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9300000072

第72章 节场5

可第二天他又觉得气恼难耐了。他虽竭力克制,但课上那个放肆的小丫头嘲笑他的发音,故意捣蛋,不听指导,克利斯朵夫气得大发雷霆。小丫头却怪叫着,因为她从来没有想到她出钱雇佣的人居然敢对她发火。克利斯朵夫猛烈地将她的手臂摇了几下,她就嚷着说他动手打了她。母亲像母老虎一样冲了过来,一边拼命地吻女儿,一边骂克利斯朵夫。肉店老板也过来了,声称他绝不答应一个普鲁士流氓冒犯他的女儿。克利斯朵夫又气又恼,在咒骂声中愤愤而去。回到旅店,大家将他围住,请他讲事情的经过,以便他们对邻居嫉妒心得到一些平衡与满足。但到了晚上,街坊上便传言克利斯朵夫是个殴打儿童的蛮子。?

克利斯朵夫又去多家音乐商那里问过,但毫无结果。他觉得法国人很难接近,他几乎被法国人那种漫无秩序的忙乱闹昏了。巴黎给他的印象是杂乱,受着傲慢专制的官僚统治的社会。?

一天夜里,他漫无目的地在街上遛达。忽然看见西尔伐?高恩迎面走来。他心里想他俩已经闹翻,便转过身去,不想让高恩看见他。但高恩远远地就招呼他:“哎,你怎样了?”边说边笑地走了过来,“我早想来看望你了,但糟糕的是我弄丢了你的地址……那天你简直让我认不出来,你真是慷慨激昂。”?

克利斯朵夫望着他,满脸诧异,同时又感到很惭愧:“你不恨我?”?

“恨你?为什么?”?

他非但不恨,还因克利斯朵夫把哀区脱训斥了一顿而感到快意。他一向是以别人能够给他带来多少乐趣为标准去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他觉得克利斯朵夫有很多的笑料,想尽量利用他。?

“你为什么不来看我?你该来的。”他接着说,“我一直在等着你。今天你有空吗?跟我一块儿吃饭去。吃饭的都是咱们自己人:是几个艺术家,我们每半个月便聚一聚。和我一起去吧,我介绍你们认识一下儿。”?

克利斯朵夫以衣冠不整为借口来推辞也没有推辞掉,高恩把他拉去了。?

他们进了大街上的一家饭店,直接上了二楼。克利斯朵夫见楼上有三十来个年纪在二十到三十五岁之间的人,很兴奋地议论着什么。高恩把他介绍为刚从德国监狱里逃出来的人,他们全不理会,仍然继续他们的讨论,初到的高恩立刻加入了他们的讨论。?

克利斯朵夫见了这些优秀分子,自叹弗如,只伸直了耳朵听。他法语不好,没法听清他们滔滔不绝地在讨论什么重大的艺术问题。他零星地听见“托拉斯”“垄断”“跌价”“收入数目”等等名词,同“艺术的尊严”与“著作权”等词语混在一起。终于他发觉他们讨论的是商业问题。?

另一批不攻击活人而攻击死人。缪塞的作品最近已经可以自由翻印了(作家继承人在作家死后的一定期限内仍享有作家生前作品的著作权,满期后则无所谓版权,出版家可自由翻印。),据他们的观点,已故作家作品因无所谓版权而价格低廉,对现存艺术家的作品销售是个不小的阻力。人们要求政府提高对从前的名作翻印的税率……?

他们又在听人家谈论昨晚这一出戏和那一出戏的收入,大家对一个在欧美两洲出名的老戏剧作家的好运气羡慕不已。尽管从心里他们根本瞧不起他,但妒忌心掩盖了瞧不起的心。他们从作家的收入谈到了批评家的收入,说某个颇有名气的同仁,只要剧院上演一出新戏,就能赚到一笔不小的捧场酬劳。听他们说那位同仁是个老老实实的君子,一旦价钱讲妥了,总是履行义务。但他的高明之处在于写的文章 具有奇效——让那出戏在最短的时间内不再卖座,戏院不得不重新排。大家听了,发出一阵笑声,却没有一个人感到奇怪。?

