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3000000026

第26章 宜山·遵义·湄潭

黄宗甄

(一)

我本来是在日本北海道读书的,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当年冬天回国,先在家乡浙江温州从事抗日救亡工作,在党的领导之下参加青年救亡团;后来,新四军从温州平阳向皖南集中以后,白色恐怖逐渐紧张起来,在家乡没法再工作下去了,1939年秋天,我便从温州来到宜山,在浙大借读(1940年转为正式大学生)。

从浙东到广西宜山,沿瓯江西上,经丽水、金华,夜晚坐火车到江西鹰潭,再坐汽车绕道南行,经过宁都、吉安到湖南的采阳,又坐火车到桂林,换乘汽车经柳州到宜山,行程十多天,每天都在敌机空袭下旅行。我在柳州碰到苏步青、陈建功两位教授与张素诚同学,可谓萍水相逢。那天晚上张素诚请苏、陈两位老师吃饭,我也被邀作陪,大家喝了不少酒,我们的心情是愉快的,对抗战胜利是有信心的。从温州出来,本有十来人结伴西行,大多是去昆明西南联大和陕南城固西北联大的,仅我一个去浙大。

大家一路上风雨同舟,在空袭下生死与共,气昂昂地引吭高歌。我们心怀共同的意愿,就是奋发图强,努力学习,眼看国民党倒行逆施,一个劲儿反共,我们这些人都知道除了在艰难困苦中刻苦读书之外,首先还要争取政治上的民主,否则这偏安的半壁江山也不易保得住。 我随苏、陈二师等同车到达宜山之后,正是中秋节后不久。湖南战役打响,浙大同学举行义卖捐款劳军,师生都把值钱的东西拿出来义卖,犹如今天北京的天桥和建国门外的商品展销会一样,厂棚林立,也有同学摆摊义卖小吃茶点的,场面实在动人。 接着寒冬来临,敌机频繁空袭宜山,浙大标营学生宿舍是滥轰狂炸的大目标。每次轰炸之后,竺校长总得与其他教授亲来标营慰问再三。有一次,他与陈建功教授在大饭厅里与我们学生一道共进午餐。也许是宜山的气候使江浙来的青年不甚习惯,患病的同学特别多,竺校长甚至在夜间亲自从城里来到标营宿舍探望患病者。我们的宿舍就是茅棚,床铺拥挤,大多数同学每天夜晚都在大饭厅里夜读,一盏汽油灯,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噪音。竺校长经常来视察、了解我们夜读的情况,他离开大饭厅之后,我们才知道他曾来巡视过。

(二)

1939年冬,日本侵略军在广州湾(湛江的旧名)登陆,国民党军队一触即溃,敌军长驱直入,南宁陷落,迫近柳州、宜山等地。同学们义愤填膺,组织了战地服务团,奔赴前线。同时也感到浙大本身的存亡受到威胁,为了今后的教学、科研与学习的长远打算,学生会举行了全体大会,请竺校长亲自参加。有一次大会开了一个上午,群情激昂,整个会场如暴风雨一样,发言的同学慷慨陈词,声泪俱下,掌声雷动,同学们说明了军事形势的恶劣,民心的向背,政治的不民主,战争不是一两年可以结束,总的要求是希望这一次再度迁移,应该有个长远之计,要定居下来,希望北迁名城遵义。竺校长在主席台伫立了数小时,很冷静地听取同学们的意见,虚怀若谷,在风暴中始终站立着微笑不已,态度和蔼。最后他答复说,他一个人不能独行其是,将同学们的要求带至校务会议中与各院长及教授们认真讨论。到了那天晚上,突然听到校务会议中竟有个别目光短浅的教授,认为浙大仪器图书众多,员生的人数也数以千计,害怕桂黔山路险陡,以及深惧长途跋涉之苦,很想就近选择山区所在,暂时避避风就算了。消息传到标营学生宿舍,同学们在深夜又再度集会,进城晋谒竺校长,陈情北迁遵义的有利所在。竺校长在寓所门前接见同学,态度泰然自若,平易近人,一再说明,迁校系长远大计,必定尊重同学们和教授们的正确意见,认真讨论。几天之后,终于作出决定,迁至贵州遵义,同学们才放了心。接着战地服务团立即誓师出发,竺校长亲自授旗,到了前线之后,他常派秘书前往慰问。

