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做事的第6张底牌是:用智。拿破仑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威力,剑与智慧,而从长远看,剑又常被智慧制服。懂得运用智慧处理和解决问题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手握这张底牌,常能以弱制强,事半功倍;常能出奇制胜,巧获成功。
抬高别人,成就自己
为别人鼓掌,其实也是在给自己加油,抬高别人,也是在成就自己。当我们没有成功时,我们应该真诚地为走向成功的人鼓掌;当我们走向成功时,更要学会为别人鼓掌,这时,抬高别人,则是一种成就自己的智慧。
克里与布什竞选总统,选举结果揭晓后,克里当天就打电话给连任的布什总统,诚恳地承认竞选失败,并祝贺布什成功连任。布什也在随后发表的简短演讲中称赞克里是一个“令人钦佩的对手”,并赞誉克里在竞选中的出色表现。这个美好的局面,使原先担心因总统大选出现的选票争端,而损害美国形象的分析家们松了一口气,克里的支持者,说他们没有看错人。布什的支持者也认为克里的表现无可挑剔,说他是输了大选,却赢得了尊敬,克里虽败犹荣,以一个智者的形象很体面地告别了大选。
抬高别人就是抬高自己,诋毁别人就是诋毁自己。抬高别人就是抬高自己,无论是什么样的人,能够在领导面前说出别人一大堆优点来,就是个很好的个性,这其实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品质。当然,抬高别人,不是要我们刻意贬低自己,更不是吹牛拍马,而是在间接地成就自己。只有敢于承认别人的闪光点的人,才是一个对自己充满自信的成功的人。三国名将周瑜,对诸葛亮的加害失败后,责怪上天“既生瑜,何生亮”,终因气量狭小而白天;庞涓贵为魏国大元帅,却因妒恨孙膑之才,终于落得兵败身亡的下场。诋毁别人,并不能抬高自己,反而会诋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似乎常听人说到这样的事情,自己做的什么都是对的,别人做的什么事都不对,其实对不对,在许多人心中都有一把尺子,经常诋毁别人,只会降低自己的人格。
有一位已工作十余年的老干部,他向来十分低调,只是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从最初的职员到现在车间主任,每次在他受到领导的表彰和嘉奖时,他都会对领导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耀,这是整个集体的荣耀,是整个集体的功劳,我没什么可以炫耀的,要嘉奖就嘉奖在座的所有人吧,是他们创造了我们厂的奇迹!”他就这样一直都把荣耀、把优越感献给别人,因此也一直深受工人们的爱戴和拥护。
抬高别人,并不是无根据、无缘由的溜须拍马,抬高别人有两个秘诀:一是知己知彼,这样才能“抬”到位;二是不要“抬”得过于露骨,要做到无声无息且不露痕迹。
有一个笑话,说从前有人在某县官跟前说,他出道之时,师父教给他捧人之法,有所谓“高帽子”九十九顶,用以送人,可以无往而不胜。县官听了,大不以为然,说:“我就不喜欢吹捧别人的人。”其人连忙附和道:“对对,您的情况不同,您是个例外,像大人这样不喜欢被吹捧的人,天下能有几个呢?”县官脸色顿时大为缓和。走出官邸时,其人道:“九十九顶‘高帽子’已送走一顶了。”
抬高别人,简言之就是说别人的好话,抬高别人的身价。有时候,抬高需要通过一些非语言的行为来实现。和珅工于心计,头脑机敏,善于捕捉乾隆的心理,总是选取恰当的方式,博取乾隆的欢心。他还对乾隆的性情喜好、生活习惯,进行细心观察和深入研究,尤其是对乾隆的脾气、爱憎等了如指掌。往往是乾隆想要什么,不等乾隆开口,他就想到了,有些乾隆未考虑到的,他也安排得很好。尤其是他会在适当的时候,暗地里把乾隆“抬”起来。因此,他很受乾隆的宠爱。因此,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和珅能够一朝得势,是与他的善于抬高分不开的。
大智若愚成大事
“大智若愚”被普遍认为是做人最高的最玄妙的境界,如果有谁能得到“大智若愚”的评价,那表明这个人可以在人生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了。
