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扬派盆景
1.历史起源
扬派盆景是全国五大流派之一,它那一寸(一寸为3.3米)三弯的制作技艺可谓独步天下。为了更好地保护这种套特殊的盆景制作技艺,扬州盆景博物馆近期已经向有关部门申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已获得受理。扬派盆景源远流长,它层次分明、严整平稳的独特造型,关键就在于精巧的剪扎技艺。据了解,扬派盆景正是凭着这套严谨的制作技艺,屡屡在全国盆景大奖赛中摘金夺银,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初,又被确定为全国五大盆景流派之一。
扬派盆景,唐、宋时已有制作,至清代,扬州广筑园林,大兴盆景,有“家家有花园,户户养盆景”之说,并形成流派。1949年,扬派盆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950年初,扬州曾调36盆松柏盆景送北京中南海,1973年扬派盆景与岭南派、川派、苏派、海派盆景被国家城建总局园林绿化局列为全国树桩盆景五大流派。扬派盆景技艺精湛,尤以观叶类的松、柏、榆、杨(瓜子黄杨)别树一帜,具有层次分明、严整平稳、富有工笔细描装饰美的地方特色,饮誉海内外。
扬派盆景以扬州为中心,包括泰州、泰兴、泰县、兴化、高邮、东台、盐城、宝应等苏北县市,是以扬州命名的盆景艺术流派。
扬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建于248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曾称过广陵、江都等名,6世纪末的隋代称扬州。扬州位于长江下游北岸,南隔江与镇江相望,北靠蜀岗,东沿京杭大运河,长江与大运河在此处交汇,是苏北水陆交通枢纽。自古以来经济繁荣,文化发达,隋唐时期就成为中国最大的商业都市。清代为两淮盐运中心。市内有春秋时代开凿的古运河;有1500多年历史的古刹大明寺;有隋唐时代的瘦西湖;有明代古建筑文昌罔;以及清代园林。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写道:“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林胜,三者鼎峙,不可轩轾”。观赏扬州园林,则有湖石假山,回廊曲径,波光月影,桥畔箫声,景色宜人;无论春兰夏荷,秋菊冬梅以及长堤春柳,均得园秫之趣,景色迷人。
古代扬州曾是人文荟萃,风流人物辈出之地,许多帝王将相,骚人墨客都曾在此留下他们的踪迹和美好诗句,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等。清代中叶,“扬州八怪”画派的大胆、泼辣的艺术风格对扬州盆景艺术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如大画家石涛和尚,又是著名的园林专家,他善于垒石植树,他的作品至今令人赞美和推崇。
扬州盆景相传在唐代就在社会上流传。元、明两代就有了扎片的造型技艺。清代扬州盆景进一步地发展,形成了形式多样的盆景。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有多处记载扬州盆景的内容。“扬州八怪”画家郑板桥曾绘过梅花的盆景。现在陈设在扬州盆景园的一盆古桧柏盆景,是明朝末年的盆景,几经转折,保存在扬州天宁寺,后转至园林。树干高二尺许,枝干屈曲,形如虬龙,树皮仅存l/3,枝片为云片,形若伞盖,枝繁叶茂,苍翠欲滴,此型是扬州盆景的代表作品,由此可见,扬派盆景的形成,一定在明代之前。
2.扬派盆景的艺术特点
“严整而富有变化,清秀而不失壮观”。扬派盆景采用棕丝“精扎细剪”的造型方法,如同国画中的“工笔细描”。扬派盆景还特别讲究“功力深厚和自幼培养”,这就是“桩必古老,以久为贵;片必平整,以功为贵”。由于受扬州经济文化和地理环境的影响,扬州盆景和扬州园林一样,既有北方雄建的特点,又有南方秀美之特征。这也是形成扬州盆景艺术特点的原因。
扬派盆景的史料虽少,但并不是没有。例如明人李日华在《味水轩日记》卷一里,记作者与友人经过一家花圃时,看到一种天目小松,松针很短,树干却并无偃蹇之势。本来这种细叶松树,只要略加捆扎,就可以做成盆景的,但主人没有这样做。于是作者联想到扬州豪门常以歌舞弹唱强行调教贫家女子,这种现象与工匠对花木施行砍削绑扎十分相似:“圃人习烧凿捆缚之术,欲强松使作奇态,此如扬州豪家收畜稚女盈室,极意剪拂。”
