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3900000009

第9章 货币作伪的原因(2)

所谓铸小钱就是尽量减轻钱的分量。汉初的荚钱和董卓的小钱都属于这一类。西汉初年高祖始行荚钱。荚钱名义重量为十二铢的“半两”,而实际重量只有三铢,甚至更小。考古发掘1978年在湖北宜昌前坪西汉墓出土荚钱55枚,制作均十分草率,一般直径仅为1.8厘米~2.2厘米,而重量小者只有0.5克,与出土的秦半两均重7克相比,轻重大小极为悬殊。又武帝时期铸造的五铢钱直径约2.3厘米,重约3.5克,形态一致,分量足重,质地也好。但从昭帝时期开始,在局部地区,五铢钱的实际重量有逐渐减轻的趋势。如1957-1958年,在河南洛阳西郊汉墓出土的10436枚五铢钱中,武帝五铢平均每枚重3.35克,昭帝五铢每枚重3.26克,宣帝、平帝五铢每枚重2.07克。随着时间的推移,五铢钱的重量还在不断地递减。在四川威远、河南陕县出土的五铢钱中也有类似的现象。董卓时将五铢钱改铸为一铢重的小钱,在原有法钱的基础上贬值了四五倍,获利极大。这就为私铸、改铸提供了有利条件。人们将原重为十二铢的秦半两钱熔化,倒铸成重三铢的荚钱就可获利四倍。结果市场上充满了轻重不等、规格不一的货币。

魏晋六朝时,几乎各朝都推行过减重钱制。南朝刘宋时曾进行过一次关于货币的大讨论。元嘉二十四年(447),江夏王刘义恭首先建议“以大钱当两”,即以足重的四铢钱当两个减重钱,意在使久已流行的减重钱进一步得到法定的承认,同时理顺大小钱之间的比值关系。吏部尚书沈演之也支持这一观点。他认为由于“用弥广而货愈狭”,如果以大钱当两,“则国传难朽之宝,家赢一倍之利”,就能起到“施一令而众美兼”的效果。一来足重的四铢钱不会再被人剪凿,可以流传使用下去;二来凡持这种钱的人则可以坐赢一倍之利。同时还可以增加货币流通量,缓解流通领域中通货紧缺的状况。在这种货币思想的指导下,刘宋的四铢钱和孝建四铢,初铸虽重如其文,但很快便减重为二铢或者更甚。因此,南齐著名的货币思想家孔觊在其《铸钱均货议》中就指出,钱制上最大的问题就是“轻重屡变”,而严刑峻法也制止不了盗铸的根源就在于官铸铜钱偷工减料,那些省工料又速成的官钱最易仿造。北魏孝庄初权臣高道穆说到私铸问题,即指出当时私钱禁不胜禁的根源就在于政府铸钱,“徒有五铢之文,而无二铢之实”,“在市铜价,八十一钱得铜一斤,私造薄钱,斤赢二百。既示之以深利,又随之以重刑,抵罪虽多,奸铸弥众”。

而降低铜钱的含铜量则是基于铜、锡、铅的价值不同,通过抑铜增铅来降低铸币的实际价值。铜、锡、铅的价值是大不相同的,由于铜的产出有限,因而价格较高,而铅、锡则相对较为低廉。以北宋初矿产品的官收价为例,铜每斤约在二百五十文左右,锡每斤三十五文,铅每斤十八文,则铜的价格为锡的七倍,为铅的十三倍,因此通过降低铜钱中铜的含量,就可以大大减少铸钱的成本。关于铜钱的成色,亦即铜钱中合金的比例,历代政府都有不同的规定。但由于种种原因,又往往不能完全按照钱制规定的成色来铸钱,而是通过降低铜的比例抬高铅、锡的比例来获取更大的利益。

宋代为保证铜钱的质量,防止作伪和稳定币值,政府对铸造铜钱的合金比例有严格的规定。然而实际铸造时有意提高铅、锡的含量以节省铜材却是常有之事。太平兴国九年(984),张齐贤为江南转运使的时候,即“杂用铅锡,岁铸钱三十万贯……先是永平监用开通元宝钱法甚好,周郭精妙。至是杂用铅锡,虽岁增数倍而稍为粗恶”。

