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冰雹和暴雨
冰雹可造成农作物毁灭性灾害,常发生在6~9月,山区多于川区,川区年雹日平均不足1次,最多年3次。暴雨降水时间较短而雨量较大的灾害性天气,通常把日雨量≥30毫米作为暴雨指标。虽然降水稀少,但由于地形复杂,山区植被不良,局部性暴雨灾害常有发生。凉州区暴雨发生在5~9月,多发生在山区,川区年平均0.2次,5年一遇。
6、气候区划
按照地形和水热条件,凉州区气候可分为三个气候区。
(1)南部
高寒半干旱半湿润区海拔3000米左右,包括张义镇的南部。年平均气温0℃以下,终年寒冷,年降水量可达600毫米,蒸发量700毫米左右。干燥度≤0.65。
海拔2000~3000米,包括张义、西营镇的一部分。冬冷夏凉,年日照时数2200~2360小时,年平均气温7.5℃~6℃,无霜期100~120天,年降水量250~600毫米,75%以上集中在6~9月,雨季常有冰雹、暴雨,年蒸发量700~1200毫米。干燥度为0.65~1.99。
(2)中部
温凉干旱区海拔1500~2000米,包括丰乐、永丰、西营、松树、柏树、金塔、和平、新华等乡镇的一部分及谢河、古城、南营的全部和高坝一部分。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平缓倾斜。年日照数2369~2968小时,年平均气温6℃~8℃,无霜期120~155天,年降水量150~250毫米,年蒸发量1200~2000毫米。干燥度2.0~4.5。
(3)北部
温和干旱区东北部平原及荒漠沿线,地势平坦,海拔1300~1500米,包括九墩、下双、羊下坝、中坝、金羊、金沙、双城、四坝、洪祥、永昌、大柳、清水、双树、发放、清源、长城乡镇的全部及高坝镇的一部分和腾格里沙漠的一部分。年日照时数3000小时以上,年平均气温8℃左右,无霜期150天左右,年降水量150毫米以下,年蒸发量2000毫米以上。干燥度4.5~5.0。
三、水资源
1、地表水资源
主要有西营、杂木、金塔、黄羊4条河流,均发源于祁连山冷龙岭北坡,属内陆河流,总集水面积为398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9.4亿立方米。另有小沟小河22条,集水面积718.3平方公里,年径流量0.16亿立方米。
近40年来,由于气候变化等原因,各河流径流量逐步减少,70年代比50年代减少了23.23%。
目前,实际每年可引用的水量,平水年为71.4亿立方米,占总来水量的77.44%;中等干旱年为6.44亿立方米,占总来水量的82.35%。
2、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来源大部分由地表水转化,地下水总补给量和总消耗量1979年(平水年偏枯)、1980年(中等干旱年偏丰)分别为:5.421、6、4.925、6.31亿立方米。
3、水能资源
区内4条山水河流从主要汇流处到出山引水渠首,海拔高程1850~2055米左右。河床纵坡为1/30~1/100,水能资源丰富。水能资源蕴藏量为12.54万千瓦,年发电量11.13亿度。其中可利用量为5.8万千瓦。
四、植物资源
1、种植资源
种植以粮食作物为主,主要有小麦、大麦、谷子、玉米、洋芋、糜子等。经济作物以胡麻、大麻、蔬菜、甜菜等为主。绿肥有苜蓿、箭舌豌豆、毛苕子、草木樨等。
2、林木资源
古凉州境内有大面积的天然林、混生林、灌木林。后来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及人们的乱砍滥伐,使茂密的森林遭到严重破坏,森林面积日益缩小,由过去数百万亩,变成了1980年的52.23万亩。其中森林中乔木林21.9万亩,稀疏林2.5万亩,灌木林25.53万亩,未成林2.3万亩,覆盖率为5.61%。主要树种23科、38属、62种,即杉、柏、松、杨、柳、桑、槐、榆、桦、椿、槭、梅、条、茅、刺等,还有果树2科、6属、14种。到2006年,仅为29.17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3.83%。
3、草场资源
