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画线法
画线是学习者在阅读或是听课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策略。通过画线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快速而又集中的找到材料中的重要信息。有研究表明,如果学生能够画出材料中重要的信息,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将更为有效。尽管画线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材料中的重要信息,但是在一篇材料中过度使用画线策略不仅不会突出重点的内容,甚至会给阅读者顺利阅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下面是几种常见的画线方法:
①圈出不知道的词;②标明定义;③标明例子;④列出观点原因或事件序号;⑤在重要的段落前面加上星号;⑥在混乱的章节前画上问号;⑦给自己作注释,如检查上下文的定义;⑧标出可能的测验项目;⑨画箭头表明关系;⑩住上评论,记下不同点和相似点;皕瑏瑡标出总结性的陈述。
3.阅读理解策略
阅读是我们学习过程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能力。不论是哪种学科的学习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阅读基础上,学生都必须拥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而阅读理解策略的掌握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此,我们有必要区分阅读理解策略与阅读方法之间的不同。对于一线的教师,提到阅读策略较为熟知的如精读、略读、寻读、跳读等。然而,这些都是阅读方法而不是阅读策略。相比较阅读方法而言,阅读策略是更为上位的概念,是学习者对阅读活动进行控制和调节的一系列谋略,即可以是对阅读过程的总体规划,又可以是针对某一具体的阅读问题而采取的对策。总结国内外对阅读策略的研究,可以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阅读策略:
(1)背景知识激活策略
读者的背景知识对于阅读理解的效果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读者的背景知识可以帮助读者在阅读之前产生阅读预期,特别注意与预期相联系的内容;读者的背景知识可以加强读者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能使读者补充材料省略的信息;读者的背景知识可以帮助读者在阅读之后顺利回忆材料的内容等。因此,阅读过程需要学习者充分调动自己原有的背景知识,将新学知识同化到原有知识结构之中。可见,学生是否具备与材料相关的知识背景以及在阅读过程中激活的程度如何直接影响着学习阅读的效果。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习者是否具备与材料相关的背景知识,了解学生背景知识的准确性,如背景知识不一致,则应做出相应的调整。此外,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有意的引导、激发学生对背景知识的回忆,加强对阅读材料的理解。
(2)确定重要信息策略
确定重要信息策略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有区别的阅读重要的和非重要的信息,并且能够对重要的信息进行更为深入的加工,而减少甚至忽略对非重要信息的加工。区分材料中信息是否重要的维度有两个:其一,依据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意思去确定;其二,依据读者的目的去选择。有人研究发现,好的读者比差的读者能更好地判断作者写作的关键内容,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信息概括策略
信息概括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简明扼要的写出材料的纲要,概括材料的主旨内容。相比较确定重要信息的策略而言,信息概括策略不仅要求阅读者能够区分重要的信息与非重要的信息,而且能够综合这些观点,概括出材料的内容梗概。在当代信息骤增的社会,能够简单准确的概括信息,且抓住信息的主要内容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概括信息的能力,要特别注意以下策略的教学:确定主要信息;删去冗余信息;和关键信息联系,将概括的句子组成连贯的短文,使概括反映的材料有更清晰的层次结构。
(4)信息推理策略
信息推理,即读者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能够运用自己的背景知识与文章提供的信息创造出新的语义信息。信息推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阅读者的阅读水平。阅读推理策略有3个特点:一是阅读推理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语言环境的影响;二是推理是文章提供的信息与读者原有知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三是推理的结果是创造出新的高于原来的语义信息。