神宗熙宁六年(1073)在全国各地广设钱监铸钱,“已而所铸钱多青铜夹锡,脆恶易毁,罢之”。徽宗崇宁元年(1102),户部尚书吴居厚为谋省铜铸钱,上奏说:“江、池、饶、建钱额不敷,议减铜增铅、锡,岁可省铜五十余万斤,计增铸钱十五万九千余缗,所铸光明坚韧,与见行钱不异。”但事后实行效果不佳,故他又提出“请检用前后上供铸钱条约,视其登耗之数,别定劝沮之法”。崇宁二年,更公然下令施行并推广夹锡钱,从而极大地扰乱了币制,使货币流通的正常秩序遭到破坏,加剧了社会矛盾。货币失去信用,社会经济动荡不安,“钱法屡变,人心愈惑”。而根据汪圣铎先生的研究,南宋时期铜钱的质量还在进一步降低,与北宋时期相比,“南宋的铜钱中含铜量由62%至72%降为54%至56.5%,用铅量由20%至27%增为40%至42%,用锡由8%至12%减为3.5%至4%,即铜、锡的比率减小,铅的比率增加”。

铸小钱、降低铜钱的含铜量,是以比较隐蔽的方法来减少货币的实际价值,而且贬值程度还是有限。如汉初由十二铢重的半两减成三铢重的荚钱,只是贬值了四倍,即使减成一铢,也不过十二倍。而铸造名不副实的大钱,则动辄贬值十倍、百倍,甚至上千倍。每当前两种措施不起作用的时候,铸大钱的措施就被付诸施行。韩愈就是铸大钱的积极支持者,他在《钱重物轻状》中曾给唐穆宗献了对付钱重物轻的四条计策,在其中第三条说:“更其文贵之,使一当五,而新旧兼用之。凡铸钱千,其费亦千;今铸一而得五,是费钱千而得钱五千,可立多也!”他认为国家可以根据需要随意调整、确定货币的价值大小,以获取额外的利益。

西汉王莽时期的几次币制改革,几乎每次都伴随着虚额的大面值货币,其发行的“大泉五十”、“契刀五百”、“一刀平五千”等面值一个比一个大。大泉五十直径一寸二分,重十二铢,为五铢钱的二点四倍,而当五十个五铢钱用;错刀、契刀的虚值则更大。如此,在成百乃至上千倍的高额利润刺激下,私铸不能不成为一股巨大的洪流。

唐代以铸开元小平钱为主,但高宗和肃宗时都曾铸过大钱。高宗乾封元年(666)五月,铸乾封泉宝,径一寸,重二铢六分,仅比开元钱重四分,却“当旧钱之十”,盗铸之风,即由此愈演愈烈,朝廷不得已,于次年复行开元通宝钱。肃宗时所铸大钱面值更高,乾元元年(758)七月令铸钱使第五琦铸乾元重宝钱,“每缗重十斤,与开元通宝钱参用,以一当十”;次年十一月又铸重轮乾元钱,“每缗重十二斤,与开元通宝钱并行,以一当五十”。乾元重宝重量不及开元通宝钱的两倍,却当开元钱十倍而用,重轮乾元钱的利润则更高。如此丰厚的利润定会导致盗铸泛滥,“京师人人私铸,并小钱,坏钟像,犯禁者愈众”,以致“数月榜死者八百余人”。

宋代由于巨额的军费开支以及冗官冗吏等的问题,财政时常处于入不敷出的境况。而当出现财政危机时,朝廷往往利用货币发行来转嫁危机。北宋初期,就在四川地区铸造过大铁钱。仁宗宝元(1038)以后,由于边患不断,军费浩繁,开始较大规模地铸大钱,以权助边费,分别于陕西、晋州、泽州、江南等地铸大钱,大约小铜钱三可铸当十大钱一。神宗熙宁时,令永兴等四监专铸大钱,当时据欧阳修实地调查,官铸大钱利至二十余倍。如此,“民诱于薄利,虽销一为二,犹且为之,况百十之多乎!使兵在其颈,犹将窃铸而不已也。欲严其禁,则抵冒盈天下;欲宽其禁,则奸滥盈天下。若之何而可为哉!”徽宗即位以后,各项财政开支空前浩大,而铜钱的铸造量却明显减少,为了弥补巨额财政赤字,遂采取了滥发货币的通货膨胀政策。

