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1700000036

第36章 中国人谈爱(5)

(二)“八目”中的爱。

《大学》中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就是《大学》提出的人生与政治目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宋代朱熹称为“八条目”。

从爱的角度讲,格物、致知,是对于知识与真理的热爱;诚意、正心、修身,都是对自我修养的要求,是高尚的自我之爱;齐家,是对家庭与家人的爱;治国、平天下,是对人民、国家以至世界的爱。

《大学》的《释治国平天下章》中说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意思是:为政者尊敬老人,人民就会兴起孝爱之风;为政者敬爱长辈,人民就会兴起友爱、敬爱之风;为政者关爱并救济孤儿,人民就会照样去做。

因此,八目也是以仁爱为中心的。

虽然《大学》中所提倡的爱,或儒家所倡导的“仁爱”,有为巩固当时的专制制度的作用;但排除了对君王的忠诚,儒家的仁爱学说,特别是家庭中孝爱与慈爱、全社会对弱势群众的关爱、人与人之间的互爱、对人民与国家以至世界的关爱,即使是今天,仍然有很高的伦理价值。

二、《中庸》论爱

《中庸》是一部哲理性很高的著作。它最重要的一句话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前四句是谈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人对客观世界,要有超脱“喜、怒、爱、乐”的客观而冷静的认识,这就是“中”。对于客观世界的处理,要合理而适当,这就是“和”。

中间四句话是对于世界(包括主观和客观)的根本性认识,也就是哲学上的本体论。它提出中”是世界的根本属性;“和”是世界运行的规律。

后三句话强调“中和”对于世界的重要性。遵循“中和”的原则,世界万物(包括人类社会)就能各得其所,万物也能有秩序地运行和发展。

“中”与“和”,都是表明世界与社会中的和谐相处的万物关系与人间关系。以人间关系来说,中”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协调地相处;不存在以大欺小,以强欺弱。“和”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和平、亲密地相处,互相关爱,互相帮助。

因此,《中庸》的这段话,是从本体论的高度,阐明人类社会中的相爱的原则,有很高的理论水平。

《中庸》中还有一些重要与爱有关的思想,如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意思是自然界的万物共同和谐地相处在一起;不同的思想体系(道)可以共同存在而不相冲突。

前一句话将“相爱”的精神扩大到了自然界,这个观点与现代生态学是吻合的,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形成一个协调的生态系统,人类也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后一句话说明,世界上不同文明、不同思想,有可能和谐并存。这个观点在当代世界与当代社会,仍有重要意义。

《中庸》中谈到治理天下的法则中,说:“柔远人,则四方归之。”

这是中国古代非常明智的外交思想。中国历史上,在外交上比较重视睦邻友好,例如汉代和唐代,对于北方民族多次采用“和亲”的方式。这种友好的外交方式,与西方国家在19世纪时对于殖民地的侵略战争,很不一样。

三、董仲舒哲学与爱

董仲舒是汉代的重要哲学家,他的思想对于后世影响很大。

董仲舒,河北省枣强县人,生活年代是公元前179—前104年。他经历了汉代早期三个皇帝——文帝、景帝和武帝。汉初,朝廷设立了讲授经学的博士。董仲舒就担任过讲授《公羊春秋》的博士。《春秋》的记载极为简略,后人解释《春秋》的著作,称为“传”,主要有三家:《公羊传》、《谷梁传》和《左传》。《公羊春秋》就是《春秋》的《公羊传》。《公羊传》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后,由汉初的胡母生凭记忆,用隶书写成的,因此叫“今文”。研究今文经书的学者,就叫今文学家。董仲舒是研究《公羊传》的重要今文学家。公羊学的特点是依托《春秋》的经文,联系现实政治,有很多发挥,所谓“微言大义”(从普通的文句,阐明重大的含义)。董仲舒的学说就有这个特点。

由于秦始皇的暴政对于人民的生计有严重摧残,汉代在文帝和景帝时,采纳老子的“无为”的学说,让人民休养生息。到武帝时,窦太后仍然坚持道家学说。武帝是一个有抱负、有作为的皇帝,等太后一死,武帝立即恢复儒家的权威。武帝向数百个学者征询国家的治与乱、盛与衰的道理。董仲舒提出了他的“天人三策”的建议,得到武帝的赞赏。他的著名著作有全面解释《公羊春秋》的《春秋繁露》等。这些著作使他成为汉武帝时最重要的儒学家。他的学说对于汉代和后世哲学有重要影响。

