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送
即是送东西,分大小二种:大送,把银元钞票一包一包地拿去送;小送,如春茶、火肘及请吃馆子之类。所送的人分两种,一是操用舍之权者,二是未操用舍之权而能予我以助力者。
《厚黑学全集》
韦小宝贪财,但是绝不吝啬,秉着有钱大家分的原则,才能左右逢源、大小通吃。武则天也懂这个道理,因为受宠,她得到皇帝的赏赐很多,于是要么给了下人,要么供奉给了皇后。天下拒绝礼物的人毕竟少数,大多数都是普通的凡人,做不了孔子更做不了海瑞,武则天需要的权势,用买来获得应该是最通达的道路。
这些如果都做到了,会有什么效果呢?
这六字做到了,包管字字发生奇效,那大人先生,独居深念,自言自语说:某人想做官,已经说了许多(这是空字的效用),他和我有某种关系(这是贡字的效用),其人很有点才具(这是冲字的效用),对于我很好(这是捧字的效用)。但此人有点坏才,如不安置,未必不捣乱(这是恐字的效用),想到这里,回头看见桌上黑压压的,或者白亮亮的堆了一大堆(这是送字的效用),也就无话可说,挂出牌来,某缺着某人署理。求官到此,可谓功行圆满了。于是走马上任,实行做官六字真言。
《厚黑学全集》
皇后某天某日某刻,独居深宫,自言自语:武氏想升级了,已经表达过很多次了(“空”),她又是我的心腹(“贡”),这个女人还真有些本事,连我的心腹侍女都称赞她(“冲”),她对我又好,忠心又体贴,曾经好几次推皇帝到我这里来(“捧”)。但是这个女人也太有本事了,我的那些事情不知道她知道不知道,如果不答应的话(“恐”)……想到这里,回头看看桌上她供奉的珍奇美玉,终于无言。赶着那天皇帝在,守着众位妃嫔,正好宣布武则天怀孕,话赶话挤在那里了:“皇上,武氏温柔恭顺,可做嫔妃表率,现在又怀有龙子,等孩子出生以后就晋了位吧。”
于是,李治大喜。
于是,萧淑妃大吃一惊。
于是,众人皆称皇后贤德,皆说武氏有福。
于是,武则天受宠若惊,叩头谢恩。
永徽三年,荣升昭仪,二品。
大唐后宫妃嫔等级:
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正一品。
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正二品。
婕妤九人,正三品。美人九人,正四品。才人九人,正五品。宝林二十七人,正六品。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勇于冒险是推助
很多年以后,当她的王朝已经覆灭,她的子孙已经寂然,她的影响已经黯沉,男人们回头再去看她,称为“昭仪”。
她的一生,其实有过很多称谓:才人、昭仪、武则天、太后、圣母圣皇……经过历史大潮的淘汰之后,只有“昭仪”这个名字,暗暗沉落在男人们的淡漠意识中,留待蓦然时刻,悄悄回首这个女人的传说……
昭仪,是为正二品九嫔之首,位置仅次于皇后与四妃,“掌教九御四德,率其属以赞导后之礼仪”。
似乎在男人们的臆想里,适合这位地位不高,身份尴尬却美貌厉害的女人的最合适位置,是昭仪——皇帝的妾,还不是最高级的妾,而是仅次于正一品的“贵妃、淑妃、德妃、贤妃”的妾。按照她的身份地位,按照她的才貌,按照她得到的恩赐,这已经足够足够。
在那个时代,在那个宗法体系下,皇后,不是给皇帝本人娶的,是为天下人、为朝廷、为政权娶的,是门第、身份与政权需要的完美结合。正一品的妃子们,则会照顾到皇帝本人,但同时又要照顾到朝廷体面,虽然门第身份与政权的要求低一些,但是才貌可自然为她们加分。而对于一个没有多少门第,身份暧昧不明,政权也不需要的女人,即使才貌分加十足,即使皇帝本人再喜欢,最多最多,也就是个二等妾。这是规矩,这是规则,这是封建社会的秩序,是天理伦常在人们心理形成的,集体无意识。
昭仪,对于很多人来说,能安在这位前任才人身上,实在已经足够幸运足够皇恩浩荡。
如果,武则天还是才人,升到昭仪足以让她欣喜若狂并且知足,这是自己的出身秉性以及天赋所能达到的极限了。不是吗?她会很满足,很知足,而此后的人生,也不过保住这个位置而已。
但是,此时的武则天已非才人。她死过一次,她掉下过悬崖,她勾引了自己的庶子,什么伦理,什么宗法,什么秩序,早已放下。此时的她,早无所抛弃亦无所畏惧,再次归来的后宫也早已不是生活之所,而是战场,是角斗场。没有人能阻止靠在悬崖边上的狮子,nobody!
