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8800000010

第10章

有时候她想,她一生中最美好的日子,就是大家所说的“蜜月”。为了领略蜜月的甜蜜滋味,自然应该去那些名字响亮的地方(指意大利等地。),在那里,新婚后的时光是多么悠闲和温柔!坐在驿车里,上面是蓝色的绸遮帘,车子慢慢地爬上崎岖的道路,听着马车夫的歌声,它和山羊的铃铛声跟瀑布低沉的响声合在一起,在山间回荡。夕阳西沉的时候,人在海湾边上,吸着柠檬树的香味,然后,在晚上,别墅的平台上,只有他们两个人,彼此的手指握得紧紧的,望着星星,想着各种打算。她觉得世界上有某些地方应该产生幸福,就像某种特别适合某地土壤生长的植物,换到别的地方便很难长好。她多想两肘支在瑞士木屋的阳台上,或者将她的忧愁关在一所苏格兰村舍里,丈夫陪着她,穿了长燕尾的黑丝绒礼服,脚上是一双柔软的长靴,头戴一顶尖顶帽,还套着长筒手套。她为什么不能做到呢?

也许她很想对某一个人说说关于这些事的心里话。可是,一种难以捉摸的苦恼怎么说呢,它像云一样多变,像风一样旋转,她找不到词句,也没有机会和勇气。不过,如果夏尔愿意这样做的话,如果他觉察到这一点的话,如果他的目光哪怕仅仅一次能看出她的心思的话,那么她就会有许许多多的话立刻从心里迸发出来,好像贴墙种的果树,手一碰便会落下成熟的果子。可是,他们在生活上越亲密,她的内心的冷淡使她离他越来越远。夏尔的谈话和人行道一样平板,他的见解和所有的行人一样,他的衣服平平常常,不能激起人的感情、笑意和深思。他说他住在卢昂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到剧院去看看巴黎来的演员。他不会游泳,不会击剑,不会开手枪。有一天,她在一本小说里碰到一个骑马术语,问他,他却不能解释。一个男人,难道不应该和他相反,无所不知,对任何事情都十分在行,能启发你懂得爱情的活力、生活的完美、种种的奥秘?可是这一个人,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不期望。

他以为她很快乐,而他这种泰然自若的镇静的态度,这种从从容容的迟钝的表现,甚至她给他带来的幸福,都使她说不出地怨恨他。有时候,她画图画。夏尔直着身子站在那里,看着她向画夹俯着身子,他眯起眼睛,好更清楚地看她的作品,或者看着她在拇指上把面包心弄成小球(用来擦画,如同橡皮一样。),这对他来说是极大的乐趣。至于钢琴,她的手指越是弹得快,他越是惊叹不止。她镇定地弹着琴键,从上到下,不中止地弹遍键盘。这架旧乐器,钢丝弦都卷曲了,经她一震动,如果开着窗子,声音连村头都听得见。执达员的文书,光着脑袋,穿着布鞋,手上拿着公文,在大路上走过,常常站住脚听她的琴声。在另一方面,爱玛懂得管家。她把出诊费帐单送给病人,放在信里,信的措辞十分婉转,不让对方感到是在催帐。

星期天,他们有邻居来吃晚饭的时候,她总有办法送上一盘精美的菜,她会在葡萄叶上面用意大利李子堆成金字塔形,会把果酱罐倒扣在碟子上端出来,她甚至说为了吃饭后点心,要买几只漱口杯(意思是漱口以后再吃饭后点心,被视为上等人家的规矩。)。这一切使包法利得到了极大的尊重。夏尔有了这样一个妻子,最后竟自以为高人一等了。他洋洋得意地在客厅里挂出两幅她用石墨画的速写。他叫人配上很大的框子,用几根长长的绿绳挂在墙纸上。大家做好弥撒,都看见他穿了一双漂亮的绒绣拖鞋,站在家门口。他每天回家很迟,一般在十点钟,有时候要到半夜。

他要吃东西,女佣已经睡了,于是爱玛来服侍他。他脱掉礼服,这样吃起饭来更适意一些。他把他遇到的人,他到过的村子,他开过的药方,一一说给她听。他显得颇为自得,吃完了留给他的洋葱回锅牛肉,剥去干酪皮,啃掉一只苹果,喝光大肚玻璃瓶里的酒,然后上床睡觉,他仰天躺着,打起鼾来。他长久以来一直有戴棉布睡帽的习惯,所以头巾总扣不住耳朵,这样在早晨他的头发就乱糟糟地盖在脸上。夜里枕头带子松开了,里面的羽绒使他的头发变得雪白。他总是穿一双笨重的长统靴,在脚背那里有两道厚褶子,斜朝着踝骨,鞋面的其余部分笔直向上,好像被一只木脚紧紧地绷着。他说:“在乡下,这就很好啦。”

