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95300000043

第43章 社会(4)

七、老龄工作

1990年以来,全市广泛开展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宣传和老年人维权活动,大力弘扬了尊老敬老助老的良好风气。每年都对部分生活困难的老人进行慰问,协调区内医疗单位为老年人进行免费体检,进行健康讲座。2004年开始,根据上级精神,开始为9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发放特殊生活补贴,90—94岁,每人每年300元;95—99岁,每人每年500元;100岁以上,每人每年1000元。其中,90—94岁老人的补贴由区级财政发放,95岁以上老人的补贴由省、市财政承担。至2006年底,全区共有60岁以上老人9.75万人,90岁以上老人148人,100岁以上老人3人。

八、救灾救济

凉州区自然条件较差,气候干燥,历来自然灾害频繁。1950年以来,凉州区多次发生旱、水、涝、风、霜、雹、虫等程度不同的自然灾害,灾害发生后,人民政府及时拔给救济款、粮食、种子、布匹、棉花、药品、化肥等物资,解决了受灾群众在生产和生活上的困难。1959年到1961年,连续发生3年自然灾害,导致人民生活严重困难,中央及省、地、县各级政府,先后发放社会救济款66.2万元、救济布匹47.5万米、棉花3.15万公斤、各种衣物1.36万件、救济药品和医疗费98.66万元,以及酒、肉、糖、蔬菜等大量救济物资,为抢救人命,恢复和发展生产起了重大作用。1963年到1978年,对农村生活困难户,政府每年均发放大量救济款、粮食、棉花、棉布及衣物等。1978年到1989年,政府累计发放救济款和房屋修补费135.56万元,衣物9.12万件,棉花1万公斤,棉布6600米,救济款50.8万元。

从1990年到2006年以来,凉州区曾发生过几次特大自然灾害。造成全区农村和城市重大经济损失。1998年,针对群众缺粮严重的实际,原市委、市政府采取粮食募捐、借粮还粮、村民互借等三种措施解决了部分灾民缺口粮的问题。1999年7月12日,凉州区发生了数十年罕见的洪暴灾害,城乡共造成经济损失3788.6万元。灾情发生后,驻武部队出动3010人次,车辆143台次参加抗洪抢险,市政府拨款45万元用于解决灾民生活困难。2000年,连续4个月无有效降水,气温持续偏高3-5度,祁连山积雪锐减,四大水系水量锐减,受灾4116万亩。同时,发生了大范围的农作物病虫害、沙尘暴、暴雨洪涝。2001年,再次遭受严重干旱,减产粮食1197.9万公斤,造成经济损失13011.6万元。4月份,连续遭受10多次沙尘暴袭击,损坏日光温棚195座,简易棚10065座,地膜作物4746亩,经济损失339.7万元。当年,政府先后发放救灾粮68万公斤,面粉及大米414万公斤,救灾款65万元。

1990年,全区有20世纪60年代精减退职老职工168人,年发放救济金额49200元。至2001年,全区有20世纪60年精减退职老职工有158人,年救济金额45000元。2006年,由民政局发放生活补助的20世纪60年代精减退职老职工有65人。

1984年到1996年,全市共建成敬老院达到21所,集中供养108人。2003年,五保供养实行财政转移支付,人均供养标准800元。2006年9月,按新五保条例审批五保对象4533名,并将标准提高为每年1300元。同年新建农村敬老院4所。

凉州区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从1998年7月开始实施,保障对象主要是城市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抚养人的“三无对象”,全区共保障1102人;截至2006年底,全区共保障各类低保对象10686户27182人,占全区非农业人口的11.7%,低保标准由最初的90元调高到157元。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在农村进行了低保试点工作。

从2005年下半年起,全区开始了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区政府制定了《凉州区关于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和《凉州区城市医疗救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累计救助了235名城乡患重病的困难群众,救助资金50多万元,并资助农村五保户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资助城市低保对象中的一、二类人员参加了城镇医疗保险。

