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9300000028

第28章 孔氏南宗的教育思想及文化教育活动(2)

前文分析的孔传,在当时大多数人只专于一经的文化背景下,却“区分汇聚有益于世者”,汇编了《孔氏六帖》,充分体现了其高于流俗的价值取向。孔传之子孔端隐继承了父亲的这种优良作风,“年甫十八登宋绍兴进士,负经济之大略,际时势之多艰,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无论在江宁府任观察推官,还是在句容担任地方官,都积极有为,深得人心,这显然与其“负经济之大略”的才干与“澄清天下”的志向分不开的。孔行可则贯通了“有资于世用”的各种学说。孔元龙著述丰富,“既有经学之论,又兼及治国之道”。孔克仁博通经史,洪武二年(1369),明太祖命孔克仁等授诸子经,功臣子弟同时入学,并提出了“辅以实学,毋使效文士记诵词章而已”的要求。朱元璋比较注重实学,孔克仁因渊博的学识和注重实学的理念深得明太祖赏识,因而奉命为明太祖诸子及功臣子弟授经。桐乡支族人孔自洙学识渊博,才干出众,他充分认识到学问对于修身和经世具有重要作用,明末清初著名理学家张履祥称其“经济本乎学术,道德发为文章,真不愧渊源所自云”。

与空谈性理者不同,孔氏南宗族人强调研读儒学经典的根本目的在于“有资于世用”,在此理念影响下,孔氏南宗先后涌现了一大批栋梁之材。如身居高位的孔应得、政绩突出而慷慨好义的孔涛、位至宰辅的孔贞运、被时人推为宰相才的孔贞时、通晓世务的孔尚豫、吏部员外郎孔谟、左宗棠幕僚孔昭烺、“得风气之先”的孔庆仪等人,无不才干卓绝而又注重实学,身体力行,或力挽其颓势,或推动其振兴,对江南社会的进步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衢州在宋代处于两浙东路,因而其文化具有鲜明的浙东文化色彩。关注现实、强调经世致用是浙东学术的重要特征之一,孔氏南宗的教育思想充分体现了这一精神内涵,因而其教育活动不仅有效推动了古代浙东地区儒学的演进与传播,而且有力促进了浙东学术的发展与当地文化的繁荣。

孔氏南宗的教育思想随传统儒学的演进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南宋以来,传统儒学呈现出由程朱理学到心学、清初实学直到晚清新学的不断演进历程,孔氏南宗教育思想的发展明显地展示了这一演进轨迹,从而推动了儒学在浙西南地区的演进与发展。同时,孔氏南宗族人注重率先垂范、言传身教。费正清先生在阐释“明代的社会与文化”时,充分揭示和肯定了家塾在明代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明朝为考生设立了‘官学’,各县、府也都奉旨设立了该类学习机构。其主要功能并非是教学或寄宿之用,而是招收学生并定期举行考试。真正的求学生涯始于家塾,在官宦人家尤其如此。这样学生不仅可以直接向父辈请教,同时也从他们那里获得了动力与榜样。”其实,家塾的重要地位在整个古代社会都是如此。就儒家思想的学习而言,“动力与榜样”无疑具有巨大的作用,言传与身教的紧密结合在孔氏南宗的家塾教育中得到了完美诠释。子承父道、兄弟之间刻意问学、言传身教等优良传统,促使孔氏南宗的族学教育持续昌盛,从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学行俱优、堪称师表的名贤。他们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传授、光大先贤之道,率先垂范,在推动社会文明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第二节特色鲜明的礼义文化与族学教育

孔氏南宗之所以具有深厚的宗族文化,是与其突出的族学教育密不可分的。自南渡以来,南宗族人谨守祖训,处处体现儒家的高尚人格风范,并以传承儒学、化民成俗为己任。孔氏南宗自觉地将历代政府对宗族教化的重视与其圣裔地位相结合,高度重视族学教育,不断提高南宗族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风范,在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进而形成了孔氏南宗特色鲜明的礼义文化,一方面继承发扬了孔子思想,一方面为浙西南民众树立了榜样,使衢州成为“南州之洙泗”。