(一)三纲思想。

古代阴阳学说中,阳主,阴次,阴是服从于阳的。董仲舒从阴阳学说出发,规定了一套社会伦理思想。他说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阴道无所独行,其始也不得专起,其终也不得分功,有所兼之义。”(《春秋繁露·基义》)。他的意思是:处于阴的位置的臣、子、妻,在事情开始时,不能独自行动;结束时,不能分得功劳;他们只能尽义务,为处于阳的位置的君、父、夫而服务。在同一篇中,他提到“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三纲”的伦理思想,是对人间相爱原则的歪曲。我们不谈君臣关系(已经过时),而谈父子与夫妻关系。父子之间,应该是相爱,有父母对子女的慈爱,也有子女对父母的孝爱。如果只强调父母对子女的权威;子女对父母的服从,那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亲子之爱。夫妻之间,也应该是相爱。如果只强调丈夫对妻子的权威,妻子对丈夫的服从,那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夫妻之爱。

“三纲”思想在中国统治了两千年之久,成为中国人沉重的精神枷锁,造成无数的政治、社会和家庭悲剧。它成为20世纪初“五四”运动时,陈独秀等先进思想家批判的主要对象。

(二)独尊儒术,罢黜百家。

董仲舒在“天人三策”的最后一策中,向武帝提出了一个对于中国文化有严重意义的建议。他说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息,然后统记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意思是:除孔子的儒家学说之外,其他学说都要禁止传授。这样一来,才能扑灭那些不合乎帝王利益的言论,使国家有统一的规章制度,人民才知道有所服从。

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主张,后来得到中国汉代之后许多帝王的采纳,对于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发展,有严重的阻碍作用。

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思想政策,是《中庸》所说的“道并行而不相悖”原则的严重倒退。中国历史上,凡是统治者热衷于思想与舆论垄断的,都阻碍了国家和社会的进步,例如,清代盛行的文字狱。

不同思想、不同学说之间的平等交流,和睦相处,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中国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推动了中国哲学的大繁荣。“文革”结束之后的思想解放,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思想与舆论垄断的问题,中国至今还没有完全摆脱。这是当代中国政治与文化改革的重要任务。

(三)开创谶纬神学。

董仲舒提出“屈民而伸君,曲君而伸天”(《春秋繁露·玉杯》)的政治理论。“曲民而伸君”,就是要树立皇帝在万民之上的权威,人民必须无条件服从皇帝。“曲君而伸天”,是让“天”凌驾于皇帝之上。其目的,一方面给予皇帝一定的行动限制,皇帝要听取“天”的意志;而更重要的,是要树立皇帝的至高权威,因为皇帝的地位是“天”赐予的。

为了说明“天”对于皇帝行为的制约,他又杜撰出一套古怪的“灾异论”。他说灾者,天之谴也;异者,天之威也。”(《春秋繁露·必仁且智》)意思是一些自然灾害(旱、涝、地震、大火等)都是“天”对于皇帝行为失当的警告,目的还是要保护皇帝。这种理论后来发展成汉代盛行的“谶纬”迷信。

谶纬神学是孔孟以“仁爱”为主体的儒学思想的倒退。

小结:

《大学》与《中庸》两部汉代早期哲学家的著作,关于爱有层次很高的理论阐述。

《大学》中的所谈的最高目标的“至善”,归结起来,都是一个“爱”字:仁爱、敬爱、孝爱、慈爱、友爱。

《中庸》所谈的“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将体现着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之爱,提高到本体论和宇宙观的高度。

汉代哲学家董仲舒的学说,对于中国维持两千年之久的专制统治是有利的;但是“三纲”思想,是对于以人性为基础的孟子的“仁爱”的一种倒退,更不适合现代社会。

魏晋唐代思想家论爱

一、魏晋哲学与爱

自秦到汉,中国有440年的统一局面。东汉在公元220年(献帝末年)结束;该年曹丕称帝,建立魏朝。直到公元589年,南陈灭亡。整个这一段历史,历史上称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共延续了360年。这个时期中,政局非常混乱的,朝代的更迭十分频繁。东汉灭亡后,就出现了魏、蜀、吴分裂的三国时代(公元220—265年);接着有短暂的西晋。西晋亡后,北方先有十六国的割据后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并立。南方有东晋、宋、齐、梁、陈的朝代演替。

但是,由于长期性的中央集权专制力量的丧失,以及南北族群和中外民族的大融合,带来不同文化的大交流,使这一时期在思想、文化上显示出相当活跃的局面。

魏晋时期,哲学上出现了“玄学”。玄学的哲学水平要高于汉代经学。魏晋玄学成就了中国哲学史上光辉的一页。现介绍魏晋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两位哲学家——王弼与阮籍,他们的哲学思想与爱的关系较为密切。

(一)王弼哲学与爱。

王弼的生活年代是公元226—249年。

王弼是山东人,出身于士族家庭。他在少年时就聪明过人,十几岁时,喜欢与人讨论老子的学说。何晏见到王弼,赞叹说:孔子说“后生可畏”,就是像王弼这样的人了。(事见《魏志》)可见当时的名人都认为王弼是天才。

