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芝
一、大学排名的社会意义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不论政府、企业、学校领导和教师,还是家庭和在读高中生,都十分关注大学的发展质量。大学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竞争优势和综合国力的发展;对家庭而言,大学的发展质量关系着学生发展的未来选择、未来的生存空间和人生价值,对学校来说,大学的发展质量则关系着其社会地位,并进而影响着学校发展中一切要素的良性运行。因此,各个国家都以不同的方式开展大学发展质量的综合评价,从而推动大学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
初期各自为政的大学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是走向未来权威评价的基础,这就像生产与经营领域开始走向ISO9001或ISO9002的国际质量认证一样。不过,大学发展质量评价的作用还不止于“质量认证”,它要在认证的同时,区别高低优差,兼之奖励惩罚,尤其是官方评价更是如此。
二、美国的大学排名
美国是世界上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到1999年,美国有四年制大学2343所,其中公立613所,私立非营利性1536所,营利性194所;二年制学院1727所,其中公立1075所,私立非营利性169所,营利性483所。
在一个学历社会里,教育永远是人们关注的热点。美国少有由官方组织全国统一进行的教育质量评估,但一些民间机构基于各自的动机和目的,积极热衷于大学排名,如美国的《金钱》杂志(Money)、《时代周刊》以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U.S.News&World Report)等。但各家经过多年的比拼,今天真正能得到全社会公众广泛认同的权威排名,当首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了。该杂志也因其一年一度的大学排名而使其发行量剧增,换来滚滚财源。据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一年中有一半的利润是从这本杂志和与其相关而发行的单行本中得来的。
——美国大学排名历史沿革
有研究对美国1987年到2001年共15期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资料进行了深度分析,集中概括了该杂志15年来进行大学排名的历史发展过程,详细阐述了大学评价的指标体系,并经多方访问研究了大学排名的性质和社会价值。
从历史材料中,我们了解到:《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大学排名调查的首次尝试始于1985年,调查结果正式向社会公布始于1987年。不过,从原始资料看,当时的工作动机比较简单,主要是为当年欲升入大学的广大高中毕业生和热心的家长提供一些有助于他们作出重要选择的相关信息和参照。
例如,1987年的首次排名,该杂志将美国的大学按三大类别四大区域,即全国性大学、全国性文科大学、较小的综合大学排名,以及东部、南部、西部和中西部综合大学排名,南部文科大学、西部和中西部文科大学排名,向社会公布了有关上述各类大学的5个方面信息:根据被调查者举荐的各大学名次,各大学的被举荐率,SAT录取分数,录取率和学费数额(州立大学的学费数额指对外州学生而言)。
首次大学排名公布后所引起的社会轰动是该杂志始料未及的,杂志销量急剧上升。强烈的社会反馈促使该杂志马上改变了最初的调查创意,从1988年开始由最初单纯提供信息的调查排序转向基于有科学研究依据的综合质量评价调查的排序,并立即组织专门人员,对调查的内容和指标进行认真研究和重新设计,确立了至今仍具有母本性质的评价指标体系:学生的选择性、教师资源、经费资源(尤其是用于教学的预算)以及毕业率。
1990年,又进一步在上述4项指标基础上修改加入了学校的学术声望、学生满意度、SAT或ACT录取分数、录取率、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生师比、生均教育费、毕业率等项具体指标。
从此,每年的大学排名调查开始逐步走向规范和科学,提供的大学数量和范围也逐渐扩大,排名的权威性开始为公众认同,以至今天已执美国各杂志大学排名之牛耳。
——美国大学排名评价指标体系例举
现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每年的评价指标体系已基本确定下来。该指标体系由7个核心指标、16个单项具体指标构成:
7个核心指标依次是:
学术声望(academic reputation);学生保有率与毕业率(retention and graduation rates);教师资源(faculty resources);学生的选择力(student selectivity);财政资源(financial resources);预估毕业率与实际毕业率之差程度(graduatiorate performence);校友捐款率(alumni giving rate)。
每项核心指标又由一些具体的指标构成。
学校的学术声望实际上是其他几项核心指标的综合。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排序方案所以给学术声望以总分中的最大比重,是因为学术声望的调查结论表明,在他们所评价的学校中,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很高的学术声望将极有助于该校毕业生轻而易举地找到工作。学术声望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其高低通常源于全校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的刻苦努力和奉献。所以,学术声望分通常是其他几项核心指标综合的结果。
学生的选择力,取决于每年入学申请者的实际录取率、录取者的实际入学率、入学者在原高中年级的位次和SAT或ACT分数值次。
师资排序,取决于全日制生师比,全职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和最低学位之比,兼职教师百分比,教师年均工资和各种福利水平;本科生20人以下与50人以上班级数量与比例。
财源,主要指该年度学校用于各类教育计划的支出程度,即生均教学、学生服务、学术研究、图书资料、计算机、学生管理、奖学金等各项经费值。
毕业率,指6年中入学的新生中平均从该校毕业的百分比,即当年所录取、入学的新生实际从该校毕业的比率。
校友满意度,主要通过校友捐款及其捐款率体现。
16项具体指标依次是:学术声望分,毕业率和保有率排序,平均新生保有率(新生入学后坚持在该校读书的稳定性),年度毕业率,师资排序,低于20人班级百分比,50人或高于50人班级百分比,生师比,全职教师百分比,学生录取率与实际入学率排序,新生中从25%至75%的学生的SAT或ACT分数段位次,新生在原高中年级居前10名学生百分比,录取者实际报到率,财源排序,校友捐款排序,平均校友捐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