一、源于圣祖、历久弥新的礼义文化

在孔子看来,诗和礼是立言、立身的根本,此所谓“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孔氏家族具有深厚的诗礼传家传统,要求子弟读书以明理、修身以养性。南渡之后,南宗族人继承发扬了这一优良传统,注重礼义文化教育。孔传和孔端己父子的活动及影响,深刻折射出孔氏南宗的礼义文化。孔传“是孔子家族德高望重的尊长。北、南宋之交,孔子家庭史上的重大事件,无不与孔传有关,诸如陪祀扬州、扈跸南渡、率族拜疏等”,其在南宗初期的地位和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绍兴四年(1134),孔传致仕返衢,著书立说,家居授徒。作为孔庭尊长,孔传饱读诗书,涵养深厚,在政治活动、宗族事务、教学活动等方面,都对孔氏南宗产生了深远影响。孔传之子孔端己在南宗初期也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绍兴元年(1131)以后,南宋时局逐渐稳定,“南迁孔裔也陆续赴任了……滞留在衢州的孔子世家,其男性人员,绝大多数为官赴任去了。留在衢州的暂住人员,都是他们的女眷和子女,这是一个人数较多的人群,由孔传的夫人和季子端己统领,孔玠年幼,也在其中”。在此背景下,孔端己非常重视对族人的教育,“侍父渡江,习见祖庭旧事,常举以训族子弟”。同时,南渡的孔若钧、孔端朝、孔端隐、孔端躬等人也无不熟于礼义。南渡诸人的积极努力和影响,奠定了孔氏南宗特色鲜明的礼义文化基础。

南渡之初形成的礼义文化,在后来得到不断传承与发展,从而使孔氏南宗推陈出新、代有英杰。榉川孔氏自南宋以来,耕读传家,先后涌现出一批志高才广之士。孔德芳在元末时,“振拔于风尘倾荡之际,造次颠沛之日”,卢时中称“一日过门,见座右揭赵氏司业《见弟训》,历举古今之善恶以为劝惩,郑公君采又为之跋,以激励焉,则知德芳昆弟之志弥高,行弥坚,而克全其美,以为子孙无穷之家法矣”,榉川孔氏的宗族文化于此可见一斑。桐乡孔氏在发展过程中,也“以诗书礼乐训后嗣”。

礼义文化的继承弘扬,主要得力于代相传承的南宗家塾,“南宗家塾,萌芽于南宋初年的‘私学’,发端于南宋后期的‘思鲁堂’,兴盛于明清时期的家塾及书院,发展于清末民初的近代学校”。宋元时期孔氏南宗家学的具体情形,缺乏详尽的文献记载,然而从宋元时期南宗名贤辈出的事实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当时的孔氏族人接受了良好的族学教育。明弘治(1488—1505)初年,南孔修葺城南家庙,在殿前西厢重建族学。正德(1506—1521)年间,推官刘起宗将东岳庙废址改建成孔氏家塾。家塾规模可观,“为东序者三,以迪成材,为西序者三,以训幼稚”。嘉靖二十年(1541),邹守益在为孔氏家塾所作的记中写道:“携孔氏童子四十余人,歌《鹿鸣》《伐木》之章,恍然若游洙泗聆丝竹也。”邹守益为王阳明嫡传弟子,黄宗羲认为“夫子之后,源远而流分,阳明之没,不失其传者,不得不以先生为宗子也”。王学之所以能于明代在衢州得到较好传播,是与李遂镇守衢州密不可分的。《明嘉靖李公讲舍记》中写道:“嘉靖戊戌,李公遂来守,政尚德化,民俗还淳,尤以造士为首务,督率六庠诸生发明心学,严以科条,联以讲会,而士皆知所向往。”由于其影响重大,衢州士人就捐资在李遂讲学的地方建立衢麓讲舍,邹守益、钱德洪、王畿、王玑等王学门人经常“会讲”于此,因而推动了儒学在衢州地区的发展。请邹守益作记,不仅体现了孔氏南宗族人对王学门人的敬重,从中可见其对王学所持的态度,同时也折射出当时衢州儒学的发展方向,以及孔氏南宗教育活动对王学传播的推动作用,“南宗的教育思想,随着从朱学逐渐发展为王学,进而使衢州当时的官、私学校成为传播心学的重要阵地,为王学的辐射作出不可低估的贡献”。

