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7200000003

第3章 1957-1959年·百花齐放

在我的印象中,这三年,咱们北京舞台上,演出多、种类多、出新多,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的盛景。京剧《白毛女》《智擒惯匪座山雕》《赤壁之战》《穆桂英挂帅》《赵氏孤儿》,话剧《茶馆》《虎符》《关汉卿》《蔡文姬》《红色风暴》,歌剧《洪湖赤卫队》《红珊瑚》《江姐》,评剧《金沙江畔》,豫剧《朝阳沟》,民族舞剧《宝莲灯》《小刀会》,芭蕾舞剧《天鹅湖》等等,是这百花园中绽放出的更艳丽的花朵,及至几十年后的今天,它们依然散发着馥郁的芳香,成为久演不衰的经典剧目。

这几年,因为演出多、水平高、宣传深入、票价合理,所以普通百姓对剧场有一种亲近感,不少剧场开演前就高高亮起“客满”的霓虹灯。我呢,常奔走在各剧场之间,尽享着各种高水准的演出给我带来的美好的艺术滋养。

群众文化生气勃勃

说说这几年我亲身感受的群众演出活动吧。总的感觉是开展得很普遍、很有生气。我就读的北京师大附中,学生的文艺活动开展得生机勃勃,各种文艺社团经常活动,各类文艺演出和比赛经常举行;话剧《玛申卡》、京剧《法门寺》多次歌舞汇演,我都是在学校礼堂饶有兴味看到的。社会上,那时,殷之光、曹灿、周正、朱琳、董行佶领衔的星期朗诵会经常举行,无论是在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历史博物馆)礼堂,还是在物资礼堂、红塔礼堂,我是场场必到,场场必听。到文化宫露天劳动剧场听着名指挥李德伦“解说”的普及交响音乐会,到南河沿的中苏友好馆参加中苏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到文津街参加北图(北京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主办的各种文学艺术讲座,我更是早早地提前去领(买)票,到时准到,风雨无阻,乐此不疲。

我参加了文艺大军

因我会拉二胡,1959年国庆时,我荣幸地成为了文艺大军的一员,被编入《洛子舞》伴奏的方阵,指挥是鼎鼎大名的彭修文。10月1日那天,我们的方阵行进到天安门前为毛主席等领导人做汇报演出。当我们的方阵奏出的充满民族风格的旋律,伴着数百舞蹈队员舒展而婀娜的舞姿整齐地高响在天安门上空时,一股幸福、自豪的暖流顿时涌遍我的全身。这种感受,就是现在回忆起来,也是甜甜的。

大正琴,何处寻?

大正琴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老百姓中流行的一种弹拨乐器。这种乐器,猛一看,样子颇似箜篌,但约有它的一半大小。琴由共鸣箱、四根金属弦和两组按键组成。弹奏时,右手用一拨子拨动琴弦,左手五指依谱往下按键,琴就发出阵阵清脆悦耳的金属丝弦声。

这种乐器,相对简单易学,普通百姓都很喜欢它。我最初是从一位姓耿的师哥那里接触到它的。师哥弹得一手好琴。我是从被吸引、爱听、偷学,到最后学会的。那时,我常弹的曲子有《东方红》《北风吹》《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月牙五更》《九九艳阳天》等。虽然弹技不高,但也自得其乐。

当时,从劝业场北门入内,二楼有一家专售大正琴的摊位。每次进得门来拾级而上时,总能听到从场内飘过的一阵悦耳的大正琴声,那是摊主为招徕顾客弹奏的,且反复一个旋律,至今我还记得开头的几个小节……

弹指一挥间,五六十年过去了,现而今,从胡同里再也听不到那清脆悦耳的声音,在乐器店甚至信托商店也寻觅不到它的身影。“那声音”伴着那弹琴的乐趣,只能永留在自己的记忆中了……

如今,大正琴,何处寻?