(5)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策略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一般是教师提问,从学生的回答判断学生是否理解阅读的具体内容。事实上我们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学生提问的重要性。指导学生提出问题能够加深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阅读,提高对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水平。有研究者做了这样的实验:指导高中生根据故事语法原则提出问题(如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谁?促使人物行动的原因是什么?),在具体问题的指导下阅读故事。实验结果证明提出问题的学生比仅仅回答教师的问题的学生理解成绩更好。可见,提出问题可以帮助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教给学生怎样提出问题,什么样的问题综合性比较强,能够涵盖重要的内容。
除此之外,回答问题也可以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当学生不能回答问题时,教师要教给学生回读的策略,从哪里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如何分析问题的特征,怎样对文章的信息进行推理等等。
(6)理解监控策略
在本书元认知这一章中,我们将会介绍元理解。而元理解涉及的内容也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对自己阅读过程的监控调节。理解监控策略是阅读理解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策略,并且这个策略对好的读者比差的读者更为有效。好的阅读者不仅仅在于对文章的理解能够更深刻、更全面,而且能够有效的监控、调节自己的阅读过程,能够意识到自己理解的正确性和深度,在发现理解失败的时候知道采取什么样的补救措施。
4.问题解决思维策略
在探讨问题解决思维策略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什么是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任何问题都包含3个要素:问题的起始状态即给定的问题的条件;问题的目标状态即问题要求求解的答案;问题存在的限制或障碍即问题求解的中间状态(问题求解的过程)。因此,所谓问题即起始状态和目标状态之间存在一些障碍需要克服的情境。在现实生活中,问题是各种各样的,研究者一般将问题分为两种,一种是良构问题,即已知条件和目标条件都比较明确,学校中出现的问题一般都是良构问题,如对代数式a2-2ab+b2;一种非良构问题,即已知条件和目标条件都不清晰,问题情境不明确,影响问题的各种因素都不确定,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大都是非良构问题,如灯泡坏了,你该怎样修理?怎样检测是哪里出了问题?
(1)发现问题
现实生活情境中的问题一般都是非良构问题,学习者一般首先要有问题意识,能够发现问题。能否发现问题与学习者的个人经验、个性特征、学习风格等有很大的关系。个体的知识经验越丰富,好奇心、求知欲望越强,则越能发现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理解表征问题
表征问题是指解决者在意识到问题之后,分析和理解问题的条件、要求以及障碍,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因素,摒弃与问题无关的信息,初步形成对问题的整体印象。从表征的形式而言,个体对问题的表征分为内隐表征和外显表征。内隐表征即个体在对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形成问题的整体结构。外显表征即个体借助各种手段加强表征的清晰性,使复杂的问题进一步变得明朗,减轻内隐表征想象与记忆的负担。外显表征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符号标记(即用意义不同的符号将问题的重点内容如条件、要求、关键词等标记出来),②摘要排列(有些问题给出的条件较为隐蔽,学生必须对一些干扰信息、冗余信息予以排除,摘取其中重要的信息,并将其按照逻辑顺序排列在纸上,使题目更加清晰),③作示意图(借助作图的方式使题目给出的条件明朗化、清晰化,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题意)。
(3)提出问题解决方案
在理解、表征问题之后,就需要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假设,也就是提出问题解决的各种可能性的方案和可取的途径,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步骤。一般而言,问题解决的步骤有两种方式:算法式与启发式。所谓算法式即将能够解决问题的所有方案都列出来,逐一进行尝试,直到问题解决;启发式即依据解题者的经验以及直觉选择解题方案,效率要高于算法式,但是不排除解决问题失败的可能。
以学校领域遇到的问题而言,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也就是即问题表征之后进行的解决问题的实质性步骤。一般而言,常用的问题解决策略有3种:①双向推理策略,即解题时要充分利用已知条件进行顺向推理,重视运用未知条件进行逆向推理。②发散思维策略,即解题时一定要克服思维定式,要思维灵活,学会从多种角度看问题。③集中思维策略,即学习者能对自己的思路有很好的评估,能找出好的思路,并坚持下去。
(4)检验假设正确与否
检验假设的方法一般有两种,直接检验与间接检验。直接检验是通过问题解决的效果来检验,如付诸实践之后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则假设正确,否则错误。间接检验即通过推理来淘汰错误的假设。不过间接检验的结果是否正确最终还是要以直接检验的结果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