他的母亲称赞他这样节省,因为她和以前一样,家里争吵得有点厉害了,就来看他。可是老包法利夫人对媳妇似乎有成见。她发觉媳妇“有一种和他们的家境不相称的过于大方的派头”。木柴、糖和蜡烛“用得像大户人家那样浪费”。厨房里烧的火炭,足够烧出二十五盘菜!她整理她衣橱里的衣物,教她怎样监视送肉上门的肉店老板。爱玛对这些忠告都一一接受,不过老包法利夫人的忠告未免太多了一些。“我的女儿”,“我的母亲”,整天不停地叫来叫去,嘴唇都微微地颤动着,双方说的都是客客气气的话,声音却因为生气而在发抖。

迪比克太太在世的时候,老夫人觉得自己还受到欢迎,现在,她觉得夏尔对爱玛的爱是对她的慈爱的背弃,是对她所有的财产的侵犯。她注视着儿子的幸福,难过得不吭一声,就像一个破了产的人,隔着窗玻璃望着别人在自己住过的房屋里吃饭一样。她用回忆当年的方法,使夏尔想到她受过的苦和做出的牺牲,并且用来和爱玛的粗心大意的态度相比较,最后的结论是他如此专一地仅仅热爱爱玛一个人是不合情理的。夏尔不知道该怎样回答。他尊敬母亲,他也无比地爱妻子。他认为前者的见解是不会错的,但是他又觉得后者无可指责。老包法利夫人走后,他小心翼翼地试着说了一两句从母亲那里听来的无关痛痒的意见,字句都是原样,爱玛只用一句话便证明他错了,然后把他赶出去看病人。不过,她根据她认为是完美的理论,愿意尽力表现出自己的爱情。在月光下的园子里,她背诵她记得的所有的情诗,一面叹气,一面给他唱一些忧郁的慢板歌曲,可是接着她便觉得自己和以前一样平静,夏尔也好像并没有因此变得更多情,更容易激动。

她用火刀略略敲自己的心,不过不能使它发出一点火花,再说,她不能理解她没有体验过的事,正像不是以习惯的方式表现的东西,她不能相信一样。这时候,她很容易地认为,夏尔的热情毫无过分之处。他表露感情有了规律性,他在一定的时刻拥抱她。这是许多习惯当中的一个习惯,正像单调乏味的晚饭以后,送上事先已经知道的点心那样。有一个猎场看守,胸部发炎,被包法利先生治好了,他送给包法利夫人一只意大利小猎兔狗。她领着它散步,因为她有时候要出去走走,一个人待一会儿,同时不再看那永远不变的园子和尘土满地的大路。她一直走到马纳维尔的山毛榉林,靠近那所荒废的小屋。

小屋在山脚下,挨着田野。在界沟的乱草当中,长着一些叶子锋利的长芦苇。她先向四周望望,想看看她前次来过以后,这里有什么变化。她在原来的地方又发现了毛地黄和桂竹香,大石块被一丛一丛的荨麻围绕着,片片苔藓顺着三扇窗子蔓延,护窗板一直关着,腐烂的木头在脱落,落到生了锈的铁杠上。她的思想起初毫无目的,飘忽不定,就像那只小猎兔狗一样,它在田野里乱兜圈子,跟在黄蝴蝶后面大声喊叫,追赶形状像老鼠,但嘴部细而尖,头部背部棕褐色。)或者咬小麦田边的丽春花。后来,她的思想渐渐固定下来。她坐到草地上,用小阳伞的尖轻轻地挖土。爱玛反复地问自己:“天啊,为什么我要结婚呢?”

