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无为”。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以无为用,与世无争的境界。到了现代,我们更要将虚实的哲学运用于生活当中。一个人越是不为名声,反而越能成就名声;一个人越是不为利益,反而越能成就他的利益。丢弃小名,就能得到大名,丢弃小利,就能得到大利。一个人深藏不露,才能在关键时刻一鸣惊人,这是实践中的真理。
善于避实就虚的人,无论是祸福险夷来临,还是横逆生死之际都没有不能虚受的;胸怀坦荡的人,无论处在功名富贵之中,还是处在山林贫贱之际,都没有不能坦荡畅游的。这都是由于他们的心中总有一个自己的主宰存在,所以总不会被外物与环境潜移默化。
该糊涂时就糊涂一下
不少朋友居室高悬“难得糊涂”匾额,甚至还将铸有“难得糊涂”的铝合金语录,佩带胸前。“难得糊涂”在今天如此风靡,有的是对郑板桥“六分半书”的喜爱,装点厅室增添雅致;有的认为“难得糊涂”含有深刻人生哲理,可立为“座右铭”;有的既喜欢郑板桥书法一绝,又认为待人处事不可太认真,糊糊涂涂,少烦恼多乐趣。不论其原意到底为何,“难得糊涂”传至今日,也自有它的一番道理了。
真正的智者,并非时时处处都攻于心计,他们看问题能抓住主要环节,对主要环节能全力以赴,精明处之;而对于无关紧要的环节,则又能糊涂为之。小事装糊涂,大事讲明白,这是一种很高的修养。难得糊涂,并不是自我欺骗或自我麻醉,而是有意糊涂。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位嗅觉灵敏的美国新闻记者得到情报:美国罗斯福领导的一个小组,成功地破译了日军关于进攻中途岛的密码,从而掌握了日军海上作战部署的确切情报,美军据此已针对性地进行了战略准备。芝加哥的一家报纸根据这位记者提供的稿件,立即作为独家新闻在报上全部捅了出去。这样一来,不但会引起日本人的警觉而立即更换密码和调整战斗部署,而且会使美军的中途岛之战前功尽弃,处于十分被动挨打的地位。面对如此严重的泄露国家战时情报事件,有关人员要求罗斯福总统下令严查法办。可罗斯福一反常态,他既没有责成追查,也没有兴师动众地辟谣,更没有因此而调整军事部署,而是装出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结果,事情很快就平息下去了,此事根本就没有引起日本情报机关报的注意而采取相应的措施。罗斯福就是装了一次糊涂,简单的糊涂了事,反而使得严重的事件很快平息了下去。
在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有许多事情不能太认真,需要我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特别是涉及到人际关系的事,就更加不能过于计较了。
谢万是晋代人谢安的弟弟,他曾经和蔡系争一个座位,蔡系竟把谢万从位子上推了下去,帽子和围巾都快要掉了。谢万慢慢站起来,拍拍衣服说:“你差点弄伤我的脸。”不料,蔡系说:“我本来就没考虑到你的脸。”后来二人谁也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当时人们都因此称赞他们。这是历史上有名的装糊涂的故事。受辱受损的一方都没有为自己的难堪而大发其怒,记恨在心。相反,都表现出了宽宏大量,毫不计较的美德和风度,结果不仅没有受到更多的伤害,反而得到了大家的尊敬。
当我们置身不确定的情境时,往往感到焦虑、犹豫,不知如何是好。有些情况确实真假虚实难辨,当我们处于这样的事件时,就需要装一装糊涂。因为,此时不管是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问个清楚,还是静观其变都会让我们焦躁不安,甚至身陷险境。要是我们能装个糊涂,说不定就能歪打正着,摸清楚事情的状况。
顺其自然,装一次糊涂,不会丧失我们的原则和人格。有时候,为了公众或者为了自身的长远利益,也需要难得糊涂一次。人一生如果对什么事都斤斤计较,那只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麻烦。该糊涂时糊涂,不计较、糊涂处置一些不关大局的小事情,是对人对己都有益而无害的。但对于那些涉及到原则问题的大事情,我们就要该聪明时聪明,这才是大智大谋。
遇事要三思而后行
人生如下棋,每走一步都需要审慎的思考和斟酌,以防止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惨局出现。“三思而后行”就是要我们在紧要关头,做出判断和决定前,多多思考,以免犯错。这句话理解起来很简单,但好多青年人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面对一些事情时,却往往充当了事后诸葛亮的角色,悔之晚矣。