第五节社会保障

一、机构

1960年3月成立武威县劳动局。1985年改市后,更名为武威市劳动局。1987年,武威市集体经济联社改建为武威市社会劳动保险局。1989年2月13日,市政府批准成立了武威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1992年10月15日,市政府批准成立武威市劳务市场。1993年成立武威市劳动监察办公室。1996年3月,成立武威市就业服务局职业介绍所,1996年10月武威市社会劳动保险局改名为武威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2000年,武威市劳动监察办公室更名为武威市劳动保障监察中队,是年12月设立武威市医疗制度改革办公室,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正式实施。2001年市改区后,武威市劳动局改名为凉州区劳动与社会保障局。

二、职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武威县劳动管理部门适时地吸收失业知识分子、失业手工业者、店员、社会闲散劳力,组织就业和安排复员转业军人就业。这一时期全县职工总人数为2382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严格执行了国家的劳动计划,统筹安排城乡劳动力就业,到1957年全县职工总数达到6589人。1958年“大跃进”时期,在“左”的思想指导下,盲目地增加职工,突破了国家计划,使全县职工总数猛增到13218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贯彻了“调整、充实、巩固、提高”的方针,1961年至1965年,大力压缩和精减职工,到1966年全县职工总数降到6380人。1967年,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逐步扩大职工队伍,到1979年全县职工总数增加到13788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武威县经济建设发展加快,职工人数也相应增加,到1986年底,全市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达21003人,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增加到10735人。1987年,劳动用工制度进行了大的改革,新招工人一律实行劳动合同制。1992年,全市国有、集体企业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1997年全市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劳动用工全部实行劳动合同制。到2002年,全区国有企事业单位118户,在职职工17392人,城镇集体企业212户,在职职工6130人,乡镇企业4790户,从业人员46097人,私营企业860户,从业人员30883人,个体经济组织18600户,从业人员68652人。到2006年底,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乡劳动力的不断增长,全区的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已达到人。

三、就业

1937年(民国26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以后,迫使河北、山东、河南等沦陷区的一些工商业者相继来武威经商。除经营商业外,还先后办起了纺织、造纸、皮革、面粉加工厂等小型工业,使本地一部分无业人员有了就业机会。据统计,当时全县私营业和手工业的老板雇用人员达8000多人。

1949年9月16日武威解放后,私营工商业在政府的保护和扶持下,相继恢复和发展起来,到1951年全县共有私营商业248户,雇用人员达5172人。到1957年,全县全民所有制单位的职工人数达到6589人。到1960年底,全县职工总额达到11918人,突破国家劳动计划,1961年到1965年精减期间,停止了社会招工。1987年底全县职工总数达到13788人,其中固定工9615人。从1979年到1987年全县共增加新职工10587人。1987年至1991年,安置待业青年19031人,就业前培训4330人。1992年至1997年,安置待业青年23729人,就业前培训17132人。据统计,1980~1989年,全市(县)城镇待业青年累计达3.1万人,在“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就业方针指导下,通过各种渠道安置知识青年2.27万人,占待业青年总数的87.7%。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招工7266人,占安置数的26.7%;集体企业招工1.22%万人,占44.8%;自谋职业和临时就业1289人;大中专和技校升学、参军6451人,占23.7%。同时,还安排了部分刑满释放人员重新就业。截至1986年底,总计新增职工1.06万人。1989年,市劳动部门先后举办财会、化工、电器、锅炉、建筑、医护、养路、农林、造纸等专业技术培训班66期,受训人员4645名,都被企事业单位招收为劳动合同制工人,全民企业职工增加到2.53万人,集体企业职工增加到1.56万人,但仍有部分待业青年未能安置就业。1997年7月至2001年7月安置27693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8900人,培训各类人员达21000人。到2002年,建立乡镇劳动保障工作站48个,街道劳动工作保障站5个,社区劳动工作平台2所,区属公共职业中介机构2所,通过各种形式安置下岗职工3600人,安置城镇失业人员3222人。2003年,通过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工业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安置城乡剩余劳动力7.5万多人,在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企业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368人,拓展公益性岗位1063个,安置“4050”人员603人。2004年到2006年,全区新增就业岗位7030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173人,1875名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自谋职业。安置零就业家庭人员2388人,实现了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的目标。

四、劳务

凉州区的劳务输出工作始于1952年的支援西藏解放和建设。到1988年,面对武威市剩余劳动力急剧增加的状况,12月份成立了劳务输出办公室,按照“立足新疆,开辟内地,南下北上,面向国外”的工作思路,积极开拓劳务基地,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劳务输出工作,引导城乡剩余劳动力到本省及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古、西藏等地从事劳务工作。