明末清初,南宗家塾逐渐衰败。咸丰年间(1851—1861),刘成万捐资在家庙东厅建承启家塾。同治(1862—1874)初年,浙江巡抚左宗棠倡议捐修家庙,并赎回博士濠田,续置承启家塾。后来,孔氏南宗不断得到官方的拨款和士绅、官吏的捐资。经济上的资助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和推动了孔氏南宗族学的发展。综观明清时期的孔氏南宗族学,不仅促进了以王学为代表的儒学传播,而且随着时代变迁、儒学发展而不断演进,对衢州教育走向近代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0世纪初,受近代教育思潮的影响,孔氏南宗有多人出国留学,‘剪发易服,开风气之先’”,而且,“南孔族学也由传统家塾向近代学校转变”,由孔氏家塾演变而来的尼山小学,“成为当地近代学校教育的典范”。

二、南宗族学与儒学的发展

孔氏南宗的族学教育与儒学发展互为影响、互为促进。孔氏南宗族人一方面认真研究儒家经典,一方面积极践行儒家思想,从而推动儒家思想的发展。在这种族学背景下,孔氏南宗英才辈出,代有贤人。孔传学识渊雅,著述丰富;孔行可博采众长,并注重应用;孔元龙曾任柯山书院山长,以其品行和学识深受学生爱戴;孔克表“博学笃行,尤精于史学”;孔贞运学问深厚,殿试第二,后来官至宰辅。孔端隐、孔从龙、孔洙、孔思模、孔尚豫、孔昭晙等其他许多南宗族人也都是饱读诗书,贯通经史。

《中庸》所说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深刻揭示了学问发展的一般规律,其中的“行”是学问转化和提升的重要环节。因此,南宗族人重视笃行,强调学与行的统一。“孔子办教育,以品德修行为第一位,在家教上也很重视这方面的教育”,其家教思想“呈现出强调恪守礼法、教子宜严、父权以及治家是治国基础的特色”。孔氏南宗族人继承和践行这一思想,尤其是在言行方面恪守孔子的训导,以此不断推动家学的兴盛。

孔氏南宗族人严格遵循孔子提倡的“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的孝悌之道,处事严谨,待人谦和、诚信,因而深得世人尊敬。孔汾生活俭朴,践行孝道,重视教育,“性俭约,事亲孝。隐居城西,读书训子,乡里重之”。孔涛在为官方面政绩突出,又积极关注宗族事务,关心体恤族人,“为人慷慨好义,奖励后进,损己产以广庙庭,给禄米以养贫族。考订宗图,刊镂谱系,以至宗门冠婚丧祭之事,则思所有以济之”。黄溍所作的墓志铭盛赞孔涛“孝友出于天性”,“急于人之患难穷厄”,“笃于师友之谊”,又说“矫矫孔君,生今之世。无待而兴,六行兼修。直道以行,视险若夷”。孔克准讲究孝道,待人谦和,恪尽职守,好评如潮。他在任太常博士期间,经常抽时间侍奉母亲,“旦则出营职,及暇而归,即率妇子侍左右,备物敬养焉,夫人乐之”,同时因自重重人而深受时人敬重,“谦慎和厚,秉礼而蹈义,其奉职尤尽诚。与人交久而敬,人亦无不爱敬君者”。孔克进曾任奉议大夫、宗人府经历,杨士奇所作的“挽诗”称其“谦和自天性,文雅出时髦”。孔有斌无论是于人还是于己,也无论是持家还是对于乡里,都规规矩矩,从不损人利己,“为人克俭克勤,其厚于持家也,安分守己,其厚于处世也。而且弗损于人,无利于己,善亲朋,睦乡里,训其子孙循乎规矩,此皆公之所厚者也”。孔昭晙博通经史,被浙江学政瞿鸿禨誉为“品学两优,不愧为圣人后裔”。