在北迁过程中,同学们群策群力,帮学校把仪器、图书、公物包扎装箱启运,沿途设站招呼。但桂黔道上只有一条破乱不堪的公路,运输工具少得可怜。当时已是隆冬腊月,一路上凄风苦雨,到处是雨凇冰凌。有一天,有几位女同学在艰辛的旅途中,到了广西贵州的边界市镇六寨(该处设有浙大招待站),她们到达时已是夜晚,接待站中已住满了同学和教师,连打地铺的地方也没有了,恰恰碰到竺校长,他连忙把自己的床铺让给了女同学,自己悄悄地睡在小汽车里过夜。

北迁之后,浙大首先把一年级学生暂时安置在贵阳附近的青岩镇。竺校长很重视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第一步就把新生稳定下来,先行上课。遵义,是红军两次经过黔北的重镇,1939年冬天我们到了遵义,也感到此城接近重庆,政治上黑云压城,民生凋敝。重庆国民党教育部又派来了一个反动的训导长强加于浙大,此人来校不久,施展其浑身解数,全力镇压学生的民主运动,动辄要开除进步同学,如向学生会主席孙翁孺和一位写壁报的解俊民同学开刀。

眼看学潮即将爆发,竺校长支持学生们的正义行动,不准开除进步学生,让这位所谓训导长卷起铺盖离校北归重庆。竺校长又“三顾茅庐”真挚恳切地邀请费巩教授出任训导长。他坚持学术自由和教育要自由发展,科学与民主并举。 他甚至在主持费巩教授对全体学生演讲之后,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浙大的校训是“求是”,校园里研究科学要贯彻自由精神,马克思主义也可以研究。当然学术研究与实际行动是两回事,出了校门犹如另是一个区域,那就由不得你了。

遵义有新城和老城,两城之间隔一条湘江石板桥。校舍布满新老两城,大宿舍和许多教室设在新城的何家巷,体育场和总务后勤单位设在老城子弹库一带,女生宿舍设在老城的杨柳街,也有一部分学生宿舍设在老城的遵义师范学校,还有少数的教室和实验室租用民房,工学院的实验工厂设在老城的湘江之畔。可是对农学院说来,都难有发展的余地,学校便决定把农、理两学院迁至离遵义七十多公里的风景秀丽的湄潭县。

我们在遵义定居下来,立即开始上课。我读生物系,名教授不少。我的导师罗宗洛教授,指点我学习化学和农业,我便选择生物化学、有机化学、作物栽培等作为选修课程,可是我又喜欢文艺,便选修了缪钺教授的唐诗,旁听了丰子恺教授的政治经济学。 每个系在教授指导之下,都组织了专业学会,三、四年级学生每周举行书报讨论会或论文报告会。四年级学生一定要进行写作论文的课程,有的论文必须在教授的指导下从事研究或实验工作。有名的教授每个学期总得作一两次大型的学术报告。有时竺校长也向我们作科普报告。他曾对我们演讲过“浙江潮和中秋月”,以及讲述科学史和介绍徐霞客生平等的报告。 课余的活动也很多,同学们组织了黑白文艺社,铁犁剧团、回声歌咏队、大家唱歌咏队,塔外画社、质与能社,举行各种座谈会和读书会。那时活动最多的是民主政治与宪政座谈会、哲学座谈会。星期天或其他的假日,我们以各种学生团体或同乡会、各系学生会的名义,成群结伴远足,至遵义乡间风景区或名胜寺院游览,大部分的活动都有教授参加。

