,有机体有三个大特征:第一,有机体的全体和部分融会贯通,有共同生命流注其中,彼此息息相关,牵其一即动其余,人体是最好的实例,每一器官,如呼吸循环消化等,都自成一系统,各系统又组合成一大系统,掌生命所借以维持的各种机能。人体的健康的发展需要各系统都健旺,某一部分有病,其余各部分都要受影响。有机体在西文叫作organism,和“器官”organ 与“组织”organisation 同根,我们可以说,有机体能成为有机体,就因为各器官有组织。有组织才有条理,有生命。第二,有机体的生长是化学的化合而非物理学的混合,是由于吸收融化而非由于堆砌。把破铜烂铁塞进口袋里去,尽管塞得多,铜仍然是铜,铁仍然是铁,丝毫不变本质。食料到了肚皮里去,如果也这样不变质,就绝不能产生生命所借以维持的血液。食料要成血液,必须经过消化作用。所谓“消化”就是把本来不是自己的东西变成自己的,把异体变成本体,本体因吸收融化异体时扩大起来,这就是“生长”。
第三,每个有机体都有它所特有的个性,两个有生命的东西不能完全是一样。这是由于生长的出发点(得于遗传的)不同,可吸收的滋养料(得于环境的)不同,利用遗传与环境的组织力量也不同。因为自己的组织力也是生长的一个要素,所以有机体的生长不完全是被动的而同时是主动的,不完全是因袭的而同时是创造的。每一种有生命的东西都多少是它自己的造化主。
有机体的这三大特征也就是学问的特征。
第一,学问不是学问,如果它不是一种完整的生命,用普通话来说,如果它没有“组织”,不成“系统”。
其次,学问不是学问,如果它的生长不借消化而借堆砌,不能把异体变为己体,这就是说,不能把从外面吸收来的知识纳进原有的系统里去,新来的与原有的结成一个有生命的整体。第三,学问不是学问,如果它在你心里完全和在我心里一样,没有个性,没有个性也没有生命,原因在没有经过自己的组织和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