据1981年8月调查,凉州区草场面积有220万亩,实际利用面积169.3万亩,占草场面积的77%。本区草场由西南祁连山地到东北部的腾格里沙漠边缘,相距66公里,植被有中高山地区的杂草、禾草、苔草、蒿草和灌丛结合的草甸草场、灌丛草甸草场、森林草甸草场;浅山低山区的中旱生和旱生的克氏针茅、短花针茅、冷蒿为主形成的草原草场和荒漠化草原草场;东北部覆盖着旱生、超旱生草的沙蒿、唐古特白刺、莸若藜灌丛为主的荒漠草场;洪水河漫滩和邓马营湖分布有盐生草甸,常见的有佛子茅、芦苇等。普查共采集的草有47科、301种,其中优良牧草25种。
4、药类资源
据《凉州异物志》记载:琥珀、甘松出凉州。陶弘景《别录》曰:“肉苁蓉生河西”。《隋书》载:炀帝西巡,武威太守樊子盖献青木香以避瘴气。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早将凉州所产的大黄、鹿茸、白附子等药用于临床,都说明古时的武威中草药资源就很丰富。清修《五凉考治六德集全志》就记有中草药92种。凉州区有药用植物169种,其中野生药用植物有24科41属48种,它们是木贼麻黄、中麻黄、何首乌、棠叶大黄、王不留行、升麻、野芍药、川芍药、淫羊藿、紫堇(地丁草)、角茴香、葫芦巴、蒺藜、泽泻、大戟、甘肃瑞香(祖师麻)、狼毒、旱芹、柴胡、羌活、防风、尖叶龙胆、小旋花(小打碗花)、益母草、野薄荷、艾叶黄芩、甘肃黄芩、曼陀罗、野胡麻、肉苁蓉、大车前、接骨草、牛蒡、艾蒿、高山紫菀、刺儿菜、大蓟、旋复花、条叶旋复花、沙地旋复花、大绒草、蒲公英、苍耳、小香蒲、芦苇、香附子、百合、马蔺。
5、花卉资源
据清乾隆时编纂的《武威县志》记载,当时种植的花卉就有玫瑰、牡丹、芍药、月季、珍珠、石榴、海棠、菊类、梅类等五六十种。
据近年有关部门调查,凉州区共有花卉60科122属181种,其中木本类39科66属87种;草本类29科57属60种;多肉类6科24属27种;草坪类1科6属7种。2002年,凉州区农技中心申报了“花卉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并先后引进玫瑰、康乃馨、百合、唐昌蒲等几十个高档鲜花品种,发展了一百多个鲜切花栽培日光温室,全区花卉培育面积达150多亩。
五、动物资源
1、家畜、家禽及养殖
凉州区的家畜家禽有牛、马、驴、骡、骆驼、羊、猪、鸡、鸭、鹅、兔及蜂、鱼等13种。
2、野生动物
凉州区地形复杂,地理环境多样,但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加上人们长期捕猎,故野生动物种属少,数量也不多。从收集到的资料和访问记录整理,有7目15科57种,其中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野马、野驴;二类保护动物有马麝、马鹿、林麝、黄羊(蒙古原羚)、藏原羚、猞猁、草原斑猫;三类保护动物有石貂、水獭、雪豹、白唇鹿、梅花鹿、赛加羚羊、鹅喉羚、普氏臣羚等。其他动物还有多种。
3、野生鸟类
鸟类分布在三个地带:第一地带为海拔2400~3300米的祁连山地草原地带,鸟类种类繁多,数量大,占90%以上,代表鸟种有蓝马鸡、褐头山雀、黑啄木鸟、黄腰柳莺、灰背伯劳、戴胜等;第二带为海拔1800~2300米的荒漠草原地带,鸟类稀少,代表鸟种有金翅雀、灰背伯劳、黄腰柳莺、沙即鸟、漠即鸟、斑翅山鹑、戴胜、小沙百灵等;第三带为平川农区,由于人口密集,只有常见的几种代表鸟种,有麻雀、喜鹊、乌鸦、野鸽等。据1975年调查和有关资料记载,共有鸟类15目27科78种,其中珍稀鸟类4目4科7种;益鸟2目5科7种;其他鸟类15目22科64种。
六、矿产资源
境内矿产资源贫乏,只有零星矿点分布。据目前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陶土、石英砂、萤石等几种非金属矿。
煤主要分布在西营的大沙沟,金山的大、小口子,南营的煤炭沟,庙山的臭牛沟,以及古城的靠山地区,总储量约4447万吨。大沙沟储无烟煤约2097万吨,可开采储量为282万吨;大、小口子储烟煤约2350万吨,可开采储量为470万吨。由于储量不多,以小窑方式开采。据1943年统计,年开采量仅6000吨左右。到1989年,年开采量已达30.1万吨。
到2006年,由于储量逐年减少,原煤开采量下降到16.06万吨。
萤石呈鸡窝或脉状分布于西营的大沙沟,未作储量估评,目前仅零星开采。
陶土主要分布于张义镇的小红沟、康宁乡的大洪沟、古城镇的白土沟及西营镇的大沙沟。估计地储量为30~50万吨,可生产日用粗陶器皿和民用耐火材料。
