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禅师反问。
青年摇摇头,一脸茫然。
大师说:“譬如同样一斤米,用不同眼光去看,它的价值也就迥然不同。在炊妇眼中,它不过做两三碗大米饭而已;在农民看来,它最多值1元钱罢了;在卖粽子人的眼里,包扎成粽子后,它可卖出3元钱;在制饼者看来,它能被加工成饼干,可以卖出5元钱;在味精厂家眼中,它可提炼出味精,卖8元钱;在制酒商看来,它能酿成酒,勾兑后,卖40元钱。不过,米还是那斤米。”
大师顿了顿,接着说:“同样一个人,有人将你抬得很高,有人把你贬得很低,其实,你就是你。你究竟有多大出息,你自身有多少价值,完全取决于你到底怎样看待自己。”
青年豁然开朗。
一个人到底是什么样子,什么样的定位,完全取决于自己而不是别人。要知道,一个人的价值,不会因为别人的称赞就会增加,也不会因为别人的贬低就会降低。其实,你就是你,不要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自身的价值,完全取决于自己对自己的看法。
做一颗被人赏识的珍珠
有一个年轻人,自以为是全才,但毕业以后却屡次碰壁,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他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对社会感到非常失望,因为他感到是因为没有伯乐,来赏识他这只“千里马”。
痛苦绝望之下,他来到大海边,打算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在他正要自杀的时候,正好有一个老僧从这里走过,救了他。老僧就问他为什么要走绝路,他说自己不能得到别人和社会的承认,没有人欣赏并且重用他……
老僧从脚下的沙滩上捡起一粒沙子,让年轻人看了看,然后就随便地撒在了地上,对年轻人说:“请你把我刚才撒在地上的那粒沙子捡起来。”
“这根本不可能!”年轻人说。
老僧没有说话,接着从自己的口袋里掏了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也是随便地撒在了地上,然后对年轻人说:“你能不能把这个珍珠捡起来呢?”
“这当然可以!”
“那你就应该明白是为什么了吧?你应该知道,现在自己还不是一颗珍珠,所以你还不能苛求立即承认你。如果要别人承认,那你就要由沙子变成一颗珍珠才行。”
年轻人幡然醒悟。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得不到别人的认可,是因为我们只是一颗普通的沙粒,而不是价值连城的珍珠。所以,若要使自己得到别人的赏识,那你就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颗珍珠。
佛禅小故事
真正的英雄
有一位青年人一心想成为真正的英雄。经过三个月的跋山涉水,他终于在深山里的一间小木屋里找到了日思夜想的得道的禅师。
青年人走上前去敲门:“我不远万里而来,就是想弄明白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成为真正的英雄?”
禅师在屋里面说:“现在晚了,你明天再来吧!”
第二天一早,青年人又去敲门。
禅师说:“现在太早了,我还没到起床的时候,你明天再来吧!”
第三天一早,青年人又去敲门。
禅师说:“现在你来得太迟了,我要去晨练,你明天再来吧!”
青年人第六次去敲禅师的门时,禅师又说:“我要休息了,你明天再来吧!”
青年人怒从心起,大声说:“每次你都这样推三推四,我何时才能成为真正的英雄?”青年人说完踢开了禅师的门,直冲到屋里了。
禅师笑眯眯地看着怒发冲冠的青年人,说:“我等了六天,就等你鼓足勇气打开我的门。
不必去羡慕他人,只需做好自己
从前,菩萨化身为一国王,叫察微,他志向高洁,品行正直,并笃信佛。
一天,国王闲来无事,便微服走出宫门,走到一个补鞋的老头处,一时兴起,问老头:“一国之中谁是最快乐的人?”
老头答:“当然是国王最快乐了。”
国王问:“为什么?”
老头说:“你想,有百官差遣,平民供奉,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这还不快乐吗?”
国王答:“希望如你所说吧。”于是与老头一道共饮葡萄美酒,直到老头醉得不省人事,便把他抬回宫中,对王妃说:“这个老头说,国王是最快乐的,我现在戏弄一下他,给他穿上国王的衣服,让他理理国政,你们大家不要害怕。”
王妃答:“遵命。”
等到那老头醒了,婢女们便假装说:“大王你喝醉了,现在积下很多事情要等你处理。”于是这老头被拥出临朝,众人都催促他快些处理事情,他却懵懵懂懂,什么也不知道。这时,旁边有史官记其所言所行,大臣公卿们与之商讨议论,一直坐了一整天,弄得这老头腰酸背痛,疲惫不堪。这样过了几天,老头吃不好睡不香,竟瘦了下来。
宫女又假装说:“大王你这样憔悴,是为什么啊?”
