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道教
道教传入凉州,约于两晋时期,已有1700年的历史。明清时期广为流传。《甘肃通志》中载有明洪武时修建“玄贞观”的记述。清代武威城乡庙、观很多。位于东关的玄贞观,北门外的雷台观及莲花山的部分庙宇均为道教主要活动场所。民国16年(1927)武威大地震,多数寺庙毁于震灾,因缺乏活动场所,道教从此趋于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文昌宫、吕祖庙住有道人。武威道教有两派,一是“全真派”,称道人,出家住庙观,蓄发、不结婚。二是“正一派”,称遭士,娶妻,生子,从事发丧、作道场、祈福、禳灾等活动。武威道士多为农民,平时参加农田劳动,除被人请去“祈神禳灾”、“谢土”、“还愿”等活动外,平时和俗人无别。80年代恢复宗教活动以来,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善男信女们携带香帛纷纷前往雷台观焚香拜神,还愿祈祷者不少。至2006年,信教群众有456人;教职人员438人,其中正一派道士438人,道教场所4处。
三、伊斯兰教
凉州人称回教、小教或清真教。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大食国王遣使朝贡,以后伊斯兰教随大食人传入中国。凉州回族比较集中的东关、张义的堡子街都建有清真寺,为伊斯兰教活动场所。民国9年(1920)在武威城东关建起第一座清真寺,后毁于1927年的大地震。次年重建。20世纪40年代初期,回教徒已达5000多人,寺小人多,不利于开展活动,便于1942年在小寺基础上建起凉州清真大寺。1966年“四清”及“文化大革命”期间,以危险建筑物为由,拆除了清真寺经堂、过厅、浴室等建筑物,遗址改建为民办小学,原房仅存北楼。1981年恢复宗教活动后,学校迁出。1984年4月开始动工修建大殿,至1986年9月完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回族同胞充分享受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恢复了每日必礼拜五次的礼俗:即寅时一次日晨礼、午时一次日晌礼、申时一次日晡礼、酉时一次日昏礼、亥时一次日宵礼。
清真寺和宗教活动受到尊重和保护,进一步增强了民族团结。1980年12月,建立东关清真寺管理委员会。到2006年,伊斯兰教信教群众3290人;教职人员17人,其中阿訇2人,满拉15人,伊斯兰教场所2处。
四、天主教
天主教传入凉州约在康熙年间。据《甘肃通志》载:“清康熙四年(1665),比利时会士方玉清从陕西汉中来武威传教”。光绪四年(1878),罗马教皇又派比利时韩默理主教率司铎驻甘肃传教,主教堂设在凉州松树庄。20世纪40年代末期,武威设总铎区,总铎为汤德望(德国籍)、张执衡(华籍),管辖教堂15座。有外籍传教士16人,华籍神甫1人。1951年,有教徒4068人,其中松树庄1629人。有房屋422间,土地589亩,医疗所5处,公墓3处。1952年,武威县在天主教内开展了以“三自”(自治、自养、自传)革新为中心的反帝爱国运动。汤德望等帝国主义分子被驱逐出国境,惩办了天主教中的反革命分子,武威县天主教走上了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道路,并成立了武威县天主教爱国会。1981年3月,成立武威县天主教松树庄教堂管理委员会,1981年12月恢复武威县天主教爱国会。截至1989年底有教徒约4000人。2001年7月市改区,更名为凉州区天主教皇国会。到2006年,有信教群5790人,教职人员19人,其中神父6人,修士3人,修女10人,天主教教堂8处。
五、基督教
最早来武威传教的基督教传教士是英国籍劳牧师。他于1887年受上海内地会派遣来武威传教,住县城海子巷李姓人家,一年后回国。之后,又有英国柏牧师夫妇来武威传教。武威基督教有4个派别,即内地会、浸信会、中华基督教会、基督复临安息日会。1949年,共有信徒295人,其中男117人,女178人。以上基督教各教派于1950年10月,联合成立了武威基督教联合会。1952年改组为“三自革新运动筹委会”。1954年12月26日正式成立“武威县基督教三自革新爱国运动委员会”。到2006年,有信教群众980人,教职人员2人,基督教场所、点7处。
第四节民政
一、机构
民国初期,武威县政府沿清制设六房,户房管理民政。后改六房为一、二、三、四科,一科管理民政。
民国24年(1935),武威县政府改一科为民政科。民国30年(1941),县政府设社会科,主管救灾、救济、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社团登记等项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武威县人民政府设一科管理民政。1950年3月5日改一科为民政科。
