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3000000025

第25章 “黑白”,我们的摇篮——回忆浙大黑白文艺社

周微林

1936年秋,我考进了国立浙江大学。这是一所校风淳朴的学校,同学们大多在埋头读书。那时,竺可桢校长刚刚到任。

当时我所读的外国语文学系有一位教授陈逵老师,常拿美国的进步刊物《新群众》、英文版《中国呼声》和史沫特莱等作家的作品给我们看。后来又介绍我熟悉同系高年级同学陈怀白。

在女同学眼里,陈怀白是个怪人,时常板起一副脸,走路仿佛总在思考着什么问题。但同她熟悉以后,感到她其实是个很有正义感、很热情的人。同年十月,得知鲁迅先生逝世的沉痛消息后,同学们举行追悼会,灵堂上有她写的一副黑底白字大联:“先生不能死了拉倒,我们还要继续战斗”,给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这一年的年底,陈怀白介绍我去参加一个文艺团体的成立大会。

会场上大约有三四十人。发起人说明了宗旨以后,土木系的周存国提议这个团体取名黑白文艺社,并解释说,一是为了长念不忘我国被日帝侵占的领土黑水白山(即黑龙江和长白山),要为收复失地而奋斗;二是表明我们必须是非分明,就如黑白分明一般。当场一致通过,并推选教育系的张启权(现名张毕来)为社长。黑白文艺社就这样诞生了。

半年多以后,抗日战争爆发。1937年暑假,我因事去了上海一趟,回来时学校里的气氛已经大变。黑白文艺社常组织我们去街头宣传:三四个人一组,带一条长板凳,在过往行人多的地方,轮流站在板凳上向民众宣传。演讲的内容很简单:日本强盗打来了,我们不能做亡国奴,大家要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致抗日。大概因为这事与每一个人都休戚相关,听的人还不少。我们也就感到非常兴奋。同时陈怀白和贵畹兰又介绍我给校内的《抗敌三日刊》写一些宣传抗日的诗歌,有时还去帮着刻蜡板。这时候,黑白文艺社的活动大多是与黎明歌咏队一同进行的,如教群众唱救亡歌曲和慰劳伤兵等。记得有一次我们由周存国带队,去一个伤兵医院慰劳,我们排着队在病床前刚满腔热情地唱了一句:“你们正为着我们老百姓,为着……”,有一个伤兵就破口大骂起来:“我们在这里等死,你们还唱……”,我们只好垂头丧气地退了出来。后来我们了解到,当时伤兵医院的条件太差,伤兵们正憋着一肚子气。为了支援前方,学生自治会还发起献金运动,“黑白”的社员们大都踊跃捐献。那时候我们都很天真,以为一抗日,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什么问题都解决了。至于捐献的金器到底进了谁的腰包,是想都没有去想的。

后来,国统区前方节节败退,我们开始失望了。十一月五日,日军在江浙交界沿海的漕泾、金丝娘桥登陆,离杭州已经不远了,学校不得不迁往建德。

建德旧称严州,是个古城,县城很小。我们虽然仍在教民众唱救亡歌曲,但情绪已很低落。黑白文艺社的骨干分子陆续离校,有的到浙南去参加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工作,有的去延安,有的到其他地区去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因为敌军逼近,浙大又向西迁移了。1938年一月中旬,在江西吉安白鹭洲上一所中学举行学期考试,考完就搬到泰和县的上田村上课。一年级新生则在几里路外的大原书院。黑白文艺社自从周存国、陈怀白、张启权等骨干分子离校后,群龙无首,似乎已停止了活动。上田村是一个很荒凉的村子。在反围剿中,国民党反动军队曾在这里大肆杀戮,以致人迹稀少。此时环境虽很幽静,同学们的心情却平静不下来,国难家仇,有的家乡已沦陷,亲人们也不知流落到了何方。我那时苦闷极了,想找些哲学书来解决思想问题,当时在学校图书馆里能找到的只是康德,尼采、叔本华等的着作,这些书越读越糊涂,使人甚至对生存的价值都产生了怀疑。

半年多以后,浙大又迁广西宜山。初到宜山,感到这里的气氛与上田村不同,但我的心里仍然是一片迷惘。人为什么要活着?生活的意义又在哪里?

