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3700000008

第8章 动荡岁月辗转各地(3)

梁羽生原名陈文统,本是简又文的学生,后拜饶宗颐为师,学习制诗填词。梁羽生的老家即是文墟乡屯治村,其父陈信玉先生早年在文墟镇上经营一药局,此店距那廊桥不过一箭之遥。在饶宗颐避难蒙山时梁羽生就已拜识他了,并请饶宗颐教他填词写诗。

1944年重阳日,避难蒙山的文化人曾有个文酒之会。简又文诗吟:“甲申中秋后一夕,举杯邀月忘主客。赵何饶孔联翩来,松风映带须眉碧。振衣千仞饶平饶,经史刚柔凿禹迹。”(岭东饶固庵宗颐,曾寓饶平凤凰山,以千仞名其诗集,尤精古与地学。)简又文因战乱不断逃难,未到广西时,前路茫茫,不知欲往何处,忽想起门生中有一位蒙山人,即梁羽生先生的堂兄陈文奇先生,因而去信联络,即受到陈家的热烈欢迎。简又文一行有三家人,家眷数十人,抵蒙山文墟屯治村时,悉数由梁羽生的父亲陈信玉先生接济,国难之中,他以其真诚的善心款待这批落难的文化人。梁羽生也是在这一期间正式拜简又文先生为师的。饶宗颐与简又文这一时期交往甚密,诗文唱和颇多。

饶宗颐曾在蒙山以易经卜卦,得离卦,卦云突如焚如。果不其然,日军入蒙山实行三光政策,烧杀掠抢,无恶不作。其中以此桥所在的文墟街的“五·一六”血案尤为血腥。日军在2小时之内滥杀手无寸铁的平民7人。从此他不再以易卜卦,因为一卜卦就想到当年那个悲惨的情景。

《蒙山史志通讯》中有江注盛文,指日寇在蒙山9个月,共计杀害男女221人,奸淫妇女91人,烧毁民房1302间,抢掠稻谷4000余担,耕牛100多头,财物无数。而蒙山人民奋起抗击日军的暴行,前仆后继,可歌可泣。或赤手空拳,或以土枪土炮、棍棒为武器,与敌殊死搏斗,毙敌数十名。《文墟早起》又云:“支颐万念集萧晨,独立危桥数过人。一水将愁供浩荡,群山历劫自嶙岣。平时亲友谁相问,故国归期倘及春。生理懒从詹尹卜,荒村只是走踆踆。”逃难之中,饶宗颐还牵挂国事,《哀桂林》、《哀柳州》、《交墟行》等诗中,都因战火下的国破山河在,生灵涂炭的惨景而每每执笔而起,忧患诗篇,读之催人泪下。

蒙山沦陷后,饶宗颐又迁往大瑶山。逃难的途中,生活非常艰苦,有无锡国专的一些学生对饶宗颐非常好,一路上学生都用车推着他走。在逃难的过程中,其实无锡国专师生离散。有一些学生追随饶宗颐,当时也就是一边逃难一边教书。那个时候逃难,经过各地都会受到当地人的招待,否则的话,就没有办法生活了。当时国专有一个学生家在瑶山里,叫欧阳革新,他的家庭是地方上极有权势的,所以国专就迁到他家乡那里去。瑶山是蒙山再进去,更为偏僻的地方。国专的老师蒋石渠就把几个学生带到瑶山,把那里变成一个暂时的教学点。再后来,日本人占领广西,瑶山的县城也被占领了,国专师生只能迁到乡下龙头村。饶宗颐有一诗云:“余生悬虎口,尽室寄龙头。万户多荆杞,孤村有戍楼。”可以算作当时流离失所的真实写照。

饶宗颐当时在“李家祠堂”教几个学生,生活极其艰难。好在饶宗颐得到龙头村李家的供养,在那里写了《愁山赋》等诗词。令人肃然起敬的是,在那样的虎口余生的危难中,饶宗颐竟然不忘做学问。他特地邀了几个学生和文友,两次结伴深入瑶山的少数民族居住地去考察。一路上,过旱峡,泊岭祖村,考察瑶族民俗,不为崎岖山道所阻。