人活在世,恐怕一般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是愚昧的、笨拙的,而愚、拙、屈、讷等词汇也都给人以消极、低下、无能、侮辱等不良感觉。人们认为,愚昧、无知完全是弱者的代名词。虽然,这种感觉很难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甚至还会遭到别人的轻视和忽视,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具备这些特点的人却总能让我们放松警惕和戒备。
塔克文是罗马的最后一代国王,他残暴地杀害了布鲁图斯的父亲和哥哥。布鲁图斯装成傻子才得以幸免。布鲁图斯装傻子装得极为逼真,以至于国王认为他可以作为笑料被留在宫中任意行走。罗马有个美女圣瑟雷提亚,她已经嫁了人,却被国王抢进了宫,但她拒不从命,为了贞洁和自由而自杀了。于是,布鲁图斯借机去找这个美女的丈夫和父亲,要他们发誓为她报仇。最终,他得道多助,撕下了傻子的伪装,用慷慨激昂的演说动员起人民,又赢得了军队的支持,终于推翻并放逐了国王,结束了罗马的专制时代,建立了罗马共和国。布鲁图斯和他的战友考拉提督斯则当选为首席执政官。
这种甘为愚钝、甘为弱者的做人之术实际上是精于算计的渊薮,使自己不露真相,从而达到麻痹和迷惑敌人,取得最后成功的目的。
有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人的确有聪明和糊涂之分。然而,聪明和糊涂却包含着人生的辩证法,包含着人生成功的智慧。愚者并非真愚,不过是一种生存策略。大智之人,欲达其远志,没有一点机巧权变是绝对不行的。尤其身处险境或不如意之时则更需藏巧于拙,韬光养晦,不以锋锐示人。
“大智若愚”从字面上理解,大智亦即最高的智慧接近于没有智慧,接近于愚。智慧如果过于外露,仍然称不上高级的智慧,“聪明反被聪明误”,“多智则谋”,一个人过分地精于算计反而会被人算计。智和愚对人一生命运的影响极大。真正的智者未必要大肆张扬,百川合流,而成其大,土石并砌,以实其坚,这才是大智若愚。
大智若愚,重在一个“若”字,“若”设计了巨大的假象与骗局,掩饰了真实的野心、权欲、才华、声望、感情。从智谋的原则来看,它体现为以静制动、以暗处明、以柔克刚、以反处正之道,表现为降格以待的智慧。如果要克敌制胜,那么可以在不受干扰,不被戒惧的条件下,暗中积极准备,以奇制胜,以有备胜无备;如果意图在于获得外界的赏识,愚钝的外表可以降低外界对自己的期待,而实际的表现却又超出外界对自己的期待,这样的智慧表现就能出其不意,引人重视。大智若愚是在平凡中表现不平凡,在消极中表现积极,在无备中表现有备,在静中观察动,在暗中分析明,因此它比积极、比有备、比动、比明更具优势,更能保护自己。
大智若愚也并不一定要装疯卖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大智若愚通常是要躲开别人的强势,无论我们有多么聪明,都要学会退让,成全别人的小聪明。这样做既不得罪人,而且还能促成和他人的合作,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要知道,形势不利以退为进本来就是一种智慧。
攻城为上,攻心为下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在说话办事时也是如此。攻哪儿都不如攻心最有效,这是古往今来已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一条黄金定律。
所谓“攻心为上”,就是在说话办事时,运用计策攻占对方的心理,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提起“攻心”,有人就会立即联想到“阴谋”与“阴险狡诈”等字眼。其实,“阴谋”在古代本身并不含有贬义。“攻心术”放置于现代,也只不过是一种心理战术。
诸葛亮是个很出色的“心理学家”,可以说,他将“攻心术”运用到了极致。他的智摆空城计,就是看透了常人的心理,而反其道行之;诸葛亮曾不厌其烦的七擒孟获而不杀,就是为了输南蛮一个心服口服……诸葛亮一生的锦囊妙计,给后人的实际运用留下了不朽的典范。
攻心,其实在某种情况下,还表现为一种透视对方心理薄弱环节的能力。人非圣贤,所以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人们所不知道的弱点,这多数体现为对诱惑的欲望,只是不同的人对诱惑的抵抗力不同罢了。所以,不论是面对上司还是面对下属,还是面对任何对我们有威胁或是有帮助的人,如果能厚着脸皮攻破他的心灵缺口,我们就会胜人一筹。
