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血压测量仪器
(1)水银柱血压计:它也是我们目前常用的血压计。
(2)气压表式血压计:形状类似气压表,体积小,轻便,容易携带。使用方便。它所测得的血压通常偏低。
(3)电子血压计:这种仪器可以自动显示血压读数,便于自己测量血压,而且因为它采用了电子元件,所以不会发生水银泄漏。一般有上臂式、手腕式与指套式三种,上臂式可靠性较好,所以一般推荐使用这种电子血压计。
(4)动态血压监测仪:可以较长时间地监测血压,不但能够反映一段时间内的血压变化,并能通过电子计算机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从而用于24小时血压监测和药物疗效观察。但是动态血压监测仪在体力活动以及外界有较大振动时将不能测得血数。
在家里用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
患者自己在家中测量血压有助于监测自己的降压效果,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一般推荐18/11.3千帕(135/85毫米汞柱)为自测血压的正常上限参考值。需要注意的是,家里的血压计应定期到医院进行校准,而且要按照正规的方法进行测量。
(1)首先在有靠背的椅子上静坐5分钟,露出上臂(最好是右臂),注意肘部要放置在和心脏一样高的位置。特殊情况下特别是存在直立性低血压危险的患者应再取站位测量。
(2)使用大小合适的袖带。袖带内的气囊至少应包裹80%上臂,袖带的下缘应在距离肘窝大约2厘米处,将听诊器放在肘窝动脉搏动的地方。
(3)快速充气,当桡动脉(即通常中医医生号脉处)搏动消失后,再加压4千帕(30毫米汞柱)左右,然后缓慢放气(放气速度大约是每秒0.27~0.8千帕(2~6毫米汞柱)。
(4)在放气过程中,仔细听声音的变化,并观察水银柱的读数,当听到第一次有规律的搏动声时的血压计读数,为收缩压。继续放气,当搏动声音消失时的血压计读数,为舒张压。
(5)保管好血压计:在家里用水银柱血压计测血压时,在测完血压后一定要将血压计向右(面向你)倾斜,以使刻度表内的水银全部流进水银储槽内,再将锁插向右方,以防水银外漏,污染血压计造成对人体的毒害,而且影响准确性。
自己在家测量血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测量血压时应尽量保持安静、心情松弛。紧张、焦虑、疲劳、失眠、剧烈活动等都会影响测量血压的准确性。
(2)测量血压时,上臂必须充分暴露,如果衣物过多,测得的血压值会偏高。
(3)如果需要重复测量,血压计读数应保持在0位,相隔2分钟后,再重新充气测量,取两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血压值。
初次就诊的高血压患者需要做的检查
就诊时最好带齐以前所有的检查结果,并且仔细回顾一下自己的病情,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医生全面了解病情,另一方面也可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
1.了解病史
医生主要会询问患者有无高血压或其他疾病的家族史;以前是否患过其他疾病,如糖尿病、血脂异常等;何时发现自己的血压升高、是否服用过降压药以及服用药物的种类和剂量等。还包括日常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体力活动、工作情况等。
2.体格检查
全面的体格检查非常重要,包括正确测量血压,必要时要测量左右上肢血压,甚至双下肢血压,了解其是否有明显差异;测量身高和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1),测量腰围;检查眼底;听颈动脉、腹部动脉、股动脉是否有杂音;全面检查心肺、外周动脉以及肾脏的情况等。
3.实验室检查
高血压患者常需进行以下检查,包括心电图、血常规、尿液分析、血钾、血钙、肌酐、血糖以及血脂水平(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如有必要,还需进行超声心动图和动态心电图等检查。通过这些检查,医生才能对您的病情作出全面的判断,选择适合的药物进行治疗。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动态血压监测
