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DELL公司经历了第一次重大的挫折,起因于库存过量,这令一向以库存管理享有美名的DELL人大吃一惊。为了满足飞速增长的顾客需求,公司必须购买零部件,当时的做法不是像以后那样追求用尽可能少的部件种类满足更多的顾客需求,而是买进了所有可能买到的存储器以及其他的许多东西。但几乎在一夜之间,存储器的容量从256K提升到1MB,积压品价格大幅滑落。
以低价摆脱大量库存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收益减少、每股盈余微薄、为补贴损失被迫提高产品价格、放慢成长速度、暂缓到新国家成立分公司、公司有史以来第一次无法提供免费送货服务。
这次的教训使得DELL公司重新发现并深刻认识到存货管理的价值和重要性,并在“直接模式1.0版”中从设计环节就开始注意节省每一个步骤的完成时间,提高每一步预测的准确度。信息的品质与过量库存的数量成反比。由于缺少了传统模式中的库存量,就必须精确计算出,从旧产品线过渡到顾客对新产品快速产生需求的这一段断层时间有多长。对信息收集与分析的重视,造就了今天的DELL公司,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信息资料是带动我们在正轨上前进的引擎。”
对于“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东方哲理,DELL公司同样是在实践中不断修正错误做法而学习到的。1990年前后,很多更大的公司都是采取间接销售的形式,业界也广泛传闻如果DELL光靠直接销售绝对不可能获得持续成长,于是DELL也开始在零售店或连锁专卖点销售自己的品牌电脑。
4年后,电脑零售业成长率达到20%,但这是否就意味着DELL从零售渠道赚得利润了呢?经过仔细分析,无论是竞争者还是DELL本身,在这个部分都几乎没赚到钱!于是,就在刚刚大肆宣传DELL即将在沃尔玛超市销售产品后,迈克尔·戴尔毅然宣布完全退出零售环节的营运。
这一果断行动的价值并不在于从财务报表上扳回了几个点,而是使公司重新找回了一种专注:零售与直销兼有模式下的资源冲突、产品规格不统一、支持服务双口径等等问题得到解决,顾客对DELL的定位与特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直接的判断。自此以后,DELL每年重大目标的出台都以“资金流通、获利和成长”的整体原则为基础。应该说,这种学会放弃机会的胆识有时比发现并追求每一个机会更为重要。
执著有时意味着拘泥,革新有时会导致放弃应有的固守,我们很难在这些模糊概念的两极之间找到精确的分界点。然而,DELL在实践中做到了“执著”与“革新”的统一。当DELL在直接销售面向个人消费者的个人电脑销售取得成功以后,许多人出来质疑:一些超大型企业能习惯于这种销售模式吗?技术含量更高的服务器产品难道也可以走上“直接销售”之路吗?
DELL公司用事实回答了这些问题,并把这些突破的取得主要归功于以下几点:适时减慢固有方向上的成长速度,以获得时间思考:哪里是下一个更值得去从头开拓、去努力冲刺的方向;专心拓展“直销模式”的核心竞争优势,抓住线,带动面;永远虚心地从顾客那里聆听,保持与顾客的亲近,发掘出藏在运营各环节中的良机。然而,对于DELL来说,更具革命性的契机来自于www.dell.com。迈克尔·戴尔曾经说过:“我宁可膨胀一个伟大概念的重要性,也不愿低估它。”网络,在这里被看做是“直接模式”的延伸,并借此发展出与顾客之间更加紧密的关系。对“网络”的重视渗透到了公司的各个角落,只要哪里有DELL的公司名称,哪里就一定会出现上面的网址,它们甚至并肩出现在德国举办的欧洲管理小组会议指示厕所的标示牌上。
网络的革命性,在于又一次改变了DELL的经营模式。公司要求每个经理从Amazon购买一本书以感受网络生活的奥妙。对于那种担心员工在网上“冲浪”的想法,戴尔自有说辞,他认为那种想法就好比说“不要教公司的人识字”,因为他们可能会整天看书而不做事。
顾客可以通过“DELL顶级网页”取得加上密码保护、专为他们打造的DELL产品和服务的信息。不仅如此,他们还可以追踪货品进度,得到销售、服务和支持小组成员的联络资料,查询订货是否已到达联邦快递在某地的储货区,以及何时可以运抵他们那儿。到1996年,DELL的网上销售额就已达到每天100万美元并且持有利润,相对于Amazon的每季度1500万美元而且财务上一直亏损的状况,DELL的数字宣布,正如戴尔所言,“整个产业的聚光灯便转到我们身上。”
点滴哲理
学会放弃机会的胆识有时比发现并追求每一个机会更为重要。
自由的锁链
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发展道路,面临着人生无数次的抉择。当机会接踵而来时,只有那些树立远大人生目标的人,才能作出正确的取舍,把握自己的命运。
