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被李嘉诚提升为副总经理的盛颂声,在回答记者关于“长江实业在强敌环伺的情况下,终能脱颖而出,原因何在”的问题时说:“靠李嘉诚先生的决策和长江实业上下齐心的苦干。李嘉诚先生决策快速而准确,这么多年来从没看错过人,没做过错误的决定。”
李嘉诚的真诚与善待下属,令下属对他忠心耿耿,全力以赴。在长江实业发展具有一定规模之后,李嘉诚便开始着手选拔人才和发掘人才。他打破东方家族式管理企业的传统格局,构架了一个拥有一流专业水准和超前意识而且组织严密的现代化经营内阁,来配合他苦心经营起来的庞大的李氏王国。
正如一家评论杂志所称道的:“李嘉诚这个内阁,既结合了老、中、青的特点,又兼备中西方色彩,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合作模式。”
李氏王国的业务包括地产、通信、能源、货柜码头、零售、财务投资及电力等,十分广泛。而围绕在李嘉诚身边协助他经营的得力助手,有长江实业及和记黄埔董事局副主席麦理斯、长江实业总经理周千和以及董事周年茂、马世民、霍建宁、洪小莲、甘庆林、李泽钜等人。
毕业于香港大学的霍建宁,自1979年在美国留学归来后,就进入长江实业集团,出任会计主任,其后又考得澳大利亚会计师资格,到1985年被委任为长江实业集团董事。处事低调的霍建宁,有着杰出的金融头脑和非凡的经营管理本领,被誉为头脑充满了赚钱的细胞。
曾经由李嘉诚指定为长江实业的专门人才而被送往英国攻读法律的周年茂,是周千和的儿子,1983年,三十余岁,就被李嘉诚选为长江实业董事和集团指定发言人。
曾经在60年代末期,也就是长江实业尚未上市之前就作为李嘉诚的助手,跟随李嘉诚长达21年之久,为李嘉诚立下汗马功劳的精明能干的“女强人”洪小莲,作为长江实业的董事,深得李嘉诚信任。
不仅如此,深悉“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李嘉诚,从古代圣贤的做人风范中,汲取到成为一代典范的精髓。
60年代初期的李嘉诚,在长江实业步入规模化集约化运作发展之路的时候,开始注意回避东方式的家族化的企业管理,并在当时就开始大胆起用洋人。李嘉诚高薪聘请了一位美国人Erwin Leissner出任总经理,负责集团之日常运作。这之后不久,又聘请了一位美国人PaulLyons为经理,配合原来的二百余位基层管理人员实行企业的国际化管理,自此长江实业的管理格局更提升至一个全新的层次。
李嘉诚所器重的另一个外国人,就是英国人马世民。
1966年,雄心勃勃的马世民来到香港,是为了加入当时控制了整个香港经济的怡和财团。马世民勤奋好学,积累了大量融合东西方企业管理之精华的企业管理经验。他已经完全领悟了怎样在亚洲经营商业,也更精明地看出香港的发展前景。
70年代末的一天,一个很偶然的机会,马世民与李嘉诚攀谈起来,马世民感慨之余说:“目前来说,我的经验及能力还有待于边干边学。但香港是这样,当你拿出真本事做生意时,你就学得很快。”这句话给李嘉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时他正在有目的地含而不露地发掘各方人才,因此自然而然地把注意力放在了马世民身上。
1984年,一直默默注视马世民发展的李嘉诚,基于集团内部业务发展的需要,看到任用马世民的时机已成熟,便通过和黄收购了马世民自己创办的公司,并将当时名不见经传的马世民提升为和记黄埔董事兼总经理。
在总结自己的用人心得时,李嘉诚曾生动地说:
知人善任,大多数人都会有部分长处,部分短处,好像大象食量以斗计,蚁一小勺便足够。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以量材而用为原则。又像一部机器,假如主要的机件需要用五百匹马力去发动,而其中的一个部件则只需半匹马力去发动,虽然半匹马力与五百匹马力相比小很多,但也能发挥其作用。
