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尔(Lewis Carliner)指出,这种排斥方式不仅用来对付60多岁的男人,连45岁以后和50多岁的男人都不会放过。白领工作者所采用的技巧比较高明,不着痕迹,例如把持位置和金钱补偿、要年老的受雇者做些“不太体面”的体力劳动的工作、态度冷淡、语调不友善等。常见的例子是:“你不要打电话给我,我会打电话给你的。”所有这些技巧就是在消除一个人的工作动机,暗中逼着他辞职,原因是老板没有权力开除或辞退受雇者,或者是老板不愿意公开运用这种权力。
社会撤离理论的理论前提是不成立的,也是被社会工作反对的。理由如下: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改进,老年人寿命普遍延长。他们在离开工作岗位后可以生活20~30年,因此如何保持他们退休后的生活水平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老年社会工作者思考的问题。无法证明老年人退出有效用的社会角色必然对社会有利。
在社会结构中,个人地位的不同,导致其对社会的脱离程度也有所差异。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国著名老年学家邬沧萍先生80多岁还在著书立说,仍然和社会的脉搏紧密联系。85岁高龄的杭州老人庞旭晓,2010年12月出了人生第一本书《新感觉诗集》。2009年,庞旭晓被诊断为运动系统神经断裂,四肢瘫痪。他在病榻上完成了诗集。2011年又计划出第二本诗集。他的诗歌想象力丰富,意境深远。如《病后吟》写道:“病后像出了隧道的列车,照一下镜子,病后的鬓发似荒芜了的花圃,病后的眼睛似森林的月亮,离开了镜子,我知道自己的脸上,有阴天的第一道阳光。”每个人个性不同,对衰老适应过程也不一样,对此社会撤离理论也有所忽视。实践证明,那些与人交往频繁、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老人比那些独处的老人更能保持身心健康。另外社会撤离理论作为解释衰老的社会功能的说法的有效性已经被打了折扣。它解释的是一种个别化的对衰老的调整,不是一种普遍被接受的行为模式。社会撤离理论没有能够解释老年人多样化的社会角色如何受到不同社会文化模式的支配。
三、活动理论
与社会撤离理论相反,活动理论认为与活动水平低的老年人相比,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对生活的满意度更高,也更能适应社会。这种理论着力于探讨社会生活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活动理论是美国学者罗伯特·哈维格斯特提出的。他对美国堪萨斯市的300个人做了六年的定期访谈。这些人主要是健康的白人中产阶级,年龄在50岁到90岁之间。根据访谈结果,罗伯特·哈维格斯特发展了这一理论。活动理论认为有活动力的老年人比没有活动力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生活满足,并且也更能适应社会。因此老年人应积极参与社会,在社会参与中肯定自我,保持生命的活力。他主张老年人应该尽可能长久地保持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以否定老年的存在,用新的角色取代因丧偶或退休而失去的角色,从而把自身与社会的距离缩小到最低限度。大多数老年社会工作者认可活动理论。
但是,活动理论的批评者指出,活动理论不能解释所有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有些老年人不喜欢积极地参与社会,而是希望待在家中安度晚年,这些老人对自己的生活也是满意的。置言之,不同情况的老年人会对社会参与抱有不同态度。一些可变因素,像经济收入、生活方式、代际关系等也是构成老年人是否有一个幸福晚年的重要因素。活动理论的支持者认为,对于一小部分老年人,通常是年事已高的老年人,社会撤离理论可能适用。但是就大多数老年人而言,继续保持适度而积极的生活方式可以显著维护他们的幸福观念。
活动理论对老年社会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在我国。活动理论强调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活动及社会对老年人的认同,而这正是我国老年人所缺少的。我国政府倡导的“六个老有”之一——老有所为,也表达了这种思想。因此,老年社会工作在实施中就应该重视调动老年人的活动积极性,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我国政府组织实施的银龄行动,就是活动理论的实际应用。
