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7400000002

第2章 从两者关系到社会网络(1)

什么是依附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每年都要去德国慕尼黑考察保育设施。2011年10月去德国考察时,最先访问的是0~3岁孩子的保育设施。在德国,保育形态不是按照年龄区分,0~3岁的孩子都在一起生活,混龄班比较普遍。婴儿上厕所的情景也非常有趣。婴儿即使是爬着去厕所,保育人员也一点都不着急,就在厕所前面等着。厕所里面有一个带梯子的、换尿布的台子,婴儿都是自己爬到台子上去,而不是由保育员抱上去。

我还参观了3~6岁孩子的保育设施以及其他保育设施。在这些保育设施中,孩子们也都是默默地按照自己决定的内容开展活动。我们保育园的保育方针也是主张从婴儿期开始就尊重孩子的自主性,因此对德国保育园的很多做法就很容易理解。最近,日本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满地跑的现象比较多。如果孩子是因为高兴而满地跑是没有问题的。而有些时候,孩子似乎是因为情绪不稳定而满地跑;有些时候,是有发育障碍的孩子在满地跑,自己找不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只是毫无意义地乱跑。德国主张婴儿能够做的事应该由婴儿自己做,而在日本,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都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同样是孩子,却为什么有着这样的差异呢?

托儿所和幼儿园

在德国的慕尼黑,3岁以下孩子的保育设施叫托儿所(Kinder Krippe),3~6岁孩子的保育设施叫幼儿园(Kindergarten),0~6岁孩子的保育设施称为koop。

婴幼儿教育与初等教育的关系

日本婴幼儿教育设施的雏形源于东京女子师范学校(现在的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学)附属幼儿园,是一个重视为上小学做准备的幼儿教育设施。那么,学校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现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将小学教育称为初等教育,小学校是接受初等教育的场所。初等教育的目的是教授基础知识,采用的是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孩子的方法,传授知识的场所就是教室。为了便于传授知识,教室的前面是讲台、黑板,桌子的排列要考虑孩子能够听到教师的声音以及教师的视线可达到的距离。通常认为一个班级50人左右比较合适。采取教师面对多数学生(便于传授知识)的形式。这就是日本明治时期学校的基本形式。这个形式被原封不动地套用于保育设施,变成一个教师面对多数孩子、从上至下、便于发出指令这样的形态。

现实中,幼儿园和保育园实施的不是初等教育,而是婴幼儿教育。婴幼儿教育不是教授孩子们知识,而是为未来接受知识打基础。这个基础就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很好地完成发育。发育不是在教师的教授和指导下完成的,而是由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完成。虽然是孩子们自己行动,但绝不是放任不管。为了孩子们能够健康、顺利地完成发育,需要一个辅助他们完成发育的环境。保育人员的作用不是像小学教师那样教授知识给孩子,而是准备一个能够让孩子们充分完成发育的环境。在保育人员准备好的环境中,孩子们通过玩和生活去完成发育。保育室不是教室,而是孩子们玩和生活的空间。在初等教育中,有将各种知识加以整理后的语文、算术等科目,而在婴幼儿教育中,则是将孩子发育所需要的内容整理成为“领域”。追溯到幼儿园是为进入小学做准备的这一原点,直至今天,在日本的婴幼儿教育中,保育园还是像小学校那样,在教室里给孩子上课,这种情况在幼儿园里比较普遍。而保育园又是什么一种状况呢?日本的保育园依然具有替代没有保育条件的家庭看护孩子的功能,在许多保育园里,保育人员似乎在代替母亲的作用。有的孩子到了5岁仍然找不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只是满地乱跑。这其中也许有保育人员的责任,因为他们未能准备好让孩子自己主动做些什么的环境。

那么,几岁开始从婴幼儿教育转入初等教育比较合适?

最近脑科学研究的成果表明,8岁左右比较合适。因为在这个阶段,人的大脑迎来临界期。临界期前后有什么不同呢?

8岁前的孩子必须通过亲眼看、亲耳听、亲手摸这样的直接体验才能够学到知识,因此,在此期间培养五感十分重要,五感主要是通过玩和生活来培养。而8岁以后,则可以通过读书,也就是非亲耳、亲眼的听和看这样的间接体验掌握知识。在小学低年级的教科书中,有些可以使孩子直接体验的内容,到了高年级,会增加像地理、历史等只能间接体验的内容。日本的婴幼儿教育是以0~6岁孩子为对象,而在多数国家婴幼儿教育是以0~8岁孩子为对象,在婴幼儿教育中尤其注重对0岁婴儿的教育。

脑的临界期

又称为感性期,是大脑发育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在环境的影响下,大脑中用来记忆和感觉的神经回路集中形成,反复组合。语言、运动、音乐、数字等的临界期基本是在0~9岁,世界上将在临界期教授的内容称为婴幼儿教育。最近,对在这个时期应该具备的重要能力——“社会性”以及“人格形成”引起重视。

