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6500000006

第6章 为学的目的与方法(3)

求学不能不有兴趣,然其每日所得,即是兴趣;实施运用,即是兴趣。“学校”这两个字,在原文有“休息”与“愉乐”二意;以中国古意推之,也含“乐育”之意。

故昔人俗语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咏,此虽穷酸者自慰之词,实亦含几分道理。我们只存一个“为学则乐”的心,便容易办了。

但在我们的生命中,不能不有日日的希望,日日的快活,日日的美丽,因为我们是最高尚而伟大的!

(《学生杂志》)

本文主要参考书:

1.Kitson:How to use your mind.

2.Warner:The study of child.

3.Lord Avedery:Self-Education;in Specimens ofmodern English Prose,pp.24-40.

治学的方法与材料

胡适

现在有许多人说:治学问全靠有方法;方法最重要,材料却不很重要。有了精密的方法,什么材料都可以有好成绩。粪同溺可以作科学的分析,《西游记》同《封神演义》可以作科学的研究。

这话固然不错。同样的材料,无方法便没有成绩,好方法便有好成绩。例如我家里的电话坏了,我箱子里尽管有大学文凭,架子上尽管有经史百家,也只好束手无法,只好到隔壁人家去借电话,请电话公司派匠人来修理。匠人来了,他并没有高深学问,从没有梦见大学讲堂是什么样子。但他学了修理电话的方法,一动手便知道毛病在何处,再动手便修理好了。我们有博士头衔的人只好站在旁边赞叹感谢。

但我们却不可不知道这上面的说法只有片面的真理。

同样的材料,方法不同,成绩也就不同;但同样的方法,用在不同的材料上,成绩也就绝大的不同。这个道理本很平常,但现在想做学问的青年人似乎不大了解这个极平常而又十分要紧的道理,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有郑重讨论的必要。

科学的方法,说来其实很简单,只不过“尊重事实”、“尊重证据”。在应用上,科学的方法只不过“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在历史上,西洋这三百年的自然科学都是这种方法的成绩;中国这三百年的朴学也都是这种方法的结果。顾炎武、阎若璩的方法,葛利略(Galileo)、牛敦(Newton)的方法,是一样的:他们都能把他们的学说建筑在证据之上。戴震、钱大昕的方法,同达尔文(Darwin)、柏司德(Pasteur)的方法,也是一样的:他们都能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参见《胡适文存》卷二,“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页二〇五-二四六)。

中国这三百年的朴学,成立于顾炎武、阎若璩:顾炎武的导师是陈第,阎若璩的先锋是梅鷟。陈第作《毛诗古音考》(一六〇一-一六〇六),注重证据;每个古音有“本证”,有“旁证”;本证是《毛诗》中的证据,旁证是引别种古书来证《毛诗》。如他考“服”字,古音“逼”,共举了本证十四条,旁证十条。顾炎武的《诗本音》同《唐韵正》都用同样的方法。《诗本音》于“服”字下举了三十二条证据,《唐韵正》于“服”下举了一百六十二条证据。

梅鷟是明正德癸酉(一五一三年)举人,着有《古文尚书考异》,处处用证据来证明《伪古文尚书》的娘家。

这个方法到了阎若璩的手里,运用更精熟了,搜罗也更丰富了;遂成为《尚书古文疏证》,遂定了伪古文的铁案。

有人问阎氏的考证学方法的指要,他回答道:不越乎“以虚证实,以实证虚”而已。他举孔子适周之年作例。旧说孔子适周共有四种不同的说法:

(1)昭公七年(《水经注》)

(2)昭公二十年(《史记·孔子世家》)

(3)昭公二十四年(《史记·索隐》)

(4)定公九年(《庄子》)

阎氏根据《曾子问》里说,孔子从老聃助葬恰遇日食一条,用算法推得昭公二十四年夏五月乙未朔,日食,故断定孔子适周在此年(《尚书古文疏证》卷八,第一百二十条)。

这都是很精密的科学方法。所以“亭林百诗之风”造成了三百年的朴学。这三百年的成绩有声韵学、训诂学、校勘学、考证学、金石学、史学,其中最精的部分都可以称为“科学的”;其间几个最有成绩的人,如钱大昕、戴震、崔述、王念孙、王引之、严可均,都可以称为科学的学者。我们回顾这三百年的中国学术,自然不能不对这班大师表示极大的敬意。