议论声中夹着些高雅的字眼,他们谈论“诗歌”,谈论“为艺术而艺术”,但这些字眼跟钞票连在一起,总让人觉得是在“为金钱而艺术”。他对这种风气非常恼火,所以他们提到文学、文学家时,他已经不愿意再听下去。可是一听到维克多?雨果的名字,克利斯朵夫又开始仔细听他们在讲什么。?

他们不厌其烦地讨论雨果夫人与圣?伯甫间的恋爱经过,主要是想要知道雨果是否戴过绿帽子。接着,话题又转到了乔治?桑的那些情人们身上。这是当前文学批评家们最关注的题目。他们把大人物的家事搜了个底朝上,翻过了抽屉,看过了壁橱,连床脚也不放过。那些人都自命为真理狂,为追求真理而孜孜不倦。他们对作家们的私生活也应用了这一原则。凡是为平常人所不知的,他们都知道得清清楚楚,仿佛那些当事人宁愿把自己的隐私挖掘出来奉献给真理。?

一直沉默的克利斯朵夫想同邻座谈点儿别的事,但没有人理睬他。他们向他提了几个关于德国的问题,只是出于礼貌。克利斯朵夫从他们的问题很容易就察觉到:这些貌似博学的家伙对他们本行的知识,一越出巴黎的范围,就立刻变得无知起来。他们对法国艺术的了解仅局限于几个大艺术家的名字,例如霍德曼,舒特曼,李勃曼,施特劳斯等,而且他们说出这些名字时,总是非常谨慎小心,生怕闹笑话。?

克利斯朵夫怯生生地提议谈谈音乐,可是他们中没有一个音乐家,而且在心中一致把音乐当作低级的艺术。近年来音乐的流行,使他们非常恼火,但既然音乐走了运,他们多多少少也想表现得关心音乐。他们谈得最起劲儿的是一出歌剧,认为这部歌剧的出现,开创了音乐发展的新阶段。写这部歌剧的是个巴黎人——克利斯朵夫还是头一回听说他的名字。他听众人说那位作者打破陈规,把音乐重新创造了。克利斯朵夫倒是希望天才出现,但觉得他们所说的有点儿不可思议。他追问这样评价那位作者的原因,那些家伙说不出理由,最后把克利斯朵夫的问题交给了他们中的音乐批评家去解答。那位大音乐批评家叫丹沃斐?古耶。而他立刻避开那部歌剧,与克利斯朵夫谈起了七度和弦、九度和弦一类的名词。(近代音乐中的和声,除常用四度、五度和弦外,还常用七度、九度和弦。古耶谈及七度和弦、九度和弦是在表示自己懂近代音乐。)但他讲给克利斯朵夫听时比讲给那群人听时要谨慎多了。接着,他把贝多芬、瓦格纳等古典音乐家都攻击得体无完肤(在巴黎,为了恭维一个音乐家,而把跟他不同的音乐家全部批判倒的做法,是屡见不鲜的),并且宣称新艺术已经诞生,古典音乐已经变成为死语言了。?

克利斯朵夫对古耶的评论采取了保留的态度,想等看过了作品再作评论;但对被吹捧的剧作者,则大为怀疑。他听见有人攻击昔日的大师,异常愤慨,但他似乎忘了,从前他在德国也说过很多类似的话。他参加了讨论,却不大受欢迎。因为他不像绅士似地把论点和论证的提纲说出就罢休,偏要不厌其烦地寻求论据;他越说声音越大的谈话方式确实让绅士们头疼。那位批评家见空插入了一句俏皮话,把话题岔了开去。大家对这个德国人至此有了定论:思想落伍、头脑耿直;不用说,他的音乐也一定是像他一样招人烦了。?

话题离开了文学,便转移到了女人们身上,其实那只是同一论题的另一方面而已。他们谈论文学、艺术从没离开过女人,他们说女人也总是同文学或文人纠缠在一起。?