在婴儿保育中建立与孩子的依附关系

日本的婴儿保育在世界上曾经是很先进的。其时,欧美普遍认为婴儿最好是由家里人看护,与建立面向婴儿的保育设施相比,更重视健全家长照顾3岁前孩子的育儿休假制度。最近,这些观点发生了变化,哺乳期婴儿保育迅速普及。曾被认为理所当然的理论看来需要重新梳理。

婴儿教育的根本在于母子关系,从这样的关系中形成依附(Attachment)关系。我曾问过我们的保育员,什么叫依附关系,大多数人回答:“在母子关系中,重视孩子,以柔情包容孩子”。这是不正确的。

东京大学远藤利彦准教授常年从事依附理论的研究,他认为婴儿与大人之间有三种关系:第一种是孩子处于负面状态(不安、恐惧、担心)时,需要大人帮助他去克服;第二种是孩子处于正面状态(高兴)时,大人要和孩子一起高兴;第三种是大人以柔情和温暖包容孩子。其中,所谓依附关系指的只是孩子在负面状态时大人所起的作用。婴儿是从已经形成依附关系的大人这个安全基地出发,在好奇心和探求心的驱使下跑出去的,而在他跑去的地方,还是会感到危险和不安。当他返回来时,若有一个可以安心的安全基地,他就会再次跑出去,这被称作“安全环”,这种孩子与安全基地的关系就是依附关系。这种关系需要大人和孩子之间的互动。为了让孩子能够随时安心返回,保育员需要明确自己所在的位置,这就是守护的姿态。有无安全基地,会影响到孩子的积极性。

依附理论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的研究为基础的。当时,由于家长和孩子的关系不好,许多青少年走向了犯罪,人们普遍认为原因是婴儿时期未能在母子之间形成依附关系造成的。因此,研究认为婴儿期如果没有形成依附关系,会对今后处理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可是也有人提出,母子之间没有形成依附关系未必会导致成年后处理不好与其他人的社会关系。

人际关系

从两者关系到多样性(社会网络)

我们保育园也接受临时保育的孩子。临时保育的孩子原来都是在家里由母亲照看的。与每天在保育园生活的孩子相比,他们与母亲在一起的时间肯定要多一些。这些孩子送到保育园来的时候,会出现对别的孩子不感兴趣的情况。按道理说,如果母子关系很好,应该更容易建立起与他人的关系,但事实恰恰相反。这说明人与人的关系不取决于两者之间的依附关系,而是在多种多样的关系(社会网络)中形成的。

在日本以往的婴幼儿教育中,也出现过过于重视母子关系的情况。的确,对于婴儿来说,母亲的存在非常重要,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假如家长出现问题时,由于有了孩子与保育人员之间形成的依附关系,保育员会成为孩子依附的对象。除此之外,孩子与孩子之间也可以形成依附关系。如果孩子自己情绪不好的时候,能够得到朋友的安慰,也可以获得巨大的力量。因此,与母亲之间的依附关系对孩子来说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需要有人帮助克服。“在摔倒、受伤、感到疼痛的时候,会有人把他抱起来”。在孩子心里有这样一个人十分重要。这种安心感会成为孩子想要飞向外部世界的动力。保育人员应该是孩子在心理上可以依附的人。

几年前,我在德国考察时,曾经邂逅了这样一幕。

那是6月末一个炎热的夏日。到了室外活动的时间,孩子们都跑到太阳底下,戴帽子的孩子寥寥无几。保育员也不说让他们戴上帽子。我不由问道“这么晒,不要紧吗?”保育员回答说,“没关系,孩子觉得热了,自己就会到阴凉地去玩。”沙子堆没有阴凉地儿,孩子们就跑来对保育员说,“给我们弄把遮阳伞吧”。而不用遮阳伞在太阳底下玩的孩子就会对保育员说,“给我们涂点防晒霜吧”。

当孩子们跑到院子里时,3个保育员却在阴凉地儿开始喝茶。我当时想,她们不管孩子,自己却在阴凉地儿喝茶,太不像话了。可仔细一想,这是我的误解。我发现,孩子们遇到什么问题时,就会跑到保育员这里来。保育员已经给孩子们明示了自己所在的位置,给孩子提供了安全基地。如果保育员和孩子们一起玩,孩子们也有可能会找不到保育员。孩子们知道,当他们遇到什么问题时,有人能够帮助他们,所以他们可以安心地玩。也就是说,这些保育员已经为孩子们提供了安全基地。并非一直和孩子们一起玩才是好的保育员。遇到困难的孩子回来找你,要求你给予帮助时,你能够回应孩子,就是好的保育员。在孩子不需要时不要伸手相助。

