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1700000040

第40章 中国人谈爱(9)

七、冯友兰

冯友兰的生活年代是1895—1990年,河南唐河人。他自幼学习《三字经》和四书五经。中学时接受新式教育,开始对西方哲学有兴趣。1915年,考人北京大学文科攻读哲学。1918年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改读研究生。接触到多方面的西方哲学,最后选择的是新实在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回国后先后在中山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任教,任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抗战时期,他拒绝做官,坚持艰苦的教学生活,并写出著名的“贞元六书”,即《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和《新知言》六种书的合称。他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上有举世公认的贡献。

关于与人类之爱关系密切的伦理学与人生观方面,主要在他的《新原人》中有所阐述。

他首先提出对于人生的“觉解”和“意义”的问题。

他说人对于宇宙人生的觉解的程度,可有不同。因此,对于人的意义,也有不同。”(《新原人》)

他将人生境界分为四个层次:

(一)自然境界在此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顺才或顺习底”。所谓“顺才”,就是顺着生物学的本性,顺习”就是顺着社会习惯。

(二)功利境界在此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为利底。所谓利,是为他自己的利。”

(三)道德境界在此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行义底……求社会的利底行为,是行义底行为。”

(四)天地境界在此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事天地……了解社会的全之外,还有宇宙的全。……他已知天,所以他知人不但是社会的全的一部分,并且是宇宙的全的一部分。”(以上均见《新原人》)

从人类爱的角度看,冯友兰所指出的人生四个境界,都是有体现的。人类的爱,首先是人类的自然属性。家庭内部的情爱、慈爱、孝爱,都来自类的自然本性。这就是冯友兰所说的“自然境界”。

情爱、慈爱、孝爱,以及对社会,对人民的仁爱,都不是纯精神性的,是需要有实际的功利性。孙中山说,博爱要与民生相结合,也是说的博爱的功利性。这就是冯友兰所说的“功利境界”。

人类之爱,是人类的高尚道德。慈爱、孝爱、仁爱、博爱等,不仅有功利性,更具有道德性,往往是道德性超越于功利性。这就是冯友兰所说的“道德境界”。

人类之爱,不仅局限于家庭,甚至不局限于人类社会,它扩大到人类对大自然的爱、对人类种族的爱、对宇宙之爱。那就是冯友兰所说的“天地境界”。

冯友兰的人生四个境界的学说,对于我们理解人类之爱是有启示的。

总之,清代以后,西方思想传人中国,对中国的哲学思想产生深刻影响。现代中国有多位思想家,为传播和实现各种人类之爱,为中国的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人关于爱的观点综述

本章概要地综述中国哲学中爱的理念的历史发展,并与西方哲学中爱的理念进行对照分析。

一、中国人认识爱的历程

(一)老子的道之爱,有探索自然本质的思想,但是没有引导出科学。老子的“道为天地母”所体现的“道之爱”,不仅在中国哲学中非常有特色,在世界哲学中也是独特的。

这是一种本体论的爱,一种哲学之爱,而不是宗教之爱。这在世界思想史上,是极少见的老子说的“道法自然”,是有透视自然本质与规律的思想的,展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少有的对于自然秘奥的兴趣。墨子的学生(墨家)曾经对于物理学(特别是光学)有较多的阐述,但是这个探索自然的思想萌芽,在汉代“独尊儒术”后没有得到发展,以至错失了中国发展自然科学的机遇。

(二)庄子的自然与自由之爱是有特色的,但是没有得到继承。

庄子哲学中充分体现了对自然与自由之爱。西方哲学中,斯宾诺莎提出自然神学,他也是提出自然之爱的。但斯宾诺莎的学说是:自然就是上帝,因此,人类应当像热爱上帝那样热爱自然。

庄子的自然之爱,并没有借助于上帝,他是在直接与自然的接近中感悟自然的伟大与可爱。他为在梦中成为蝴蝶而感到非常高兴。这是一种无神论的自然之爱,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在当代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时代,庄子的自然之爱,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庄子的自然之爱中蕴涵着他对自由之爱。他特别赞扬的,是大鸟的自由而高远的精神。自由,正是中国哲学中欠缺的因素。

但是在汉代“独尊儒术”后,庄子的自然与自由之爱,除了少数诗人与画家外,基本上没有得到继承。

(三)墨子的兼爱学说值得重视。

墨子的兼爱学说,儒家是不赞成的,孟子批评墨子的“兼爱”是“无父”,即不重视对父母的孝爱。

当然,孔孟认为,对父母之爱应该优先于对他人之爱,这是符合社会伦理的。但是,不能不看到,墨子的兼爱学说,有比家庭伦理更重要的社会伦理与政治伦理的意义。

墨子的兼爱思想,在当代世界是有价值的。

(四)孔孟儒家以仁爱为核心思想。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孟子提出“仁者人也”,他们所倡导“仁爱”学说,是中国儒家哲学的核心思想。