永徽三年七月,她生下李弘,晋升“昭仪”。
就在同时,皇后跟时任宰相的母舅柳奭商量,联合当时的辅政大员褚遂良、韩瑗,说服长孙无忌拥立李治长子、后宫所生的李忠为太子,皇后为其养母,此时,皇后的分宠大计大功告成。
武则天进宫受宠,让萧淑妃受到冷落,那么她的儿子就不可能立为太子,身为六宫之主,她不会允许任何一位独自坐大。趁着武昭仪生子对自己感恩戴德,淑妃受冷落之际,立养子为太子,昭仪不敢说什么,淑妃也说不了什么,自己的皇后之位,自然稳如泰山。
只是,这位分宠的武昭仪该怎么处理呢?
她既然也生了儿子,未必不能成为另外一个萧淑妃。虽然并不担心她能威胁后位(身份受限),但是还是小心辖制的好,最好她能继续服服帖帖跟着自己,那么后宫之内,翻云覆雨不过等闲间了。
但是,这个时候的武昭仪却没有如她所愿,她跟她翻脸了,居然。
那个时候,摆在武则天面前有三种选择:
(一)继续当皇后的心腹兼后宫打手,斗倒后宫任何宠妃(包括萧淑妃),让后宫众妃平分秋色,而皇后稳坐后位,从而巩固住自己的昭仪之位。
(二)联手其他宠妃(如萧淑妃),斗倒皇后,然后逐鹿中原,再图霸业。
(三)抓住皇帝,一次打倒她的所有敌人。
第一种最是稳妥;第二种需要的时间长些;第三种时间短见效快,只不过,最为凶险,因为一旦失败,就是死路一条。昭仪选择了最后一种。
她本来就没有退路,立太子之事已经明确表示,她不过是皇后利用的工具,而自己的儿子已经出生,取名为“弘”(那是当时流传一时的谶语,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人民流离失所,有谣言说道教太上老君会降临人世,拯救苍生,在人间的名字,就叫李弘)。继续做昭仪的结局,是忧患重重地防止皇后卸磨杀驴,是儿子被排挤被猜疑被放逐,是皇帝死后重复从前感业寺的老路。从前无数故老妃嫔的眼泪,她看得太多了,多得数不过来,多得让自己无从喘息,多得,让自己无处退让。
她只能选择最后一种。
小说《寂寞长庭春欲晚》里有这样一个情节:皇帝(康熙)十分宠爱宫女琳琅,但表面上却盛宠另外一个妃子掩人耳目。因为在后宫里,皇帝最宠爱哪个妃子,那个妃子就会成为最受攻击的目标。
韬光养晦,武则天早做过了,现在的她需要找出所有敌人一举歼灭。因此她一反从前小心翼翼的作风,突然跟皇后翻脸,生下皇子李弘以后独自坐大,在李忠立为太子之后反而迅速成为后宫风头最劲的宠妃,并且,盖过了淑妃与皇后。
她是故意的。
皇后真没想到这个心腹敢有胆子跟自己翻脸,接她进宫,提拔她做了昭仪,她怎么敢?想想鼻子都气歪了,而此时,因为武氏的受宠而被冷落一边的萧淑妃,自然对武则天也满怀愤恨。后宫之内,哪里有真正的朋友和敌人,两个曾经势不两立的女人,终于因为目标一致而握手言欢,准备一起对付这个小昭仪。
不得不说,那个时候,皇后并没把武则天放在眼里。她料定这个女人翻不起多少风浪,或者,在她的思维里,这个女人不过仗着皇帝宠爱,如果说要赢过她,简直是天方夜谭。因此,她对付这位小昭仪,大多也是出于忘恩负义的一种负气,而不是像对直接能威胁后位的淑妃一样,谋定后动,殚思竭虑。
她是轻敌的,当然,她有理由轻敌。
她是后宫之主,淑妃是一品大员,昭仪不过是正二品的妾,从“势”上,武则天并不占优势;她与淑妃都比李治年龄小,武则天比李治大4岁,才貌虽然在伯仲之间,但是女人最架不住的是年轻,武则天已经奔三,再过几年,还能迷住李治的心吗?从“貌”上,时间越长,会输得越多;从“子”上看,她虽然没孩子,但是萧淑妃却拥有一子二女,且已封王,武则天那个时候不过只有一个襁褓之间的婴儿;更重要的是,自己出身王氏大姓,母舅柳奭在朝廷里是官品一级的中书令兼吏部尚书,淑妃的亲戚在朝廷之内也有诸多外助,而武则天呢?老爸早死,哥哥们承接父荫,勉强混个小官——还在外地。从“助”上,武则天更一无所有……
