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词而言,境界是指在作品中,词人通过他所描绘的艺术形象,向读者展现出的思想感情、品德情操,是一种能够令读者沉浸其中、流连忘返的高尚的艺术氛围。“境界”一词在我国文献中,最早见于《大雅·江汉》“于疆于理”句中,郑玄注曰“正其境界,修其兮理”。说文曰“竟,乐曲尽为竟。”即终极之意。又云:“界,境也。”后来佛经翻译中,“境界”一词就频繁出现,表现了佛经翻译的独特造诣,到了唐代,“境”、“境界”在诗歌中经常被用,后来,就成了文学创作和评论中经常使用的术语了。可见,境界一词的语意越来越宽泛了。晚清词评家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作了精辟的阐释:“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特者在此。”王国维这一观点,强调了境界在词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倘若一词中没有境界的渲染和艺术氛围,那么就很难流传下来。
一、唐宋词的空与静
词的空灵贵在写静写空和虚,描写静景的词很多,描写环境幽静的词比比皆是,大多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有的是在动中显出静,有的是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的较多,纯净、纯虚空的也不多,都是动静互为作用的,也就是词人的某种心态,词艺术的境界,有时又是二者的结合。其实,空灵虚静的境界,主要是空,空是核心,它本是超然于客观现实之外的一种境界,就是王国维说的“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空应该是佛教用语,因佛教突出的是虚无,所以它强调的是一种空灵的境界。“空者,不着色相之谓。清则丽,空则灵,林月之曙,如气之秋。表圣品诗,可移之词”。在词的境界中,空与静、虚常联系一起。如晁冲之《点绛唇》“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汪藻《点绛唇》“彩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这首词上片前四句写寂静的环境,在寂静的环境中,引起愁思,无法成寐,只有起床徘徊,见到一轮新月朗照,皎洁无比,梅影横斜在窗边上,江面上风平浪静、空中的新月是静,窗边上的梅影是静,江面上一片宁静,这些静悄悄的环境,自然使人感到寂寞难耐,由此自然想到温馨的家,由此自然引起一段乡思愁意。所以静和空是紧密相连的两个意象。在表现静的时候,词人们还常常以声衬静,以静显空,如万俟咏的《长相思·雨》:“还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夜间是宁静的,但是雨水的滴答声又以动衬静,从而静显得更静。李清照的《声声慢》通过描绘秋的凄清冷落之景,写作者内心的不平静,外部环境的冷落与寂寥,反衬作者内心的五味杂陈。在秋雨连绵,下得令人心烦、焦虑,雨虽然已停,但好像雨还从屋檐上不停的滴答滴答着,于是词人更感到内心的茫然和空寂,好像缺失了什么,在不停地“寻寻觅觅”。这首词从里到外,从外到内,由远及近地刻画着自己内心的不平静和沉痛,不平静与平静是相对而言的,只有平静中才会产生不平静,不平静中又隐藏着平静,雨在不停地下着的时候,屋内是静悄悄的,雨停了,屋内的平静与屋外的环境一致了,但作者却感到了另外的体验,那就是心灵的不平静,所以词人正是通过这种平静中的不平静来反映国家的难堪程度的。借雨后宁静的环境和空阔的氛围来传达词人的内心的体验,很别致。
在写静的过程中,词人们往往通过声响、动作来衬托,从而使静更显宁静,或更显静谧,从而能达到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如范成大的《鹧鸪天》:
嫩绿重重看得成,曲栏幽槛小红英。酴醾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
春婉娩,客飘零,残花浅酒片时清。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