1960年3月18日改称民政局。1978年10月18日,改称民政人事局。1984年5月,将民政人事局分设为人事局、民政局。1985年,县改市后,称武威市民政局。2001年7月,县级武威市改为凉州区,武威市民政局更名为凉州区民政局。
二、优待抚恤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虽曾颁布过一些优待军人家属的条例、办法,但地方政府并未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武威县根据国家规定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役军人及其家属革命烈士家属,因公牺牲、病故、失踪军人家属,革命残废军人、复员军人、退伍军人等列为优抚对象,在生产、生活上作了切实的安排。
1951年至1952年,武威县对革命烈士家属和病故军人家属5户17人、军属207户1063人、工属13户69人,给予代耕享受。1953年工属代耕停止,对烈军属发放补助粮6842斤,占烈军属总人口的24.3%。1953年、1954年,由变工队、互助组为烈属、军属代耕。1954年、1955年,烈属军属的代耕皆由初级、高级农业合作社包种包收。1956年,实现农业合作化后,对优抚对象的代耕制度改为评定优待劳动日制度,保证烈属军属的收入达到当地中等劳动力水平,不足部分由农业合作社以优待劳动日办法处理。
1981~1985年,对烈属、军属优待的办法和标准是:
(一)优待劳动日。
(二)优待土地。
(三)孤儿、单身汉,从参军之日起,每天按同等劳动力所得工分计算,加上其自留地的收入,折合现金,由公社或信用社保存(粮食由生产队保存),待其退伍后,一并交给本人做为安家费用。从1986年9月起,取消原优待土地、粮食等办法,一律改为以乡、镇统筹。
从1988年起,对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人民军队的复员军人每月定额补助20元,对解放战争时期入伍年老体弱丧失劳力,曾立功、受奖、贡献较大的复员军人每人每月享受14元、12元、10元优待金。1989年,对享受定期抚恤的烈属、牺牲军人家属(65人)的抚恤标准进行了调整,其中:城区10人,抚恤金由每人每月30元提高到55元,农村的55人,抚恤金由每人每月25元提高到40元;对享受定期抚恤的病故军人家属17人,由每人每月20元提高到35元。对完全丧失劳动力,生活不能自理的革命残废军人,每月发给护理费42元,随后提高到60元。同年,对享受定期定量补助的农村377名复员军人,由10元至14元分别调整到25元至30元。对生活有困难的优抚对象,先后共发放临时困难补助款6000元。
1993年1月到2006年1月,曾多次调整“三属”抚恤补助标准。2006年,全区共有“三属”160户,其中烈属54户,因公牺牲军人遗属50户,病故军人遗属56户。城镇“三属”抚恤金标准分别为4980元、4620元、4260元;农村“三属”抚恤金标准分别为3120元、2940元、2760元。从1999年1月到2006年1月,连续12次提高在乡革命伤残人员抚恤金标准,9次提高在职革命伤残人员伤残保健金标准。至2006年底,全区有残疾军人(含人民警察、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民兵民工等)457人。到2006年,全区享受定期定量补助的优抚对象有1028名,其中在乡老复员军人966名,带病回乡退伍军人162名,在乡老复员军人每年补助1980元,带病回乡退伍军人每年补助840元。
从1990年到2006年1月,按照上级规定,12次对西路红军老战士的补助标准进行了调高,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生活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11400元,在乡西红军老战士生活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10200元,红军失散人员生活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3360元。截至2006年底,全区尚健在的西路红军老战士有李文英、赵天明2名。
三、边界区划
自1992年开始,相继勘定了与接壤的古浪、天祝、民勤、阿拉善左旗、永昌县的行政区域界线,经省边界办公室派工作组检查验收,正式签定了协议。