这些问题时常苦恼着我。正在这时候,一些离校参加救亡工作的同学回校复学了。一天晚上,回校复学的周存国和钱克仁一同来找我了解浙大的情况。

他们谈了许多外面的见闻,说要把“黑白”和“黎明”(歌咏队)恢复起来,在浙大开展救亡工作。临走时,周存国给我两本书,要我仔细读读。他们走后,我就认真地读了起来。记得那两本书,一本是《新哲学体系讲话》,一本是《新哲学大纲》。上面所讲的哲学与我以前所看到的完全不同。我的迷惘,仿佛被拨开了云雾,使我看到了人生的新的意义。

几天以后,周存国邀集了七八个同学,大多是以前黑白文艺社的社员,在龙江边的一个岩洞里开会,讨论恢复黑白文艺社的问题。我们都同意让农经系的滕维藻来当黑白文艺社的社长,因为在泰和时,一次作文比赛中,滕维藻荣获第一,我们称他为状元,由他来担任社长,是名正言顺的。他曾写大字报反对过国民党不让学生搞抗日救亡运动,而且为人正直、诚恳,一定不负众望。

接着就召开黑白文艺社的社员大会,使这个进步团体,获得了第二次生命。与此同时,黎明歌咏队也恢复了,校园里响起了振奋人心的救亡歌声,重新有了生气。随着形势的发展,周存国对我们说,推动全校抗日救亡运动,需要一个核心。我们七八个人常在一起学习马列主义和研究如何开展救亡运动,逐渐形成了一个“核心”,后来取名“拓荒社”(1940年以后,改称马列主义小组),是个不公开的组织。当时我们的做法是,先在同学中物色爱国而有正义感的人,与之交朋友,并经常在一起谈心,谈人生观、世界观,谈对现实的看法,也谈生活中的种种感受,介绍他们阅读进步书刊和参加各项抗日救亡活动;然后介绍他们参加黑白文艺社,在“黑白”中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再吸收到“核心”中来。这样,黑白文艺社的队伍逐渐壮大起来,最多时达到五六十人。

这时候,黑白文艺社分成哲学、社会科学和文艺三个小组进行活动。社员自由参加,我几乎每个组的活动都参加了。哲学和社会科学组经常举办专题讨论会。记得社会科学组第一次聚会是讨论“中国社会的性质问题”。当时我们的水平都不高,有人说是次殖民地,有人说是半封建半殖民地,争得面红耳赤,但大家的态度很认真,情绪是热烈的。哲学组讨论世界观问题,当时叫做宇宙观,讨论存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存在。这个问题现在很明白了,当时却也是争论不休的。后来又讨论人生观的问题,当时大家都是敞开思想谈,会上谈不清,会后又继续个别谈,这对于提高思想认识是很有好处的。参加文艺组的同学都是文艺爱好者。有爱写诗和散文的,也有的爱写剧本。组里经常组织阅读和讨论中外进步作家的作品,如鲁迅,瞿秋白、高尔基等,还有美国那个写了《石炭王》的辛克莱。记得还曾经讨论过夏衍的《包身工》,大家由此而学着写起报告文学来。

在泰和时,一年级新生有个“呐喊团”,是一群热情的青年所组成。他们教民众唱救亡歌曲,向民众演出宣传抗战的戏。到宜山后,他们其中有一些便转到黑白文艺社来。这样,“黑白”的队伍就更壮大了。