树立了远大目标,面对人生的重大选择就有了明确的衡量准绳。孟子曰:舍生取义,这是他的选择标准,也是他人生的追求目标。著名诗人李白曾有过“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名句,潇洒傲岸之中,透出自己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凭借生花妙笔,他很快名扬天下,荣登翰林学士位这一古代文人梦寐以求的事业巅峰。
但是一段时间之后,他发现自己不过是替皇上点缀升平的御用文人。这时的李白就面临一个选择,是继续安享荣华富贵,还是走向江湖穷困潦倒呢。以自己的追求目标作衡量标准,李白毅然选择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弃官而去。
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周恩来总理,从小就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目标。之后的岁月中,他本可以无数次选择安逸舒适的生活,享受高官厚禄。这些机会对于当时的国人而言,无疑是功成名就的最好选择。但是,有了为祖国献身的远大目标,周恩来毅然放弃了这些所谓的机会,而是选择了血与火、粗茶和淡饭,九死一生,铸就了共和国的崛起和辉煌。
一些看似无谓的选择其实是奠定我们一生重大抉择的基础,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论多么远大的理想,伟大的事业,都必须从小处做起,从平凡处做起,所以对于看似琐碎的选择,也要慎重对待,考虑选择的结果是否有益于自己树立的远大目标。
很多人觉得学习之余暂时放松一下不会影响什么,确实,劳逸结合对学习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学习任务没有完成而去玩游戏,明天就要考试今天却去郊游而不复习,这样的选择多了,就会陷入享乐的诱惑不能自拔,进取心就会逐步丧失。最近新闻经常报道,一些中小学生痴迷打电子游戏,从旷课发展至逃学,甚至夜不归宿:有的还陷入犯罪的深渊。他们当初面临选择学习还是玩游戏时,也认为自己只是暂时放松一下,但几次之后,便已失去了自己树立的远大目标,身陷迷途。就高考而言,大学系统教育是我们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必要辅助手段,用游戏时间或郊游等休闲时间投入学习,是为了实现上大学的近期目标,放弃自己的一些爱好是值得的,暂时的代价也就有了付出的充分理由。
看到这样一则故事:一只老鹰被人锁着。它见到一只小鸟唱着歌儿从它身旁掠过,想到自己却……于是它用尽全身的力量,挣脱了锁链,可它也挣折了自己的翅膀。它用折断的翅膀飞翔着,没飞几步,它那血淋淋的身躯还是不得不栽落在地上。
老鹰向往小鸟的自由,挣脱了锁链,却牺牲了自己的翅膀。自由的代价原来是牺牲自己的翅膀,也牺牲了自由。
自由和锁链本来就是孪生兄弟。在革命的年代,刑场的婚礼,“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气概无时不在自己脑海的深处。“不自由,毋宁死”。自由是人生最佳境界,提起自由,无不为之悠然神往。然而在现实生活当中,自由似乎都被锁链拴扣着。“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这都是真的吗?我问自己。就让自己活在梦境当中,当它是真的吧,可长空的老鹰挣脱有形的锁链之后,却不知自己又被内心的欲望这条无形的锁链锁着。当它饥了、渴了,回到的还是那张高涨的罗网之旁。
有句俗话:“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一个人一生一世,熙熙攘攘,挑肥拣瘦,朝三暮四,为了什么,还不是为自己选择一条什么样的锁链吗?古人云:“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当你福并臻,名利双收之际,也就招徕了双重的捆绑,戴上了双重的锁链。这就是自己的代价。所以每个人应该学会——放弃自由。
点滴哲理
放弃,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有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放弃、意味着永远不再拥有,但是,不会放弃,想拥有一切,最终你将一无所有,这是生命的无奈之处。如果你不放弃眼光的热烈,就无法享受花前月下的温馨……生活给予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座丰富的宝库,但你必须学会放弃,选择适合你自己应该拥有的,否则,生命将难以承受!