尤为可贵的是,孔氏南宗在失爵期间(1282—1506)尽管处境艰难,但依旧发扬优秀的家学传承,关注宗族事务,继续推动宗族文化的发展。孔洙让爵之后,毫无疑问地对孔氏南宗的宗族活动、族人境况和宗族文化等产生了重大影响,其“政治经济地位一落千丈,宗室逐渐式微。他们的衣冠礼仪如同平民;祭田须纳课税,家庙无力维修;族人难入仕途,只能沉浮于书院山长和儒学教谕之中”。作为先圣后裔,原本可享受优免差徭等特权,而在失爵之后却出现了“与民一体服役”的现象。祭田作为孔氏南宗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于家庙祭祀具有特殊意义。

同类推荐
  • 张子列传

    张子列传

    战国时期,七雄并强,秦楚齐为强国,三晋韩魏赵,还有燕国,各自心有鬼胎。自秦孝公与商鞅变法开始,秦国国力日历昌盛,短短数十年天下从卑秦到惧秦,天下各国都怕秦东出争中原各地故而合纵弱秦。秦惠文王任张仪为相国,张仪邦交为主,伐战为辅,攻破各国合纵,为秦国度过危险时期做出了重大贡献。天下也隐隐有,张仪横强对抗苏秦与犀首公孙衍之合纵之局面。风度翩翩,一张利口,游说天下,辅国安邦。文人谋国,利嘴一张,六国合纵,何惧矣。
  • 舜帝崛起

    舜帝崛起

    揭开历史神秘的面纱,追寻上古那封存的记忆。箫韶九成,凤凰来仪。一琴抚天下,孝德感苍穹。舜帝崛起,华夏归心!
  • 再世为林冲

    再世为林冲

    重生于北宋末年,再世为林冲,身陷监牢,一样的杀上梁山,一样的举兵造反,开创一个太平盛世!
  • 江左一品纨绔

    江左一品纨绔

    文坛浊酒,一半被李白喝进诗里,另一半让魏晋文人就着寒食散干了,些许化作率性癫狂,余下的遁入愁肠。当代律师王衡穿越到了东晋宁康三年,成了‘书圣’的孙子,谢玄的女婿。只是天意弄人,前任逛青楼,喝花酒,气跑了尚未洞房的新娘子,眼见着一顶天大的纨绔帽子就扣下来了。人道琅琊王宣之风流不羁,堪称江左纨绔第一品。
  • 乱世小子

    乱世小子

    “大哥,乞丐也是有尊严的,不给钱就不给钱,请你不要骂人好吗?”“还不错!”——“那是当然,本帅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我和这龙椅,你选哪一个?”——“龙椅,是我给你的嫁妆。”“你知道兄弟跟女人的区别在哪吗?”——“不知。”——“此刻你离我而去,再相见,你我依旧是兄弟,但现在你不去追她,再相见,她就不再是你女人了。”“我曾陪你归隐山林,如今亲手为你披上战甲,日后也将随你君临天下,无需多言,我知你心意,去吧,取他们项上人头回来见我。”——“若我战死沙场,则何如?”——“若你一去不回,我亲挽长弓,替你逐鹿中原,平定八方,把西凉那个小婊砸倒挂在帝都城楼上。”——“哈哈哈...
热门推荐
  • 战火纷飞一

    战火纷飞一

    2586年一块陨石从天而降,从而改变了人类的发展史。随着那块陨石的坠落,一种神秘元素开始侵入地球,所有动物开始异变,原先仅仅作为人类的观赏性动物开始变得凶残暴力,动物园里的动物纷纷冲上街头,开始屠戮人类。随后,一名科学家研究出那些发生异变的动物体内拥有一种神秘物质可以改变人类的发展历程。然后,人类疯狂了,开始纷纷割据捕杀异变生物,而联合国也随之分裂,内战开始。……
  • 寻龙战神