清心寡欲的人对诱惑的抵抗力稍微强一些,欲望多而且欲望厚的人对诱惑的抵抗力就会差一些。人类的欲望有很多种,食欲、贪欲,甚至是求生欲,我们一旦能知道他目前最为迫切的愿望或者欲望,就是抓住了他的心理弱点,就能对他进一步展开攻心术。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因为参战而动员青年人服兵役,但多数美国青年过惯了舒适生活,担心自己的生命会骤然消失,因此抵制美国五角大楼发出的参军号召。俄亥俄州的地方行政长官已经是第五次被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训斥得灰头土脸。他已经说得口干舌燥,却仍然无法说服那些懦弱且喋喋不休的青年。正当他焦头烂额之际,有人向他介绍一位大名鼎鼎的心理学家。
这位心理学家来到招募现场,面对台下东张西望的青年开始了他的演讲。“亲爱的先生们,我和你们一样,特别珍惜自己的生命。”青年们见他颇有学者风度,说话又切合自己胃口,便开始安静下来聆听。“首先我要提醒大家,热爱生命无罪,因为每个人只有一条、一次生命。凭良心说,我同样反对战争,恐惧死亡,如果要求我到前线去,我也会和大家一样逃避这项命令。但是,我也存有另外一种侥幸心理,假如我服兵役,可能只有一半的几率会上前线作战,因为也有可能留在后方。即使上了前线,我作战的可能性同样也只有一半,因为说不定我会成为某长官的助手而留在安全地方。万一我不幸必须扛起枪,受伤的可能性依然只有一半。即使不幸挂彩,轻伤也不致受到死神的召唤。因此,我实在没有担忧的理由。如果是重伤,或许在医生的帮助下也能逃离地狱的鬼门关。如果我不幸为国捐躯,亲人和朋友也将为我感到骄傲,我的父母不但会受颁一枚最高勋章,还有一笔数量可观的抚恤金和保险金。邻居小孩子们会以我为勇士,把我当成偶像来崇拜。而我——一位伟大的战士也会进入天堂,来到慈祥的天父身边,说不定还能见到万人敬仰的华盛顿将军呢!”
台下青年们放声畅笑,一时报名参军者非常踊跃。实际上,这位心理学家只是使用了心理战术,发挥了他善用语言操纵别人心理的特长而已。如同催眠一般,先瓦解众人坚固的防御心理,进而抽丝剥笋,层层分析了战争并不可怕的道理,最后以崇高的荣誉予以召唤,终于使青年们心动神摇,愿意走上战场。
避实就虚,藏而不露
天地之大,以无为心;圣人虽大,以虚为主。虚己待人就能接受他人,虚己接物就能容纳万物,虚己用世就能转圆于世。只有先虚己。才能承受百实,化解百怨。
避实就虚,关于虚实问题,老子为我们分析得最为透彻。老子说:“道是看不见的虚体,空虚无形,但它的作用却无穷无尽,不可估量。它是那样深沉,好像是万物的主宰。它磨掉了自己的锐气,不露锋芒,解脱了纷乱烦扰,隐蔽了自身的光芒,把自己混同于尘俗。它是那样深沉而无形无象,好像存在,又好像不存在。”
老子又说:“圣人治理天下,是使人们头脑简单、淳朴,填满他们的肚腹,削弱他们的意志,增强他们的健康体魄。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使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从而考察它往复的道理。”
这些都说明了避实就虚的大作用。从道家的观念看来,他们处世,贵在“以虚无为根本,以柔弱为实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因顺万物的变化”。
虚而不实、不争,才不致受外物的迷惑引诱,才能坚守内心的真我,保持本色的风格。虚己,才能处处保留回旋的余地,任凭纷争无限,皆可全身而存。
“虚”是不骄不躁,接受万事万物的挑战,从中领受有益的养分以滋养自身,充盈自我。虚怀若谷,就是不自负、不自满。“虚”者,才能够戒除骄躁,才能够淡泊名利。
所谓“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虚”者能够深藏不露。曾国藩练兵时,每天午饭后总是邀幕僚们下围棋。一天,忽然有一个人向他告密,说某统领要叛变了。告密人就是这个统领的部下。曾国藩大怒,立即命令手下将告密者杀了示众。一会儿,被告密要叛变的统领前来给曾国藩谢恩。曾国藩脸色一变,命令左右马上将统领斩首。幕僚们都不知为什么,曾国藩笑着说:“这就不是你们所能明白的了。”说罢,命令把统领斩首了。他又对幕僚们说:“告密者说的是真实的,我如果不杀他,这位统领知道自己被告发了,势必立刻叛变,由于我杀了告密的人,就把统领骗来了。”
曾国藩以虚来掩实,杀敌人于无形之中。蒙蔽别人最关键的在于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和目的。不能让人发现,更不能让人预见,所以诈者蒙蔽他人时,常玩的把戏便是声东击西,假装瞄准一个目标煞有介事地佯攻一番,其实,暗自瞅准别人不留心的靶子,然后伺机施以致命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