化解心结
股市是人生一个生动的比喻,不少投资者在精研各种技术图形,了解上市公司基本面后,投资成绩仍不理想,其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之一是不会在恰当时机放弃,心中之结总也解不开。
古希腊的佛里几亚国王葛第士以非常奇妙的方法,在战车的轭上打了一串结。他预言:谁能打开这个结,就可征服亚洲。一直到公元前334年,仍没有一个人能够将绳结打开。
这时,亚历山大率军入侵小亚细亚,他来到葛第土绳结的车前,不加考虑,便拔剑砍断了绳结。后来,他果然一举占领了比希腊大50倍的波斯帝国。
一个孩子在山里割草,被毒蛇咬了脚。孩子疼痛难忍,而医院在远处的小镇上。孩子毫不犹豫地用镰刀割断受伤的脚趾,然后,忍着巨痛艰难地走到医院。虽然缺少了一个脚趾,但孩子以短暂的疼痛保全了自己的生命。
在股市里几乎所有人都遭受过套牢之苦。哪怕当时自己有一万个理由支持去买某只股票,但被市场中众多不是理由的理由常常使你美梦落空。处于市场的复杂环境下,一旦套住,大多数人采取守仓之策,虽然守住不动总有解套之日,但若一年两年五年都解不了套,资金的快速流动和增值就都是一句空话。守仓是一策,但不是上策。
股票炒作成败往往系于取舍之间,不少投资者看似素质很高,但他们因为难以放弃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忽视了更长远的目标。股票成功者往往只是一年抓住了一两次被别的股民忽视的机遇,而机遇的获取,关键在于投资者是否能够在投资道路上进行果断的取舍。因而进入股票市场后,大多数投资者资金都不会闲置,很多投资者不是投资在这只股票上就是套在另一只股票上。
可见,学会放弃有时要比学会技术分析重要,而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化解心中之结,人生也是如此。
一天,有位大学教授特地向日本明治时代著名禅师南隐问禅,南隐先是以礼相待,他将茶水注入这位来客的杯子,杯子已满还在继续注入。这位教授眼睁睁地望着茶水不停地溢出杯外,终于不能沉默了,大声说道:“已经漫出来了,不能再倒了。”
“你就像这杯子。”南隐答到:“里面装满你自己的看法,你不先把你自己的杯子倒空,让我如何对你说禅?”南隐是有道理的。有时候,如果我们只抓住自己的东西不放,就很难接受别人的东西。特别是现代社会。人变得越来越贪,有些人什么都不愿放弃,结果却什么也没得到。有所失才会有所得。
对于高人来说,放弃不是失败,是智能。
也许你会问:“那什么时候应该争取呢?”这个问题问的很好。南隐禅师与世无争,肯定讲不出这番道理的。人生一世,百木争荣,少不得风光和无奈,懂得放弃容易,学会争取可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成功有两种,靠自己努力和别人的失误,遭到别人的错误判断来换取成功的人不胜枚举,因此来说靠自己努力的人是人中之人,当然并不是说努力了就万无一失,其中不乏智能。
《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里面讲的是一种浑圆战术,即胜也胜,败也胜。不是教条是逻辑,天衣无缝的逻辑!当你真正懂得了自己的有利条件,自己的不利条件,如何扬长避短,如何为自己创造条件等等,你便掌握了大半成功的因素。
放弃是一种智能,争取也是一种智能,两者不可同日而语,关键在有的放矢。曹孟德曾隔岸观火,自取袁绍袁术之头;关云长仗义,大意失荆州。司马懿兵逼城下,诸葛亮信手抚琴;孟获遭七擒七纵,从此天下太平。混混沌沌一世界,芸芸众生在其间,何得何失,何去何从?
诸葛亮刚出茅庐时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非亦天时,亦在人谋……”后来诸葛亮仰天长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没有消灭劲敌成为遗憾。有此感慨:精心策划的计谋尚没有成功,何况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计划呢!
不可不放,不可不争,事在人为,而后顺其自然。
点滴哲理
亚历山大果断地剑砍绳结,说明了他放弃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小孩子果断地放弃脚趾,以短痛换取了生命。在某个特定时期,你只有敢于放弃,才有机会获取更长远的利益,即使难以避免遭受挫折,你也要选择最佳的失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