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植被类型
凉州区由于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等条件的不同,植被类型南北差别很大。
1、山区植被
南部祁连山区,由山麓向上,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降水逐渐增多,气温逐渐降低,植被由荒漠草原逐渐变为高山草甸,呈现明显的垂直地带性规律。海拔2600~3200米为亚高山森林草原和高山灌丛带。主要种群有:青海云杉、祁连圆柏、山杨、杜鹃、金腊梅、瓦氏柳、沙刺、苔草、藏异燕麦、垂穗鸡冠草、萎陵菜、猪牙蓼、马莲、赖草、垂穗披碱草、矮锦鸡儿等;海拔2300~2600米为山地草原带。主要种群有:克氏针茅、冷蒿、紫花针茅、短花钟茅、羊草、芨芨草、火绒草、萎陵草,以及一年生蒿属草本植物等;海拔2000~2300米为荒漠化山地草原带。主要种群有:短花针茅、扁穗冰草、冷蒿、一年生茵陈蒿、蓖叶蒿等蒿属植物及珍珠、红沙、台头草等半灌木;海拔1800~2000米为荒漠草原带。主要种群有:珍珠、细沙、霸王、窄叶锦鸡儿、膜果麻黄、短叶假木贼等半灌木,及短花针茅、戈壁针茅、蒿属植物等。
2、平原植被
走廊平原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气候干旱,植被类型主要属荒漠和荒漠化草原。另外由于地面物质结构和水分条件的差异,局部地区又有草甸和沼泽植被的分布。
(1)荒漠化
草原分布在南部山麓,与山区荒漠化草原相连接。
(2)荒漠
植被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又分为:沙生荒漠和盐生荒漠。沙生荒漠包括沙漠、沙漠化土地、碎石、砾石戈壁上的植被。在八十里大沙及东沙窝一带沙漠之中的植被主要有:白茨、籽蒿、抄蓬、桦棒、沙蒿子、芦苇等组成的沙生群落。在一些沙漠化和砾石戈壁上生长着白刺、木紫菀、猫头刺、骆驼蓬、蒺藜、沙蓬、苦豆子等;盐生荒漠分布在排水不良、土壤盐碱化严重的地区,生长着耐盐的白茨、红沙、圆叶盐爪爪、盐爪爪、细叶盐爪爪、碱蓬、芦苇、灰绿藜等。
(3)草甸和沼泽
植被主要分布在泉水出露带及排水不畅的地区,主要种群有芦苇、香蒲、小葱、扁穗草、三棱草、灯心草、眼子菜、泽泻、睡莲、苔草、冰草等。
(4)绿洲
中田间路旁的杂草、赖草、马莲、苦豆子、艾蒿、苏枸杞、芨芨草、甘草、铁线莲、苦蒿、紫菀、车前子、苍耳子、蒲公英、野苜蓿、苣荬菜、田旋花、稗子、谷莠、问荆、芦草、马齿盖、白藜、扁穗子、野燕麦、野决明及禾本莎草和一年生蒿属等。
第二节自然资源
一、土地资源
全区总土地面积5081平方公里,折合762.15万亩。其中山区196.64万亩,占25.8%;平川区296.18万亩,占38.9%;沙漠区296.32万亩,占35.3%。1985年有林地32.29万亩,草地138.41万亩,水域占地33.71万亩,其他用地33.22万亩,难利用地366.71万亩。实际耕地面积只有157.81万亩,不足土地面积的1/5。到2006年,基本保持平稳不变。
二、气象资源
凉州区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夏季短而较热,冬季长而寒冷,年温差大。
1、光照
(1)日照
凉州区全年日照时数为2967.8小时,日照百分比为67%。随高度增加,日照时数减少,日照百分比也减少。海拔2000米左右地区,年日照时数为2363小时左右,日照百分比为54%;2300米左右地区,日照时数为2210小时左右,日照百分比为51%。日照年分布:川区7月日照时数最多为298.7小时,2月日照时数最少为221.2小时;山区6月日照时数最多为236.7小时,12月日照时数最少为142.7小时。川区夏作物生长季(4~7月)总日照时数1088.2小时,占全年日照时数的36.7%,每天平均实照8.9小时,6月下旬至7月中旬每日平均实照时数为9.6小时。秋作物生长季(5~9月)总日照时数为1330.2小时,占全年日照时数的44.8%,每天平均实照8.7小时。山区作物生长季(5~8月)总日照时数867.4小时,占全年日照时数的39.2%,每天平均实照7.1小时,比川区作物所得到的日照少近2小时。
(2)太阳辐射量
年太阳辐射量为138.45千卡/平方厘米,随高度增加,由于云量增多,日照时数减少,总辐射量也随之减少。浅山区年总辐射为118.21千卡/平方厘米,比川区减少14.6%;山区为114.13千卡/平方厘米,比川区减少17.6%。