然而从梅鷟的《古文尚书考异》到顾颉刚的《古史辨》,从陈第的《毛诗古音考》到章炳麟的《文始》,方法虽是科学的,材料却始终是文字的。科学的方法居然能使故纸堆里大放光明,然而故纸的材料终究限了死科学的方法,故这三百年的学术也只不过文字的学术,三百年的光明也只不过故纸堆的火焰而已!

我们试回头看看西洋学术的历史。

当梅鷟的《古文尚书考异》成书之日,正哥白尼(Copernicus)的天文革命大着出世(一五四三年)之时。当陈第的《毛诗古音考》成书的第三年(一六〇三年),荷兰国里有三个磨镜工匠同时发明了望远镜。再过一年(一六〇九年)意大利的葛利略(Galileo)也造出了一座望远镜。他逐渐改良,一年之中,他的镜子便成了欧洲最精的望远镜。他用这镜子发见了木星的卫星、太阳的黑子、金星的光态、月球上的山谷。

葛利略的时代,简单的显微镜早已出世了。但望远镜发明之后,复合的显微镜也跟着出来。葛利略死(一六四二年)后二三十年,荷兰有一位磨镜的,名叫李文厚(Leewuenhoek),天天用他自己做的显微镜看细微的东西。什么东西他都拿出来看看,于是他在檐溜水里发见了微生物,鼻涕里和痰唾里也发见了微生物,阴沟臭水里也发见了微生物。微菌学从此开始了。这个时候(一六七五年)正是顾炎武的《音学五书》成书的时候,阎若璩的《古文尚书疏证》还在着作之中。

从望远镜发见新天象(一六〇九年),到显微镜发见微菌(一六七五年),这五六十年之间,欧洲的科学文明的创造者都出来了。

我们看了这一段比较年表,便可以知道中国近世学术和西洋近世学术的划分,都在这几十年中定局了。在中国方面,除了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一部奇书之外,都只是一些纸上的学问;从八股到古音的考证固然是一大进步,然而终久还是纸上的功夫。西洋学术在这几十年中便已走上了自然科学的大路了。顾炎武、阎若璩规定了中国三百年的学术的局面;葛利略、解白勒、波尔、牛敦规定了西洋三百年的学术的局面。

他们的方法是相同的,不过他们的材料完全不同。

顾氏阎氏的材料全是文字的,葛利略一班人的材料全是实物的。文学的材料有限,钻来钻去,总不出这故纸堆的范围;故三百年的中国学术的最大成绩不过是两大部《皇清经解》而已。实物的材料无穷,故用望远镜观天象,而至今还有无穷的天体不曾窥见;用显微镜看微菌,而至今还有无数的微菌不曾寻出。但大行星已添了两座。恒星之数已添到一万万之外了!前几天报上说,有人正在积极实验同火星通信了。我们已知道许多病菌,并且已知道预防的方法了。宇宙之大,三百年中已增加了几十万万倍了;平均的人寿也延长了二十年了。

然而我们的学术界还在烂纸堆里翻我们的筋斗!

不但材料规定了学术的范围,材料并且可以大大地影响方法的本身。文字的材料是死的,故考证学只能跟着材料走,虽然不能不搜求材料,却不能捏造材料。从文字的校勘以至历史的考据,都只能尊重证据,却不能创造证据。

自然科学的材料便不限于搜求现成的材料;还可以创造新的证据。实验的方法便是创造的方法,平常的水不会分解成氢气、氧气;但我们用人工把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以证实水是氢气和氧气合成的。这便是创造不常有的情境,这便是创造新证据。