虽然西方哲学家论述爱,并不局限于性爱。但是,从古希腊开始,直到当代美国哲学辛格,他们所谓的爱,实际上都是以性爱为核心的。

但是,人毕竟是社会性的高等动物,人类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而不仅是生活在两性关系之中;因此,儒家所提倡的仁爱,与性爱相比,应当说有更重要的社会意义。

中国有两千多年的文明史。在这两千多年中,中国虽然经历了无数次战乱与动荡,但是中国社会依然稳定地存在,中国的文明得以维持;不能不说,这种文明的延续性与中国的主流哲学——儒家所倡导的仁爱思想,有一定关系。

在今天,仁爱思想对于社会的公正与正义,对于减少贫富差距,对于实现共同富裕的和谐社会,都是有意义的,是应该继续发扬的一种重要的价值观。

(五)仁爱思想在歪曲中的进展。

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发展是经过曲折的。

汉代董仲舒是一个大哲学家,他对于儒家在中国获得崇高的地位是有贡献的。但是他提出的“三纲”思想,是对孔孟仁爱思想的一种扭曲。

孔子的“仁者爱人”是一种伦理学思想,从“爱人”两字,也能理解孔子的原意中,爱是带有对人关爱的感情的。孟子的“仁者人也”,着重是指出:爱是人的本性和天性。

董仲舒将人与人的关系,变成是一种“纲纪”,变成人必须服从的“礼教”。并且在这种礼教中,将人分成上下等级,将孔孟所倡导的相互关爱的关系,变成命令者与服从者的关系。

到了魏晋时期,王弼提出“名教顺应自然”;阮籍、嵇康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反对“礼教”对人性的限制与束缚,主张回归人性,回归人间的真爱。

他们的思想是有进步意义的。

两程和朱熹的理学,有较完整的哲学框架(有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观),是中国哲学史的一个高峰。

然而理学过分强调“天理”而否定情感与欲望,是对于人类爱的片面认识。人类爱,首先是人类的一种情感,一种爱的欲望。当然,人类爱也具有理性的指导。但如果像朱熹所说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那么,这个“天理”中,就没有了情感与欲望,这是违背人性的;那就不存在真正的爱。

到清末民初,朱熹的观点受到陈独秀等进步思想家的批评。

明代王阳明的心学,突出了心的意义。“心”就是人的良知和天性,也包括人的天生情感。一个人是否具有爱心,不必去问天理,只要问问自己的良心或良知。

由于人类的爱是出乎人的天性的。因此,心学与理学相比,更接近于人类爱的本质。

(六)在近代与现代,中国爱的理念的曲折前进。

梁启超的“新民说”提出:“若有欲求其真自由者,其必自除心中之奴隶始。”

这是在中国哲学史上,首次明确提出“自由”的概念。也就是提出了自由之爱。这个观点,在中国,不仅在当时,即使是在今天,也有着重要意义。

由于几千年的专制制度的统治,又因现代中国政治改革的滞后,在中国人的思想中,自由之爱是比较缺乏的。梁启超的“新民说”,依然有其现实意义。

孙中山的博爱思想,应该给予高度的评价。他提出的博爱,是将中国儒家的仁爱、韩愈提出的“博爱之谓仁”,与西方国家在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中提出的“博爱”等结合了起来;不仅符合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也充分吸收了西方的近代进步思想。应该说,这是带有世界性的,是世界人民可以普遍接受的思想。可惜,在当代中国,博爱思想,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宣传和发扬。

陈独秀为中国引进西方思想的精华——民主与科学。民主与科学两者,是中国社会进步的关键性因素,也是中国人实现各种人类之爱的根本保证。

“五四”运动之后,爱的思想与自由、民主、科学等理念相结合,有较正常的发展。男女情爱与对自由之爱等,都得到较大的普及。

改革开放以来,在和谐思想指导下,各种人类之爱,逐步得到恢复与发展。但是,官场上贪污之风盛行,社会上贪荽与欺诈横行,城市内部与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严重,要全面实现人类之爱,尚待持久的努力。

二、中西方关于爱的理念的比较

如果将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中爱的理念相比较,可以见到中国哲学中爱的理念的一些优点与不足:

