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做事的第4张底牌是:善良。善良能使人的灵魂变得纯洁,能使人的胸怀变得更加宽广。善良是人间的大慈大爱,因为善良会产生善行。手握这张底牌,我们才能活得问心无愧,并且一直会活在暖暖的爱中。
人之初,性本善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良、向善之美;与人交往,讲究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对己要求,主张独善其身、善心常驻。记得一位名人说过,对众人而言,唯一的权力是法律;对个人而言,唯一的权力是善良。
有这样两则小故事,想必很多人已经耳熟能详了。一则是说一场暴风雨过后,成千上万条鱼被卷到一个海滩上,一个小男孩每捡到一条便送到大海里,他不厌其烦地捡着。一位恰好路过的老人对他说:“你一天也捡不了几条。”小男孩一边捡着一边说道:“起码我捡到的鱼,它们得到了新的生命。”一时间,老人为之语塞。
还有一则故事是发生在巴西丛林里,一位猎人在射杀一只豹子时,竟看到这只豹子拖着流出肠子的身躯,爬了半个小时,来到两只幼豹面前,喂了最后一口奶后倒了下来。看到这一幕,这位猎人流着悔恨的眼泪折断了猎枪。如果说前一个善,讲的是母亲对孩子的善良圣洁,那后一个故事中猎人的良心发现也不失为一种“善莫大焉”。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称善良为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使盲人“看到”、聋子“听到”。心存善良之人,他们的心滚烫,情火热,可以驱赶寒冷,横扫阴霾。善意产生善行,同善良的人接触,往往智慧得到开启,情操变得高尚,灵魂变得纯洁,胸怀更加宽阔。与善良之人相处,不必设防,心底坦荡。
播种善良,才能收获希望。一个人可以没有让旁人惊羡的姿态,也可以忍受“缺金少银”的日子,但离开了善良,却足以让人生搁浅和褪色——因为善良是生命的黄金。多一些善良,多一些谦让,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就会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美好和幸福。这是善良的人们向往和追求的,也是我们勤劳善良的中华民族所提倡和弘扬的。
人的品质能够表现出来的善良,才是真正的善良。从时间上来说,真正的善良之举,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长期坚持善举,终身不诲。如深圳的艺人丛飞数年向希望工程捐款数百万,捐完所有的积蓄,即使在得知自己患绝症时,仍不停止捐款。“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从空间上来说,真正的善良之举,不仅是一点一事之善举,而是对万事万物都有善心、善意、善举,是“普度众生”。真正的善良之举是隐姓埋名,不张扬、不作秀、不图回报的善举。
善良之善事、善举很多很多,而我们要追求的不止是这些具体的东西,更应该追求善良的本质。人之初,性本善,这是对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成果除满足自己的生活外,还有剩余,于是便产生了贫富,有了强弱之分。如何对待贫富、强弱,便有了善恶,善与恶是相对而又相伴。佛教中的普度众生,意思就是要劝人向善。古人的善良体现在多方面,打猎者不猎杀幼仔和孕兽,打渔者不用密网网小鱼,伐木者不伐稚苗等,可见善良作用于社会的意义。善良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人人都有善心、善意、善举;善良在社会中产生互动,便是和谐社会。
人之初,性本善。这句流传千百年、被奉为经典教条的中国人眼中的“圣经”,我们似乎也常常把它挂在嘴边,甚至连三岁小孩儿都能倒背如流。可见,不管人性本善还是本恶,两者争论得是如何激烈,大多数人们还是愿意相信人性本善。既然,善良是人类的天性,我们也愿意去相信自己拥有这份天性,那么我们就应该从自身做起,将这份天性发扬光大,流芳百世。
百善孝为先
我国有很多流传已久的孝的故事。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他们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汉文帝于高后八年即地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总是亲口尝过之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孝,乃是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尊敬、依从、感恩的心理。婴孩呱呱落地,从此即与父母家人朝夕生活在一起,其最亲者,无过于父母双亲。父母对孩子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为子女的成长付出了全部的心血。此种慈爱之情,婴儿即能感知。
世界上最珍贵的爱,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之爱如滴滴甘露,如细雨般亲吻着干涸的泥土。在生活中,没有人可以替代父母的关爱。面对这份厚重如山的爱,每个孩子都应该珍惜并认真付出,孝敬父母,感恩父母,因为那是一种责任。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不仅能展示人性的善良,还能更好的促进人际关系的和睦相处。但是,在这个日新月异,进步神速的社会,该怎样去孝顺我们的父母呢?