3岁前的孩子应该放在家里吗

我们再来说说日本。尽管人们普遍认为人与人的关系是在社会网络中形成的,但仍有人认为,“3岁以下的孩子最好放在家里自己带”。对于这样的观点,我不由得反问自己“真的是这样吗?”因为自己在家里带孩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家里只有母亲一个人带孩子时,母亲不可能时刻陪伴着孩子。婴儿吸完母乳,情绪很好,开始自己玩。这时,母亲就会急着去打扫房间、洗衣服、做饭。

而在保育园里,有专门做饭的厨师,也有专门收拾屋子的职员。在扫除时,会有其他保育员照看孩子。而母亲一个人在家里照看孩子会很辛苦。

为什么母亲一个人会很辛苦呢?这是因为与其他动物相比,人类的哺乳期比较短的缘故。

断奶意味着要为生育下一个孩子做准备。女性在哺乳期间基本没有月经。这是为了避免几个婴儿同时争夺母乳。人类的哺乳期比较短,不到1年就要断奶。而同样是灵长类动物,黑猩猩是在4岁左右断奶,猩猩是在7岁左右断奶。为什么只有人类的哺乳期短呢?对此有种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人类的大脑需要发育,需要早一点补充营养更丰富的食物;一种说法是婴儿死亡率比较高,需要生更多的孩子,等等。我在保育园内看到婴儿时,想到的是在人类的成长过程中,可能更需要有年龄相近的兄弟姐妹。

年龄相近孩子的重要性

对于0岁的婴儿来说,有一个年龄比自己大1岁左右的孩子十分重要。在对社会网络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婴儿是根据功能来区分选择别人的”。比如想玩的时候,会选择发育程度相近的孩子;想模仿的时候,会选择比自己发育程度稍高的孩子;需要别人教自己的时候,会选择发育程度更高一些的孩子。

其中,婴儿最重要的学习就是模仿,周围有比他大1岁左右的孩子非常重要。人在1岁前断奶,理由之一就是人可以做出利于消化的断奶食品。

大猩猩3岁断奶,比黑猩猩和猩猩的哺乳期要短,因为大猩猩的母亲还必须抚养另外一个相差3岁的孩子。大猩猩哺乳期短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大猩猩的父亲会帮着带孩子。

从大猩猩的例子可以看出,抚养相差3岁的孩子也是很辛苦的。

而一个人抚养仅相差1岁的孩子肯定是很困难的。迄今为止,当有了仅差1岁的孩子时,都是借助各种人的力量,尤其是借助爷爷、奶奶,或者年纪大的人的帮助来抚养的。最近,这种帮助没有了,所以人们都不愿生孩子,出现了出生率降低的状况。

有人主张,3岁以下的孩子应该在家庭内抚养。我也认为3岁以下在家庭内抚养的主张是正确的。这是对“家庭”这一概念做了冷静思考后得出的结论。可这里所说的家庭,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什么是在家庭内抚养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家”这个汉字:上面有一个宝字盖,意思是在房顶下,再往前追溯,则指的是在洞穴中。也就是说,人类在洞穴中,围坐在一起吃饭,构成了家庭。这个家庭中有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大家在一起吃饭叫作共食。在这种共食关系中,婴儿可以看到不同的发育过程,理解他人,确立自己。这样看来,“3岁以前应该在家庭内抚养”这句话本来的含义是“3岁以前的孩子应该在共食关系中抚养”。而我们经常听到的“3岁以前应该在家庭内抚养”的主张却是“3岁以前(不是在保育设施,而是)应该在自己家里抚养”。而现在自己家里能够建立的只是母亲和孩子两个人的关系。这已经不同于原来意义上的家庭了。

同类推荐
  • 教苑新篇章

    教苑新篇章

    在如火如荼的课改实施过程中,一大批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教师逐渐成长起来。该书可以更好地贯彻实施新课程标准精神,探索小学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总结小学教学研究成果,交流小学课程改革的实践经验。
  • 父母应掌握的教子智慧

    父母应掌握的教子智慧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母有很多的困惑,例如孩子早恋、学习 不专心、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体会父母的苦心等等。廖康强编著的《父母应掌握的教子智慧》列举了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最应 该懂得的几十种智慧,提供了各种解决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方法,帮助父母解决这些困惑。《父母应掌 握的教子智慧》内容 简单实用,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 斯波克博士教育羊皮卷

    斯波克博士教育羊皮卷

    本书分为家庭生活的新开始、新生儿篇、婴儿篇、幼儿篇、学龄前期等十部分,内容涉及家庭育儿的方方面面,全面阐述了作者关于家庭教育的理念。
  • 宝宝哺育100分

    宝宝哺育100分

    本书主要讲述营养是宝宝身心发育的物质条件,是预防和抵抗疾病的重要因素,如果营养结构合理,宝宝的体重会正常增加,动作和智力的发展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 孕妈妈每月胎教方案