(3)生理
辐射能为植物生长直接利用的太阳辐射能是可见光部分,其波长在0.38~0.71微米之间,约占总辐量的49%。川区总量为67.84千卡/平方厘米,浅山区和山区分别为57.91和55.92千卡/平方厘米。
2、温度
(1)气温
年平均气温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递减。平川区7~8℃,山区5℃左右,中高山区0~4.5℃。最冷月元月和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平川区分别为-8~-10℃和19~23℃;山区为-10℃和18℃。气温年较差:平川区23~33℃。气温平均月较差:平川区北部15.2℃,其余平川区12~14℃,低山区10~12℃。
气温的年际变化:根据凉州区气温资料分析,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年平均气温有逐渐降低的趋势。进入21世纪后,年平均气温呈升高趋势。
最高、最低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以7月最高,为29.0℃,1月平均最低气温为-14.9℃。
极端最高气温为38.5℃(1952年7月20日),极端最低气温为-29.5℃(1952年2月18日)。
(2)积温
气温高低与农业生产关系十分密切,一般情况下,日平均气温达到0℃度以上时,土壤开始解冻,田间耕作开始,故称日均温≥0℃的持续时间为农耕期;当日均温≥5℃时,农作物和树木复苏,故称日均温≥5℃的持续时间为生长期;当日均温高于10℃时,作物生长活跃,故称日均温≥10℃的持续时间为活跃生长期;日均温≥15℃的持续时间称为喜温作物适宜生长期。境内由于自然条件不同,不同积温的开始、终期和积温都不同。
(3)地温与冻土
境内地面多年平均温度为11℃,比气温多年平均值高3.3℃。最热月7月平均为27.6℃,最冷月1月为-7.8℃;极端最高地温为69.4℃(1980年6月11日),极端最低地温为-33.3℃(1967年1月15日)。地温从地面向下20厘米处的变化趋势,冬半年(9-2月)地温随深度增加而增高;夏半年(3~8月)地温随深度增加而降低。
冻土与地表温度有关,平均开始冻结日期为11月2日,最早10月12日,最迟为12月2日。解冻日期平均在3月24日,最早为3月2日,最迟为4月17日。历史上最大的冻土深度为1.42米。
3、降水
(1)降水量
凉州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境内地形和海拔高度的影响,不仅降水稀少,而且地区分布也十分不均,呈现由北向南逐增加的规律。凉州区城郊(高坝)海拔1531米,年降水量161.6毫米;黄羊镇海拔1766米,年降水量216.7毫米;杂木寺水文站海拔2010米,年降水量340.6毫米;沙金台(张义镇)海拔2310米,年降水量416.6毫米。
(2)降水量的时序变化
凉州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61.6毫米,最多年降水(1944)为263毫米,最少年(1939)为89毫米,最多年是最少年的3倍。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山区小于平原,山区沙金台1961年降水量为539.9毫米,1965年最小,为275.7毫米,最多是最少的2倍。据气象部门统计:凉州区的年降水量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有明显减少的趋势。川区40年代平均年降水量为167.3毫米,到80年代平均年降水量减少到159.3毫米;杂木寺50年代为388.7毫米,80年代减少到356.9毫米;山区50年代为705.5毫米,80年代为632.3毫米。
降水量在年内分配也很不均匀。冬季受西伯利亚冷高压的控制,降水稀少,从10月到第二年的3月降水仅占全年的15~18%,12月平均降水量只有1.2毫米。而每年4~9月降水量则占全年降水量的82~85%,其中7、8、9三个月最多,占全年的60%左右。
年降水量虽然大部分集中在作物生长期内,但平川区只能满足夏季作物需要的10~25%,满足秋季作物的20~39%。因此,农作物生长基本上全赖灌溉。
(3)降水强度