这首词写春日别墅风光,完全用衬托写景,写绿树芳草,曲栏红花,红绿互相映衬,这是宋代人最擅长的手法,如李清照《如梦令》中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蒋捷的《一枝梅》中的“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柳永《八声甘州》中的“是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吴文英的《祝英台》中的“剪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卢祖皋的《鹧鸪天》中的“庭绿初圆结荫浓,香沟收拾旧梢红”,等等,这些绿叶红花互相映衬,都能给人以强烈的美感,这是静态的描绘。范成大词的三四两句描写酴醾架上的繁花招来了蜜蜂;杨柳间小燕子翻飞自如,这里是动景,以动衬托静,因为,如果不是园中特别静的话,蜂鸣声如何能听得到?并且着一“闹”字,更显出园中的幽静了。小燕子在杨柳间自由翻飞,轻盈自得,不受任何阻碍,也说明杨柳垂挂,无风无尘,也是静的表现,“闹”与“轻”两个字写了两种动物的动态,这种动态完全融入了静极的生活画面当中,可见静中有动,静衬托环境更加宁静,蜜蜂的鸣声,更显示出幽静恬适环境的优美。红绿、动静的互相映衬,把春天的生机盎然,春光的无限美好刻画得情趣生风,悦愉恬美。他的另一首词《忆秦娥》的上阕“楼阴缺,栏杆影卧东厢月。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一个明媚的月夜,高楼在树阴掩映之下,只露出一角,东厢因没被树阴遮掩,为此栏杆的影子投到了地上。月光照射在庭院,照射在窗户上,杏花已满枝,洁白如雪,这是闺中妇人活动的背景。春天的美好生机让人感到惬意,然而,这美好的春光却白白浪费掉了,自己独守闺房,自己的那一半不知身在何方,现在情况如何,心中是否仍思念着我?这里的景全是静态的,这些静态的景是非常和谐的,悬挂的月,斑驳的栏影,洁白的杏花汇成了美丽秀雅的环境,这一环境的静,衬托出闺中人的寂寞孤独,风的动,漏斗的滴水声给寂寞的环境注入了耀动光点或水珠。动中显出静,静中有动,动静相辅相成,达到了独特的艺术效果。对周围环境气氛的渲染,人物形象神志的表现,都有一种特殊的作用。为此,人们读了这首词,会感到平和、宁静、温馨之美。这种动静结合的写法,在词中很普遍,表达的效果也令人向往,往往给人一种超常的艺术享受。
虚与空的诉求同样表现出让人回味的意境。因为虚为空,空则虚,虚则灵动,在咏物中,如果要使笔墨空灵,就必须从虚处取神,切忌太坐实了,“夫词欲清空,忌填实”,“其寓意也微,其托兴也孤”。要达到虚空境界,在艺术手法上多用暗示、隐喻、比兴、象征等,这样方能达到含蓄蕴藉的效果。如柳永的《雨霖铃》,上片是写分别的场景,全为实写,别后情景全是想象,全是虚处着笔。上半片写分别时的情景也是静的吓人,分别时纵有千言万语,也无从说起,那种沉痛,那种伤情都在泪眼中。那别后的思念,是怎样的思念呢?“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一“念”字贯注下半片别后心情的描写,别后双方的心情如何,则全是揣度和猜测的。“烟波”、“暮霭”、“沉沉”这些景物的描写和气氛的渲染,都是由眼前景过渡到以后情景的写法,即融情入景、即景抒情,这以后的情景纯然是虚构的,至于说以后的情景会是什么样,只有人的联想或想象之后方可知晓。“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柳永的名句,是紧承“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而来,从上下文来看,应该是深一层的想念,直到今宵酒醒时,心上人已无踪影,只能面对着岸边的杨柳,晓风轻拂,残月凄冷,这是多么令人难堪的情景呀。这两句话中有许多能触动离愁来表现这次情愁的东西,酒是麻醉人的东西,它可以消减愁情,那么等酒醒了那肯定是愁醒的。经过麻痹后再醒过来的愁,必然使人无法排遣的。周邦彦的《关河令》中“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就是酒醒后无法排解后的愁情;“晓风残月”之景,凄清难耐,使人不堪忍受,再加上起早远行的人大多在“晓风残月”中动身起程,送别的人也是在这个时候送别,这样别情与此时的凄清联系起来了,无怪乎这两句有那么大的艺术感染力。以下四句是更深一层推想到离别后惨不忍睹的情景,“良辰美景”与“千种风情”都成了虚设的美好光景,离开心爱的人,千种风情都不足以吸引人,那些欢声笑语向谁说呢,向谁表达呢?这下片完全是虚设之景,虚设之情,因为事件还没有发生,你怎么就知晓了呢,这纯粹是虚设的景致,虚拟的痛苦心情。这种虚拟的都是空的,都未曾发生,却把它当作发生一样来对待。这样一来,上片的实景与下片的虚景有机结合,详写与略写相得益彰,这样就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离情别绪的主题。通过对虚拟别后凄婉情景的铺叙,使词的主观情调极有章法,表现了作者善于驾驭长调的艺术才能。这首词的虚空境界的表现,增强了这首词的空灵境界,提升了词的艺术层次,也增强了该词的艺术感染力。
在宋词中,虚空的运用比较普遍,往往都是先写客观实景,然后写主观之情。化实为虚,从而,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如姜夔的《扬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荞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