纸上的材料只能产生考据的方法;考据的方法只是被动地运用材料。自然科学的材料都可以产生实验的方法;实验便不受现成材料的拘束,可以随意创造平常不可得见的情境,逼拶出新结果来。考证家若没有证据,便无从做考证;史家若没有史料,便没有历史。自然科学家便不然。肉眼看不见的,他可以用望远镜,可以用显微镜。生长在野外的,他可以叫他生长在花房里;生长在夏天的,他可以叫他生长在冬天。原来在身上的,他可移种在兔身上狗身上。毕生难遇的,他可以叫他天天出现在眼前;太大了的,他可以缩小;整个的,他可以细细分析;复杂的,他可以化为简单;太少了的,他可以用人工培植增加。

故材料的不同可以使方法本身发生很重要的变化。实验的方法也只是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然而因为材料的性质,实验的科学家便不用坐待证据的出现,也不仅仅寻求证据,他可以根据假设的理论,造出种种条件,把证据逼出来。故实验的方法只是可以自由产生材料的考证方法。

葛利略二十多岁时在本地的高塔上抛下几种重量不同的物件,看它们同时落地,证明了物体下坠的速率并不依重量为比例,打倒了几千年的谬说。这便是用实验的方法去求证据。他又做了一块板,长十二个爱儿(每个爱儿长约四英尺),板上挖一条阔一寸的槽。他把板的一头垫高,用一个铜球在槽里滚下去,他先记球滚到底的时间,次记球滚到全板四分之一的时间。他证明第一个四分之一的速度最慢,需要全板时间的一半,越滚下去,速度越快。距离的相比等于时间的平方的相比。葛利略这个试验总做了几百次,他试过种种不同的距离,种种不同的斜度,然后断定物体下坠的定律。这便是创造材料,创造证据。平常我们所见物体下坠,一瞬便过了,既没有测量的机会,更没有比较种种距离和种种斜度的机会。葛氏的试验便是用人力造出种种可以测量,可以比较的机会。这便是新力学的基础。

哈维研究血的循环,也是用实验的方法。哈维曾说:我学解剖学同教授解剖学,都不是从书本子来的,是从实际解剖来的;不是从哲学家的学说上来的,是从自然界的条理上来的(他的《血液运行》自序)。

哈维用下等活动物来做实验,观察心房的跳动和血的流行。古人只解剖死动物的动脉,不知死动物的动脉管是空的;哈维试验活动物,故能发见古人所不见的真理。他死后四年(一六六一年),马必吉(Malpighi)用显微镜看见血液运行的真状,哈维的学说遂更无可疑了。

此外如佗里杰利的试验空气的压力,如牛敦的试验白光的七色,都是实验的方法。牛敦在暗室中放进一点日光,使他通过三棱镜,把光放射在墙上。那一圆点的白光忽然变成了五倍大的带子,白光变成了七色:红、橘红、黄、绿、蓝、靛青、紫。他再用一块三棱镜把第一块三棱镜的光收回去,便仍成圆点的白光。他试验了许多回,又想出一个法子,把七色的光射在一块板上,板上有小孔,只许一种颜色的光通过。板后面再用三棱镜把每一色的光线通过,然后测量每一色光的曲折角度。他这样试验的结果,始知白光是曲折力不同的七种光复合成的。他的实验遂发明了光的性质,建立了分光学的基础。

以上随手举的几条例子,都是顾炎武、阎若璩同时人的事,已可以表见材料同方法的关系了。考证的方法好有一比,比现今的法官判案:他坐在堂上静听两造的律师把证据都呈上来了,他提起笔来,宣判道:某一造的证据不充足,败诉了;某一造的证据充足,胜诉了。他的职务只在评判现成的证据,他不能跳出现成的证据之外。实验的方法也有一比,比那侦探小说里的福尔摩斯访案:他必须改装微行,出外探险,造出种种机会来,使罪人不能不呈献真凭实据。他可以不动笔,但他不能不动手动脚,去创造那通出证据的境地与机会。