    寻龙战神

    他不是一个善良的人,他不是一个搞笑的人,他不是一个尊崇美色的人,他不是一个无耻的人,但是他是一个会让所有人恐惧的人。他不是神,所以他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他不是神,但是,他可以选择自己如何活着,如何死去。(有暴力倾向者,以杀手为偶像人群,请慎读;十八岁以下未成年者,心智不健全者,请在监护人和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处于人生和情绪低谷者,娘炮,开始怀疑人生人群,必读!整天以长腿欧巴小鲜肉为偶像人群必读……)
  • 宋太祖赵匡胤(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宋太祖赵匡胤(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庙号宋太祖,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出身武将世家,赵弘殷次子。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殿前都点检。周世宗柴荣死后,恭帝即位,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TFBOYS之奇宠宝贝

    TFBOYS之奇宠宝贝

    王俊凯抬起张依玲的下巴说“依玲,你常常不是问哥哥说哥哥有喜欢的人吗,我告诉你,哥哥喜欢的就是你”张依玲“凯哥哥……”王俊凯“我喜欢你,依玲”————————王源“小笨蛋,你怎么这么傻啊,连接吻都不会”张依玲“唔……源哥哥好坏,依玲不喜欢你了”张依玲羞涩的说————————易烊千玺“依玲,亲哥哥一个”张依玲跑过去“enmua,千玺哥哥满意吗?”亲的是脸蛋,易烊千玺宠溺的抱住张依玲
  • 八号刺青

    八号刺青

    当前世今生,我们牵绊了几生几世依旧是是解不开的结,总没得到一个善果,这一世会不会不一样?身怀特殊印记的艺术生和神秘店铺的青刺师不期而遇,仿佛命中注定,冥冥中他们已经认识很多年。白易想,如果连遇见都是必然,那么不管以什么样的形式、什么样的联系,他们都会相识。身份被一层层解开,前因后果接踵而来,到底是什么让命运这般戏剧化。多年后,李暮雪寄来了一封信,一封很短很短的信。白易,你知道吗,最后我终于让时间把那份爱冲淡了。如今所有的事情都已尘埃落定,我们还能坐在一起吃饭,在这间古老的小铺子里,像初见时一样真好。沈老板,你说我们经历了这么多是是非非,是不是也能写一本自传,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八号刺青》。那天阳光明媚,白易坐在椅子上,沈青煜在身边。仿佛他们认识了千年,也相伴了千年,这样的收尾才算没有辜负了几世的轮回。
  • 白貔记

    白貔记

    白貔记题材广泛,内容涉及人生、社会、城乡、校园、亲情等方面。收录的小小说立意新颖、构思精巧,其中的很多作品被转载多次,有些还被设计成中考、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
  • 半妖情缘

    半妖情缘

    人妖殊途,禁忌之恋,半妖之体,人妖混血,天赋限制,爱恨情仇,如何割舍。广袤世界,百族林立。能否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不伦禁爱之不知爱恨何为先

    不伦禁爱之不知爱恨何为先

    那一年,他毁了她的家,可却留下了她一个人。他说,等你的武功超过了我,你就可以报仇了。她不信,留在了他身边,那一年,她5岁。她日夜都在努力。可是,等她几次想要杀了他时,她才发现自己竟已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他了。在好不容易忘记仇恨之后,是一次又一次的考验,她也从刚开始的迎难而上变成心灰意冷,连他也开始不相信她了。她该怎么办?是坚持下去,还是跟别人走?
  • 天宗传奇

    天宗传奇

    虚谜山朝天宫,慈云在此告别师门去都城参加羽灵。在这个道士,法师,斗魂存在的大陆,一系列的血雨腥风,阴谋诡计也渐渐的揭开了面纱。慈云在各种任务与战斗中慢慢成长,与朋友们生死相依,团结合作。这是个残酷的世界,一个人的力量永远是不够的,兄弟们的情谊,互相间的儿女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