她在寻思,会不会由于机缘巧合,有可能遇到另外一个男人。她竭力想象那些没有突然发生过的事,那种迥然不同的生活,那个她不认识的丈夫。当然,任何人都不像这个男人,他可能漂亮、聪明、杰出、迷人,肯定就像她修道院里的老同学嫁的那些人。当年的同学现在在做什么呢?她们住在城里,街道喧闹,剧院嘈杂,舞会灯火通明,她们过着尽情享受、心花怒放的生活。可是她,她的生活好像天窗朝北的顶楼一样冷。烦恼如同不出声的蜘蛛,在暗处结网,结满了她心里的每个角落。她想起以前发奖的日子,她登上讲台,去领她的小花冠。她梳着辫子,穿一身白裙袍,脚上是一双敞口斜纹薄呢鞋。她姿态优雅,当她回到她的座位的时候,男宾们都俯下身子向她表示祝贺。院子里全是敞篷四轮马车,大家在车门口向她道别。音乐教师提着小提琴盒,一面走过去,一面向她致意。这一切已经是那样遥远!那样遥远!她把小狗加里叫过来,抱在两膝中间,抚摩它细长的脑袋,对它说:“来呀,来亲亲你的女主人,你这个无忧无虑的畜生。”

接着,娇小的东西慢吞吞地打起呵欠。她看着它忧愁的神色,不由得起了怜悯心,将它和自己相比,大声对它说话,仿佛对着一个需要得到安慰的陷在痛苦中的人。有时候,刮起了狂风,这是海风,一跃滚过科地区的整个高原,将一股带有咸味的凉气一直送到远处的田野里。灯心草贴在地面上,发出丝丝的响声。山毛榉的叶子急促地颤抖,低声作响,而树梢一直摇晃着,簌簌声不断。爱玛披紧肩上的披巾,站了起来。在林荫道上,从树叶中落下来的带绿色的阳光,照亮了贴平地面的青苔,脚走过去,会响起轻轻的吱吱声。太阳西沉,树枝间的天空通红通红,种成直线的树木的树干高低粗细一模一样,衬着金黄色的背景,好像棕色柱廊。她忽然害怕起来,叫唤加里,赶快从大路回托斯特。回家后,她倒在一把扶手椅里,整个晚上一句话也不说。但是,将近九月底的时候,在她的生活里突然出现了一件不同寻常的事。她受到邀请到沃比萨尔的安德维利耶侯爵府中作客。

这位侯爵在王朝复辟时期(1814年拿破仑的“百日政变”失败后,波旁王朝复辟,直到1830年爆发七月革命,这一个时期叫王朝复辟时期。)做过国务秘书,目前正在努力回到政治生活中去,所以长期以来就准备入选进众议院。冬天,他送给穷人大量的木柴;在省议会里,他慷慨激昂地呼吁为他的区(指法国的行政区。)修些路。在大热天里,他嘴里生了一个脓肿,夏尔用柳叶刀及时地给他动了一下,好像有奇迹似的使他减轻了痛苦。管家被派到托斯特付手术费,傍晚回来说他在医生的小园子里看到了极好的樱桃,而在沃比萨尔樱桃树却长不好,侯爵先生便向包法利要来一些插条。他觉得应该亲自前来道谢。他看到了爱玛,发现她身材漂亮,行起礼来一点不像乡下女人,因此认为邀请这对年轻夫妇去他的府邸不会降低他的高贵身份,另一方面,也不是在做一件蠢事。一个星期三下午三点钟,包法利先生和夫人坐上他们的轻便马车动身去沃比萨尔,马车后面捆了一只大行李箱,挡板前面放了一只帽盒。此外,夏尔在两腿当中还夹了一只纸板盒。黄昏时分他们到了那里,有人在大花园里开始点油灯,好给一辆辆马车照亮。

同类推荐
  • 母亲的幸福树

    母亲的幸福树

    王海椿编著的《母亲的幸福树》是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奖作品之一,《母亲的幸福树》讲述了:尽管人们可以对“微型小说”这一名称提出不同的意见,微型小说的存在却是一个事实。它是一种机智,一种敏感,一种对生活中的某个场景、某个瞬间、某个侧面的忽然抓住,抓住了就表现出来的本领。因而,它是一种眼光,一种艺术神经。一种一眼望到底的穿透力,一种一针见血、一语中的的叙述能力。它是一种情绪、怅惘、惊叹、留连、幽默,只此一点。它是一种智慧。简练是才能的姐妹。微型小说应该是小说中的警句。含蓄甚至还代表了一种品格:不想强加于人,不想当教师爷,充分地信任读者。
  • 妖惑④:蚩尤