就如在战场,每个战斗单位都有其作用,而主帅未必对每一种武器的操作都比士兵纯熟,但最重要是首领亦十分清楚每种武器及每支部队所能发挥的作用……统帅只有明白整个局面,才能出色地统筹和指挥下属,使他们发挥最大的长处以取得最好的效果。
李嘉诚的总部——长江集团中心,为何不跟旁边的中银大厦比拼高度?它的样子为何四四方方像个盒子?负责设计这两幢建筑的摩天大厦大师西沙佩利说:“李嘉诚信风水,他相信四四方方的盒子形大厦,可抵挡中国银行的煞气。”西沙佩利说,如何定出长江中心283米高的高度,是一项精明杰出的政治艺术。
他透露,高度是李嘉诚定下的,“他说要高过旁边的汇丰总行(179米),但要矮过另一旁的中银大厦(367米)。”如果在中国银行及汇丰总行的最高点画一条斜线,长江集团中心就在这条斜线之下。
从外表看,长江集团中心设计得四四方方,欠缺线条美,在香港众多摩天大厦中不算突出,西沙佩利说:“因要解决中银的风水问题,我要依风水大师意见,故设计上颇多限制。”此外,长江中心的菱角位全被“削平”,方形建筑最后变成八角形,原因也是为免跟中银大楼硬撼。
多元化发展
“9·11”事件重创世界经济,令全球投资者大多噤若寒蝉,手足无措。但是李嘉诚旗下的长和系却频频出手,从香港到海外,从地产到能源,从电讯到港口,从零售到医药,掀起一连串的投资行动,引起全球市场的高度关注,有媒体甚至将之概括为李嘉诚逆市投资策略。
2003年10月中旬,长江实业击败竞争对手,以6.65亿港元的低价成功投得红磡商业用地皮。香港地产业人士惊叹:经此一役,长和系庞大的“红磡地产王国”已然成形!
地产投资一向是长和系的支柱,更是李嘉诚在香港建功立业之本。有分析员指出,长实的策略是趁着香港地产市场低迷不振,大力扩展土地储备,以巩固其领导地位。
早在80年代初,李嘉诚成功收购当时香港四大洋行之一的和记黄埔(简称和黄)后,即着手把和黄位于红磡的船厂地发展为住宅项目,迈出打造地产王国的第一步。李嘉诚之所以布重兵于红磡,重要原因是红磡地处要冲:九龙火车站位于区内,未来地铁红磡支线建成后,这里更会成为连接香港与内地的交通枢纽。
更重要的是,该区横跨九龙城学区,区内有全港最多的名校,是历来中产阶层选择居住的首要选择,这一因素可以持久地支撑大市价格,就算其他地区楼价大幅度下滑,该区所受到的影响也相对为轻。
经过多年的经营,长和系已在该区拥有黄埔花园、海逸豪园、海逸酒店和国际都会等九个发展专案,总楼面面积超过110万平方米。
1986年11月,李嘉诚部署和黄与长江实业重新组织一家公司,在欧洲发行总值港币七点八亿元的可兑换的国泰航空公司股份债券。通过这次变相批售国泰航空公司股份,和记黄埔与长江实业在短短半年的时间内,获利高达2.5亿港元。
李嘉诚的成功,也是他知人善用的成功。
2003年8月,李嘉诚在被问及香港行政长官董建华应否为香港现今疲弱的经济负责时,他表示经济的好坏并非一个人的问题,而且香港在九七年前的经济是泡沫经济,故此无论亚洲有否出现金融风暴,香港的经济都历史性地存在着结构性问题,这个泡沫都会或早或迟地暴露出来。
假如董建华不用为香港的经济负责,一向与董建华关系密切的李嘉诚是否要为过去的泡沫经济负上部分责任?其实,从地产商的角度看问题,李嘉诚也是董建华政府施政,尤其是房屋政策“八万五”目标a的最大受害者。
作为香港最大地产商之一的长实集团,在早年推出新楼盘的时候采用小批量分批次推出的手法,以致经常出现数十倍超额认购。以中产阶层为目标顾客的红磡海逸豪园为例,中原地产海逸豪园分区经理鲍志德表示,该楼盘第一期推出的第一批单位只有十多个,供求完全不平衡,因此造成售价由每英尺7000港元急升至高峰期的每英尺1.1万港元。
另外在天水围的嘉湖山庄亦因同样的推销手法令尺价由每英尺升1500至4300港元。由这种推销手法所造成的市场气氛,居然也被指责是构成香港泡沫经济的元凶之一。不能否认长实在香港高地价高房价发展中所发挥的推波助澜的作用。正是香港地产市道的两高,才使得香港有可能成为远东金融中心。
当然,这是香港众多地产商推销的基本手法策略之一,绝对不是李嘉诚的独家绝技,更非始于李嘉诚,只不过是李嘉诚将其发挥运用得炉火纯青。