抗战胜利的消息传到蒙山之后,饶宗颐作诗一首以表达其欣喜之情,诗名为《九月三日》,文曰:举杯同祝中兴日,甲午而来恨始平。

一事令人堪莞尔,楼船兼作受降城。无锡国专在北流复学,饶宗颐又再次执教于此。冯振心时任北流国专校长,聘请饶宗颐任教。这个时期,蒋石渠也来了。后来做佛教学会副会长的巨赞和尚也在那里。饶宗颐跟巨赞能讨论佛学的很多问题。校长冯振心也偶尔和饶宗颐谈谈学问,冯是很得中庸之道的,人非常好。冯振心先生可以讲诸子、文字学、《说文》,可以讲诗。但饶宗颐认为他讲的这几门课都是一般性的,平平而已,没有毛病,也没有突出的个性。所以饶宗颐跟他谈学问,只是一种应酬而已,不能谈到学问的太深处。

在战争时期,学校条件很不好,没有做学问的条件,所以无锡国专并对于他的学术事业没有多少促进。后来国专搬回江南去了,学校希望饶宗颐能去,但他没有去。待日本宣布投降,他即乘船东下广州,又转至汕头,回乡主持修志馆。

5

那是一个流离失所的时代,虽然学问上没有大的收获,但却增加了很多诗作。饶宗颐的《瑶山集》就是这段生活的记录。1945年重阳,饶宗颐将他在蒙山避难时所写诗稿合为一集,名曰《瑶山集》,其自序云:“去夏桂林告警,予西奔蒙山,其冬敌复陷蒙,遂乃窜迹荒村,托微命于芦中,类寄食于漂渚。曾两度入大瑶山,攀十丈之天藤,观百围之柚木……干戈未息,忧患方滋。”沉痛悲怆之情,溢于言辞矣!

饶宗颐觉得,这段生活值得留念,可以令人体会到唐朝天宝之乱时诗人杜甫的生活。饶宗颐那时用杜甫的方法写了很多诗,并且把杜甫诗集读了很多遍,从中体会到那个时代的真实面相以及个人在那个乱世中的感受。

而且在那个“四面皆敌”的环境下,饶宗颐保持了一个学人淡定和乐观的心态。与饶宗颐同事的蒋石渠就曾提到,“饶君日夕为诗,几忘烽烟逼人也”。当然除此之外,饶宗颐对于战争造成的灾难也表达了沉痛的悲愤,他在此时的忧患诗篇真可比作当年杜甫的诗篇。

饶宗颐的早年诗歌创作深受诗圣杜甫的影响很大,这一点,前辈诗家刘寅庵在《〈瑶山集〉题辞》中提到:“我乡诗家少学杜,……蕴涵演漾真杜体,已觉宋美难专前”,陈颙则在《读岭南诗人绝句题瑶山草》说:“兵火磨心说太平,晚年相值重诗声。须眉节概邝海雪,忧患诗篇杜少陵。”

如果说,少年时作的《咏优昙花诗》是天才偶现,那么,《瑶山集》就是饶宗颐正式登上诗坛的代表作,充分展现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深厚造诣。《瑶山集》颇有杜甫式的“诗史”特色,在战乱年月中,饶宗颐于1944年夏由桂林疏散,奔逃至蒙山,冬天,蒙山沦陷,乃迁转至大瑶山,跋山涉水,于北流访东坡系舟处。饶宗颐且行且吟,以诗歌记录了他的所历所见所感。