1989年,输出人员达63968人,劳务收入达2199万元。1990年,输出人员达6.35万人,收入达4560万元。劳务输出点有325个扩大到430个。新开辟劳务基地22个。1993年,在北京、上海等地新开辟劳务基地17个,新基地及劳务办有组织地直接输出人员1875人。全年共输出6.42万人,总收入达4506.8万元。1997年,狠抓劳务输出,拓宽就业门路,全年以各种形式输出劳动力9.1万人,创劳务收入1.5亿元。2000年,共输出劳动力10.5万人,有组织输出3000人,创劳务收入1.6亿元。其组织劳务移民58户,232人。2002年,通过各种形式输出城乡剩余劳力19.2万多人(次),创劳务收入2.88亿元,向新疆安置移民968户3569人,基本上实现了一户输出一个劳动力的目标。2006年,全年共输转城乡剩余劳动力21.52万人(次),创劳务收入7.36亿元。

五、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为及时解决资方与工人在工资和福利待遇方面的问题,初步建立了雇用工人、辞退工人的制度,保障了工人的合法权益,避免了新的失业。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工人和资方都成为国家职工,劳资双方在经济上的矛盾逐渐消除。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经济体制逐步过渡为以公有制为主体,个体私营经济为补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与职工劳资纠纷呈上升趋势。为保持社会稳定,及时准确调处劳动关系,市政府于1988年5月成立了武威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1989年2月设立了武威市劳动争议促裁委员会办公室,由劳动、工会、经济综合管理部门三方代表组成,负责调处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受理与调处劳资之间的纠纷。

1990年,设立基层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34家。1989年至1993年,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40起,结案34起,接待上访申诉咨询283人。

1994年到1997年共受理案件80起,结案72起,1998年到2001年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81起,结案76件。2002年,对城区所有用工单位和部分乡镇企业进行了劳动合同大检查,共签订劳动合同8000多份,查处恶意拖欠民工工资的案件5起。受理劳动争议案件24件,结案24件,接待来访群众2650人(次)。2003年,依法督促企业与劳动者签订合同9800份,为6514名置换身份的职工核算了工龄年,依法受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28起,结案26起,取缔非法中介机构20家。2006年,鉴证劳动合同4131份,依法受理劳动争议案件20起,结案20起,责令用工单位给农民工补发拖欠工资77.1万元。

同类推荐
  • 我们在一线:甘肃新闻工作者抗震救灾亲历

    我们在一线:甘肃新闻工作者抗震救灾亲历

    “5?12”汶川大地震虽然已经过去,但在抗震救灾的艰辛过程中,我在省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和陇南、甘南地震灾区采访时所经历的、听到的、看到的感人情景,仍不时浮现在我的脑海,感动着我、激励着我、鞭策着我。
  • 智慧防骗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智慧防骗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现代人智慧全书》,从生活各个方面介绍各种各样的现代人智慧,包括读书术、防骗术、教子术、修身术、做人术等。
  • 中华句典3

    中华句典3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 媒介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

    媒介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

    传媒经济学构建于不同的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之上,致力于研究经济和金融力量如何影响传媒体系和传媒组织。过去的三十多年中,传媒经济学的研究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并迅速发展,其研究领域和相关议题超出了许多对该学科不熟悉的人所能想象的深度和广度。从技术意义上讲,并不存在特定的传媒经济学这一概念,因为这将意味着传媒领域的经济规律和理论有别于其他领域。然而,从实践来看,将经济规律和理论具体应用于传媒产业和公司却意义深远。因为传媒经济学的研究有助于解析经济影响力如何指导或限制传媒活动,以及它如何对传媒市场的具体动态产生宏观影响。
  • 多维视野中的农村社会研究