结果呢?我们的考证学的方法尽管精密,只因为始终不接近实物的材料,只因为始终不曾走上实验的大路上去,所以我们的三百年最高的成绩终不过几部古书的整理,于人生有何益处?于国家的治乱安危有何裨补?虽然做学问的人不应该用太狭义的实利主义来评判学术的价值,然而学问若完全抛弃了功用的标准,便会走上很荒谬的路上去,变成枉费精力的废物。这三百年的考证学固然有一部分可算是有价值的史料整理,但其中绝大的部分却完全是枉费心思。如讲《周易》而推翻王弼,回到汉人的“方士易”;讲《诗经》而推翻郑樵、朱熹,回到汉人的荒谬诗说;讲《春秋》而回到两汉陋儒的微言大义——这都是开倒车的学术。

为什么三百年的第一流聪明才智专心致力的结果,仍不过是枉费心思的开倒车呢?只因为纸上的材料不但有限,并且在那一个“古”字底下罩着许多浅陋、幼稚、愚妄的胡说。钻故纸的朋友自己没有学问眼力,却只想寻那“去古未远”的东西,日日“与古为邻”,却不知不觉地成了与鬼为邻,而不自知其浅陋、愚妄、幼稚了!

同类推荐
  • 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09

    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09

    《海外新闻2009出版实录》内容包括:走近美国康泰纳仕国际集团、从《衬衫换甜点》看美国出版新变化、国际出版界热炒“雷曼兄弟”、美国财经图书行情依然看好、《美国地区英语辞典》即将全部完成、从两本中美版权合作杂志看去、浅谈《悦己SELF》的广告与发展、美国杂志编辑出版的奥妙、中外合作杂志是中国期刊界的“狼图腾”? 中国《读者》可否收购美国《读者文摘》、“卡斯特罗语录”在古巴出版、欧洲报纸出版商想到美国收购、金融危机影响英国出版的编印发等。
  •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手册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手册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分析,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环境,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相关举措,国家关于农村教育的政策等。
  • 赢得课堂精彩:教师的天职

    赢得课堂精彩:教师的天职

    本书是继《课堂教学的八大铁律》之后,又一本研讨课堂教学秩序的书稿。在这一本书中编者们探讨课堂教学内涵性的一些东西,着手研讨教师素养的提高,内容包括:赢在课堂对话——塑造“我的”亲和力;赢在课堂管理——提高“我的”执行力;赢在课堂提升——发展“我的”影响力;赢在课堂整合——抓好“我的”细节力等。
  • 图片报道

    图片报道

    纵观人类认识世界和信息传播的历史,如果从最小信息组成单位和组成形式的角度来看,有这样几种类型,一是语言,二是文字,三是图片,四是图像。语言和文字是最基本的,原始图画是对事实的一种象形记录,其含意相对比较模糊。图片的出现得益于近代照相机的发明。通过照相机对事物的摄取,图片完成了对现实场景的一种比较客观的记录。
  • 新媒体概论

    新媒体概论

    本书是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新媒体高校教材。全书分为概论、技术论、影响论、产业论、融合论、控制论等相关内容,对新媒体的概念、特征、产生背景、社会影响、产业发展、新媒体带来的媒介融合、新媒体管理规范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阐述。本书不仅适用于高校新闻传播学及相关专业本专科生和研究生的新媒体教材,还可作为新闻传播学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人员和媒体从业人士的学习参考专著。
热门推荐
  • 天下第一考

    天下第一考

    三十年前,一桩令人发指的杀妻案让肖远成为了孤儿,但他从不曾追问为什么,因为他恐惧真相!三十年后,他是否有勇气为了这一辈的情缘去触碰上一辈的恩怨?佟画,一位具有侦探素质的美女律师,在法庭上帮助形形色色的当事人破解人生难题的同时,是否也能够为肖远的人生试题找到那隐藏在背后的正确答案?人生就是一场考试,成绩自有后人评说!唯一不同的是,这场考试不可以补考!
  • 地师鬼藏

    地师鬼藏

    真正的地师,能一眼千年,重现地理变化。发丘印,摸金符,护身不护鬼吹灯,卸岭甲,搬山牌,分金镇海素衣命。竖葬坑,匣子坟,搬山卸岭绕道走,窨子棺,青铜椁,八字不硬勿近前。他叫李青山,低着头弯着腰,狠狠的撞进古墓里。从此他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诡秘惊奇,解开了一个个亘古久远的古藏谜题。这个故事,要从他还是一个十八岁小神棍的时候说起……
  • 项也的救赎

