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在话不投机时与对方有效沟通是某些特定时机和特定场合所必须具备的素质,生活中有很多人其实并不具备这种素质,本来面对的是一个不投机的人,应该少说,却偏偏说多了,话多有失,给对方留下了把柄或透露了不该透露的内幕,老百姓把这种人叫做“狗肚子盛不了四两香油”,意思是肚子里装不住话,把不该说的话也说了出去。也有些人为了某种目的,故意向人套话,想从中得到某种信息或试探某种口风甚至机密,这种时候,因对方试探得很有技巧,使你不以为然,结果上了大当,一言之失可能造成不良的后果。这也是话不投机的表现,切不可当儿戏小看,所以在话不投机时有分寸地表现自己是大有学问的。
1.多听对方说
在别人说话的时候,同他打招呼,点头示意比贸然插嘴要可爱得多。
与人谈话,包括“听”与“说”两部分,因此,这两方面都不可疏忽。而我们常犯的毛病是,往往只注意自己所说的话,脑中只充满着“接下去该说什么话”,而很少注意思考对方所说的话,如果对方所讲的话中另有含意,有时我们会疏忽过去。
会说话的人,在别人说话时,都会认真听着,然后适时地提出自己的意见。不会说话的人,总是随时将自己的身体抬高,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一有机会,马上插嘴,而且更糟糕的是他所讲出的话,往往文不对题。因此,应该学会注意去听对方说话。最理想的说话形式是听七分,说三分。
注意听对方的话,并不表示只听他所讲出的话,同时还要去注意对方的表情、动作所表达的意思,如果你能这样全心全意去聆听对方讲话,对方一定很高兴,他会有一种踏实感,因为他觉得他所说的话已受到你的重视了。
更重要的是,如果你认真地听对方所讲的话,也可以适时地发现问题,提出疑问。例如: “为什么会这样呢?”或者是“嗯!我也有同感。”如果你没有用心听,那你只能含含糊糊地回答说: “哦!这样啊!。
如果将对方所说的话,再一次由你的口中表达出来,简单地说,就是和对方同调,也可以说是借着对方的言辞来承认对方的价值,这样会令对方觉得你是个善解人意的人。
2.不该说的不说
说话者都希望自己成功,因此,都会本能地尽量避免使用带有负面性或者否定性含义的词语,尽可能不使用引起对方戒备的话语。
人们的潜意识里常常有一种被害者意识,即老是怀疑自己是不是会受到不利的对待,这种意识显然是否定的、负面的。但通常这种意识并不表现为明显的对话,而是作为一种恐惧、担心、紧张不安的心情表现出来。
如果将这种负面的意识传递给对方,往往会使对方产生怀疑,以至于将心理封闭起来,使进一步的沟通变得困难。所以,不要把担心和急切的负面意识传递给对方。
常见的导致话不投机的话语大致有下列几种:
(1)急于求成、催促对方的话;
(2)猜疑对方身份、权力的话;
(3)推诿责任的话;
(4)让人情绪低落的话;
(5)责备对方的话;
(6)唯利是图的话,充满铜臭的话。
3.避重就轻
避重就轻的说话方式是我们在回避敏感性问题时的有效技巧。它不对问题指向的事物作出全面的、正面的评价,而是将对方的提问进行分解或转化,只挑其中无关紧要的部分给予回答,或者只对与之相关的其他事物加以论说,而不触及问题指向的重心,以避开对方的锋芒。
巩俐因扮演电影《红高梁》的女主角一炮打响以后,引起世人的注意。当《红高梁》在香港第一次放映时,有位香港记者在采访她的时候,问:“你对自己的相貌如何评价?”要让巩俐自己评价自己的相貌,巩俐的确有点为难,不管她回答自己的相貌漂亮还是不漂亮,都有可能引起麻烦,把自己推入难堪的泥潭。这时巩俐灵机一动,指着自己的小虎牙笑着说:“我觉得我的牙齿很漂亮,因为,它整齐而与众不同。”
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巩俐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被媒体大肆炒作,特别是有关相貌的评价,更是容易引起人们的议论。因此,巩俐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有意避重就轻不评价自己整体的外表形象,而只抓住“牙齿”这个部分作答。这个聪明的应对不会给别人留下什么话柄,使她顺利地过了这一关。
4.寓庄于谐
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对方有关严肃话题的提问往往能在顷刻间使众人把注意力聚集在你身上,给你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如果能将严肃的问题转为幽默与诙谐,就能在笑声中避开可能遇到的尴尬。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苏联。有一次在苏联机场,飞机正准备起飞,一个引擎却突然失灵。当时送行的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十分着急、恼火。在外国政界要人面前出现这种事是很丢面子的。他指着一旁站立的民航局长问尼克松总统:“我应该怎么处分他?”这等于说是给尼克松出了一道不大不小的难题,如果尼克松答得不妙,苏联人也可能借机让尼克松出丑。“提升他。”尼克松很轻松地说,“因为在地面上发生故障总比在空中发生故障好。”尼克松的话一出口,大家都笑了。巧妙得体地回答既保全了面子,又消除了尴尬。
在与人交谈中显得被动时,如果能反被动为主动,让对方代替自己回答问题,可以说是语言交际中的高境界了,运用“反踢皮球”法就能做到这一点。 “反踢皮球”法的原理是,将对方的问题当做一个“皮球”,我方针对对方的提问,举出一个类似的事物,进行反提问,把“皮球”踢回对方,反请对方说出其中的道理,然后回到最初的问题上,说明对方的观点正是问题的答案。一个回合下来,对方这个“系铃人”在我方的诱导下不知不觉又成了“解铃人”,使我方得以轻松地摆脱困境。
四川泸州某养殖场向贵州某孵化厂订购一批良种鸭崽,双方议定价格后签订了合同。合同规定:由卖方代办运输,货到后买方如数付款。不料卖方在运输时管理不善,致使这批鸭崽在中途死去几千只。由于合同上未提及损耗之事,卖方便借机要买方死鸭活鸭一块儿如数付款。买方经办人自然不依,说: “我们是养殖场,不是烤鸭店,死鸭崽怎能要活鸭崽钱?”
卖方说: “合同上不是说货到如数付款吗?难道死鸭崽不是鸭崽?”这么一问,倒把买方问住了,一时没了词。正在这时,该养殖场场长走了过来,笑着朝着卖方说: “哎,同志,请问你家几口人?”
“五口。”对方脱口答道。
“哪五口?”场长又问了一句。
“一老母,夫妻俩,俩孩子。你问这个干什么?”
“你父亲,祖父母呢?”
“早死了。”
“难道他们就不是你家中的人了吗?”
“这……”对方一听,自知理亏,只好承担损失,矛盾就此解决了。
这场纠纷理亏在哪方,明眼人一看便知,卖方钻合同的空子,实属无赖行为。而买方的养殖场场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将“皮球”反踢回去,让对方“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实乃高明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