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来研究地域作家,研究地域文化与中国新文学的关系,学术界已取得了不菲的成就,发表了不少的论文,出版了不少的专着,因此,进入21世纪再来选这样的题目做研究,似乎显得有些背时,尤其是在当下讲究功利的时代。然而,对于学术研究来说,老生常谈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特别是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而言,老生常谈同样可以推陈出新。就像电影界重拍经典一样,不同时代的人总是会对经典作出不同的认知和理解。不过,不同时代的人将基于什么样的价值立场,从什么样的角度切入研究对象,认识和把握对象的规律性特征,展示出不同时代的人,对于历史现象的不同感悟、不同认知和不同诠释,则是“老生常谈”的关键。
在我看来,由于中国新文学本身就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进行时文学,它有历史的一面,又有直接针对当下、指向未来的一面,因此,研究中国新文学,总是会对历史、对当下、对未来会有诸多的启示和启迪。只要时代在发展,新文学也在发展,研究新文学,探索新文学也在不断地发展,永远都不会停止。因此,关心中国新文学的发展进程,研究中国新文学的发展特点和规律特征,我们无论如何也无法绕过“两浙”作家对中国新文学所作出的历史贡献,他们的丰功伟绩是永载史册的。
然而,“两浙”作家在当年的创作,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呢?或者说“两浙”作家当年是以怎样的一种姿态步入新文学新文坛的呢?这是我所关心和感兴趣的。我们当然可以选择多个不同的角度对此来作不同维度的审视,但是,从地域文化视角来切入“两浙”作家与中国新文学的关系,我以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作为外乡人,我也许没有当地人对“两浙”——自己家乡那样的熟悉,但是,外乡人也有外乡人的长处——可以通过不同的地域文化作为参照,譬如将自己家乡的文化与现在居住地的文化进行比较,从中发掘出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并依据自己对不同地域文化的独特感悟,就可以从地域文化这一特殊的视角,发掘出“两浙”作家与中国新文学之间的独特关联。或许,我的这种独特的感悟、独特的内心体验,正是长期生活在单一地域文化圈内的人所不曾拥有的。
本书在写作的过程中,得到了许多领导、师长与朋友的关心和支持,其中有浙江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的领导、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的领导,以及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和中文系、研究所的领导。如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廖可斌教授,浙江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博士生导师陈坚教授,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系主任、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吴秀明教授等。他们的关心和支持,我将永远铭记心中。同时,浙江大学出版社编审钟仲南先生也十分关心本书的写作,并给予了许多帮助。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社会科学研究院将本书选题作为浙江大学“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列入“中国传统文化与江南地域文化研究丛书”资助出版。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也将本书列入2006年的重点研究课题予以资助。在此,谨向支持和关心本书写作的领导、师长与朋友们,一并表示深深的谢意!
本书在写作的过程中,参考了许多国内外不同学科的资料和论着,由于篇幅所限,未能一一列出他们的名字和篇目。这些不同学科的资料与学术观点,对本书写作有很大的启迪价值。对此,也谨向这些未曾谋面的着者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本书以“两浙”地域文化视角来探讨“两浙”作家与中国新文学的内在关联,目的是要努力地揭示出在中国新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两浙”作家为什么会整体性地崛起的文化根源,并试图结合文化原型和母文化的孕育功能,以及地域文化的“集体无意识”积淀等特点,探讨“两浙”作家在新文学发展中的思想理念、价值建构、心路历程、精神轨迹和艺术探索等各个方面的表现,以及为中国新文学发展所作出的历史贡献,以确立他们在中国新文化、新文学发展史上的崇高地位。本书的部分章节已经以论文的形式在相关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由于本书只是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对“两浙”作家与中国新文学的内在关系进行初步的探讨,不成熟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的读者朋友们多提宝贵意见,以便将来有机会再版时予以认真的修改。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作为一种轰轰烈烈的历史现象,一种曾经发生过的历史存在,当年风华正茂、斗志昂扬、意气风发的“两浙”作家已经走进了历史。如今,我们对此进行认真的历史梳理和学术研究,当然不仅仅只是为了缅怀过去的历史,对过去的辉煌发出由衷的赞扬,更重要的是指向今天、指向未来,期待在进入以现代化为标志的全球化时代,当今和未来的“两浙”作家能够重振雄风,再攀高峰,再写辉煌!
黄健
2008年早春于西子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