经勘定,与古浪县的行政区域界线大致呈东并向西南延伸,全长98公里,起于腾格里沙漠冲口门南约7公里、麻黄塘井西北约3公里、十字路井北约4.5公里处,即凉州区、古浪县和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行政区域交会处的0号界桩;止于泉脑南约0.8公里处凉州区、古浪县和天祝县行政区域边界交会点的0号界桩。
与天祝藏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界线大致呈西北向东南倾斜延伸,全长为178公里。西北起于武威市、天祝县、肃南县行政区域界线交会点处(界桩位置未定)。止于冰沟东北转东南沿山脊经高程为2650米高地至凉州区、天祝县、古浪县边界线交会点的0号界桩。
与民勤县的行政区域界线大致呈东西线延伸,全长76公里。西起于凉州区、民勤县、永昌县行政区域交界线交会点处,沿北河主河道流水线中心呈东偏东南转东北向延伸。经小照井东0.5公里处到九个井处的水井处转东北,直线到南井敖包民勤县、凉州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边界交会点的界桩所在地(该点因涉及外省区,未正式确定)。
与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行政区域界线,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一直未正式勘定。
与金昌市永昌县的行政区域界线从凉州区、永昌、民勤三县区北河边界交会点起,向西沿北河主河道中心线到1504米高程点以东南约100米处止。关于水源问题,双方继续遵守历史上形成的有关用水协议。
1999年11月5日—7日在内蒙古阿拉善盟巴彦浩特召开武威地区一市两县(武威市、古浪县、民勤县)与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的勘界协商会议,就两市、旗行政区域界线达成了协议。至此,武威市与阿拉善左旗接壤的省级行政区域界线正式勘定。
1999年8月18日至2000年1月8日,历时一年零五个月,对全市的乡镇行政区域界线进行了勘定。经勘定,全市乡镇行政区域界线共126条,长约1025.55公里(不含濒危野生动物繁育中心与周边乡镇的5条界线长度),三乡镇交会点81个。
2006年9月至10月,凉州区与天祝、古浪、民勤县进行了边界联合检查。
四、地名管理
1980年7月,武威县开展了全县地名普查工作,经过10个月的时间基本完成了图、表、卡、文四项成果资料的填写。全县共普查出标准地名3931条。其中:行政区划单位和自然村名称3241条,独立存在的、重要的各专业部门使用的台、站、场等名称64条,名胜古迹和其它人工建筑物名称126条,种类自然地理实体名称500条。
1997年,市地名办公室在国道312线武威过境85公里处的路段上,按照国道两侧位置村镇名称标志技术规定,共设置自然村镇名称标志30块。
五、民间组织
1989年10月,国务院颁布《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1990年2月,省民政厅、人事厅转发民政部、人事部《关于贯彻执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通知》。之后,武威市民政局组织人力对全市社会团体进行了清理整顿,按照法定程序,对全市23个市级社团进行了登记。从1991年起,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每年都对社会团体进行年检。至2006年底,全区共有社会团体37个。全区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工作从1996年开始。1999年开始,注重从加强组织领导、理顺管理体制入手,采取有力措施,分门别类地对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管理。市政府成立了民办非企业单位复查登记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关于民办非企业单位复查登记工作的实施意见》。到2006年底,全区共登记民办非企业单位60家。
六、基层政权
1949年9月16日,武威县解放。18日,县人民政府成立。9月24日开始,在农村、城区发动群众开展建立基层政权组织工作,到10月底,全县相继建起13个区和98个乡、11个街、416个行政村、1434个自然村。1952年将区乡区划调整为18个区、181个乡、12个街道。1955年将区乡合并为12个区、80个乡、8个街和城关镇。1956年到1989年,乡镇区划几经变更为32个乡、7个镇、40个村委会。到2004年全区乡镇区划调整为19个镇、18个乡、2个指挥部、7个街道办事处、36个社区居委会、448个村民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