动态血压监测可以提供24小时、白天与夜间各时间段血压的情况,能够比较敏感、客观地反映血压的实际水平、血压变异性和血压的昼夜节律,对靶器官损害以及预后的判断比诊所偶测血压更确切。临床上,可用于诊断“性高血压”(这些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多正常)、顽固性高血压、发作性高血压或低血压、血压波动异常(同次或不同次)等患者。那么哪些患者应该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呢?具体的适用情况如下:
(1)最近刚患上“高血压”,且诊室的偶测血压中低压<;1.4千帕(105毫米汞柱),同时无心、脑、肾损害证据;
(2)临界高血压和不稳定的高血压;
(3)经合适的药物治疗后血压仍控制不满意;
(4)诊室血压控制满意,但是靶器官损害仍然加重;
(5)有晕厥史和体位性低血压,可以配合动态血压监测检查来明确病因;
(6)评估药物疗效。
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时,受测者可以进行正常的日常生活,并要注意记录自己的活动情况(包括活动的时间、种类、强度、有无不适等),一般监测24小时。一般情况下动态血压监测的正常标准:24小时平均血压<;17.33/10.7千帕(130/80毫米汞柱),白昼平均血压<;18/11.33千帕(135/85毫米汞柱),夜间平均血压<;16.67/10千帕(125/75毫米汞柱)。正常情况下,夜间血压均值比白天血压均值低10%~20%。
患者在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袖带一般放在左上臂,每次开始测量时左上臂应尽量保持不动。以免袖带松动或脱落;
(2)袖带充气时被测者应保持坐立姿势或保持上臂垂直不动;
(3)睡觉时要尽量避免身体压到上臂,影响血压读数的正确性。
一般症状与体征
高血压病的临床症状是多种多样的。有人统计,高血压可出现30余种不同的临床症状。主要有眩晕、头痛、头涨、心悸、失眠、记忆力减退、耳鸣、乏力、多梦、腰膝酸软、肢体麻木、颈部拘急、肌肉跳动等。在体征上,可见面赤、唇绀以及根据症候类型的不同而出现一些舌苔、脉象的改变。
1.头痛、头重
头痛是高血压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高血压病的头痛有几个特点:疼痛的部位通常在后脑部,或两侧的太阳穴部位;痛状呈跳动性(跳痛),程度较厉害,颈后部可有搏动的感觉。
有些头痛则仅仅是头部沉重感或压迫感。很多患者常述说头痛在晨起时较明显,洗完脸或稍微活动一下又好一些,剧烈运动或精神疲乏时会加重。这种头痛主要是由于高血压使脑血管舒缩功能失常而引起的。
2.眩晕
眩晕就是患者自觉头晕眼花的症状。一般病情较轻者,闭目养神,休息片刻后,其眩晕症状可以慢慢地消失;如果病情较重,则头晕目眩,如坐舟车之中,旋转不定,头重脚轻,重则站立不稳。如果出现这种严重情况,应立即进行必要的处理,否则可能会发展到突然昏倒、神识不清、半身不遂等症,即中医所称的“中风”(现代医学称为“脑血管意外”)。
3.心悸
心悸,就是患者心中发慌、感觉心脏跳动不安的一种症状。中医把心悸分为两种:由外界环境的刺激因素(如猛烈的响声等)而引起的心慌心跳称为“惊悸”;由于内在因素(如心气不足)而引起的叫做“怔忡”。惊悸与怔忡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惊悸日久不愈,可以逐渐发展成为怔忡,因此二者在习惯上统称为心悸。据临床观察,惊悸多见于高血压病的早期,而怔忡则主要见于中、晚期高血压病,常伴有心脏功能的失常。
4.失眠、多梦
失眠,中医学术语称为“不寐”,是指患者经常性不能获得正常睡眠。轻者表现为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容易醒转,半夜醒来后就无法再次入眠;重者甚至彻夜不眠。高血压病的失眠常可伴有多梦的现象。甚至恶梦纷纭,失眠可见于高血压病的各期,长期失眠又可导致高血压病情的加重。