小昭仪唯一拥有的,不过是李治的宠爱。但是男人的宠爱如果靠得住,猪都会上树了。后宫里的爱兴宠衰,她见得多了,她有理由,也有这个自信,轻敌。
只是,她没想到,世界上有这样一种人,他们的生命,就是一场关于勇气与决心的赌注。
武则天成功秘籍四:冒险赌注。
众口铄金是要害
如果你处于劣势,对手非常强大,而扭转局势的这个核心人物却只想维持现状,你该怎么做?
这个时候的昭仪,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冲动得要杀狮子骢的才人,她知道什么时候该潜伏,什么时候该出击。李治对她的爱,是因为当初的隐秘旧情以及性格的投缘,还有她刻意的“奉己”,但是就是如此宠爱,李治也没有要把她推上后位的意思——他没疯,皇后应该由什么女人来做,他很清楚。
那么,在这个核心枢纽面前,昭仪知道最好不要暴露自己的野心。皇后与淑妃的攻击,大多数停留在说说坏话而已,因为皇后自己轻敌,淑妃看起来不太具备头脑,她们的攻击招数相对比较薄弱而八卦。
在这群没有经历过生死存亡的骄傲孔雀眼里,阿武,不过是只狐媚的野猫而已。
猫?李治眼里恐怕也会这么认为,但是却不是野猫。爱人的眼里,彼此总是异样的世界。我们看武则天,那是男权世界里位高至极的女皇;萧淑妃看武则天,那是临死前唾骂的“狐媚偏能惑主”;男人们看武则天,那是雄才大略心狠手辣的可怕……后人可能很难想象,作为皇帝的李治如此宠信如此迷恋,并且一步步看破伦理与秩序的底线,居然纳她入宫,居然冒天下之大不韪扶她做了皇后,居然把政权拱手奉送,居然让这个女人在自己眼皮底下杀妻(王皇后)杀妾(萧淑妃)杀子(李弘)杀臣(长孙无忌等)——很难想象。
史官学者们的解释是:李治被爱情冲昏了头脑。但是后来的容忍和默许显然已匪夷所思,让他们简直无话可说,恨不得穿越过去把这个窝囊家伙踹两脚,看看他是不是中了这个女人的妖术,居然懦弱昏庸到这种地步,真是丢尽了太宗丢尽了李氏王朝丢尽了男人的脸……
其实,这不能完全归咎于李治,武则天是有妖术,但是不是下毒迷魂,而是心理操纵术——“月晕效应”的心理强化。
当人们看到月亮的时候,光环就是夸张的迷惑,当一个人的“首初印象”确立后,人们就会自动把这个印象的对象与其言行“捏合”在一起。李治是真心爱过武则天的,患难的支撑、性情的相投,都让他眼里的昭仪,是柔媚动人的,是刚烈却“奉己”的。这个印象一直持续了很多年,而可怕的是,这个印象的强化除了他自己以外,还有周围的人。
他的身边,遍地是武则天的耳目。以至于很多年以后,当李治想要废黜这位武皇后的时候,诏书没写完就走漏了消息,可见这种庞大的后宫情报网完善到了怎样的地步。而如果你每天都生活在这样一个人群里,天天有人说武则天的好话,解释武则天行为的理由,赞美武则天的德行动机,你会怎样?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舆论的力量是可怕的。
武则天的耳目遍布后宫,她能利用下人们传递消息,利用皇帝的身边人制造舆论,李治再聪明,也难免“狐媚偏能惑主”。这就是妖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