有人认为,给父母请保姆,吃大餐,带他们去旅游就是孝顺父母。其实,这只能是算做到孝敬父母的一部分。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因此,如果不能从心里尊敬父母,就不是真正的孝道。只有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使老人得到满足,做儿女的才算真正尽到了孝心。孝顺父母其实很简单,需要我们发自内心的去理解、关怀父母,使他们从心里得到真正的安慰。父亲节的时候,我们给爸爸买条鱼,工作再忙,我们也要亲自给送去,爸爸会乐得嘴都合不上的;母亲节的时候,我们给妈妈买一双袜子,亲自给妈妈穿上,她眼睛里也会闪现感动的泪花。有一篇感人的广告非常好:一个大眼睛的小男孩,吃力的端着一盆水,天真的对妈妈说:妈妈,洗脚!这则广告一直在热播,就是因为它所表现出来的那份至深的爱,和发自内心的感恩。孝敬父母就是这么简单,为他们端来一盆洗脚水;给他们沏一杯热茶;为他们捏捏肩膀;父母过生日的时候,给他们一个问候……父母就会被我们的孝心、孝行所打动。父母太容易满足了,《常回家看看》就代表了他们的心声,那就是父母对我们最温暖的渴求。
当然,孝顺两字中还有一个关键的字──顺。“顺”在孝道中也是非常主要的。没有顺就谈不上孝,顺就是顺从父母的意志,了解父母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愿,然后按照父母的意志,去做一些父母所期望的事情。老年人需要子女的尊重和善待。在生活中,老年人都希望子女能充分尊重自己的生活选择。所以,做子女的要处处尊重老人,就是面对老人的一些缺点,子女也要宽容和谅解。
另外,孝顺父母是不能够等待的,也许等我们有钱了,有时间,有精力了,一切也就来不及了。有句古话说的好,“子欲养而亲不在,”这也许就是人世间最悲哀,最后悔的事。趁着我们的父母健在,去好好孝顺我们的父母,不要再等到明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为我们默默地付出了一生的爱,我们也唯有好好地爱他们,孝顺他们来回报这份无私伟大的爱。
与人为善,善莫大焉
“与人为善”出自《孟子·公孙丑上》的故事,其本意是汲取别人的优点,与他人同做善事。后来它的语意有了引申和发展,指的是以善意的态度对待和帮助他人。与人为善,是人类一种高尚的品德,是智者心灵深处的一种沟通,是仁者个人内心世界的一片广阔。
人活在世,免不了要与人打交道。百人百性,每个人都有独自的生活规律。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没有群体意识,不能融个性于共性之中,就很难顺利地度过一生。与人为善,既是中华民族的一句古训,也是做人的准则之一。它既是中华民族德之大成,亦是德在生活中的具体化。人人都明白与人为善所涵盖的人生哲理,但要真正做到与人为善其实并不容易。
与人为善要待人宽容大度。即事事处处为他人着想,胸襟宽阔,豁达大度,不计小怨。当与他人发生冲突时,要有包容之心,多检查自己,少责怪他人,即使是别人错了,也不要得理不饶人,针锋相对,硬要争个输赢,弄到反目为仇,处处树敌;当自己因误解和诬陷而受到委屈时,要自我劝解,忍辱负重,委曲求全,让时间去澄清事实,不要暴跳如雷,怒发冲冠,大吵大闹,兴师问罪;当有人做了对不起我们的事,甚至伤害了我们时,不要耿耿于怀,以牙还牙,借机报复,而应容人之过,谅人之失,捐弃前嫌,以德报怨,主动拆掉心中的围墙,消除彼此之间的怨恨,化消极为积极,化冲突为和睦,化对手为朋友。
与人为善就是要常怀善心。见到别人的成绩和进步,不要心生忌妒,故意挑剔,诋毁别人,而要为之高兴,扬人之善,并见贤思齐,虚心向别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见到别人的缺点和错误时,要以善意的态度,真心诚意地予以帮助,使其克服缺点,改正错误,与之共同进步,不要隔岸观火,幸灾乐祸,更不要乘人之危,落井下石,一棍子把人打死。
与人为善就是要乐善好施。要常怀爱心,无私奉献,助人为乐。当别人遇到烦恼和不顺心的事时,要主动亲近,好心劝慰,释人之惑,使其消除烦恼,从苦恼走向欢乐;当别人身处危险时,要奋不顾身,舍命相救,解人之危;当别人生活遇到困难或遭遇不幸时,要伸出援助之手,解囊相助,雪中送炭,帮助别人点亮心中的冰灯,使其渡过难关。