《瑶山集》在风格上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它充分表现了饶宗颐的忧患意识和处乱不惊的淡定。在他的诗文中,有抒发民族义愤,谴责当局的腐败无能;有表达悯时念乱、关怀民瘼的忧思;有励己励人,抒写浩然正气,表达必胜信念的;也有对瑶山山川景象与风土人情进行生动描绘。而贯穿始终的是饶宗颐抚时感怀的情思。当时,钱仲联先生与饶宗颐同在国专,他以同时代人的经历和诗学研究者的眼光,对《瑶山集》的精神品格给予了高度评价。其文如下:选堂先生所处、所见之世也,卢沟炮火迸发,神州寓县,未沦于敌者,回、藏而外,西北鄜州及西南滇、蜀残山一角耳。板荡凄凉,虫沙载路,其犬牙交错之壤,亦敌蹄蹂躏所恒及也。此皆选堂与余身亲而目击者。当是时,海内诗人起而为定远投笔者有之矣,愤而为越石吹晋阳之笳者有之矣,遁迹香江,坐穿幼安之榻者有之矣,讲道交州,为成国之著书以淑世者有之矣,拾橡空山,歌也有思,哭也有怀,藉诗骚以召国魂者有之矣。杨云史、马一浮、林庚白、杨无恙诸君之作,世之所乐颂,而选堂先生《瑶山》一集,尤其独出冠时者也。……长吟短咏,出自肺腑,入人肝脾。以视浣花一老《悲陈陶》、《悲青坂》、《彭衙行》以及《发秦州》至入蜀初程山水奇峻之作,亡胡洗甲,世异心同。余亦尝隶永嘉流人之名矣,桂峤南北,违难时哀吟之地,今诵《瑶山》一集,所以感不绝于余心也。是集也,盖继变风变雅、灵均、浣花以来迄于南明岭表义士屈翁山、陈独漉、邝湛若之绪而扬之,其谁曰不然。在艺术上,《瑶山集》众体皆备,风格多样,除排律之外,举凡五绝、七绝、五律、七律、五古、七古甚至竹枝词各体皆有。其中,尤以七绝、五七言律、五七言古体为多。而随其体式之不同,风格亦复多变。竹枝词语言平易,风调悠悠,颇有民歌风味;绝句言短意长,清新自然,尤其七绝兼得唐宋七绝的神韵;律诗沉郁悲慨,蕴藉深厚,颇得少陵之骨。

而融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为一体,学与诗合,史识与哲理并具,则应是《瑶山集》之最值得注意的特色。从精神品格来看,饶宗颐是以一个现代学者诗人的独立自由的姿态,观察和体验着社会人生和山水自然,并将其化为诗学之表现。从而传统文化中那些陈旧腐臭的气息被彻底清洗掉了,诗歌的精神领地显得无比纯粹无比超逸。这种学人诗的特质,贯穿了饶宗颐一生的诗歌创作,而且随着其独立自由人格的越来越超迈,这种特点越来越突出。学与诗合的具体表现,则是诗中有史,诗中有识,景、事、情、理并融;长于用典隶事,而形成典雅厚重的艺术风貌;从诗歌的创作形式来看,则又表现在喜为诗歌作附注上。这些在创作上呈现出来的诸多艺术特色与选堂后来历半个多世纪的诗歌创作有着血脉相通的关系。

同类推荐
  • 中国二十帝王另类生活扫描

    中国二十帝王另类生活扫描

    本书是一部从历史学的角度解读中国古代二十位帝王的“另类”行为的通俗性读物。在古代中国,帝王拥有至高无上的特权,正是种种特权渲染了他们的另类行为。每一位帝王的另类行为背后都有着复杂而真实的历史背景。他们的另类举止,既是荒诞的,也是真实的。帝王的另类举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性丑恶的一面在作怪,没有了约束与抑制,私欲就会迅速膨胀,残暴、虚荣、好奇、猎奇等就会应运而生。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有对权力加强监督和约束机制,才能有效地避免权力的滥用,防止私欲的膨胀。这些帝王的人生经历所揭示的历史教训,足以警示后人。
  • 大艺术家的审美故事

    大艺术家的审美故事

    艺术可以再现历史,概括生活,表现人类的内心世界。艺术是人类精神的集中、高度的反映。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达·芬奇便是这一时期伟大的艺术家和哲学家。达·芬奇的艺术之手,着重描绘人类的精神领域,著名的壁画《最后的晚餐》和肖像《蒙娜丽莎》是世界绘画史上的传世之作。
  • 达尔文 爱迪生(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达尔文 爱迪生(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达尔文 爱迪生》对达尔文、爱迪生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本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希望可以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香奈儿和她的浪漫传奇

