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40年到1895年,中国在外力压迫下,被迫打开大门的同时,也面临着现代化发展的机遇,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一机遇终于丧失。然而,近代中国先进人士对现代化发展出路的探索却从此开始。
一、近代中国人探索国家出路的艰辛历程
1.地主阶级的自救:从“开眼看世界”到洋务运动
清代开国之后,即厉行海禁,从顺治元年到康熙23年(1644-1684)的40年间,令沿海一带“片板不准入海”、“片帆不准入海”,康熙56年(1717)再次颁布“禁海令”,除保留东洋贸易外,对南洋贸易,只许外人来华,禁止中国商人前往贸易。自此以后,清政府的海禁政策,虽有驰严起伏,但总的趋势是门户越来越小,限制越来越严。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中国人世界视野的形成,妨碍了中国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在西方国家资本主义蓬勃发展时,清朝统治集团仍然沉醉在天朝大国的迷梦之中。最终,鸦片战争打破了清统治者的天朝迷梦,中国地主阶级的一部分人开始以新的眼光观察已变化了的世界。
林则徐(1785-1850,福建侯官人)被称为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比较了解社会的情况和民间的疾苦,倡导经世之学,是一位对现实黑暗政治不满,要求有所改革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1838年底,他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到广州禁烟。但在就任钦差大臣之前,林则徐对中国以外的世界也是不了解的;到达广州后,他很注意探访外情,注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和动态。他组织人编译澳门报刊上的材料,积累资料,编辑《四洲志》草稿。战争的失败冲破了长期以来的闭塞风气,迫使人们去认识自己的对手。
在林则徐之后,出现了一批“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他们编写西学书籍,介绍西方和世界地理与历史。如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李兆济的《海国图记》、姚莹的《英吉利图志》、徐继畲的《瀛环志略》、杨炳的《海录》等。这一时期出现的此类书籍至少有22部,为中国人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使一直陶醉在“中国即天下”的中国人如梦初醒,千百年来“中华为天下中心”的华夏中心观念开始幻灭。
这类书籍中,需特别注意的是魏源的《海国图志》。《海国图志》介绍了西方各国的历史、社会、风俗,还介绍了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的民主选举制和首领任期制。魏源在书中称赞蒸汽机的威力时说:“今西方各国,最奇巧有益之事,乃是火蒸水汽,舟车所动之机关,其势若大风无可挡也。”鸦片战争给“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感触最直接、最深的莫过于西方的坚船利炮。
他们痛切地认识到,西方人正是凭着坚船利炮,敢于侵略中国并取得了胜利,而这些正是中国所不能及的,是西方独有的“长技”,因而主张学习它、利用它。基于这一认识,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当时的一般认识,所谓“长技”,主要是指西方用于军事的先进技术,如在鸦片战争后的一二十年间,介绍西方“长技”的30多部书籍中,大多数是介绍西方轮船、武器制造的。但魏源还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技术“以利民用”的方面,因此,他不仅主张设厂仿造西洋轮船枪炮,而且还提出,“凡有益于民用者,皆可于此造之”。魏源已朦胧地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于社会经济生活的作用。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代表了鸦片战争后“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的普遍愿望。此论一出,便在开明人士中广为流传。更为重要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作为一种时代思想,启迪了20年后的洋务运动。
鸦片战争20年之后,清朝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再次战败。民族战争的失败,推动了中国地主阶级的分化。奕訢、文详、桂良等中枢大臣和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成长起来的汉族官僚,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在与西方人接触的过程中,认识到了西方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率先将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付之于实践。他们以兴办洋务标示了自己与恪守传统的顽固派不同,故被称为洋务派。洋务派兴办洋务历时30余年,历史上称之为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最初活动是举办军事工业,意在模仿西方军事技术以求自强。第一个洋务军事企业是曾国藩1861年主办的安庆军械所,规模很小。
在曾国藩支持下,由李鸿章在上海设立的江南制造局,其经费从海关收入提取,因此又成为当时最大的军火工厂。此后,闽浙总督左宗棠在福州创办了马尾造船局(又名福州船局),北洋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创办了天津机器局。
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各省举办过20个生产军火的机器局、制造局。这类企业,扩展和停滞取决于官方拨款的多少,内无利润积累、外无市场联系。
因此,从生产关系来说,它是历史上官办封建工业的延续。
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提出“求富”主张。“求富”与“自强”是有联系的,李鸿章说,“欲自强必先裕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显然,“求富”就是创办民用工业,以增加财政收入和开辟军事工业及兵饷的来源。因此,在洋务军事企业达到高潮时,洋务派把重点放到创办民用工业上。最早的洋务民用企业,是李鸿章于1872年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此后到90年代初,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有20多个,主要集中在采煤业、金属矿和冶铁业、棉纺织业及铁路、航运等部门。比较重要的有:李鸿章1877年创办的开平矿务局,这是中国最早用机器开采的一个大型煤矿;陕甘总督左宗棠1880年设立的甘肃机器织呢厂;李鸿章1882年设立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湖广总督张之洞在90年代初创办的大冶铁矿和汉阳铁厂等等。洋务民用企业与军事企业有所不同,民用企业吸收民间资金入股,生产的产品要投入市场销售。“求富”就要赚钱,要通过利润的积累扩大再生产。这些特征,使洋务民用企业带有较多的资本主义性质。
这无疑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进步。