石英砂分布于丰乐的长岭山,估计储量在100万吨以上,含硅量在95%以上,可用于玻璃生产原料和铸造型砂等。
第三节自然灾害凉州区的自然灾害有干旱、干热风、大风、低温、板结雪、霜冻、虫害和地震等,其中以干旱最多。
一、旱灾
干旱可分为前春干旱(3~4月)、春末夏初干旱(5~6月)、伏秋干旱(7~9月)和冬季干旱(11月~次年2月)等类型。
最早的记载,于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年(26)的凉州大旱,麦歉收,民饥甚(《河西志稿》)。
最严重的干旱发生在东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冬,姑藏旱,饥荒,谷价踊贵,斗值钱五千文,人相食,饿死者达十余万口(《甘肃文史资料选辑》20)。
民国16年(1927)、17年(1928),全省大旱,秋夏无收,造成民国18年年荒,饿死灾民数万,逃荒外出者无算(民间口传)。
2001年3月,武威市遭受多年罕见的“冬春夏”三季连旱气候,连续7个月无有效降水,致使张义山区及山水灌区的27个乡镇、215个村、1716个组、71000户、32万人普遍受灾,造成经济损失13105万元。
二、雹灾
冰雹发生次数不多,面积不大。一旦发生,危害很大。沿山区,常发生在6~9月,川区年平均不足一次,最多年为三次。
最早的记载发生在东汉安帝延光元年(122)夏四月,河西各县大雨雹如斗(《甘肃省历史气候资料》一)。
最严重的雹灾发生在民国36年(1947)农历五月初一晚7时,黄羊灌区四、五、六坝及二、三坝下游突降冰雹,大者如鸡卵,推光树叶、禾苗(《武威市水利志》)。
三、霜冻灾
霜冻发生的时间和强度在地理分布上差异很大。春霜冻川区较山区结束的早,最早出现在4月6日,最迟出现在5月29日,相差53天;秋霜冻川区较山区来得迟,最早出现在9月18日,最迟出现在10月18日,相差30天;无霜冻期山区比川区短,山区海拔2400~3000米为95~115天,2000~2400米为115~135天;川区海拔1700~2000米为135~150天,1700米以下为150~155天。无霜冻期平均155天,最长的年份为191天(1964),最短的年份为118天(1952),变幅为73天。
最早的记载发生在东晋穆帝永和十年(354)五月,凉州大雪有霜,损坏禾稼、果实(《甘肃文史资料选辑》20)。
最严重的记载发生在1960年9月13~15日,凉州区地面最低温度降到-5℃~-3℃,早霜出现早,霜冻较大(《甘肃省历史气候资料》二)。
1962年3月30日至4月2日,河西各县降温10~14℃;4月2日至23日,河西大部分县降温10.5~12.5℃;5月5~8日河西各县降温6~8℃。晚霜冻结束较迟,霜冻较重(《甘肃省历史气候资料》二)。
四、风灾
危害凉州区农作物的风灾有大风和干热风。大风多出现在3、4月份;干热风多出现在6、7月份,严重时能使小麦青秕,千粒重下降,造成大幅度减产。
最早的记载发生在东晋穆帝永和七年(351)春三月己卯,凉州大风拔木,黄雾下尘(《甘肃文史资料选辑》20)。
最严重的大风发生在1959年4月27日,武威县出现34米/秒的大风(相当于十二级),同日黄羊地区出现了40米/秒的大风(《武威县农业区划报告》)。
1963年5月5日,出现34米/秒大风,能见度为0。
1993年5月5日下午16时许,凉州区出现罕见的大风沙尘天气,风力达9~12级,能见度为0。
此次大风共造成124人伤亡,其中20人死亡;农作物受灾面积达36.6万亩;牲畜伤亡3862头(只);直接经济损失达7843.2万元(《中共武威市党史大事记》)。
五、水灾
凉州区的水灾主要是大雨、暴雨、连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
最早的记载发生在东晋元帝大兴三年(320)夏六月,凉州大水(《甘肃省历史气候资料》一)。
最严重的水灾发生在民国16年(1927)6月18日,武威县杂渠、大区一带洪水大发,杂渠地方共冲毁村庄67座,冲没房屋2674间,淹没冲刷田地913石4斗3升有奇,泥淤田地729石9斗8升有奇,冲毁学校11所,淹死牲畜1699头,冲没水磨2盘,淹死780人。大渠地方共冲没村庄66座,冲毁房屋549间、田地540石5斗1升有奇,冲没水磨一盘,淹死11人、牲畜1089头损失十分严重(《甘肃省志·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