    香奈儿和她的浪漫传奇

    本书讲述可可·香奈儿从一个出身卑微的乡下女孩变身时尚帝国女王的传奇人生,阐述可可·香奈儿的创业感悟及管理之道。
  • 成吉思汗传

    成吉思汗传

    或许在我们眼中,成吉思汗只是众多成功帝王中的一个,但谁又能想到在外国,他却是众所周知的“一把手”皇帝。本书作者殚精竭虑,用细腻的笔触深刻地表达了成吉思汗从崛起到成功的每一个过程,行文幽默,风趣自然。
热门推荐
  • 撞上冰山魔王王妃哪里逃

    撞上冰山魔王王妃哪里逃

    什么!穿越了?不是吧,我想相信科学!什么!冰山魔王?不是吧,为什么被我摊上了!“本王告诉你,你哪里都别想去!!”某人怒不可遏的语气,和冷冰冰的眼神吓得我弱弱点头。得,您厉害,您傲娇,明的不行来暗的,哼!我翻墙,我偷溜,我就不信,你拦得住我!!可为什么就老是被抓呢?唉~一次失败,两次失败,三次还失败!要不算了吧,当当众人羡慕的王妃也不错。咦?为什么某人的眼神,某人的语气,在我一次次惹他生气,一次次给他惹麻烦之后,好像渐渐的,多了些许温柔,多了些许不舍……
  • 生而为魔

    生而为魔

    白衣胜雪的人递过去一把木剑,粉嫩稚气的女孩欢喜接过,爱不释手,仰着头问笑容清浅的人,“你会教我练剑么?”面前的人皓月千里眼里宁静而祥和,“等战事一了,我就带你回帝都。”“你会收我为徒?”得到肯定的答复,小女孩高兴得手舞足蹈,突然又似想到什么,“那你会不会有很多徒弟?”伟岸的人伸出大手宠溺摸她头,“不会,我只收一个徒弟。”行医一生,不误诊一人;修灵一世,助孤魂轮回;医生者,度亡灵,我是一名医生,亦是阴阳师。
  • 都市终极王者

    都市终极王者

    所谓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王者归来混都市,他也有追求,为钱为权为女人奋斗,曾几何时,我们一无所有,从今以后,我们一定要出人头地。他就是萧云飞,注定成为最强王者的男人。
  • 三国是这样演义的

    三国是这样演义的

    三国原班人马,演义原本剧情,过程却早就面目全非。没有穿越,没有先知,愚者不蠢,圣者不洁。历史的选择往往是偶然,但更多是参与者无奈中最优的选择结果。一切黑暗,一切人性,三国是这样演义的······
  • 霸王出世

    霸王出世

    末法时期,天道衰亡,群仙陨落,自此神州无仙。下有神州百国论战,上有修士欲破法成仙。少年郎自天山来,踏足神州,红尘修道。身处末法,唯有破道,方可成仙,成就霸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燕子笺

    燕子笺

    长篇平话小说《燕子笺》,十八回。不题撰人。叙唐扶风茂陵才子霍都梁,高才博学,文韬武略,在安史之乱中,与郦尚书之女飞云成婚;后中状元,又授了宏文馆学士兼河陇节度使,亦与妓女华行云结为夫妇,二妻双双得到封诰。
  • 溟渊剑

    溟渊剑

    溟渊剑,杀戮,噬主,无情之刃,这是它的特色。即可嗜血妖魔,也可屠戮仙神,这是它的神力。它的存在即可是末日的风暴也可是黎明前的希望。少年偶得溟渊剑。他斩妖除魔不为名他替天行道不为利只为我们都能有尊严的好好活着。溟渊剑原名冥怨,威力强大,可召唤魂兽撕裂空间。溟渊剑身有七颗墨绿色的宝石,乃是传说中的混沌空间的灵脉的灵核冥魂宝石。冥魂石有,嗜血,噬魂,之力。一把溟渊问世生灵涂炭!以灵魂凝聚剑魂兽,剑魂兽以吞噬灵魂增强威力!
  • 距末日还有三十天

    距末日还有三十天

    致发现了这篇故事的你:你好,不知该怎么称呼,也不知你所处的世界现在是什么样子,但既然你已经发现了这篇深藏在地下的故事,那么就证明你现在是安全的,所以,请你翻开下一页的信纸,信纸上将会为你呈现出一个你不曾经历的世界。放空自我
  •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