    妖惑④:蚩尤

    一想到要娶那疯婆子戚小楼,他就一个头两个大!原本他娶她是想“一箭三雕”:一来可以传宗接代;二来他在外头花也不会有人讲话;三来他娶了这没人要的姑娘,也算功德一件!可他万万没想到,这丫头没啥长处,惹麻烦的本领倒是一等一!他想退了这门亲事,可是圣旨难违;他不想和她圆房,可是欲望难受控制。他还以为这辈子注定要和她绑在一起了,殊不知在前头等着的竟是残忍的生离死别……
  • 天亮,因为你的脚步

    天亮,因为你的脚步

    小说的特点是思想清浅。半亩方塘,一湾溪水,浅而不露。小小说应当有一定程度的朦胧性。朦胧不是手法,而是作者的思想本来就不是十分清楚。有那么一点意思,但是并不透彻。“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真正对世界了解得十分彻底而且全面,但只能了解他所感知的那一部分世界。一起来翻阅《天亮因为你的脚步》吧!
  • 开在窗玻璃上的花

    开在窗玻璃上的花

    乔迁的小小说着力表现现实人物理想和精神世界,无论是写职场风云、农民工现状、乡村人物和生活琐事,都能描写得淋漓尽致,犹如一幅活生生的画卷展现在读者眼前。乔迁的小小说构思精巧又不失生活常态,情节多变且不古怪离奇,情理之中还多见心灵震撼。每一篇又都带有浓浓的思想内涵,通过小小说中的人物与事件来表达对生活细微观察的所思所想,正如乔迁本人所说的,要力争把每一篇小小说都写成有意义的小说。如此的小小说写作理念,促使了他作品的成功与读者的认可。乔迁的小小说不高深,不做作,也不轻佻,不随意。就像我身边的同事、邻人、朋友,平常,自然,没有隔阂,碰面时内心还有点淡淡的愉悦。
  • 寻找舟的孩子

    寻找舟的孩子

    本书是一部小小说集。作者用细腻的笔触诠释“爱”“美”“梦想”“感动”等美好的事物,通过一个个篇幅短小的故事,让读者感受到正能量和责任感。书稿文笔流畅,语言优美,境界很高,贴近生活、贴近读者,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气息,适合广大青少年学生阅读。
热门推荐
  • 棋经十三篇

    棋经十三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苍灵之巅

    苍灵之巅

    “天生阳脉,那是什么?”“绝症,必死无疑。”“不过应该能活长一些。”“怎么做?”首先得让自己变得强大,这样才有资本去获得足够的自信。且看苏浩宇斩裂荆棘,以微笑的面庞踏上苍灵之巅!
  • 圣古拉之域

    圣古拉之域

    21世纪,几名少年穿越到圣古拉之域,因为天赋奇特,所以最终一统圣古拉之域。
  • 梦萦大清

    梦萦大清

    莫道无缘,只奈命不由人,只盼来世芳华,君未娶,妾未嫁,万般无奈皆随风去。
  • 很久以后我仍爱你

    很久以后我仍爱你

    衡量一场爱恋的成功与否,是最终可以牵手走进婚姻的殿堂?还是与青春之时,爱的深亦爱的痛?
  • 树下的那个萧瑟背影

    树下的那个萧瑟背影

    树下的那个背影,为何会如此萧瑟?她,背负着血海深仇;他,作为她仇家的孩子,却恋上了她……她们,会在一起吗?
  • 帝国之刃

    帝国之刃

    宇宙历111年,在泛起微光的新伊甸的浩瀚星空中,英雄们正在用数百万人的鲜血,勇气,野心,梦想书写着历史,一名艾玛帝国自由派贵族在这晨曦的微光中开始拿起乐器演奏起属于属于自己乐章。你是否愿意穿戴上海军服,成为一名新伊甸的提督呢?
  • 仙传外科秘方

    仙传外科秘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潇若顾凉泽

    潇若顾凉泽

    “哦,你没脑子”,他轻捏下巴,做出深思状,不给她留任何面子,她白了他一眼,“你才没脑子”,他轻笑,“既然如此,签下这份合约,期限五年”,一时糊涂,她误入圈套,五年合约到期,他轻揽住她的肩膀,笑笑的说道:“还是没脑子,我订的合约岂能随便就签?”————————总裁文中一股清新的泥石流。
  • 他们之间的故事

    他们之间的故事

    生活所给的也只是基础,然而我们却在承受过程。也许就是这样有时太在乎过程,不论结果是怎样,至少我们曾经经历过而在过后又或许我们会回头张望曾经走过的路,是值得还是后悔,也只有我们心知肚明了、自欺欺人的世界往往也只是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