无理由他人赚钱,超人挨骂。虽然李嘉诚为董建华说好话,以及多年来一直表明支持当时董建华所推出的八万五建屋政策,但亦由于后来楼市毫无起色,长和系的地产业务实质上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以致后来,长实不得不明确希望政府要减慢推出居屋速度。
李嘉诚是否完全认同董建华的经济政策,实在不言而喻。
早在1999年6月,在房地产界叱咤一时的李嘉诚,认为香港的经济必须超越房地产的限制,追寻更高的附加值的高科技产业,扭转金融风暴之后的被动局面。
李嘉诚在接受《亚洲周刊》独家专访时就指出,海外投资者在香港房地产业中不会超过5%,香港要创造外汇,还须多元化发展,开拓高新科技等附加值更高的产业,在世纪之交冲出房地产的樊笼。
a “八万五目标”即指八万五建屋计划,简称八万五,是董建华在1997年度施政报告提出的一项政策,即每年供应不少于八万五千个住宅单位,希望10年内全港七成的家庭可以自置居所。这项政策的推出,再加上亚洲金融风暴,使香港楼价一落千丈,香港经济一片萧条,直到2003年才逐渐复苏。
李嘉诚旗帜鲜明地说:“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痛苦无可避免,但必须支援港府应变的策略,发展自己有能力、有基础的事业。只有多元化发展,香港才有希望的明天,也才能避免更大的痛苦。”
回归以后的香港正处于风云变幻之中,在金融风暴的侵袭下,曾经为香港创下经济神话的股市、楼市受到冲击,作为经济支柱的旅游业、传统的服务业也遭遇挑战,香港面临着再定位和重新启动。
港府正大力倡导数码港、国际中医药中心、远东旅游中心、国际邮轮码头,规划香港未来的发展。但很多时候都不过是议而不决,决而难行。李嘉诚表示政府的方针毋庸置疑,相信符合香港的长远利益。
亚洲金融风暴前,香港房地产热火朝天,楼价飙升,经济似乎一片繁荣。但这种现象其实就好像广东俗语“塘水滚塘鱼”,也就是“兄弟姐妹打麻将”,输赢都是自己家人的金钱。
李嘉诚身体力行,早已迈出了多元化、国际化的步伐,投资遍布全球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雇员超过20万人,业务包括酒店、货柜码头、零售及制造、通信、基建和能源等多个领域。他并期望有朝一日,香港能够从科技、服务和旅游等领域多元化地赚取外汇。
李嘉诚以其集团发展的经验指出,他们所做的事业最重要是能够赚到外汇和增加就业机会。
我们要明白,香港不是单靠地产可以生存,地产对内部的经济影响很大,但不要忘记,海外的投资在香港地产业不会超过百分之五。那么要创造外汇,吸引外资,靠什么?
他强调一般工业在香港根本难以立足,贸易额下降,货柜港受内地竞争的影响,旅游业也受到冲击,必须创造新的支柱产业,以吸引外资,带来新生机。
然而寸土寸金的香港,借以施展的空间越来越小。唯一的选择,只有精卫填海。地产界人士更抱怨道,香港人传统的选址购楼,多重视靠山临海这一风水,而地产商销售楼宇时,总是标榜全海景。可如今,海港越填越小,当初“开窗临海景,闭门听涛声”的豪宅,此情此景已不再。如黄埔花园,原来可远眺大海的单位,如今已无海可望,只能是你望我,我望你,令楼价难升。
教育界人士、建筑界人士、酒店业人士……特别是常常坚持集体回忆的那班环保人士,都对填海颇有非议。就连李嘉诚也说:“全世界三分之一的运沙船都集中到香港了,填海还要填到什么时候?”
2005年5月19日,对于有建议修例提高楼花内购的透明度,李嘉诚表示,只要对整体楼市好,集团都会赞成,但如无必要则不需立例,否则太多条例只会影响商业运作,自由经济的价值绝对不是体现在日益增多的繁文缛节式的规条上。
不少发展商促请政府恢复定期卖地,李泽钜重申方式并非最重要,政府能够维持健康有序的土地供应,达致市场供求平衡,才是集团所关注的焦点。
李嘉诚曾经在房地产天地创下奇迹,但他其实早已看破房地产市场的脆弱。
李嘉诚执着于难以忘情地奋斗了数十年的地产世界,但更明白“长江后浪推前浪”
的自然规律。在继续主政长和集团业务的同时,李嘉诚正酝酿新的计划,开创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