大家谈到在巴黎交际场上很有名气的一位贞洁的太太,最近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自己的情人。克利斯朵夫在椅子上烦躁不安,疾首蹙额,不胜厌恶。高恩见了,用肘子碰了碰邻座的人,说这话题将克利斯朵夫惹激动了,大概他希望结识这位太太吧。克利斯朵夫的脸刷地一下红了,他嘟囔几句,最后愤愤地说:“……这……这等女人简直该打。”这句话引来大家一阵哄笑。高恩却怪声怪气地抗议:“女人是不能打的,用花也不行。”克利斯朵夫并不理会:“这种女人就是条母狗,对付下贱的母狗的惟一办法就是用鞭子抽打。”众人听了,又是一阵哄笑。

克利斯朵夫仍在说:“你们向女人们献殷勤全是假的,往往最会玩弄女人的就是那些献殷勤者。”他对于他们讲的丑事感到深恶痛绝。他们却说那是挺普通的事,并一致同意,那位太太是个风韵十足的女子。克利斯朵夫又要抗议,高恩狡黠地问:“你理想中的女人该是什么样子?”克利斯朵夫明知对方想捉弄,但生性耿直的他却没有避开。他只有个模糊的想法,挖空心思找出了几个名词,形容自己的想法,引来了一阵又一阵的笑声。他却镇定自若,尽管他早就发现别人在耍弄他,他这种本领真让人感叹。最后,他的话卡壳了,怎么也讲不下去了,便狠狠地捶了一下桌子,不再作声了。?

人家还想逼他发言,但他拧紧眉头,只管自己吃喝。他酒喝得很凶,跟那些只是把酒杯沿往嘴唇上沾沾的法国人完全不同。邻座的人不怀好意地劝酒,不断地将他的杯子斟满,他毫不犹豫就一饮而尽。过了一阵,他静坐着出神,人们以为他醉了,不再理他了。他听着他们继续讨论文学,看看那些陌生人的面孔,心里竟没留下任何印象。他用近视的眼睛茫然地扫视着人群,瞅着他们又好像没看见。他不像巴黎人或犹太人,不经意地扫视就能抓住眼前事物极小的细节。他是默默地,长时间地摄取。他此时虽感到什么也没记住,但以后回忆起来,他常惊讶地发现他早已把自己以为没记住的东西记得清清楚楚。?

他继续吃着,仿佛害怕少吃一口似的。听到有人在不停地呼叫着他的名字,他也不理,暗自思忖着一个问题,怎么会有那么多法国人姓外国的姓?比如:法兰德的、德国的、犹太人的、东欧国家的、英国的,还有西班牙化的美国姓等等。?

克利斯朵夫想着家乡的山水、田野及自己的老母亲,没发觉大家已经离席。大部分人已经离开了,剩下几个站在饭桌另一头儿在谈话。终于他努力站起来,径直走向门口,去取挂在那儿的大衣和帽子。穿戴完毕,无意间却发现了半掩着房门的一间屋子内有一架钢琴,他已有几个星期没碰琴键了,此刻看见了,手都痒了。他走进去,穿着大衣就坐在琴前,竟自弹了起来。琴声招来了两个人:西尔伐?高恩和丹沃裴?古耶。高恩极爱好音乐,无论好坏,他都喜欢。而古耶呢,他既不懂也不爱音乐,尽管他表现出既懂又爱的样子。这个腰背厚实的家伙举止粗俗,口若悬河。他之所以投身音乐界,是因为政治关系。当时的法国,惟一进阶的方法就是从事政治。他投到了一个有点儿远亲的同乡部长门下,又在他即将下台时赶紧溜了。当然,在此之前,他已将该捞的都捞够了。他溜了并没有逃避开他和他的后台两人的劣迹而招致的猛烈攻击。他厌倦了政治,暂时栖身于批评这一行,因为这一行可以不招惹麻烦。