(一)从爱的理念的内涵来看。

中国哲学始终是以仁爱作为人类爱的中心内涵。

中国哲学从仁爱出发,对于对父母的孝爱、对师长的师爱,都特别重视。孝爱与师爱,形成中国的文化传统。即使在今天,全世界的华人社会中,都非常推崇孝爱和师爱。孝爱是有利于家庭和谐的,师爱是有利于教育传承的,都对社会进步有积极影响。

西方哲学关于爱,有狭义与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理解,爱就是指性爱;广义的理解,爱可以有很广泛的对象,如家庭、国家、自然、艺术、科学、自由,等等。

可以这样说,中国的仁爱,比西方的性爱,有更广的内涵;而西方的广义的爱,又比中国的仁爱,有更广的内涵。

今天,对中国传统的仁爱(包括孝爱与师爱)应该继续发扬;但也应该将爱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扩大到对科学、艺术、自由、民主的爱。

特别是自由、民主之爱,是中国历史上最欠缺的。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帝王专制的历史,中国人有长期的做奴隶的习惯。按鲁迅的说法:“中国的文化,都是侍奉主子的文化”,中国人或“坐稳了奴隶”,或“想做奴隶而不得”。

民国以来,帝王是没有了。即使是今天,尽管国家有各种进步,但是中国人还没有享受到完整的自由与民主。

因此,中国还需要继续鼓励与发扬人民对自由之爱与对民主之爱,以实现国家与社会全面的进步。

(二)从对于爱的探讨方法来看。

一般来说,中国哲学或擅长于抽象的思考(如老子、王弼等),或善于形象性的描述(如庄子),但缺乏理性的、逻辑性的推理。

西方哲学则有较为深人的理性推理与分析。

西方哲学从古代起,就将人类的心灵分为理智、情感、意志、道德等方面。不同哲学家之间,有不同分类(例如休谟与康德),也有不同意见之间的辨析或争论(例如关于先验论的争论)。

因此,西方哲学对于人类之爱的认识,要比中国哲学深一些。再加上科学的帮助,使西方人对于人的精神生活与人脑的组成,有了更符合实际的认识。在这方面,是中国哲学家与思想家需要向西方学习的。

中国哲学中,对人类爱进行了对象化与精细化,如有孝爱、慈爱、恩爱、师爱等,这是西方哲学中很少见的(例如西方哲学中,没有对于孝爱与师爱的专门论述),这个优点值得继续发扬。

(三)从爱与宗教的关系来看。

西方哲学有宗教的传统,古代西方哲学家都承认神的存在;中世纪哲学家,更将神爱放置在最高的位置。近代西方最重要的哲学家康德,也将灵魂与上帝放在他的理性思维之中。

中国哲学,从老子与孔子开始,基本上是无神论。老子是抽象地探求天地的秘奥;孔子是探求人生与道德,而不谈论“神”。中国古今哲学家,基本上不谈神,从这方面讲,中国哲学比西方哲学更为理性。

但是在中国,自古至今,宗教始终是存在的;信仰宗教的人数也非常多。许多人在宗教中求得爱:或上帝的爱,或菩萨的爱,或祖宗的爱。

应该说,宗教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人类的爱,许多体现于宗教之中。因此,从人类的精神需求来说,从人类对于爱的渴求来说,宗教问题是难以回避的。

在中国,需要以“人类之爱”这个人类共同的理念,在信教者与非信教者之间,在各种宗教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共同组成和谐社会。

同类推荐
  • 论美与人的生存

    论美与人的生存

    本书收录的文章包括:《王阳明与康德美学思想的比较研究》、《我看20世纪中国美学——兼论我国美学的理论建设和发展方向》、《文艺本体论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在当代的发展和意义》等。
  • 周末读点美学(文化周末丛书)

    周末读点美学(文化周末丛书)

    本书是一本关于美学的普及读物,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对美学进行了介绍和解读,带领我们走进美学的神秘殿堂。对于何为美学,如何认识美,美感来自何处这些令人倍感困惑的问题,作者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而是通过与读者促膝闲谈的方式,使读者学会审美地观看世界,学会以独特的方式领域生活中的美好,让审美照亮人生前进的方向。
  • 道德情操论(经典超译本)

    道德情操论(经典超译本)

    《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出版的第一本主要着作,他一生中共修订过六次。斯密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讨论了善恶、美丑、正义、责任等一系列概念,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秘密。《道德情操论》对于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不可或缺的“圣经”,堪称西方世界的《论语》。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与思考,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该译本可从任何一页翻开阅读,精致的排版与精巧的开本适合随时、随地、随意、随性翻阅,特别适合非专业、非学术人群。
  • 沉思录II