剧团在每学期必定举行抗战话剧的演出,偶尔也演出京剧。歌咏会常常举行,音乐会、大型的艺术水平较高的音乐会,竺校长必亲自参加欣赏。体育活动也很多,浙大每学期必参加遵义全市性的篮球冠军赛,校内也少不了篮球、排球锦标赛。1942年4月的校庆日子里,曾在湄潭举行了全校运动会,一直举行好几天,竺校长亲自主持,并担任了裁判员。

(三)

浙大的理学院生物系和农学院在1940年夏季迁至湄潭县,数学、物理、化学三个系在1941年才从遵义迁来。总部设在文庙里,大部分教室和化学系实验室设在万寿宫,数学系、物理系在湄江之滨,尤其是后者的实验室,大部分的房屋是新建的,江畔建有亭榭,修竹茂林,曲径通幽,水声潺潺,颇为优美。生物系实验室设在农场附近旧祠堂里,略经修葺,还设置了供植物生理实验用的暗室,又用木材搭起了一丈来高的所谓自来水塔,一只特制的大木桶可盛十多担从湄江挑来的水,以竹管通入实验室,算成自来水了。实验农场在西门外,农艺系、园艺系、病虫害系、蚕桑系都设在农场里,农化土壤系设在农场附近,农经系因为图书馆设在文庙,便于读书起见也设在城里。学生宿舍新建在东门外沿着城墙下面的湄江畔。而举行盛大运动会的体育场也建在学生宿舍附近。

湄潭的风景秀丽,永兴场在湄潭县城东边,离湄潭县城当有半天的步行路程,浙大一年级就设在那边。我在1941年毕业以后,曾留在生物系当了三年助教。从四年级学生时代开始,四年来每年总得去永兴两次,第一次是迎接新同学入学;第二次与一年级同学联谊谈心。助教、讲师与学生们打成一片,生活在一起,说的都是知心话。记得永兴场附近的森林特别多,有一次我们与同学们准备了长长的火把,绕过了几次森林,步行了半天才到达一座很大很长的溶洞。进去之后点起火把,潜行很久。比之桂林的七星岩、芦笛岩,南宁的伊岑岩,浙江桐庐的瑶琳洞,江苏宜兴的善卷洞等并不逊色。我们在艰辛的年月里,对长期抗战仍怀着胜利的信心,因此苦中作乐,有点其乐无穷之感。

(四)

往事至今仍历历在目。浙大在竺可桢领导下继承浙江学派的优良传统和求是精神,并发扬光大不是偶然的。浙江本来就是文风极盛,尤其是南宋定都杭州以后,浙江成为文人荟萃之邦,学风灿烂一时,一直绵延到辛亥革命以后,人才辈出,不断地产生许多有卓越贡献的学者。文化的发达与否,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安危与存亡。

同类推荐
  • 岁月的划痕

    岁月的划痕

    《岁月的划痕》是宁夏同心县作协主席、宁夏吴忠市作协副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宁夏分会会员、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会员——民冰先生的诗歌集,书中具体收录了:《西部的同心》、《选果子的经过》、《下午,在郊外》、《弹琵琶的人》、《在东方娱乐城》、《正午时刻》等作品。
  • 呼唤清风

    呼唤清风

    《呼唤清风》尤以为“清风”呐喊的篇什多些,故而作者许咨新把书名取为《呼唤清风》,也表达了本书的倾情关注,寄托了笔者的真诚愿望。 全书分为三辑,共99篇。“清风篇”,以反腐倡廉为主题,劲吹清正廉洁之风的杂文、时评。“随想篇”,多为贴近社会、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有感而发、不妨一说的杂谈、随感。“拾贝篇”,则为杂文、随笔、散文及数篇初涉文学的萌芽之作。
  • 藏地兵书

