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中发展,达到最佳的均衡状态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老子
了解别人,慧眼识人,这种人了不起,但识人有术,这里面有经验成分,但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才是明智者。有人会识才,可是人家却不给他干,就是他身上的缺点,让人感到讨厌,可他本人却不知道。同样,能够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勇士,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是真正的强者;能够知足的人是富有者,坚持不懈的就是有志气。这是老子对人的价值判断。这样的判断在今天用得上。有的领导知道谁是人才,可对自己的能力与修养却不清楚,结果人才还是用不好。有的人工作业绩总是比别人好,可是遇到挫折后,会不会战胜自己呢?
做人还要战胜自满情绪和不正当的欲望。岳飞喜欢饮酒,高宗对他说:今国难当头,你不可嗜酒啊。岳飞从此把酒戒了,终身不饮。岳飞的自制力好,所以他能大小数百战,攻无不胜,战无不取。吴王夫差战胜不了自己的欲望,所以被人用美女和财宝打败了。越王勾践战胜了自己的欲望,记住自己的耻辱,为了尊严,他最终夺回了自己的江山,还消灭了吴国。
另外,一个人无论做怎样惊天动地的事业,也不能失去自己的根本。老子说的“不失其所”,这个“所”是指立身处世的立足点,失去了立足点的行动是不值得赞扬的。始终牢牢地立于这个点上的人,才能够保持长久。比如在职场打拼,自己的专业就是“所”,或者自己的特长与优势就是“所”,丢掉了“所”,去干一些自己没能力干的事,将会“一无所有”。
老子说“不失其所者久”,这句话对我们进行行政、经济等等方面的管理,以及做人都有用处。萧天石认为这句话揭示了养生修道的“心印”,如果不掌握这句话,即使把《老子》倒背如流也没有用。知守知止,才是做人的根本,养生的关键。
孔子也说过与“不失其所”意思相近的话,“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你要当好领导,你就做北辰,那是你的位置。如果你没有向心力,你就不是北辰,是流星。
多少人都栽在没有耐心上,从而抱恨终生,对于突然出现的事情,处理稍微不慎,就会导致失败,有的人经不住被他人煽情与蛊惑,结果忘了自己的目的与使命。
我们评价人,不能说哪一种性格特征是好的,哪一种是不好的,天生资质不同,性格特征也就不同,事业所追求的方向也不同。天下没有绝对的完人,一个人即使在这里是个完人,在那里可能是个有缺陷的人。在今天是个好人,在明天可能是个坏人。在这地方是个了不起的人,到了另一个地方可能是个无用的人。对事物的认知必须先把时间、空间、立场、条件、环境、背景、角度等等弄清楚之后,才有比较真实的效果。换句话说,只有自己才能知道自己在哪个立场和角度,否则,就是等于盲目说话干事的大笨蛋。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机体,强调单一性当然是不对。但在特定的环境,对人的特征的评价,还是有标准的。例如招聘推销员,就要找那些热情的、不怕吃苦的人。老子在这一章中,只强调个性,没有涉及共性,只强调对立背反,没有涉及对立统一。
老子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不少,例如他从来不提一个空洞的口号,教人去瞎摸索。他无论提出什么问题,总给人一个解决的方法。甚至先给了方法,才提出问题。绝对不像有的人,出了一个没有答案的难题给别人,让人疲于奔命,自己又高在云端,袖手旁观,好像很神秘,很了不起似的。老子做得比较好,比如,“你必须有智慧”,是一个命题,也是一个要求,更是一个难题,可是如何才是智慧?怎样才能有智慧?他却早已先告诉人们说:知人。知人就是智慧,能知人才能有智慧。这是读《老子》,能令人心旷神怡的一个非常明显的地方。他既不以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模糊地强加于人;他又不卖关子。我爱老子!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合作与竞争关系,正是这种关系,促使人与人,公司与公司,国家与国家的发展。老子说“知足者富”。钱挣多少才够用呢?这句话容易削弱人的意志,难怪一些公司难以做大做强。
但这句话也拯救了不少人。衡量一个人的成功,往往根据他的财富,这是几千年的价值观,没办法。苏秦的事业是把六国联合起来对付秦国,可是他嫂嫂却说:“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也。”
老子没有反对和歧视人家富有,不过根据事理,预先告诉大家“金玉满堂,莫之能守”的事实和规则,我们不要误认“金玉满堂”是可以永远属于自己的东西,而对它舍命地追求不已。钱财的本身并不是坏事,老子主张人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如果没有钱,这些怎么能办得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