巧的是,当时巴黎一家报纸有个音乐批评的空缺,在那个职位上的前一任是个很有才华的青年音乐家,他因硬要讲出对作品、作家的真实看法而丢了饭碗。古耶虽不懂音乐,但有一种善于迎合别人心理的奇特才华,报馆老板对古耶非常欣赏,当机立断就聘用了他。音乐,在法国几乎人人都懂那么一点儿,古耶很快就学会了音乐批评的必要技巧。其实说起来是非常简单的:听音乐会时,找机会坐在一个高明的音乐家旁边,最好是搞作曲的,然后想法逗他发表一下见解。古耶把他们的话加以整理,就大模大样地在报上写些胡说八道的东西。他的文章 写得盛气凌人,夹着许多双关语和学究气。有时他也会受到猛烈的反驳,便再也无言以对。他见风使舵,忽而目中无人,忽而卑躬屈膝,因形势而变。他极力谄媚“亲爱的大师”,因为他们有地位,在他看来,评价一个音乐家成就的高低,惟一标准就是看他是否享有国家赐予的荣誉。其余的人,他是瞧不起的,至于那些穷困潦倒的,鄙夷之外还要加之利用。?

好在古耶有自知之明,尽管当前克利斯朵夫不像他有很好的社会声望,但在音乐上克利斯朵夫要高明许多,所以,他对克利斯朵夫有点儿敬畏,但从表面上看,古耶对他仍是傲慢的。此刻他正努力听克利斯朵夫弹奏,结果却被一片云雾似地音符搞得摸不着头脑。古耶假装行家似地眯起眼,摇头晃脑,一边瞅着指手划脚的高恩,一边思忖着该作出怎样的表情。?

同类推荐
  • 巫山艳史

    巫山艳史

    《巫山艳史》,佚著者。六卷十六回,以北宋末年为背景。尽写文士李芳的艳情。本书作者选取这一内容,并非演义历史事件,阐述某种历史的或道德的认识。而是表现一种才子佳人的结局。
  • 风雨乾坤

    风雨乾坤

    春夜,我国某省锦江市市区,华灯竞放,灿烂辉煌。一座座耸立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电器城、美食街、大酒店、夜总会等霓红灯招牌,五颜六色,变幻莫测。路上各种小轿车川流不息。路边熙攘的人群中,间或夹杂着不同肤色的外国人。
  • 石破天惊

    石破天惊

    本书讲述了七星谷,一个没有特别通行证连天王老子都进不去的神秘地方。中国导弹工程兵师大功团一千多官兵奉命在七星谷为新型战略导弹筑巢。不料,出师不利……粗犷刚毅的“鹰派”人物大功团团长石万山,外表斯文内心狂狷的“鸽派”人物师副参谋长郑浩,因这次事故狭路相逢。美女工程师林丹雁赴七星谷出任龙头工程技术总监。林丹雁与石万山剪不断理还乱;郑浩偏偏对林丹雁一见钟情。本已被美国名牌大学录取的清华大学国防硕士生魏光亮,迫于压力来到七星谷;“超女”级心理医生周亚菲接踵而至,彻底打碎了七星谷的平静。孙丙乾和黄白虹公开身份是外商,实际职业是间谍,这对背叛祖国的男女,引发了一场围绕七星谷的让人眼花缭乱的现代间谍战。
  • 哥白尼的诅咒

    哥白尼的诅咒

    历史上的那十天哪里去了?公元一五八二年,古老的儒略历被一部新的基督教历法取代,这部时至今日还在使用的、以教皇格列高利八世的名字命名的历法,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接在一五八二年十月四日之后就是十月十五日,整整十天被人为地抹去了……多年以后,一个叫勒伯莱希特的孤儿偶尔发现哥白尼的一本书,里面阐述的思想动摇了教会的根基。教会竭力要销毁所有流传于世的这本书。哥白尼的书里到底说了什么,和历史上的那十天有什么关系呢?
  • 十月围城(电视剧版·官方影像书)

    十月围城(电视剧版·官方影像书)