崇宁元年(1102)蔡京上台,开始变更钱法,当年十二月令陕西铸折五铜钱。次年二月,又令陕西铸折十铜钱。十一月,再令“江、池、饶、建、舒、睦、衡、鄂州八钱监,依陕西样铸当十钱”,通行于除陕西、河东、四川以外之全国各路。崇宁四年,徽宗颁“崇宁重宝”御书当十钱样,令各路依式铸造。大观元年(1107)二月,又铸“大观通宝”当十钱。当十钱从崇宁初至政和年间,前后流通达十年之久。陕西样当十大钱的用料标准为:“每贯用铜八斤、白锡-斤六两,黑锡三斤一十二两。”崇宁重宝御书当十钱的用料标准为:“每贯重一十四斤七两,用铜九斤七两二钱,铅四斤-十二两六钱,锡一斤九两二钱,除火耗一斤五两,每钱重三钱。”宋代标准小平钱每文应重一钱多,即所谓“祖宗用十钱为两之制”,现在不足三个小平钱即可改铸为一个当十钱,每四个折二钱也可改铸为三个当十钱。将小平钱或折二钱熔铸为当十大钱,获利可至数倍。政府强制推行大钱,引起流通界的恐慌和社会的不安,民间的伪造也就乘虚而入了。

除铸当十钱外,蔡京当政时还大铸夹锡钱。夹锡钱是一种掺杂高比例锡、铅的劣质钱,但一个却当两个铜钱使用,后又铸折二、折三、当五、当十夹锡,获利更大。大观元年,徽宗曾下诏:“河北昨铸夹锡当五钱,其样制大小类当十铜钱,若或行用,奸民趋利,染为铜色,私作当十,难以验察。”次年,在河北西路,果然有“小民以药染擦夹锡钱如铜色,与当十钱混淆”之事发生。

铸造大钱破坏了铜钱作为价值尺度的既定比例,自然会导致私钱的出现,加之私钱多偷工减料,多“锲薄沙镴”,获利更大。因此,自从北宋政府铸造当十大钱后,民间仿铸的伪劣大钱便纷纷出现,“游手之民,一朝鼓铸,无故有数倍之息,何惮而不为,虽日斩之,其势不可遏也”。其时有关民间盗铸当十钱的记载,史不绝书:“自行当十钱,抵冒者多”;“当十钱不便,私铸寖广”;“时钱币苦重,条序不一,私铸日甚”;“崇宁更钱法,以一当十,小民嗜利,亡命犯法者纷纷”。

崇宁四年(1105)十一月,尚书省在向徽宗上奏时也不由慨叹:“私铸当十钱利重不能禁!”明代虽然铸钱较少,可是由于”钱荒”又加铜缺,决定了明代铸钱从一开始就是大钱,从当一到到十凡五等;而钱的质量则从100%的铜步步降低,洪武二十三年,小平钱一文的含铜量,从一钱降到二分,竟减少了80%!万历初铸万历通宝,从中央到地方,有条件的都开炉铸钱,“时王府皆铸造私钱,吏不敢讦”。一时钱币大增,币值大跌,铜价暴涨,官钱无利。于是又有人提议铸大钱。此议虽然当时未及施行,但天启时就采纳了兵部尚书王象乾的建议,铸了当十、当百、当千三种大钱,不久又停铸。崇祯上台后,铸崇祯通宝,从当一到当十共四类、一百多种,钱质日益恶薄,摔掷即碎。

清道光末年,大臣们就是否铸造大钱也展开过争论。首倡铸大钱的是货币学者王瑬,在其《钱币刍言》中提出“更铸当百、当十大钱以便民用”。此后,广西巡抚梁章钜、学者吴嘉宾、四川学政何绍基等人都主张铸造大钱。梁章钜十分强调铸大钱之利,他在道光十八年(1838)上奏说:

惟有请铸大钱,尚是通便宜民之一法……江、浙、闽、广东南数省,习用洋钱,即外国之大钱也……今若铸为大钱,其利用即与洋钱无异。与其用外国之大钱,何如用中国之大钱。惟利所在,私铸在所必防。然防大钱之私铸,较之防小钱为易……钱质精好,工本不轻,私铸者无从获利,即可不禁而自止……当十大钱不必用十钱之铜,当百大钱不必用百钱之铜……铜亦日见有余。此法一行,将民间旧积之私钱并外国所来之洋钱,皆当自废。诚使大钱之法一行,则天下铜皆将与银同贵,可使旬日一月之间,财源骤裕……以为铸大钱不仅可以消除民间销钱和外国的洋钱,而且可以使铜钱和银一样值钱,国家又可财源滚滚而至。

铸大钱的主张首先引起了著名学者包世臣的反对,先后上了《论行大钱折》、《再论加铸大钱折》,反对行使大钱。此后任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事务的王茂荫更是极力反对铸大钱。他在咸丰三年(1853)上了《论行大钱折》,对铸大钱之议进行了批驳:

此法(指铸大钱)果行,岂非大利……论者又谓:国家定制,当百则百,当千则千,谁敢有违?是诚然矣,然官能定钱之值,而不能限物之值。钱当千,民不敢以为百,物值百,民不难以为千。自来大钱之废,多由私铸繁兴,物价涌贵,斗米有至七千时。

指出官府虽然可以制定强制措施,改变钱的价值,却不能限定物价的上涨,因此大钱一铸,必然导致百物翔贵,私钱迭出。

同类推荐
  • 世说锋语:丑辑

    世说锋语:丑辑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主要记录了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如果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故事集的话, 《世说锋语》则是刘世锋一个人用博客、作品自己记录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
  • 设计造型基础(二)

    设计造型基础(二)

    设计造型基础这一课程在各门专业设计学习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将来的专业学习。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各专业的交流、发展变化越来越快,这也给基础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当然,也是触动基础教学进步的机遇和动力。本文就是编者对国内几所院校设计造型基础的一个比较及编者多年来在这一课程的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和体会。
  • 塞上论乐谈艺文论选

    塞上论乐谈艺文论选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余年来,在文艺创作和理论研究方面收获丰富,成就显著,《朔方》《黄河文学》《六盘山》等文学期刊,《宁夏艺术》《民族艺林》《宁夏群众文艺》《塞上文谈》《宁夏歌声》《民族之歌》等专业性、综合性文艺刊物,以及省、市级报刊学报等发表的文艺作品和具有一定学术性的述评文论成千累万。
  • 怎样读一幅画

    怎样读一幅画

    该书以西方名画为切入点,作者通过一百幅名画,给读者详细介绍了西方数百年来的精品画作。通过该书,读者不仅可以欣赏到西方著名美术作品,还可以看到该书作者引申开的个人思维。全书贯穿作者所思所感,既有对画作的鉴赏,又有对画家的品评,还渗透着作者自身的人生哲思和艺术旨趣。文字洗练朴实,清顺流畅,而又不失力度。
  • 世界文明史简编

    世界文明史简编

    书稿以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为指导,吸收当今史学界最新的学术成果,以史学家的严谨态度,并从文明史本身的趣味性和知识性着手展开阐述。《世界文明史简编》内容包括:文明的起源、古代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希伯来—犹太文明、古代美洲文明、西方中古文明、拜占庭与俄罗斯文明、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印度中古文明、日本中古文明、科学革命、产业革命、走向全球化。
热门推荐
  • 九禁者

    九禁者

    时间长河,亘古不变,九位禁忌般的存在,在宿命的推动下,相遇相交,厮杀吞噬……一切的一切,都从科学之都这个起始点开始发生变化,很多事情或许并不都是偶然,命运的齿轮,悄无声息轮转,谁能走向终极?
  • 仙修物语