要真正做到三思而后行,就要在事前多做准备,做准备的过程也就是为我们思考问题搜集材料的过程,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是这个道理。三思让我们能够从整体上系统地把握一件事,磨炼出严谨系统的行事思维方式,形成认真高效的做事风格,这些对于一个要想取得成功的人来说,无疑是重要的。
一位太太为了熬出一锅好汤,于是邀请邻居的太太来家里指导。她买齐了材料,准备生火烧水,邻居太太却说:“这个不锈钢锅不适合熬汤,你还是再去买一个陶锅,熬出来的汤会美味一些。”然后,她匆匆忙忙地卸下了围裙,跑去买陶锅。陶锅很快就买来了,这位太太正要烧水,邻居太太却说:“我想起来了,我有一组餐具很配这个陶锅,等我一下,我回家找找去。”然后,她急忙跑回家翻箱倒柜,满身大汗地把餐具拿过来。正当烧水之际,邻居太太又看了看准备入锅的材料,摇了摇头说:“不行,这肉片切得太大了,不容易人味,我得把它切小块一点才行。”好不容易拿出了菜刀,才切没两三下,邻居太太又说了:“这菜刀不够锋利,得赶紧磨一磨才好。”于是,她丢下菜刀,回家去把磨刀石拿过来。等到磨刀石拿来以后,她又发现,要磨利刀子,必须用木棍固定一下才方便,所以她又连忙出外寻找木棍,找了好半天都不见踪影。在家里等待的这位太太只好先把材料下锅,一边煮一边等。直到邻居太太气喘如牛,手里拿着木棍跑回来时,锅里的材料早已熟透。
上面那个老太太之所以累得气喘吁吁,是因为她犯了做事欠考虑的毛病。相信我们在生活或工作中也一定会犯类似的错误,所以,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什么叫“三思而后行”,什么叫“有备无患”,这样才能避免草率行事,避免多走冤枉路。
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克制住自己不经思考就去做事的习惯。因为,在冲动和犹豫之下的决定往往是轻率的、错误的。如果当时按照这种错误办事,结果多数会造成自己遗憾的后果。
在一个小镇上,有一个年轻人,他的妻子难产留下了一个孩子。他因为忙于生计,许多时候不能照顾孩子,就特地对家里的狼狗进行特训。那狼狗很聪明,很快就能叼着奶瓶喂孩子喝奶。有一天,天降大雪,年轻人在当日没能回家,等第二天他匆匆忙忙赶到家里时,却发现家里到处都是血。年轻人一见这种状况,马上以为是狗的野性发作,把孩子吃掉了,于是他大怒之下,拿起刀便把狼狗杀死了。后来,他突然听到孩子的声音,只见孩子从床下爬了出来,他抱起孩子,发现孩子身上并没有伤。这时,他才发现,不远处躺着一只死狼,嘴里还叼着鲜血淋漓的狗肉。这时,他才意识到那狗后腿上少了一大块的肉。原来,是狼狗拼命救了小主人,而年轻人则一时冲动,杀害了忠心护主的狼狗。
许多时候,遇事多考虑,就能避免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差错。正确的思考能保持冷静的头脑。成功者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能够临危不乱,沉着冷静,理智地应对危机。平日里,当我们觉得自己的判断并不十分准确时,宁可稍待些时日,多多考虑斟酌一番,切勿草率下结论、做决定,以免事后追悔莫及。
说话办事要出奇制胜
所谓“出奇制胜”,是指在军事上,运用特殊的手段,以“出人意外”“变化莫测”的斗争方法取胜于敌。在用兵上,只有出奇才能制胜,在说话办事上,也只有出奇才能制胜。出奇制胜能够显示出一个人在为人处世上的攻略和智慧。
田单是齐国王室的远房亲戚,是一个不出名的佐理人员。公元前285年,燕国大将军乐毅带兵攻破齐国,占领了齐国大片土地,田单和本族人逃到即墨。即墨大夫战死后,田单因懂兵法,有智谋,深得军民拥护,被公推为将军。乐毅围攻即墨三年,未能攻破这座小城。
不久,燕昭王死了,与乐毅有嫌隙的燕惠王继位。田单利用两人的冲突,派人到燕国散布乐毅的谣言,使燕惠王对乐毅产生了疑心,派骑劫代替了乐毅。一时,燕兵士气大落。田单利用这个机会,组织人马,鼓舞士气,做好反攻准备。又派人以诈降的办法进一步麻痹燕将,然后趁黑夜利用火牛阵大破燕军,不久便完全收复了失地。因此,司马迁评论说:攻战时必须以正兵当敌,以奇兵制胜。善于用兵的人自能层出不穷地使用权诈;因奇生正,因正生奇,使敌人不可捉摸,像一个环那样让人寻找不到头尾。
军事上的出奇制胜,同样可以运用到为人处世上。一位老者在乘船时,听一些旅游者在不厌其烦地讲着关于在鱼肚子里发现珍珠宝物的故事,气氛显得很无聊,突然老者灵机一动,凑上去说:“我给你们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吧。我年轻的时候,曾和一位漂亮的女演员谈过恋爱,后来,我到国外分公司任职,一去就是两年,我和女演员的联络因此也越来越少,在回国之前,我特意买了一枚钻石戒指,准备给女朋友一个惊喜,然而半路上得知,一个月前,女演员已和某男影星结了婚,我一气之下把戒指扔进了大海。几天后,我回到了国内某市,在一家餐馆喝闷酒,鱼端上来了,我心烦意乱地塞进嘴里,刚嚼了两下,忽然牙被一个东西硌了一下。你们猜,我吃着了什么?”