    孕妈妈每月胎教方案

    本书介绍了胎教前奏曲以及各个月份应该如何进行胎教。主要内容包括:语言胎教、环境胎教、趣味胎教、音乐胎教和营养胎教等。
热门推荐
  • 天界开战

    天界开战

    天界和妖族又打起来了啊,大家快来围观啊!围观呦!写的不好,都是大白话,多少口头语都随手写进去了,读者见谅啊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刀神与神刀

    刀神与神刀

    修仙之道的崛起,同时也带来了武林的衰落。一把仙剑可取人首级于百步之外,引天雷于九天之上,或可化作万千残影以漫天之势攻来,谁还没事干去修炼那一点都没什么大用的内力呢?在这样大时代的背景下,顾浩然遇到已经归隐了江湖多年的江南刀神。刀神将毕生功力和刀法一同传授给了他,同时也给了他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记得给武林中人在江湖里出口气,好好压那嚣张的仙门一等!”
  • 霉霉的她来了

    霉霉的她来了

    人人视我如煞物,自记事起我就多个一个人尽皆知的外号―霉女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生活变得这样神秘而离奇,我似乎已经不记得了。恰恰这样,我也算是不走寻常路,一波三折总会碰一鼻子尴尬,我的工作让我对所有生离死别的事都司空见惯,可心也慢慢变得容易害怕脆弱了。生命界线被两个大神一般的人物硬生生闯入,风残云卷的神秘色彩便开始了……“是我入戏太深,结局却一个人”“你错了,你不是一个人,你还有戏。”“可我不想入戏,我想浪迹天涯”“带上我一起,咱们一起乘风破浪”“然后……跳沧海吗?”“你考虑过天涯和沧海的感受吗?经过他们同意了吗?你不仅浪,还跳?”“可他们又不考虑我的感受”
  • 道之无限

    道之无限

    一个生命代表了一段时间,一段岁月,一段历史,更可能是一个传奇,一段神话,被后人所诉说。在这片星空大地上演绎着各种传奇和神话,有的好杀戮,杀戮中成就传奇,有的爱逍遥,逍遥中成就传奇,有的喜自在,自在中成就传奇,不过在这前提下他们有一样是相同的,就是拥有相符的实力。他,有时只愿一袭白袍,有时只愿一身天蓝长衣,有时只愿一袭青衫,孤寂而又热血,沧桑而又霸道的在这天地间行走着,寻找着属于他的道,他那遥远的梦。
  • 让你成功赚钱的智慧全集

    让你成功赚钱的智慧全集

    谁都无法逃避金钱的社会,赚足“钱”程是对生命最好的承诺。成功带来财富,财富展示着成功。每一个成功的财富故事,其背后都隐藏着很多鲜为人知的真实细节。了解了它,你就会学习到赚钱的思维与智慧,从而走向成功的人生。
  • 红屋顶

    红屋顶

    还记得第一次的握手吗?林允儿一辈子都记得和向晨熙的第一次见面的情形。以至于以后的采访都会被记者问起的握手情节。越来越相熟之后,向晨熙总嘲笑自己的老土。点个头,不就算认识了吗,非要握什么手啊。经典的握手,相知相识,暗地里相恋,却握不住她们的一生,也在多年后断送了她们对彼此的感情。谁也想不到,她们即将上演一场恩怨情仇的戏码。当真正的再见,再也见不到的时候,不见了谁,谁痛不欲生的哭到全身颤抖。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新世神迹

    新世神迹

    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艾凡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中生,看他如何破解这从远古到现在一直所被隐藏的秘密~天有多高,手有多骚。大家好,我是一个新的写手,我最大的希望就是希望大家能喜欢我写的文章,如果您对我写的不好的地方有意见或者建议,欢迎留下你的评论,我会一一改正的,谢谢,谢谢,万分感谢!
  • 红山女神

    红山女神

    1939年夏初,一个天大的意外震惊了辽西红山镇金沟村:乡绅杨俊被长工张家的哥六个残忍地打死在山道上;继而,张家的哥六个又丧心病狂地追杀杨俊的儿女,此景正被在山上勘察作业的日军军官团山撞见,此后,团山为着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疯狂报复张家,设计让保安队打死了张家的老大和老五;与此同时,杨俊的相好喜鹊娘联合落魄学生姜玫,来历不明的伤疤脸也暗中纷纷潜伏在金沟村的村口,分别向张家余下的哥四个开了枪……乱哄哄中,杨家未过门的儿媳妇周凤兰,来到了杨家……
  • 赠崔员外

    赠崔员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