“黑白”,说是文艺社,其实早就超出了文艺的范围。哪有文艺团体老是在讨论什么社会性质呀,宇宙观、人生观呀,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呀等问题的?大多数同学认为它是一个“左”倾的团体,但有的说是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有的干脆说就是共产党。我们那时虽然都还不是共产党员,也没有党的直接领导,但我们有党的思想、方针、路线引路,有共产主义的理想在召唤,我们感到自豪。

1938和1939年,还是国共合作抗日的初期,广西又是在李宗仁、白崇禧的统治下,他们与国民党有矛盾,国民党反动派在浙大的势力还较弱,所以我们能够放手地干。在学生自治会改选时,我们“核心”中,也是“黑白”社员的钱克仁当选为学生自治会主席。学生自治会办民众夜校,“黑白”社员成了骨干力量;举行支援前方的义卖,“黑白”社员积极参加,为布置会场和制作义卖物品,通宵达旦地忙着。凡是由“核心”建议,以学生自治会名义发动的抗日宣传工作,“黑白”社员都踊跃参加。比如暑假下乡宣传和慰劳伤兵。要演戏,“黑白”有自己的剧作家潘传烈,他常常一夜就能赶出一个短剧,排起来还很有戏剧性。

在宜山的一次民众集会上,演出了他写的《破坏大队》,教育民众,破坏敌人的交通线。“黑白”有的社员参加演出,有的就在台下了解群众的反映。当南宁失守,敌军逼近宜山时,学生自治会先后组织了步行宣传队和战地服务团,“黑白”绝大部分社员都参加了,而且成为这两次较大的救亡运动中坚力量。后来,浙大迁到遵义,“黑白”又发动社员深入底层做社会调查。当时遵义的贫民受鸦片的毒害很深,有的社员就去大烟店了解情况,还调查了该市的贫民习艺所等,使我们这些“书生”进一步接触社会,了解到底层人民的疾苦和盘剥者狠毒的心肠,为我们走上革命道路打下了深厚的感情基础。

“黑白”有自己的小图书馆,藏书大都是社员捐赠,也有校外地下党员和进步友人支援的;其中有进步的文艺作品,但更多的是马列主义着作和延安来的小册子。别看这是一个小小的图书馆,起的作用还很不小。知识分子嘛,往往是先从书本知识打开眼界,得到启发而逐渐提高觉悟的。为了保管好这批图书,土木系的周邦立(已故)和其他一些社员冒了很大的风险。当白色恐怖笼罩遵义城,国民党反动派开始搜查、逮捕进步学生时,他们曾将这批书收藏在古庙神龛下面。抗战胜利后,浙大迁回杭州时,保管这批图书的同学,用伪装的办法运回杭州。虽然这时候,“黑白”早已被迫停止活动,当年“黑白”的社员也大多毕业离校,这批图书仍在暗中发挥着作用。

虽然,由于特定的时代,以及特定时代赋予我们的特定使命,黑白文艺社的工作偏重于思想启蒙,偏重于抗日救亡运动,讨论的也大多是文艺以外的哲学、社会科学和当时的社会现实问题,但我们中间也确实有不少业余的文艺爱好者。我们举行的文艺晚会,往往吸引了不少社外的同学来参加。那时的文艺晚会,主要是诗歌朗诵,朗诵的又都是能激发爱国和革命热情的诗文,如艾青的《吹号者》等。有时也朗诵社员们自己的作品,如潘传烈的得奖作品《自由兄弟》(以中朝携手抗日为题材)中的一段对话等。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何琏玉朗诵高尔基小说《母亲》中的一段。她的嗓音并不高,而且还带点浙江义乌口音,但却充满了感情,把一个革命母亲的形象深深印刻在我们心中。值得一提的是,黑白文艺社的社员中,确实有不少很有才华的人,如已故的周存国,吴恕三、庄自强(现名庄柄群)等,他们虽然都是学理工科的,但文艺才能出众,能唱、能画、能写,还能作曲,可说是文艺方面的多面手。他们不仅善于领导学生运动,而且常常写出第一流的好诗,是真正的诗人。周存国在1937年离开浙大时写过一首诗:

我们从前

被山山水水

隔得多开

我们却望着同一颗星

做着同一个梦

走到一个地方来

我们现在踏上了一只船

去漂海

我们将分享同一股风

分受同一份灾

有谁还能遮掩着

半面胸怀

这首诗后来由去浙南工作的“黑白”老社员贵畹兰谱了曲子,一直从浙南传唱到在宜山的浙大,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当时,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要当作家,我们只是有满腔的热情要写出来,唱出来。我们的作品只是互相传阅,或发表在墙报上。“黑白”的墙报叫《卫星》,后来改为油印的不定期刊物分发给社员们,再由社员们在同学中间广为传阅。我们有时候互相赠诗,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感情,以互相勉励。如有一首赠给周存国的诗,题名《画桥》。因周存国是学土木工程的,常作桥梁设计,故以此为题材。其中有这样的诗句:

这里那里

你应该多打下一根桩

让过河者

稳一稳脚步走过去

……

或许人们将挖空一生的心思

去描绘那座引渡全人类的巨桥

甚至亲自拿起沉重的锤子

打下一两根大铁钉

桥面的钢板要铺得更稳固

更平坦些

让奴隶们拖着拖不动的锁链

当啷当啷地走过去

又在对岸解下了一切束缚

进入一个合理的世界

从1940年夏秋开始,“黑白”的社员们陆续毕业离校。1942年“倒孔运动”后,黑白文艺社被迫停止活动。社员们离校后,有的与地下党取得了联系,参加了党领导的各项工作,大多数在解放前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贡献了力量,有的甚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如社员虎罴,后来参加了新四军,1941年在苏北牺牲。我们的第二任社长何友谅在1942年被捕后,牺牲于国民党反动派的监狱中。

1940年8月,我结束了四年的大学生活。告别了我的母校;告别了我思想的摇篮——黑白文艺社;怀着对广阔世界的无限向往,走进社会这个复杂的大课堂。但无论到哪里,都有“黑白”战友的关怀和鼓励,这使我永生难忘。

在这里,我写下这一段难以忘怀的往事,也是为了纪念黑白文艺社几位已故的战友周存国、陈怀白、贵畹兰、何友谅、吴恕三,周邦立、虎罴、潘家苏(“黑白”第三任社长)、庄柄群、胡玉堂。愿他们在九泉之下安息!

同类推荐
  • 名家经典散文选: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 唐诗之美

    唐诗之美

    本书作者撷取30位极具特色诗人,以每人的一句不常见而又浓缩了诗人性情的诗句为题,以一首诗为窗,轻轻打开,整个大唐朝绚烂的诗意天空映入我们眼帘,并附有原作欣赏、诗人小传。
  • 镇海楼拾遗

    镇海楼拾遗

    一个人与一座山楼的机缘,很像传奇,引来众人称赞,让人不可思议,却真实存在,但一座山楼从天而降,巍然矗立于福州北端越王山之后,八闽大地风调雨顺,众生惊呼之余,早已开始文化寻根,从信仰回归至风水造设,再到道德重建,我们赞叹说:道法自然,万物有序。
  • 原来三国演义可以这样读

    原来三国演义可以这样读

    本书采用七言诗的形式,把《三国演义》全部重新改编,用简洁、轻快、整齐、优美的七言押韵组诗,把《三国演义》重新呈现出来,是一种全新的创作。
  • 野猪场

    野猪场

    《中篇小说集2010年卷:野猪场》主要收录了陈集益的八部中篇小说,包括《城门洞开》、《阿巴东的葬礼》、《瘫痪》、《告别演出》、《恐怖症男人》等。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精妙,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充分显示了深厚的文字功底及其独到的写作风格,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及可读性,非常值得欣赏。
热门推荐
  • 瓦罗兰大陆编年纪