在“四馆”看演出

位于东琉璃厂东口路北的火神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度改建为宣武区第四文化馆,老百姓亲切地称它为“四馆”。

火神庙原来规模很大。改建后,宽敞的前院焊搭起了大铁棚,靠西边砌起了个大舞台,使这里成了一座简易的演出场所。后院则辟成了图书馆。

那阵儿,我也就十多岁。因为这里离家近,平日能看书阅报,假日能看到演出,所以成了我常去的地方。

建国初,大家心气挺高,上边也重视,所以群众性的演出活动开展得既经常又普遍。每次周末或节假日,你就看吧,“四馆”的舞台可热闹了,台上台下都是老百姓,台上的争着演,台下的争着看。节目形式有京剧、评剧、河北梆子、歌唱、舞蹈、话剧、鼓曲、相声、快板等。有时乐器演奏、一些箱会也在这里一显技艺身姿。这些节目,我都喜欢看。其中,有两个节目,至今我还记得清清楚楚的:

一个是寓言舞蹈《龟兔赛跑》。两位穿着普通的男青年,身后各挎背着龟和兔造型的硬纸板,权作一“龟”一“兔”。在手风琴伴奏下,“龟兔”起舞做赛跑状——“乌龟”虽慢,但一刻不停地向前“跑”;“兔子”跑得快,可到中途自傲地停下来,一会儿玩,一会儿吃,待它看到已临近终点的乌龟想要奋起直追时,已悔而莫及,只好眼睁睁地看着乌龟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舞蹈动作简单,情节也简单,但它却在我心中留存了几十年、警示了我几十年……

一个是箱会出演的民间舞狮。只见舞台大幕一拉开,在阵阵鼓声和镲声的烘托中,由人舞动的两只威风凛凛的雄狮和六只活泼可爱的小狮子,摆头摇尾,登台亮相,很是壮观。之后,小狮子退下,在舞球人的引逗下,两只雄狮忽而腾,忽而挪,忽而闪动双眼,忽而张开大口,忽而跳上高桌,忽而脚踏滚球,看得人眼花缭乱,暗自叫好。最让人吃惊的是,那六只小狮子突然从后台鱼贯而出,奔跑着穿过好奇的观众人群,一个个身捷如燕,蹭蹭几下,攀上大棚的铁架,一下子上了铁棚的四角,做着各种造型和舞台上的大狮子呼应着,引得观众一阵阵掌声和叫好声……

妹妹参加了新歌合唱团

妹妹在宣武区沙土园小学读书时,因为声音好、形象好,活泼开朗,被选拔加入到北京新歌合唱团。这是一支成立于建国初期的音乐素养很高的合唱团,是实打实的“好声音”合唱团。他们训练地点在原北京师范大学(现北师大附中对过)。排练时,老师几乎是一小节一小节的练、一个音一个音的抠,要求十分严格,练得非常认真。他们经常在节假日深入学校、农村、工厂、农村去演出,很受欢迎。演出服是黄色连衣裙,红领巾和白球鞋。演出时,近百位小朋友往台上整齐地一站,特精神,特阳光。演出结束后,“报酬”虽然也就是几个普通的甜圆面包、几个水果、一瓶汽水,但同学们吃着、说着、笑着,非常高兴。因为他们爱唱歌、更爱给大家唱歌,因为在歌唱中他们收获了快乐,更收获了校园以外的丰富生活。十几年后,妹妹当了小学老师,教学生唱歌,在联欢会上出个节目,都不在话下。因为小时候,她在合唱团早打好了基础。

我记得当时社会上搞得比较活跃的还有中央广播少儿合唱团、北京少年宫合唱团,之后成立的中央乐团少年女子合唱团(现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附属少年及女子合唱团)、北京金帆合唱团,也都有很高的演唱水平。

夏夜胡同文化二景

那时,我住在宣武门外东北园胡同北巷,这里的两个胡同文化的场景,至今还存在我脑海之中。

场景一:

夏日的夜晚。胡同里的一位热心的大婶,引领着两位鼓曲艺人做串胡同的演出。艺人通常是一男一女,男老女少,眼睛皆有疾。演出的地点或大树下或空场处,演唱或单弦或西河大鼓或京韵大鼓。演唱进行中,大婶用小笸箩在观众中收敛着钱。唱罢,她再引领着他们到另外一处演唱……

小孩不收钱,所以,只要愿意,我可以跟听一个晚上。

场景二:

从我家往南走,是这条胡同热闹的“核心区”,这里不仅有粉笔厂、理发馆、油盐店、大酒缸,还有一家电器修理部。修理部的李哥为人热情、喜好文艺。那时,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晚上经常安排京戏、评剧的剧场实况转播。每到有转播的夏夜,李哥就把大喇叭放在门口,到点儿也来个“实况转播”。通常是还没开戏,街坊四邻中的戏迷们,就带着板凳、拿着把缸子和大蒲扇,早早选好位置坐下;先开聊有关戏的事,待开戏了,都有滋有味地入神地听着,直到“散戏”了,才满足地谢着笑着说着论着往家走……

这个胡同文化活动,只要我赶上了,一准儿参加,而且还是积极分子。

从1957年到1959年,虽经过五七年“反右”、五八年“大跃进”、五九年开始的自然灾害,可是这些都似乎对北京文艺演出的开展没有多大的影响,对这个,我至今还纳着个闷儿。

同类推荐
  • 练琴:重回音乐

    练琴:重回音乐

    作者在本书中讲述了自己作为一名古典吉他演奏者的亲身经历:他从小心怀音乐梦想,在十数年如一日刻苦练琴并体尝演出的成功与失败后,认识到自身的种种局限,忍痛放弃音乐事业,经历多年远离音乐的生活后又重新回归音乐。作者以回忆和现实交替的蒙太奇写作手法,再现了青少年时期的学艺生涯,并以“练琴”二字为核心,贯穿起今日重拾吉他后对练习、表演、乐器、音乐以及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库尔茨作为人文学者的渊博睿智与他的音乐专业知识及体验在书中交相辉映。本书是献给吉他这门既普及又寂寞的音乐艺术的倾心之作,是关于练琴者及其挚爱乐器的动人故事,引发了无数职业音乐人和爱乐者的共鸣。
  • 浮华影像的背后:华语大片的生存策略

    浮华影像的背后:华语大片的生存策略

    本书关注中国近年电影的焦点问题,从新的理论视野展开整合与比较,对华语大片的本体特征、语境、功能、前景等进行系统论述,同时引发出对大众美学、主流意识、类型和超类型、明星制、数字美学等相关命题的思考。
  • 品·西方最著名的50幅画

    品·西方最著名的50幅画

    本书从名画的宏伟殿堂中,精选出50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力求将复杂的绘画术语,转化成可以和读者沟通的语言,将经过提炼的思想融于叙事之中,尽量做到深入浅出。
  • 动画文化学

    动画文化学

    本书首次从文化理论和社会学的双重视角探讨了动画影像的文脉,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动画作品文化现象和文化体系的学术专著。本书用优雅的笔触和深入浅出的写作方式,对动画影像背后的文化现象,诸如女性主义、种族问题、文化地理和文化传播形态等,进行了深刻剖析,构筑起动画文化生态的理论框架。本书以生动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诠释出动画文化的力量:文化是动画艺术保持鲜活的血液,是动画艺术创造奇葩的源泉,是动画产业振兴腾飞的翅膀。
  • 怪谈:日本动漫中的传统妖怪