与人为善有利于促进和谐。实现社会和谐,共建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和谐社会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的身心之间的和谐、社会诸要素之间的和谐等等,其中最基本的方面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做到用与人为善的态度来处理人际关系,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促进社会和谐。
与人为善有利于推进发展。坚持与人为善,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和谐,有利于社会发展。社会是由人类个体构成的,如果人与人之间能够做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形成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与人为善能够使自己生活得更快乐。与人为善,其实并不需要我们刻意做作,只要有一颗平常心就行了。来自早晨一个无意的微笑就有可能带动一整天积极向上的精神。与人为善使人有一种充实感,可以为自己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使自己有一个发展个性与创造力的自由天地,并享受到一种施恩与人的快乐,从而更有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
与人为善,善莫大焉。与人为善是一种崇高的道德修养,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更是社会和谐的一种润滑剂。每个人都应加强与人为善的道德修养,并逐步形成与人为善的社会风气。如果每个人都做到了与人为善,那么,人际关系就会得到改善,生活就会得到安宁,团结就会得到增强,社会风气就会更加清新,整个社会就能演奏出美妙和谐的乐章。
见义勇为,义字当先
“人间正道是沧桑”,人间有了正义,黑暗才无法嚣张,社会才不致堕落,人生才不会无助。见义勇为,就是在正义和道义面前所表现出的不怕个人风险、不计个人得失的勇气和行为。这是检验一个人道德品质优劣的一块试金石,也是衡量一个人品格高低的一把标尺。
顾名思义:“见”就是看见;“义”就是正义;“勇”就是奋勇;“为”就是行动、作为。见义勇为便是看到正义的事情奋勇的去做。见义勇为,“义”是核心,“勇”是后盾。要做到见义勇为,首先要理解“义”的含义。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仁义”是儒家道德理论的核心观念。没有仁,义便不能发生;没有义,仁便不能完成。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义勇”二字,撑起了中华美德的一片天。救死扶伤和见义勇为的故事跃入眼帘,任何一个有良知的公民,都会被这种舍生忘死,义无反顾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的精神所感动。正是这些平凡的人,用他们无私的爱心构建起我们的和谐社会。他们让我们看到:世界就是美好的,人心就是正义的灵魂所在。和平年代,谁是真正的英雄?见义勇为者当之无愧,他们是社会正义的代名词,是平安建设的中流砥柱,更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榜样。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就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情怀,就有一个“好汉三个帮”的无私精神。在今天和谐社会的不断进步中,时代呼唤英雄,社会需要英雄,更应该传承这种精神,把我们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