按照日降水量0.1~10.0毫米为小雨、10.1~15.0毫米为中雨、15.1~30.0毫米为大雨、大于30毫米为暴雨的标准衡量:走廊地区每年有小雨51次、中雨3次、大雨不到1次。暴雨极个别年份偶尔出现(1966年8月14日降水量42.2毫米、1947年9月4日降水量36.4毫米)。2006年7月30日,降水量48.5毫米。浅山区年降小雨73次、中雨8次、大雨1次。山区每年小雨100次左右,中雨15次,大雨2次多。
(4)降雪和积雪
走廊地区降雪平均开始时间为10月27日,最早年份出现在9月28日,最迟为12月18日;平均终止日期为4月13日,最早年份为3月5日,最迟结束在5月10日;平均降雪期为169天,最长为211天,最短只有95天;年平均降雪日数为12.3天,最多年份为24天,最少年份为2天;历年平均积雪日为27天,最多年份为67天,最少年份为3天;积雪多在每年12月1日,积雪最厚度为13厘米(出现在1959年2月17日和1963年3月10日)。
祁连山区积雪开始于9月中下旬,结束于5月下旬和6月上旬,积雪期长220~265天,积雪最厚度19~24厘米。
4、其它气象要素
相对湿度凉州区气侯干燥,空气中相对湿度小,川区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3%,日间最小相对湿度除7~8月和12月为4~5%外,其余月份均为0。
蒸发蒸发量大,川区年蒸发量≥2000毫米,浅山区为1100~1200毫米,高山区720毫米左右。一年中6~7月蒸发最大,1月最小。
风年平均风速2.0米/秒,一年中春季风速最大在2.3~2.7米/秒,冬季较小在1.6~1.8米/秒。区北部和黄羊地区风速较大,年平均风速为3.1米/秒。风向多为西北。
5、气象灾害
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有干旱、干热风、大风、低温霜冻、冰雹、暴雨等。
(1)干旱
凉州区虽是灌溉农业,但干旱仍是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尤其山麓旱滩地区,影响更大。即就是灌溉地区,由于干旱直接导致各河流来水量减少,田间蒸发加大,对作物产量影响也很大。干旱危害最大的时候是春末初夏干旱和伏秋干旱,此时正是夏秋作物生长的需水关键期,常因干旱造成大幅度减产。
(2)干热风
群众称“热东风”、“火风”。其农业气象指标为:6~7月期间,日最高气温≥30℃,同日14时内空气相对湿度≤30%,吹偏东风且无降水为“干热风”,持续2天以上为一次。干热风常发生在6~7月,正值小麦开花灌浆时期,常造成小麦青秕,千粒重下降而减产。其危害程度视强度和发生时段而不同,强年减产10%以上,中、弱年份减产10%以下。发生在小麦开花、灌浆期影响最大。干热风危害程度随地理位置不同而不同,川区北部海拔1440~1600米为重区,尤其荒漠沿线危害为大;1600~1800米为轻区,高于1800米的地区基本无危害。
(3)大风和沙暴
大风是指瞬间风力在8级以上的吹风天气。大风常伴随沙暴,危害是多方面的,如土壤风蚀、墒情锐减、禾苗倒伏、沙压、果实脱落等。
凉州区大风年平均达16天,最多年达39天,最少年亦有5天。4~5月最多,平均6天,10~12月最少,平均每月0.3天。1959年4月27日曾出现过34米/秒的偏西大风,同日黄羊地区出现了40米/秒的大风。沙暴日数年平均在14.6天,最多年可达30天,最少年6天,多发生在川区中北部,沙漠沿线尤为常见。随着防护林网建造,大风、沙暴逐渐减少,近10年来大风日数比以前减少近2次,沙暴次数减少3次。
(4)低温霜冻
霜冻是危害农作物主要灾害之一,受霜冻危害的作物,重的可以冻死,轻的也会影响生长。如1971年5月27日春霜冻,受冻作物达10万亩,大部作物被冻死改种。1972年9月23日秋霜冻,使秋作物和复种作物不能成熟,多数作物减产32%。
霜冻危害指标,一般以最低气温≤1℃为标准,最低气温0℃以下危害较大。有时气温虽在0℃以下,但无白霜,群众称为“黑霜”,危害与白霜同。气温愈低,持续时间愈长,危害愈大。霜冻发生时间和强度在地理分布上差异很大。春霜冻川区较山区结束时早,秋霜冻则川区较山区来的迟。无霜期川区比山区长,川区海拔在1700米以下地区无霜期150~155天;1700~2000米地区为135~150天;浅山区2000~2400米地区为115~135天;2400~3000米高寒山区为95~11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