    怪谈:日本动漫中的传统妖怪

    妖怪文化并不是恐怖的文化,也不是猎奇的文化。之所以说妖怪文化到现在仍然有价值,决不是因为被它的光怪陆离照花了眼,而是透过荒诞的表面,我们可以清晰地触摸到它包含在其中的严肃内核,撇去虚幻的浮沫,我们能够明白地看到它其中蕴涵的真切道理。 日本的女妖敢爱敢恨,正是这强烈的情感使得女妖们血肉丰满,性情激烈,呼之欲出。因为“恨”,她们能不惜一切代价去报仇,去反抗。这些痴人,因为无法化解心中的纠结,又无法将生命瓦全于人世,终于在另一个世界中找到了一席之地,或痛快淋漓、或无可奈何地游荡于苍茫天地之间。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日本动漫中的传统妖怪。
热门推荐
  • 虚源经

    虚源经

    “鸿蒙缘,鸿蒙破,虚界生,万物尊”这句话在各个修炼界广为流传,但是却没有一个人知道是什么意思。
  • 欲锁狂龙

    欲锁狂龙

    都市小子从小家传武艺,十八岁开通阴阳眼拥有的居然是异能眼,能够看透物体的异能眼,看他如何打遍黑道大佬,走向巅峰道路。
  • 说人与说诗

    说人与说诗

    这是一本抒情散文,运用了积极现实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从说人和说诗的角度,写出了什么是诗歌,诗歌的作用等,让读者对诗歌有进一步的理解。
  • 没有终点的终点

    没有终点的终点

    嘛……总之就是……写了好多部作品……第一部完结的——呵呵……呵……
  • 秦汉战争史(下)

    秦汉战争史(下)

    战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战争史是记述这一特殊社会现象产生和发展全过程的专史,是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主体组成部分。我国几千年来,有记载的部落之间、民族之间、诸侯之间、新旧王朝之间、阶级之间、阶级内部及国家之间所发生的战争,数以千记。中国战争史有着丰富的内容,它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灿烂夺目的光辉。
  • 重生女兵,女王大人,早安

    重生女兵,女王大人,早安

    重活一世,这一世,她要活出自己的人生,再也不要被别人所控制。不管是白莲花圣母闺蜜,还是脚踏两条船的渣男。她都要摆脱他们,活得自由自在。当然,还要顺手拐回个老公。
  • 末日卡皇

    末日卡皇

    混沌风暴,丧种突变,星尸来袭,铁裔入侵,魂灵肆虐当世界末日到来,游戏王爱好者的徐啸意外拥有了让卡牌具现的能力心变让无数丧尸为我盖楼筑房各种地形卡+疯狂生长让山珍海味吃之不尽空卡还能把所有生物变成卡牌为我所用星尸围城?古族偷袭?不知道青眼究极龙三道激光过去,清扫一片么?BOSS出现搞不定?看我集结之力,所有卡片的能力加身,就问你怕不怕!额,黑魔导女孩你这裙子略短,女武神你这铠甲略露,话说,能顺便帮我暖个床么?还在亲自打脸,还在亲自战斗?都弱爆了,徐啸在被窝里鸡败傲娇萝莉的同时,还能顺便击败这末世的一切存在!PS:不会有外星文明,只会追溯本源,以恢弘想象,抽丝剥茧,详解地球生物进化之谜!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黑白天使之恋

    黑白天使之恋

    季夏初是白天使,翅膀上带有淡粉色。白澈寒是黑天使,翅膀上带有灰色。传说翅膀是白和粉或黑和灰的天使,注定是强者,于是两人从小就被带去培养、训练,有一天两人因缘分见了面,后被发现,只有通过考验:去人间,并且会被消除自己是天使的所有记忆,到十八岁生日那天才恢复记忆,并且在人间时也相恋了。才通过考验,才可以在一起。在此感谢墨星免费小说封面支持,没封面的赶快去领取!http://www.mx-fm.com
  • 追梦之魂

    追梦之魂

    我有着我的梦想,我有着我的自由。我要成为这世界上力量最强的人!战吧,梦想就在眼前,即使路上有着无数的坎坷,有着难以忍受的痛苦,都无法阻止我那颗向往梦想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