    多维视野中的农村社会研究

    文章讲述的是:城乡二元结构视野中的农村社会发展,内卷化视野中的农村社会发展,性别视野中的农村社会发展等内容。
热门推荐
  • 爱在不言中

    爱在不言中

    本书内容有,《爱在不言中》、《爱他就爱他的家人》、《茶山的歌者》等。
  • 不周天柱

    不周天柱

    盘古开天地,女娲石补天,人类诞生。千年黄帝争,如今两宋立,修仙颇出。修仙之士需破除九九八十一到天劫,方可成仙,功成名就,但天帝怜悯众生,关闭了七十二道天劫,留下九道天劫供修仙之士修炼——风云劫、天雷劫、十方劫、魂魄劫、五行劫、平天劫、混沌劫、乾坤劫、幻真劫,通天邪教成为仙士修仙的重要阻碍,茅山,鬼谷等在守护平天劫时实力大伤,之后武当派,崂山派发现端倪,揭露了当年通天教教主批判九曜时的真相,一场真正的战斗才正式开始......
  • 毒舌神医,绝色倾天下

    毒舌神医,绝色倾天下

    哎呀,我穿越啦!妈呀,想我堂堂神医,居然会穿到白痴身上?!哼!你当我是谁呀,敢欺负老娘,我就让你尝尝不作死就不会死的滋味!切!你不仁我不义!亲人又如何?诶~~诶~~诶~~请问那几位老是赖着本小姐滴“美男子“们,你们到底知不知道你们严重影响了本小姐谈恋爱?!最后,作者大人总结一句话:桃花朵朵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满山遍地的开呀!不过,到最后你一定会发现只有一款适合自己哟!
  • 一枝如画为谁生

    一枝如画为谁生

    莲步轻移,玉手捻起,一琴,一筝,一音,一韵,自是人生多逍遥。风,轻轻的拂过。将那美丽的霓裳吹起了一阵波浪,迷住了人们的眼。俏丽的面庞上还有那徜未干涸的泪痕,红唇轻启,如同莺鸣的声音倾泄而出,是那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脚尖轻点,彩带随着佳人的舞动而随风飘扬。上飞,下扬,旋转,如同灵巧的蝴蝶一般,旋转的裙摆之中隐约可见少女被包裹于绣花鞋中的雪足。美丽的不似人间之物。屏障一般的花瓣迷乱了人们的眼,只看见了少女轻扬的舞姿,却忽略了少女脸上那未干的泪痕。曲终,舞停。少女静静的立于崖边,轻轻的一抿嘴唇,一跃而起,世间又少一佳人。钟离珣,此乃我为你舞的最后一次。从此我们,陌路人。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巴黎佐岸下着雨

    巴黎佐岸下着雨

    一位呆萌少女遇上冰山帅哥,原本想'解救‘帅哥,但是想帮却倒忙,但一位一次阴差阳错的转学,让她再次遇见让她一见倾心的男神,便开始了女追男的剧情,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经过不懈的努力,眼看着计划进行到一半时,凭空出现了一个情敌,还是学校的校花和处处和她做对的‘毒舌’女王她该怎么办..........
  • 创世耕天下

    创世耕天下

    有能力的人,不管在任何地方,任何环境中都会是最耀眼的那一个!哪怕是穿越到冷兵器时代,也能创世耕耘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 无颜皇后很倾城

    无颜皇后很倾城

    为什么她的命运这样坎坷?人家穿越都是穿成祸国殃民的祸水,只有她,明明是个漂亮妞儿,却穿成一个无颜女,还是个完全不受宠的皇后娘娘!要她服侍男人?NO,NO,想都别想!结果却没想到皇帝居然是个帅出天际的男人,让她是刚说了对他没兴趣,下一秒就跟帅哥皇帝滚在一起了……但是她叶真真从穿越而来那天就决定不会死守在后宫里跟那些女人争宠到死,更不会让自己变成一个等待男人偶尔宠幸的可怜女人……扬眸,浅笑月光倾国倾城,更教人倾心……
  • 爱看不看

    爱看不看

    额,如果你看了第一章的前半部分你会觉得是末世,但是NONO不是。不是这是一个理(dou)性(bi)穿梭在各种神(dou)奇(bi)的世界作者第一次写书练练笔,顺带作者13,爱看不看不看你走~
  • 狮子吼(残缺本)

    狮子吼(残缺本)

    《狮子吼》八回,清代资产阶级革命派小说,书名取睡狮猛醒怒吼之意。本书长于思辨和议论,短于人物形象塑造。运用荒诞手法,集古今中外著名思想家于同时,共同从事反专制、争民主的正义斗争,这种打破时空界限的幻想艺术境界,在古代小说中是极少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