我国现有离退休科技人员500多万,其中年龄70岁以下的约占70%,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身体健康、有能力继续发挥作用的约占70%左右。这些老年知识分子,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社会的珍贵财富。自2003年起,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倡导并组织以东部地区为主的全国大中城市离退休老年知识分子以各种形式向西部地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智力援助行动。援助行动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也可以在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进行。鉴于老年知识分子大都已“华发如银”,行动简称“银龄行动”。广义地讲,一切以“老有所为”为主题内容的老年人活动和项目,都可以纳入“银龄行动”。
四、连续性理论
活动理论与社会撤离理论都存在着一种共同的局限性——忽视了老年人的个性在衰老中的作用,或片面强调了撤离,或一味强调了活动。连续性理论正是看到了此种局限而提出了自己的基本观点。连续性理论认为,不论是年轻还是年老,人们都有着不同的个性和生活方式。而个性在适应衰老时起着重要的作用。总是消极或退缩的人不可能在退休后成为积极分子,同样,一贯活跃、自信和参与社会的人在年老时不可能安静地待在家里。人主要的个性特点和价值观念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更加突出。置言之,老年期的生活方式存在着连续性,一个人进入老年期之前的生活方式会延续到老年期。
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郑树已经80岁了,每周仍然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坐门诊。她酷爱运动。20世纪50年代,她曾经是浙江女子篮球队队长。步入老年后,她仍然坚持运动,每天步行半个小时。运动使她身体健康,精力充沛。80高龄仍然能够坚持行医、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美国学者赖卡德、利夫森和彼德森曾经对87位年龄在55岁至84岁之间的老年人的调适情况进行分析,列出了五种主要的性格结构。调适正常的人可以归类为成熟型、摇椅型、装甲型;调适不顺利的老年人可以分为愤怒型和自我怨恨型。成熟型的老年人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既看到老年人的优势和劣势,又看到退休的不可避免性,坦然面对各种问题。摇椅型的老年人消极依赖,满足于既成现实,不为工作烦恼,也不为退休忧愁,对于社会活动漠然置之。装甲型的老年人性格刚毅,有独立见解,一般依赖于活动以显示自己仍然具有的独立性。愤怒型的老年人时常感受到年龄的极度威胁,始终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对别人对自己对社会都是满腹怨言。自我怨恨型的老年人认为自己是个凄然的失败者,生活于一种自我怨恨、压抑而且不舒展的心境中。
连续性理论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对个性变化的忽视,实际上人的个性和生活方式并不是终生保持不变的,生活方式还受到健康状况、家庭关系、经济能力的影响。连续性理论对于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主要体现为,在社会工作中对于不同类型老年人个性和生活方式的差别化关注,可以更加有效地针对性格迥异、生活方式不同的老年人提供不同类型的具体帮助。
五、符号互动理论
符号互动理论,又称相互作用理论,主要是探讨环境、个体及其相互作用对个人老化的影响,强调晚年生活中老年人的主观过程和主观变化。这一理论最初是由美国学者埃里克·伯恩内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此理论认为,人们是在他们的社会环境中、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获得他们的自我概念的。换言之,人们是根据别人对自己的好恶评价、交往态度来思考自身定位的。一旦他人将某个体抽象类型化,个体便会情不自禁地根据他人的类型划分对自身的状态、社会位置、行为作出反应,从而导致自我观念的形成。
对老年人的生活而言,社会环境、老年人自身的经济状况、健康状况、社会网络状况、老年人与社会环境的互动等因素都会影响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
如果社会对老年人评价高,老年人自身也能产生积极认知,从而产生较高的生活满意度。如果社会对老年人评价低,老年人每天听到的广播、看到的电视、阅读到的报纸、网络上查找到的资讯,都对老年人予以负面描述,诸如消沉、保守、无用等,信息的积累自然会对老年人自我观念产生消极影响,使他们充满了无力感、无助感,认为自己是家人、社会的负担。
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百善孝为先,老年人受传统文化影响深刻,渴望受到尊重的情绪比西方老人更强烈。
中国的老人为何喜欢被让座?