    藏地兵书

    这是一部比小说更精彩的反映解放军将士在西藏战斗生活的情感大散文。作家王宗仁以最贴近青藏线士兵的心,真情写了一辈子西藏,再现了当代军人热血报国的情怀。
  • 一生必知的中国文学知识(精品文学书系)

    一生必知的中国文学知识(精品文学书系)

    《精品文学书系-一生必知的中国文学知识》,本书是一本引导青少年了解中国文学基本知识的读物,收录了古代中国文学中关于作家、作品等方面的文学常识,大多脍炙人口,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富有教益,既梳理了了历代的文学精华,又展现了中国文学的丰富内涵,具有一定的知识性、鉴赏性,可作为广大青少年语文教育的有益读本。
  • 辛弃疾文集2

    辛弃疾文集2

    辛弃疾以其独特的英雄壮志和豪情,极力使气逞辞,以文为词,大为扩展了词体的题材范围,形成了沉郁豪壮的主体风格,又兼有婉约深曲和清新质朴的格调,可以说熔铸百家,自由挥洒,多姿多彩。
热门推荐
  • 天戮道

    天戮道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女娲补天,盘古开天,神魔横行。。。
  • THE TIME MACHINE

    THE TIME MACHI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闲侃历史

    闲侃历史

    历史故事的一些感悟,视角独特,一家之言。
  • 深浅梦

    深浅梦

    这是一个暗恋成真后发生的各种故事,本文微宠。
  • 被捆绑的真相

    被捆绑的真相

    有一种联系,叫做命运的羁绊;有一种爱情,联手可解悬疑难题。爱上她,是他的命中注定。
  • 我们的青春,你好!

    我们的青春,你好!

    校服到婚纱的爱情,其中经历了什么样的故事?面对十几年的青梅竹马与一见钟情的他女主又会怎样取舍?最美的年纪遇见最美的他,十年的爱情中经历的酸甜苦辣,只为我们的青春画上那个圆满的句号。
  • 异界之苍穹争霸

    异界之苍穹争霸

    一次意外的爆炸把叶天和他的助手智能机械人陈馨带到一个陌生的星球。新奇的冒险就此展开,世界不断发现诡异的事情,看叶天如何把全球的禁区踩在脚下,打造自己全新的势力,让各种种族感到恐惧,收服草帽海盗团,坐拥天下美女,翻开这个世界的神秘面纱。当全球的危机快要接近,且看叶天如果度过这危险的时刻,站在最高端遥望回家的道路浓厚科幻色彩的异界大陆就此展开,打造全新形象的异界小说QQ群102552154
  • 纪元残说

    纪元残说

    在一个平凡的日子里,未知的恐怖犹如死神般地降临。原本应该充满浪漫的狮子座流星雨却带来了恐惧,带来了死亡,但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一个本该平庸度过大学,找一份平庸工作,平庸地度过一生的平庸普通重点大学的少年,却先人一步,拥有了问鼎世界的实力。“只要我成为最强的人,我就可以得到我想要的一切!”这是他变强的信念。“曾经你对我爱搭不理,现在我要你高攀不起!”这是他变强的源动力。但是这犹如末日般的世界似乎仅仅只是一个庞大计划的冰山一角而已······
  • 穿越成侯

    穿越成侯

    文兵,一位名副其实的啃老族,意外穿越到古代,成为翊贤侯之子。与四皇子共进退、同生死,一起去争那遥不可及的皇位,完成先辈所未能完成的遗愿。好男儿,志在四方!既然在人世间重新走一遭,就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有口难言

    有口难言

    一个天生有通灵眼的记者,一个装神弄鬼的怪人,他们的相遇是偶然还是摆脱不了的命运。魂——一个与人类世界大同小异的异世界。它们又会给人类带来什么际遇呢?它们的好坏是否值得被能看见他们的人注意?它们是否应该为自己的所做的事被消灭,还是迎来拯救?一个记者和一个魂师的一段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