除兴办工业外,洋务派还重视文化教育的建设,其主要成就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设立学校,培养各类洋务人才。1863年设立的京师同文馆,是一所培养外语翻译人才的学校;一些洋务企业附设的学堂,如江南制造总局的机械学校和翻译馆、福州船政总局的船政学堂等。其二,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在容闳主持下,1872-1875年先后有120名幼童赴美留学;福州船政学堂还派出30多名学生赴英法学习海军。其三,译书。京师同文馆30年中共译西书200部,江南制造总局的翻译馆在40年中翻译书籍199部。
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在清政府统治危机日益深重的背景下,为挽救地主阶级统治的一次努力。但应当看到,在当时中国,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和中华民族的危机是很难截然分开的,因此,洋务派主观上为挽救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努力,客观上又为探索国家和民族的出路作出了贡献。
洋务运动的历史贡献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第一,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学习西方为取向,其创办的事业,无论是军事、民用企业,还是文化教育事业,都冲击着中国传统社会,新的观念正是借助于这些具体的事物在一批中国人头脑中萌生、成长。第二,洋务运动创办了军事、民用工业,使用机器生产,开始改变中国传统的生产力样式,成为中国工业化的开端。第三,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企业本身具有相当的资本主义性质,同时它又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因此可以认为,洋务运动本来是挽救清政府统治的,但它客观上又推动了反对清政府封建统治力量的形成,这是洋务运动的倡导者始料不及的。
然而,我们还应该看到,洋务派从事的毕竟是一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因此,洋务运动“自强”、“求富”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军事和经济领域,而在政治制度方面固守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在文化领域其所学也仅限于西方“长技”的范围内。固守封建文化不放,其根本目的在于用西方之“用”来巩固中国之“体”。正因为如此,洋务运动不仅没有挽救清政府的命运,更不可能承担起挽救民族危机的重任。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也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还宣告了地主阶级不可能挽救中国的命运。
2.农民阶级的抗争:太平天国运动
清政府的统治在乾隆之后迅速地由盛转衰,到鸦片战争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至极点。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未能使中国统治阶级从危机中清醒过来,政治腐败依旧。民族矛盾加剧了阶级矛盾,终于引发了洪秀全领导的农民阶级的大规模抗争。
洪秀全(1814-1864),广东花县人,出身于农民家庭,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而不中。他目睹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和社会的动荡不安,萌发了推翻清政府,建立一个“太平”世界的愿望。他把中国传统的“太平”思想和部分基督教教义相结合,建立了反清革命理论,创立了“拜上帝会”组织。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率“拜上帝会”会众2万余人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太平天国把矛头直指清政府,挥师北上,势如破竹。1853年攻克南京,并定都于此。随后,太平天国建立了中央与地方政权,颁布政令,与清政府分庭抗礼。在军事上,太平天国继续向清政府发动进攻,西征、北伐,并相继攻克江南大营、江北大营,到1856年杨韦事变前,太平天国已控制了从武汉到镇江的长江沿岸要地和江西、安徽的大片土地,雄居东南半壁江山,与清政府形成对峙局面。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反抗运动,从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来看,仍然是传统社会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这一基本矛盾的产物。从其领导阶层的阶级属性来看,其主体基本上是农民阶级。从其理论纲领来看,《天朝天亩制度》所提出的设想,基本上没有脱出传统社会农民阶级追求“太平”世界的思想体系。因此,太平天国运动从根本上看其性质仍属旧式农民战争。农民阶级不是新生产力的代表,作为小生产者和小私有者,其落后性、分散性、狭隘性和保守性必然在革命过程中反映出来,因而难以保证反抗运动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太平天国没能用其理想的“天国”代替清政府,其政权自身就开始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中。1856年的杨韦事变,是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也是农民阶级狭隘性的大暴露。自此之后,洪秀全陷入“天生真主,命作君主”的神话中而不可自拔。由反皇权主义而走皇权主义,有力地说明在民主革命的时代,农民阶级不可能承担起民主革命的任务。终于,在湘军隆隆的炮声中,这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反抗运动以悲剧结束了它的抗争。
但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中国已被迫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背景下,因此,它与历史上的农民反抗运动又有所不同。其一,从形式上看,太平天国不像以往农民起义那样是从传统的民间宗教中寻找启示,而是从基督教中寻找反抗的思想武器。虽然它借来的只是一个思想的外壳,但毕竟表现了在思想表层上,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传统思想的抛弃。其二,从社会经济上来说,太平天国在其统治区域,相当程度地削弱了地主经济,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相当的自耕农。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影响,在东南地区,这些自耕农所面对的已不完全是旧时的自然经济了,他们不可避免地受到商品经济的影响。这种经济环境无疑会促使自耕农的增多和促进生产与消费的增多。而这些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与发展是有好处的。其三,太平天国作为一个政治事件对后来的许多政治力量产生着影响。在戊戌变法期间,太平天国运动常被康有为借来作为迫使皇帝变法的力量;孙中山革命时也曾谈起:“革命思想之成熟,固予长后事,然革命最初动机,则予在幼年时代与乡关宿老谈话时已起。宿老者谁?太平天国军中残败之老英雄也。”以上种种说明,太平天国运动虽没能建立一个理想天国,但它对中国社会的政治进程还是起到了促进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