这个现象我观察了很久,真的。在公交车上,无论是我,还是我看到的其他年轻人,只要一给身旁的老年人让座,后者就会说声谢谢,然后笑眯眯地坐下了。当然也有个别的,推让一下,最后还是坐上了。一提到让座,媒体就免不了提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意思是,中国人自古对长者的尊重。
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中,老年人往往意味着丰富的经验和阅历,是青年人的“导师”。民间有句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看重的就是老年人可以为家庭各个方面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因此,在一些中国人的眼里,“老”变成了一种资本,是一种可以发表意见、指点他人的话语权的依据。所谓倚老卖老,说的就是如此。所以,中国的老人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老、或者被别人认为老,有什么不好。青年人让座,除了给小孩子和孕妇之外,主要就是给老人。被年轻人让座,就说明自己在他人眼里是老人了,这没什么嘛!所以,一些老人很情愿地被年轻人让座,很坦然地坐了上去。
与中国不同,在美国,老就代表没有生气与活力。看看最近的一次美国总统大选,奥巴马与麦凯恩,一个英姿勃发、活力四射,一个则显得老迈呆木、死气沉沉。选民自然选择了前者。而美国的老年人们在公交车上也不喜欢被人让座,因为那意味着在别人眼里,他已经老了,是没有生气的,是保守的、呆板的。日本方面的老人则有些复杂。从文化的角度看,日本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近代以来又全盘西化。不过该国老人不喜欢被年轻人让座,倒跟文化关系不大。日本是一个老年社会,许多老人都需要找工作。据白岩松介绍,很多公交车司机都是老年人。老人一旦被人认为老而受到让座的待遇,就说明他在找工作时可能被认为是老人了,这可不是好兆头。中国的老人是幸福的,有形而上的传统文化作依托,还有形而下的国情奠基,即中国还不到老龄化,还有大量的劳动力存在,某个叫牛文元的学者不是说中国现在还存在人口红利嘛。所以在公交车上,中国的老人们才如此情愿地被让座。
(资料来源:《中国的老人为何喜欢被让座?》,《连根的树叶》,2010年7月30日,中广博客,http://blog.cnr.cn/251998/viewspace-30431.html)
而欧美社会崇尚个人主义、重视个人利益,强调人权和自立,老年人只要身体许可,都在做力所能及的工作,既服务了社会,又为自己挣了生活费。
上门普查的美国老人
为了搞人口普查,这位72岁的老人于寒风大雪中两次光临寒舍,这又令我在惭愧之中心生感动。活到老,干到老。这样的境界,美国老人达到了。每隔十年,美国就要搞一次人口普查。只要是住在美国的居民,不管身份如何,都属于被普查之列。根据以往的经验,人口普查局发出的统计表回复率只有60%~70%。为了做好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的工作,美国人口普查局来了个大胆的改革,去年决定雇用大批临时工登门到户查户口。在我们这条街上,大约有近百户人家入住。也许是因为我家的房号比较特殊吧,在百余个住户中,我家成了被首选普查的四户人家之一。初次登门来我家查户口的工作人员,是位长得慈眉善目的美国老头儿。那天,他咚咚咚敲门时,我正在辅导儿子做数学题。刚刚学两位数除法的儿子,假如没有我帮忙解答,他肯定是要犯糊涂的。为了儿子的大业,我只好试着婉拒老人:“我正在忙,您能不能换个时间再来?或者我通过电子邮件回答您?”说实话,在积雪未融的寒冬,就这样拒绝一位老人,让我有点儿于心不忍。但四脚朝天等我帮助的儿子,又确实让我进退两难。听了我的托词,老人一脸安静。他带着善解人意的微笑,诚挚地回答道:“没问题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