5.健忘、耳鸣健忘是指患者的记忆力减退;耳鸣是指患者自觉脑中“嗡嗡”轰鸣,或耳中有响声如蝉鸣。中医认为主要是由于肾亏的缘故。Ⅱ~Ⅲ期高血压病患者由于血压较高,常可出现这些症状。一方面是高血压、血管硬化、脑部供血不足等直接影响的结果,另一方面可能与神经衰弱有关。
6.麻木、肌肉酸痛有一些病人,常会出现手指麻木和僵硬的感觉,有些人手臂上还会有“虫子爬”的感觉;有的则表现为腰酸背疼,颈部拘急不舒,肌肉紧张。这种现象多数是由于高血压血管收缩或动脉硬化等原因引起肢体局部供血不足所致,而并非像有些马虎的医生所说的“神经炎”或“风湿痛”。
7.舌象、脉象
高血压患者的舌质可为色红或淡红、暗红,或有淤点、淤斑,舌苔黄或白、腻。一般以舌质红、苔白腻或黄腻为多见。有人对550例患者进行了观察,结果红舌占30.7%,腻苔占40%以上。脉象以弦脉为主(约占85%),还可出现细、滑、涩、数等脉象。
靶器官损害的表现
所谓“靶器官”,顾名思义,就是作为“靶子”的器官,也就是指属于高血压病主要损害对象的脏器。高血压病对心脏、肾脏及大脑的损害最为常见。高血压病在心、肾等器官功能处于代偿阶段时,一般没有心、肾方面的症状;当这些器官受到损害时,就会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1.心脏损害
应当强调,高血压病引起的心脏损害,以心脏扩大最为常见,尤其是引起左心室肥厚;进行性的左心室肥厚,最终可以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
当病人发生心力衰竭时,可见各种症状,如呼吸急促、心悸怔忡、下肢浮肿等。通过心电图、X线和超声心动图等物理检查可查出左心室肥厚。心脏听诊:主动脉区第二心音亢进。此外常因伴有左心房扩大而闻及第四心音。
心力衰竭晚期常导致急性肺水肿,如果抢救不及时,往往导致死亡。
许多长期患有高血压的病人在年轻时可发生冠心病,因为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2.肾脏损害
开始出现肾功能异常的早期表现是夜尿增多。高血压有严重肾损害时可出现慢性肾衰竭症状,病人可出现厌食、恶心、呕吐、嗜睡、蛋白尿、血尿、贫血、乏力、周围浮肿等,同时出现各种肾功能试验异常,如血中的尿素氮、肌酐以及血钾升高等。
多囊肾所致的高血压,常表现为肾脏增大,易于触及。
3.脑损害
高血压可导致脑动脉痉挛,产生头痛、眩晕、眼花等症状。血压突然大幅度升高时,可产生高血压病,出现剧烈头痛、呕吐、视力减退、抽搐、昏迷等脑水肿和颅内高压症状,若不及时抢救可导致死亡。
当高血压病人发生脑血管意外(中风)时,可见到各种体征,如一侧躯体或肢体无力、瘫痪、语言不清、口眼歪斜,甚至不完全性或完全性意识丧失等。
高血压的有关检查与化验
高血压病患者应该做哪些检查,对此医学界一直存在不同的意见。主要争议的焦点在于,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去评价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性。许多专家认为,目前临床上可使用的实验室辅助检查的种类繁多。其中有些检查较为繁琐,且价格昂贵,并非每一位病人都需完成所有的检查项目。一般地讲,大多数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检查相对要简单一些。详尽的实验室检查对这些病人可能是不必要的、多余的,某些检查还可能引起生理不适和危险,同时也给个人和社会带来过多的支出。但对于那些严重的、病情复杂的患者,则需要进行较为详细而深入的检查。通常,病人越年轻、血压越高、病情发展越快,则辅助性检查就应该越细致。以便寻找高血压潜在的可治愈的病因。通常将实验室检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所有高血压患者都应进行的检查项目;另一部分则是适用于,①最初检查已提示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性,②基本的降压治疗未能奏效而选择的进一步检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