王弼在他很短暂的一生,完成了许多部著作:《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注》、《老子指略》和《论语释疑》。在这几部著作中,他阐述了他自己独创的哲学见解。这些见解的水平之高,可以和先秦哲学家相比拟。

王弼主要的哲学成就是提出了“以无为本”的独特的本体论思想;他也提出“得意忘言”的认识论观点,对形成中国诗歌、绘画的传统风格有重要贡献。

关于与爱有关的伦理学方面,王弼提出“名教顺应自然”的观点。

所谓“名教”,就是封建礼教。儒家是主张“正名定分”的。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董仲舒提倡“三纲”,都是要求人们:处在什么位置(名),就要尽那个位置的本分(分)。名教的基本目的是要维护专制统治下的政治和社会秩序。

本书所阐述的爱,是出于人性的;而礼教,在一定程度上是违背人性的。例如董仲舒提倡的“三纲”中的“夫为妻纲”,是违背男女平等的人性的。

魏晋时期,在思想界就产生了“礼教”与“自然”之争。所谓“自然”,就是主张人性的自然发展。

王弼的主张是:‘名教顺应自然”。

王弼在《老子注》中说:‘夫载之以大道,镇之以无名,则物无所尚,志无所营。各任其贞,事用其诚,则仁德厚焉,行义正焉,礼敬清焉。”

意思是:只要遵循老子所说的“道”和“无名”的学说,人们就不会去追求虚伪,不会去钻营名利;各人都做他应做的正事,人们都会真诚相待;那么全社会的品德就会纯厚,行为就符合正义,人们就会相互敬爱。

这段话总的精神是:人的思想行为,不应受礼教的束缚,而应顺应自然的天性(即人性);这样,人与人之间就能真诚相待,互相敬爱。

以今天的眼光看,王弼主张人间的真诚的爱,不赞成礼教的限制。他的观点是有进步意义的。

(二)阮籍、嵇康哲学与爱。

阮籍的生活年代是公元210—263年;嵇康是224—262年。阮籍做过校尉,嵇康做过中散大夫,都是不大的官。他们两人都名列“竹林七贤”之中。

“竹林七贤”是魏晋时期的七个文学家,他们都反对礼教的束缚,在京城难以安身,因此纷纷隐退;他们常到郊外的竹林之中,饮酒吟诗。由于他们在文学、诗歌、哲学思想上的杰出成就,被人称为“竹林七贤”。

阮籍和嵇康最主要的哲学倾向就是越名教而任自然。”

阮籍说过造立仁义,以婴其心;制为名分,以检其外。劝学讲文以神其教。……开荣利之途,故奔骛而不觉。”(阮籍《难自然好学论》)

意思是:统治者用“仁义”来束缚人的思想;用“名分”来限制人的行动;用经文来神化自己的权势。引导人们追逐名利,无恶不为。

同类推荐
  • 孟子学院:孟子的仁政思想

    孟子学院:孟子的仁政思想

    本书以孟子的观点为基本出发点,融会古今,多方位地阐释了孟子学说和现代人的紧密联系,既不乏理论上的严谨性,又有着优美的文笔,是一部可读性极强的好书。
  • 道德经批判

    道德经批判

    本书以一个全新的角度,通过对道学经典《道德经》的批判,告诉人们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态度:既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全盘肯定,尤其不能借之来厚古薄今和以古非今;在肯定古人智慧的同时,更要看到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自己的伟大,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今天的基础上更好地去创造明天。
  • 诗美之辨:中国当代美学与诗学

    诗美之辨:中国当代美学与诗学

    本书对中国当代美学与诗学研究进行反思和重构,追溯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理论资源,系统阐释柏拉图、康德、尼采、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美学思想对中国当代美学理论建构的影响;对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的理论基础、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等进行系统反思,并论及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未来走向问题;对诗学研究的反思主要是从诗学生产的角度出发,论及新时期以来影响深远的10本文学理论教材,对文学理论生产的知识空间、问题意识和现实语境进行反思,从而达成重建本文诗学的目标;最后以新时期浙江文学发展落脚点,阐释新时期浙江文学发展的诸多问题进行反思。
  • 普林斯顿大学最受欢迎的思维课

    普林斯顿大学最受欢迎的思维课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思维决定成败。思维控制着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了人的视野和成就。正确的思维方式,让你事半功倍,青云直上;错误的思维方式,让你茫无头绪,劳而无功。然而正确的思维方式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它可以通过后天的锻炼提高。本书概括总结了12种思维方式、精选了54道思维名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引导你如何正确地思考和选择,让你在一筹莫展中找到突破,在乱七八糟中理出头绪,在山穷水尽时峰回路转,从而增强你的思维能力,激发你的大脑潜能,在现代社会中脱颖而出。"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论语)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论语)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热门推荐
  • 吸血之夜:误惹霸气狐