    沉思录II

    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先师、古罗马著名哲学家爱比克泰德的谈话录。此书中,作者以寻求个人的心灵自由、安宁为宗旨,主张回归内在的心灵生活,倡导遵从自然规律过一种自制,追求理想的生活。时至今日,爱比克泰德的思想对背负巨大生活压力、心灵躁动不安的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深远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 中华家训(第六卷)

    中华家训(第六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热门推荐
  • 师尊,你只能是我的

    师尊,你只能是我的

    他,是玄天宗清水峰峰主,玄风他,是风从森林捡的弃婴,夜林他,是单一性的水系灵根他,是五系混杂的五灵根他,将他视如己出他,对他狼子野心当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当他的身份被人揭晓当世人开始鄙弃追杀他,他是否还能待他如初若世人已不容他的存在,他又应该怎么样自处若他开始欺他辱他恨他,他是否还能放下一切……
  • 历劫修仙

    历劫修仙

    凡为生灵,一人一兽一禽,一花一草一木者,皆历劫难。历劫而亡者则重入轮回再造,历万劫而不灭者即可得道成仙。书友群:464738311欢迎各位加入,你们的每个支持都是我的动力。
  • 中华上下五千年(1)

    中华上下五千年(1)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按照古代的传统说法,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现在,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期间流传有许多的神话,历史故事等。故有书《中华上下五千年》。
  • 纯阳大武尊

    纯阳大武尊

    论人品我绝世是天才,论天资我是最好,论修炼我比他人努力,论领悟我超人一等,论天下剑法为我独尊,论天下修炼之功法,以我功法最叼,最逆天.异世重生,他强由他强、清风扶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他狠由他受、我自一口真气足.我修炼纯阳之体,仗剑天下,阻挡我者,欲其杀之,异世重生,绝世武功,险境重生,机缘不断,坐想天下,披荆斩刺,成就强者,踏上武道巅峰!
  • 爱情不是一杯茶

    爱情不是一杯茶

    她有别人所没有的特异功能,可却从来都预测不到自己的未来,那个超级自恋又白痴的落难贵公子,不可能会是她的“那杯茶”!只是,他公然把她架到公证处公证!拜托,这勉强来的婚姻真的会幸福吗?
  • tfboys之你的长安城

    tfboys之你的长安城

    一次偶然相遇,竟促使他们一次又一次的遇见,相爱.这究竟是今生的缘还是前世的孽......被暴风雨袭击的爱情是就此破碎还是更加坚固,不离不弃.....
  • 守护甜心之坠天使在哭泣

    守护甜心之坠天使在哭泣

    一个转校生的到来?亚梦遭到了陷害?怎么回事!亚梦会回来复仇吗?声明:本小说由两个作者写,分别是:初梦音和初梦晓;其中,初梦音为主要作者,大多数都是由初梦音写,初梦晓为编写作者,少数部分为初梦晓写。初梦音的力作:无。初梦晓的力作:无。这一本小说是由初梦音、初梦晓两人共同写的,所以这一本小说归两人共有。另外,初梦音作者创造了一个群,要管理员看公告,欢迎加入群:梦,群号码:602897504。如果是因为初梦晓才加入群,不需要了,因为初梦晓作者没有qq,所以没有加入群,群主是初梦音。
  • 梦宇引

    梦宇引

    我是上官梦,我不是什么五官特别突出,多才多艺的女生。在姐姐和妹妹的面前,我是那么的自卑与不出众。命运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穿越到了新的世界,让我书写自己独特的青春吧!我是东方司,我的童年不是一帆风顺的,虽身居高位,但我依旧未尝得幸福的滋味,我不对外界展现我自己,只对那个人……阿姗处女作《梦宇引》,希望大家喜欢,很快改版漫画,和小梦一起脱颖而出,展现自我吧!
  • 网王可惜没有如果

    网王可惜没有如果

    他和她,一个是温和不失趣味的神之子,一个是大方不是娇羞的幻想者。火花自然会有的,那一瞬间的绽放自然也是美的。他们碰撞出了火花,也绽放出了美丽的一瞬,只是这一瞬是多久呢?他说,是一辈子,她说,是下辈子。只是,这世上有一种奢侈,叫如果。可惜没有如果呢,该如何奢侈。
  • 总裁的极品小辣椒

    总裁的极品小辣椒

    她臭名远扬,他阅女无数,订婚宴上,她孤独的坐在台上磕着着瓜子,她的未婚夫正在其他女人的温柔乡里。婚后,她依旧腐女,他依然风流。多年后,她以另一个身份出现在他眼前,他的柔情出卖了他的心。只是那时的她已找到自认的真爱,他又该怎样重获伊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