    项也的救赎

    他是所有权势之人的噩梦,是所有权势之人想取代之人。他视生命为灰尘,但凡让他皱眉的人都要下地狱。他高高在上,对一切都熟视无睹,但没让他想到的是到最后自己被背叛废掉四肢抽掉筋脉的人竟是他当初最相信的人,只有那个自己讨厌了一辈子的女人满脸是血的陪在他旁边,帮他擦净脸,笑着说:“不怕。我在。”如今重生,他看着周围的面孔,扯了扯嘴角,他要废掉所有背叛他的人.....
  • 修真天才混都市

    修真天才混都市

    传奇兵王回归都市,打怪升级装逼逗逼。刘弈,华夏国第十兵王,狼牙小队队长,获得修真宝典,纵横都市无敌手。从此,小爷做事就一个要求,开心就好……所以,夺造化,夺机缘,夺人未婚妻;抢钱财,抢武技,抢兵器宝贝。然而……悲催的是,刘弈发现,某些敌人比自己帅、比自己强,那好吧,比我帅的敌人,都将成为猪头,比我强的敌人,都将成为废物!小爷格言:杀天下最帅最强的男人,做天下最全能的战神!
  • 厉斩苍穹

    厉斩苍穹

    数万年前,仙界陨落,天道崩塌,天地风云变色,修仙盛世终结而乱世将起。谁能一统乱世?谁能执掌天道?是上古大劫中侥幸残存的仙人?是后时代突起的各路修士?还是来自远古觉醒的血脉?亦或是胸藏天地拥有天妒之姿的旷世妖才?是阴谋?还是天地劫数?乱世之中谁主沉浮天地万物厉斩苍穹!
  • 下乔入幽

    下乔入幽

    他,完美无缺,光芒万丈她,细腻敏感,默默无闻他和她相遇在他们彼此最美的年华高跟鞋,木吉他,如花笑靥编织成了一支美丽的青春舞曲然而,年轻的他们却因误会而错过,分离本以为不再有任何交集命运的齿轮却让他们再次相遇曾经,成为了他们再次相见时不可触及的梦六年后,蜕变得成熟稳重的男人站在她面前,他不想再错过......岁月像一杯沉淀过后的美酒,让他们明白,爱需要的,终究不是年轻时肆意的爱恋,而是天长地久的温暖陪伴。
  • 宠婚撩人:BOSS的贴身小秘

    宠婚撩人:BOSS的贴身小秘

    第一天捡了帅哥,第二天就被骗财骗色,紧接着就是失业被辞退,她乔雪有没有这么倒霉?再次见他,那人竟摇身一变,成了盛远集团名声赫赫的总裁,而她则是刚刚应聘成功的小秘。替他端茶倒水,安排行程,还要兼职人肉抱枕!拜托,他们有没有这么熟?不是说好失忆的嘛!他挑眉,微微一笑:“睡过,自然熟。”
  • 西宫昙莲

    西宫昙莲

    一场权谋盛宴,一局生死棋盘;一场天下纷争,一局爱恨棋子;一场人心叵测,一局步步惊心!“西宫昙莲?”“不、你不是我的小昙儿”“呵、我的月、昙、莲、”悲伤的话语带着绝望的气息,萧帆悲悯的看着眼前一身红袍加身的妙人儿,修长的身影一退再退、不愿接受、不愿相信地晃头摆手,失魂落魄,凄凉包裹着周身。一抹恨意沁入眼底、刻在心尖儿!“萧......帆”————
  • 八荒天穹

    八荒天穹

    心怀天下却不能泽披苍生;君临八荒却无法普度众生。天道不公我来断,世道不平我来清。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看我辈行者代天掌刑,纵横八荒、笑傲天穹……
  • 阴阳封魔录

    阴阳封魔录

    李尚阳到底是什么身份?那两把剑为何只有他能操控?喜欢的话加群474037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