    仙修物语

    重生,转世,这是故事的开始,仙修,魔幻,这是不同的世界!爱与恨的缠绵,仇与恩的交杂。何为人?何为神?妖仙鬼魔究竟为何?何为道?何为天?悠悠古今为谁长存?一句话,开启了因果,一个人,荡尽了八荒。仙修物语,带你走进不同的修真世界!
  • 武动穹天

    武动穹天

    刚出生就受天劫,神印与其相融合,神印相助抗天劫,得天之眷顾。然而家族却因神印被灭,神印暴露天才少年被各大势力追杀。弃神印感悟新力量悟得新神通天才少年再度崛起,兄弟相辅伐五洲灭仇家战诸族穹天之下我为王,我之强大不是为了杀伐,只为守护住身边的所有。
  • 宠婚撩人:通缉小娇妻

    宠婚撩人:通缉小娇妻

    “我求你,求你放过我……”“可是你打断了我的好事!”话落,邪魅的笑容勾起,他冷冷说到:“所以,你必须赔偿!”一次不经意的撞见,摧毁了叶依珊的一生,第一次见面,他狠狠的掠夺让她失去希望,第二次见面,她跪在他的面前恳求他让她成为情妇,卑微的毫无尊严,他的步步紧逼,柔情攻势,强宠霸爱让她步步沦陷,无法自拔“叶依珊,这场游戏,你没资格说结束!”游戏之中,他们彼此心里很是清楚,动了情,开了口,便输了……她叶依珊输不起,既然做不到守住心,就只有选择忘怀。
  • 邪王威武:爆宠毒萌妃

    邪王威武:爆宠毒萌妃

    一次穿越,让冷血无情的她被迫成为笑柄,一次穿越,她遇上了比她还杀伐果断的他。她的任性,她的傲娇竟是他宠出来的,虐死渣渣不偿命,放火烧了寝宫竟无人知道是她。注定的缘分就没有分别吗?哪一晚,他抛弃她,她痛彻心扉,她不让任何人再次进入她的内心。他后悔,却不知她在哪?她逃避,却还是忘不了他。他翻遍天涯海角,只为她能回来,她浪迹江湖,最终,还是回到他的身边。一世情缘,三世牵挂。
  • 生命万岁

    生命万岁

    一支大学乐队在各自步入社会之后又重组发布新专辑的故事。
  • 都市渡魂人

    都市渡魂人

    有人用邪恶的符咒减肥...意外死亡的双胞胎之一为何徘徊人世不入轮回...穿红衣女鬼为何复仇深爱她的男人...体质特异少女经历过的每一个故事都给你意想不到的结局。最黑暗的永远是人性...求收藏呀亲爱的们。求推荐啊亲亲们。
  • 新婚第1天:冷情老公放肆宠

    新婚第1天:冷情老公放肆宠

    她被男朋友背叛,被家人设计绑架,她尝尽这世间的苦乐。她从不相信爱情,直到……遇见他。一夜情后,唐锦衣就像生长在御戌心里的倒刺,一点点扩大,变成荆棘。他的温柔与无情,她看得一清二楚,有时她也会沉浸在其中,无法自拔。可当一切谎言被揭开,呈现在她面前的,是无法粉饰的痛苦。“御戌,我怀上孩子了。”男人冷然,打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奇宝贝之精灵射手

    神奇宝贝之精灵射手

    一位少年因为偶然穿越到了神奇宝贝世界,与意外救起的小火猴一起冒险。他为成为神奇宝贝大师。而奋斗他收服了很多神奇宝贝并且与邪恶势力进行斗争,他能胜利吗?他能回到地球吗?
  • 邪帝兽妃

    邪帝兽妃

    承邪凤之血,掌天狼神脉,逆天神魂觉醒,一代兽王来临!她在众目睽睽之下变身为狼,成为众矢之的。从此,她的人生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她效忠的,交好的,珍爱的,步步紧逼要取她性命。设计,背叛,遗弃,绝望,但那又怎样?只要她不死,今日所受之苦来日必百倍奉还!荆鸿儿被逼一步步走上强者之道,害她之人,放狼咬死!辱她之人,放狼咬死!欺她叛她之人,统统咬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