明代工匠已习惯于用火烧、斧凿、捆绑、缚扎等技术,强迫松树呈现出各种奇异姿态,这与扬州豪门收养幼女、恣意加以调教没有两样。扬州人既然善于对稚女“极意剪拂”,自然也善于对花木“烧凿捆缚”。作者以为,人和树一样,经过特殊剪裁之后,固然也有赏心悦目者,可供达官贵人一时之需,但世间最美的往往藏在深山,要像西施那样等待范蠡去发现。作者想要表达的实际上是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这比龚自珍的《病梅馆记》更早。
人工美也许永远不及自然美,但从盆景发展史的角度看,《味水轩日记》依然不失为扬州盆景的重要史料。又如清人沈复在《浮生六记》卷二里,谈到当时扬州已用盆景作为贵重物品送礼,但他十分怀疑扬州商人的审美水平:“在扬州商家,见有虞山游客,携送黄杨、翠柏各一盆。惜乎明珠暗投,余未见其可也。”
作者认为,作为盆载植物,如若一味追求将枝叶盘如宝塔,把树干曲如蚯蚓,便成“匠气”。点缀盆中花石,最好是小景入画,大景入神,一瓯清茗在手,神能趋入其中,方可供幽斋之玩。作者谈自己亲手制作盆景的经验尤为可贵:“种水仙无灵壁石,余尝以炭之有石意者代之。黄芽菜心其白如玉,取大小五七枝,用沙土植长方盆内,以炭代石,黑白分明,颇有意思。以此类推,幽趣无穷,难以枚举。如石葛蒲结子,用冷米汤同嚼喷炭上,置阴湿地,能长细菖蒲,随意移养盆碗中,茸茸可爱。以老蓬子磨薄两头,入蛋壳使鸡翼之,俟雏成取出,用久年燕巢泥加天门冬十分之二,捣烂拌匀,植于小器中,灌以河水,晒以朝阳,花发大如酒杯,叶缩如碗口,亭亭可爱。”沈复来自苏州,寓居扬州大东门,他的记述对我们了解清代扬州盆景制作实况及文人情趣,极为宝贵。
记述扬州盆景的文字,以《扬州画舫录》最为丰富,但很少有人仔细搜罗。李斗谈盆景的文字,至少有五处:清代湖上园亭,都有花园,为莳花之地。“养花人谓之花匠,莳养盆景,蓄短松、矮杨、杉、柏、梅、柳之属。海桐、黄杨、虎刺,以小为最。”当时的扬州盆景,以景德盆、宜兴土、高资石为上等,取材讲究。种类则有以树根、青苔为主的“花树点景”,以石头、水沼为主的“山水点景”。此见卷二。
古代的盆景匠人,极少有记载。但扬州有一位张秀才,却以制作梅树盆景出名。“秀才名,字饮源,精刀式,谓之‘张刀’。善莳花,梅树盆景与姚志同秀才、耿天保刺史齐名,谓之‘三股梅花剪’。”其后又有张其仁、刘式、三胡子、吴松山等人效其法,这都是非常珍贵的人物史料。此见卷四。
现在的荷花池为清代九峰园旧址,园中曾有风漪阁,阁后池沼旁建小亭、门洞、长廊,“中有曲室四五楹,为园中花匠所居,莳养盆景”。九峰园的花匠,为园主人所蓄,当与张秀才等人身份不同。此见卷七。
扬州多徽人,其中也有盆景高手。“吴履黄,徽州人,方伯之戚。善培植花木,能于寸土小盆中养梅,数十年而花繁如锦。”文中的“方伯”,即康山草堂主人江春。江春精盐务、善交往、爱戏曲、喜园林,吴履黄随他来扬,则江春也必然好盆景无疑。此见卷十二。
苏扬盆景在清代已有交流。有个苏州和尚,俗姓张,法号离幻,因唱昆曲得罪御史,愤而出家。他喜欢收藏宣德炉、紫砂壶。“自种花卉盆景,一盆值百金。每来扬州,玩好、盆景,载数艘以随。”他插瓶花崇尚自然,不用针线和铁丝之类的辅助材料,与扬派迥异。此见卷十五。
三、苏派盆景
1.苏派盆景艺术的发展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太湖石玲珑透剔,山崖溪边嘉树随手可得。苏州山水秀丽,风光宜人,在历史上早就有不少造园名手,把山林野趣摄于城市的园林艺术之中,因而“咫只千里,缩龙成寸”的盆景艺术更有了借鉴的范本;加之苏州向为文人荟萃之地,盆景艺术长期受其文化艺术的熏陶,遂逐步形成苏派盆景艺术的区域特性和独特的传统风格。
苏派盆景以古雅拙朴见长。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虬干老枝,培植于小盆之中,竟能高不盈尺,自然成态,或悬或垂、或俯或爷,配以古盆和苏式几架,则古趣盎然。
苏派盆景的布局构思精细入微,取法自然,混同天生,绝少斧凿之痕,富有艺术情趣。在处理虚实,曲直、疏密、开合、明暗等关系上,脉理清晰,卓具匠心。
苏派盆景着重意境的创造,它以情景交融的艺术魅力吸引人们。它吸取古典园林艺术精粹,综合中国绘画技法之特长,以景寓情,以情抒景,运用“小中见大”等艺术手法,取得景中有情,景外亦有情的艺术效果。作品耐人寻味,令人爱不释手。