老头回答说:“我梦见自己是一个补鞋的老头,辛苦求食,生活很是艰难,因此就瘦成这样了。”
众人都私下里偷着笑。这老头到了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道:“我是补鞋子的呢,还是国王呢?若真是国王,皮肤为什么又这样粗糙呢?若是补鞋子的,又为什么会在王宫里呢?唉,我的心很慌,眼睛也花了啊。”他竟真分不清自己到底是谁了。
王妃假装问:“大王这样不高兴,让歌伎们来取乐你吧。”于是喝起葡萄美酒,又醉得不省人事了。于是又让老头穿上旧衣服送回他简陋的床上。老头酒醒后,看见自己的破房,粗布衣服一切都是原来的样子,但却浑身酸痛,好像被棍子打过了一样。
过了几天,国王又来到他这里。老头对国王说:“上次喝酒,是我糊涂无知,现在我才明白过来啊,我梦见自己当了国王,要审核百官,又有国史记对记错,众大臣要来商量讨论国事,心里便总是忧心不安。弄得浑身都痛,好像被打了鞭子一样。在梦里尚且如此,若是真的当了国王,
还不更痛苦啊?前几天跟你说的话,实在是不对的啊。”
国王返回宫中,同众大臣谈起这事,众人都捧腹大笑。国王又对大臣们说:“他这一身已换了身份,到现在却还不知,又何况到下世重新做人,还要经历众多鬼怪及烦忧的干扰,想要了解所化身之人,不是更不容易了吗?”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人都有难言的隐。所以,在生活中不必羡慕别人的风光――在风光背后,自有他的苦衷;也不要因自己的平凡而苦恼,其实平凡也有平凡的乐趣。不必去羡慕他人如何,只需做好我们自己就行了。
走错了路要“停下来”
殃崛摩罗尊者在出家之前,权利欲很强,一心想成为他们国家的国王。一个修行未成的人告诉他,如果能够用一千个大拇指做成花冠,他的愿望就能够实现。
于是,殃崛摩罗千方百计地收集大拇指,甚至达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这样没过多久,他就得到了九百九十九个大拇指。只要能够得到最后的一个大拇指,就可以成为国王了。
一想到这一点,殃崛摩罗就心花怒放,不能自制。可是,这最后的一个大拇指要怎么得到呢?他冥思苦想,始终想不出什么办法。在强烈欲望的驱使下,他几乎丧失了理智,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最后,他想到了自己的母亲。
他拿起了刀子,冲向正在灶台上为自己熬粥的母亲。母亲吓坏了,苦苦地向他哀求。但是,一心想成为国王的殃崛摩罗,一点都不为所动。就在他要动手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个小和尚,并且,这个和尚向他伸出了大拇指。于是,殃崛摩罗放开母亲,开始追赶和尚。
和尚看起来走得很慢,并像有意在等他一样,可是,殃崛摩罗全力追赶,怎么也追不上。
原来,这个和尚不是普通的和尚,而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化身。佛祖在灵山上心念一动,知道殃崛摩罗要杀掉自己的母亲,就想趁机度化这个愚昧的众生。于是,佛祖化成了和尚,出现在他的面前。
殃崛摩罗追得筋疲力尽,最后实在跑不动了,只好高声喊道:“喂!和尚,站住!给我站住!”
佛祖回答道:“我已经停下很久了,是你停不下呀。”
殃崛摩罗听到这话,心中顿时大悟,明白了自己犯下的罪恶。于是,他放下屠刀,拜佛祖为师。由于他一心向佛,潜心修炼,最终成为了菩萨。
在生活中,很多人难免会踏上一些不该走的道路,并且在这些道路上停不下来。人一旦被权利、金钱、欲望所控制,就会身不由己,欲罢不能。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提醒自己,给自己敲敲警钟,让自己“停下来”,寻找一条该走的路。做错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做了错事又不肯悔改。实际上,一个人做了错事,只要他勇于认错,诚心改过,是会得到人们宽恕的。
佛禅小故事
做金钱的主人
有位信徒对默仙禅师说:“我的妻子贪婪而且吝啬,对于做好事情行善,连一点儿钱财也不舍得,您能慈悲到我家里去,向我太太开示,行些善事好吗?”
默仙禅师是个痛快人,听完信徒的话,非常慈悲的就答应下来。
当默仙禅师到达那位信徒的家里时,信徒的妻子出来迎接,可是却连一杯茶水都舍不得端出来给禅师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