“戒指。”大伙一齐说道:
老人诡秘地一笑:“不,是一块鱼骨头。”
“哈……”人群突然爆发出爽朗的笑声,这位老者以出人意料的回答,活跃了了气氛,受到了别人的欢迎。
这位老者出人意料的回答就是一种说话上的出奇制胜,他不但缓和了气氛,还赢得了别人的好感。有时候,出奇制胜需要打破思维定势。1995年“香港小姐”选美大赛准决赛时,为了测试参赛小姐谈吐应对的技巧,司仪问参赛的几位小姐:“假如要你在下面3个人中选择一个作为你的终身伴侣,你会选谁呢?这3个人是贝多芬、希特勒、爱因斯坦。”甲小姐选择了贝多芬,说愿意“嫁给艺术”;乙小姐选择了爱因斯坦,说自己很希望“献身科学”;丙小姐则毫不犹豫地说:“我要嫁给恶魔希特勒!”一语既出,满座哗然。只见丙小姐从容解释道:“因为我愿意做个天使,专用高尚的情怀感化魔鬼。如果我嫁给希特勒,第二次世界大战就不会发生,千千万万人的性命就会保住。”
话音刚落,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评委给丙小姐亮出了最高分。丙小姐之所以获得成功,关键在于她能打破常规,违反一般人认为“不能嫁给坏人”的思维定势,又能够自圆其说,从而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出奇制胜就是要善于打破常规,同时还不失体统,让人们在出乎意料之外,言谈笑语之中,领略到我们说话办事的过人之处。
吃亏吃在明处
我们都知道“吃亏是福”,却不知道,吃亏也要讲求技巧,否则就难以成为福。有很多人为了息事宁人,往往是去吃暗亏,结果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为人处世,吃亏要吃在明处,否则就是吃哑巴亏,吃了亏还不能说出来,这样的亏不如不吃。吃亏,就要吃在明处,让对方知道我们做出的牺牲,这样才能达到协调的目的。
陈嚣与纪伯为邻,一天夜里,纪伯偷偷地将隔开两家的竹篱笆,向陈家移了一点,以便让自己的院子宽一点,恰好被陈嚣看到了。纪伯走了,陈嚣将篱笆又往自己这边移了一丈,使纪伯的院子更宽敞了。纪伯发现后,很是愧疚,不但还了侵占陈家的地方,而且还将篱笆往自己这边移了一丈。
陈嚣的主动吃亏,让纪伯感到相当内疚,他产生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感觉,这就欠下了陈嚣一个人情,即使他还了这个人情,但是每当他想起时,他还是会内疚,还是会想法报答陈嚣。所以,有时主动吃亏最常表现为要为朋友文过饰非,既让他觉得欠你的人情,又让他知道自己做错了。
“吃亏是福”本身是一个利益交换等式,吃亏者并不希望利益白白受损,而是希望用“吃亏”换来“福”,至于什么是“福”,每个人的见解都不同。所以,用眼前利益的暂时损失去换取长远的利益,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吃亏是福”,否则,就是吃傻亏。正因为如此,还有一句话叫“吃亏在明处才是福”,明明白白的吃亏,让对方知道我们是主动地吃亏,认同我们的吃亏,感谢我们的吃亏,我们才能换取他人“知恩图报”。
吃亏要吃到明处。因为吃亏,我们就成了施者,朋友则成了受者,看上去是我们是吃了亏,他得了益,然而,朋友却欠了我们一个情。在友谊、情谊的天平上,我们已为自己加了一个筹码,这是比金钱、比财富更值得珍视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