    吸血之夜:误惹霸气狐

    问世间何为情物?为情覆命,为情成魔,为情成恨,为情终老,皆皆是情。血族遭难,血王身亡,不幸公主,坠落人间,百般受难,永无超生,血族觉醒,新王成立,攀上巅峰,唯恐天下大乱,世纪第二战,开始打响!重回血族,只为报仇,万年废柴,世人嘲笑,神级血术,天下所属!我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但我会把时间永远定格在这。如果有一天,我又变回了人类,你还会爱我吗?你也是为了情,真的有这么重要吗?漫漫征途,视我为王,且不珍惜,无可珍惜……世纪大战,永世循环,这段故事,永不循环
  • 大侠说

    大侠说

    “《大侠说》是一本好书!”这句话,是大侠说的,所以是对的;倒不是因为大侠说的比普通人更合理,而是因为他是大家崇拜的大侠,连带着也就崇拜了他所说的话。大家崇拜大侠倒不是因为大侠有多大能耐,而是别人崇拜,自己就跟着崇拜;跟着崇拜倒不是说自己喜欢跟风,而是为了能跟别人有话儿,有话儿才能合群;其实也不是为了合群,而是为了生存,合群了才能生存。于是,大家为了生存,都跟着说道:“《大侠说》是一本好书!”所以说,这句话是对的,倒不是因为它是大侠说的,而是每个人都这样说!(ps:书友交流群251385810)
  • 证道神路

    证道神路

    天在流泪,地在悲哭;古老的天地,次次天劫的摧残,无数纪元的落寞,白骨埋黄沙,赤血染天际;少年为兑现一个承诺,踏上了证道的路途,一个个古老的传说,一个个耀眼的前者,他们都在追逐一条道路。
  • 极品战皇

    极品战皇

    板砖在手,天下我有。大刀一挥,肚兜脱掉。神庭上空永远漂浮着一颗璀璨的星辰,它是诸神赐予的光辉。然而,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背离诸神,在黑暗中寻找黎明的曙光。
  • 完美过客

    完美过客

    一位神秘的少女,一座结缘的学校,一群性格迥异的男生。完美过客,现在开始!
  • 萌宝来袭:傲娇男神当奶爸

    萌宝来袭:傲娇男神当奶爸

    “老婆,站住别动!!”“喂喂喂,大磨叽,我是怀孕,不是瘫痪,我自己能走路。”“那也不行,万一伤到我女儿怎么办?”“谁说一定是女儿的”“我喜欢女儿”“那要是儿子呢?”“丢了再生一个”“。。。”
  • 恶魔校草好高冷

    恶魔校草好高冷

    为了摆脱父亲大人派来的黑衣人,不小心打开了恶魔校草的VIP包房,里面真的儿童不宜呀!只有个面无表情的美男,若无其事的样子坐在那喝酒,可见心事重重,旁边有几个浓妆艳抹的女人想要靠近他却……,刚刚转身要走,晚了。“站住,进来,坐下”“不是不是对不起,你们继续,我只是出来打酱油的,我男朋友还等着我呢!”“小姐请和我们回去”小心翼翼的探出头发现黑衣人已经追上来了,又不得不把门关上,对着恶魔校草尴尬一笑,却没发现恶魔校草的邪魅一笑
  • 小船,小船

    小船,小船

    本书共收录了作者7篇文章,《小船,小船》《当我还在童年》《小河流过门前》《深山的孩子们》《五(一)班的“备忘录”》《心声》《雪·太阳·村庄》。语言生动隽秀,故事引人心动,让小读者和大读者如临其景,爱不释手。你将领略到作者心中最柔软的感情、如花的风景、美妙的疼痛的成长和源自童年天籁般纯粹的声音。
  • 负正得正

    负正得正

    “负负得正,正负得负”季学霸“错了啊!是正负得正!”蔺渣渣“你走了?好吧”伤心季“我........我很快回来...”蔺负心汉回来后,“合作愉快哈!”季开心“哦.....嗯合作愉快哈...”作者很懒,文笔自我感觉良好,写的不好不要在意那些细节哦⊙?⊙!
  • 一剑江湖了

    一剑江湖了

    江湖代有侠客行,傲杀人间万户侯!一次世态炎凉的因缘巧合,原本注定庸碌一生的农家少年李小牛,在邂逅了他生命里第一个爱上的女人后,他朝着宿命和上天发出了一声怒吼,然后便背负一柄“家传宝剑”毅然决然走进了无数少年儿郎无比憧憬却永远披着一层朦胧面纱的江湖。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