当今,苏派盆景后继有人,作品更为丰富多姿,它将以新时代的风貌,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满足人民的文化生活需要,焕发出绚丽夺目的光彩。广大园艺工作者正在为创造苏派盆景艺术新风格而努力。
在福建泉州举办的第六届中国盆景展览上,苏派盆景又一次载誉而归,获得一金三银三铜的佳绩。然而,在盆景技艺不断提高的同时,作为发祥地之一的苏州,盆景却越来越远离大众,盆景市场也是低迷不起。
苏州是我国盆景艺术的发祥地之一,苏派盆景源远流长。“咫尺千里,缩龙成寸”的盆景艺术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苏州人。明清时期,有钱人造园林,寻常百姓便玩盆景,这在当时的姑苏城内为一大民风。
2.苏派盆景的历史渊源
有2500年建城历史的苏州,地处长江下游,太湖之滨,丘陵连绵,河汉密布,气候湿润,雨量充沛,适宜于植物的繁殖与生长,为树桩盆景的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地域环境和自然条件。
苏州既是一座独特的水城,又是一座集东方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园林城市,自古以来就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声誉。苏州城区水道纵横,桥梁交错,过去有水道近百公里,现在也有40公里;过去有桥梁325座,现在仍保存一百多座。唐朝诗人杜苟鹤的送友人游吴一诗写道:“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左宫闲地少,小巷水桥多。夜市赏菱藕,春船载绩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从中可以窥见当时苏州的风貌。由此地域环境孕育的苏州方言,发音绵软,一语三转,因而被称作“吴依软语”。(与朱文长《琴史》中所指出的“蜀百躁急,若激浪奔雷”迎然不同。)
苏州曾有园林(和庭园)220多处,历经战火,至今尚保存60多处,开放的也有二、三十处。苏州的园林与其他城市豪绅富贾的园林有所不同,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大多出自当时文坛名士之手,因而体现了高度的艺术素养和强烈的人文精神。如拙政园,原为明朝御史王献臣弃官还乡后所建,其园址曾是唐朝诗人陆鲁望的故宅,环境清幽,淡泊自然。
以在建筑布局上出类拔萃的留园,初为明朝太仆徐泰的私家花园,后归清朝布政使刘蓉峰修尊改建为“寒碧山庄”,竹色清寒,波光澄碧。唐末吴越广陵王钱元燎的池馆“沧浪亭”,到北来为诗人苏舜卿购得,后又成为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宅第,故称韩园,溪水潆回,清幽古朴。如此等等,可以说每一座园林都与文坛名士有“缘”。园林艺术与盆景艺术本来就是一对“孪生姊妹”,苏州园林建筑的高度成就,必然对苏派盆景的形成与发展产生直接的重大影响,尤其是这些园林的创建者,有不少就是盆景艺术的爱好者、制作者。
苏州不但是一座商业城市,更重要的还在于是一座文化城市,文物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名声之大,在全国也不多见。从唐朝初年起,苏州就是江南地区的文化活动中心,诗文书画蜚声全国。三国时期有陆逊,晋代有陆机、陆云,盛唐的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都做过苏州刺史,晚唐有陆龟蒙、皮日休,宋、元以后出自苏州的文坛名士更多,尤其是明朝以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为主将的“吴门画派”,对苏州盆景的艺术风格影响更为深远。
从苏州人文震亨的《长物志》中可以看出,当时苏州的树桩盆景已仿照著名画家的画意、著名诗人的诗情进行创作,追求诸如“云林山树画意”之类的艺术境界《姑苏志》:“虎邱人善于贫中植奇花异卉,盘松古梅,置之几案,清雅可爱,谓之盆景。”苏州近代著名作家、园艺家周瘦鹃就曾指出.“我的盆栽.一方面出自心裁的创作,一方面是取法乎上,依照古人的名画来做。先后做成的有唐寅的《蕉石图》、沈石田的《鹤听琴图》、夏仲昭的《竹趣图》和《半窗晴翠图》、清王烟容的《新蒲寿石图》等。”(沈石田即沈周,王烟容即王原祁,清初画坛“六大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