    “2014年度最受期待头号大剧”、“中国梦”首发第一弹——《十月围城》重磅来袭!该剧拥有难得一见的“低调奢华有内涵”的剧本、超豪华的青春偶像阵容,可称的上是一部草根逆袭的近代革命大剧。白丁车夫阿四误打误撞成为留洋归来的革命青年李重光,就此踏上命悬一线的替身生涯,相同的面容,不同的命运,一场荒诞却真实的大戏由此开演。现在《十月围城》官方影像书新鲜出炉啦,想了解该剧的台前幕后吗?想一睹剧中人物的精美的定妆照、剧照、幕后花絮照吗?让我们来先睹为快吧!
热门推荐
  • 武炼天

    武炼天

    世间种种,皆有宿命,千古浩劫降临,种种劫难降临世间,各路妖魔鬼怪现身。是乘风破浪,还是屈服宿命?
  • 成功的失败者

    成功的失败者

    阅读本书,不仅会使你超越生命的长度、拓展心灵的宽度、增加灵魂的深度,而且会使你发现,蓓蕾初成、芙蕖临波、秋英染金、梅映雪香,生命在其中,美得像一场花季;红光暖尘、日影横江、风驰萧萧、雨洗新色,生命在其中,美得像一幅图画。
  • 王者孔凡

    王者孔凡

    《王者孔凡》作品简介他,孔凡,轩辕帝裔,尊皇血脉。少小时,家中惨遭灭门;此后,隐名埋姓,卧薪尝胆;长成时,报家仇,杀强敌,雪国耻,斩倭寇;传承华夏文明,弘扬武学精神;巅峰时,武林绝世王者,校花、美女坐拥;商业、金融帝业,天下谁与争锋?
  • 流浪人奈斯特十三

    流浪人奈斯特十三

    在智能机器部队摧毁人类文明、封锁知识的百余年后,旨在复兴人类的神秘武装组织——流浪人,再次复出。肩膀上印有序号XIII的流浪人奈斯特,在一次次行动中发现着隐藏着的历史,以及自己遗忘了的身世…
  • 僵尸文明

    僵尸文明

    其实僵尸也可以不吸血的,其实僵尸也是爱学习的,其实僵尸也讲文明的,其实僵尸也挺帅的,其实……
  • 春日宴

    春日宴

    大梦一场,沈瑾回顾自己这一生,只有史书记载的寥寥几笔:宣景帝元后沈氏,殿前大学士沈慕舟嫡女,帝潜邸原配嫡妻,永康三十二年,生嫡长子承昭,三十九年,子逝,再无所出。宣景元年册皇后,宣景二十五年帝崩,奉长秋宫太后,次年薨于长秋宫,时逢先帝周祭。
  • 新结婚时代之婚内的战争

    新结婚时代之婚内的战争

    当文艺女遇上理科男,两人的婚姻里面再加上一个连名字都不会写,大字不识的老年妇女,再加上一个还在吃奶的婴儿,这样的生活,是怎样的一地鸡毛......恋爱时的我们都以为,结婚是两个人的事,婚后的我们,才会明白和发现,婚姻其实是两个家庭的事。婚姻是包括双方父母在内的六个人的结合。爱一个人,不仅要爱他或她的优点,更要爱她或他的缺点,可是要多少年的婚姻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呢?*****************************************************新书上传,求点击求推荐求收藏求评价求长评……求一切可以求的!
  • EXO之曲终人未散

    EXO之曲终人未散

    如果爱早已悄悄潜入彼此内心,我们还要不要这样折磨。
  • 那人,那年,那座城

    那人,那年,那座城

    每个人都经历过青春,或者在经历着青春。它青涩纯真,它轰轰烈烈。萧黛,本文主人公,十年之后回到故乡,那些青葱岁月,历历在目,十年太多的变化能否回到最初的起点............作者QQ810586192
  • 一只人

    一只人

    仅仅只是对过往的回忆而已,仅仅只是对自己人生的一个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