    瓦罗兰大陆编年纪

    人类,约德尔人,巨龙,特殊生命体在这里繁衍,在这里成长,符文能量在这里碰撞,魔法在这里爆发,这里处于另一个次元,这里是瓦罗兰大陆,这里是符文行星
  • 意外宝宝:抱错老婆嫁对郎(大结局)

    意外宝宝:抱错老婆嫁对郎(大结局)

    推荐新文《妈咪出租:走过路过不要错过》http://www.*****.com/?book/68684/index.html新婚之夜,“我美丽的妻子!你想去哪儿?找那些贱男人么?”大掌一挥,粗鲁地拽过不停颤抖梨花带雨的女人。温热的气息吹拂在她的耳畔,冰冷鄙夷的声音传入耳中,“你这种放荡的女人!不配得到我的爱!碰你!只会脏了我的手!!”说完把她用力的甩到一边。冷哼一声,拂袖而去。从此,他囚禁她,折磨她,羞辱她……她只好带球跑。五年后,“一百万!!宝宝归我!”邪恶的男人把支票砸在她的脸上,而她,再也不是那个任人欺负的小女孩。“妈咪,小宝的爹地是谁啊?”她语塞。“妈咪!告诉你一个小秘密哦!小宝最喜欢看《鹿鼎记》,最喜欢韦小宝,因为我长大要跟他一样,娶七个漂亮姐姐!”看着怀里人小鬼大的小鬼头,长得人见人爱,一张小嘴就跟抹了蜜一样,只有五岁,就已经把幼儿园里一百多个小女生,全都电晕……
  • 百业人生

    百业人生

    《百业人生》又名《三界》两主人公为渡劫,在三界体验三教九流的人生,感悟苍生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最后终悟得一切皆为虚幻,刹那便是永恒的真谛上九流: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五流烧锅,六流当,七商,八客,九庄田。中九流:一流举子,二流医,三流风水,四流批,五流丹青,六流相,七僧,八道,九琴棋。下九流:一流巫,二流娼,三流大神,四流梆,五剃头的,六吹手,七戏子,八叫街,九卖糖看主人公如何纵横三界,玩转各个职业。最终修成正果傲立三界最高天。
  • tfboys十年之约陪你走

    tfboys十年之约陪你走

    作者不太会表达,如果想知道剧情。就看吧。
  • 流年续写了谁的回忆

    流年续写了谁的回忆

    当爱情遇上背叛,当友情遇上谎言,当不堪的历史被揭穿,是命运让这一切都发生在我们身上,曾经的爱,曾经的承诺何去何从,大悲文,揪心,玻璃心者慎入
  • 你好,神秘老公

    你好,神秘老公

    一夜过后,她说:“技术太差。”随即摔门而去,某男却从此缠上她,街头蹲守,上门拦截,还死皮赖脸要她收留,租金肉偿……以为碰上的是死缠烂打的粘人少爷,谁知夜里竟是令人闻风丧胆的组织头目,能呼风唤雨,一手遮天,亦能翻雨覆云,用一手把她送上……某女捂脸:“哇!好污啊!”
  • 后宫重生斗

    后宫重生斗

    一杯鸩酒,她与腹中的孩子魂断今生。不想醒来却化作莲花池畔的幻影。上一世,她甘做别人手中棋子,痴心错付,这一生,她要自己做主自己的命运。她静待池畔等待今生自己的到来,只为她也为自己出谋划策,揭穿上一世的阴谋。她虽只是魂魄归来,可是无妨。她可以帮今生的自己画出要走的轨迹。上一世自己是傻,这一生可以是狠,狠绝!
  • 异界大法师

    异界大法师

    一场异变诞生的一个不同寻常的灵魂;一个天生就能就蕴含着法术天才的平民,在一个混乱的大路上如何一步步才底层走上巅峰
  • 贯通一生的心理手册:心理哲学与艺术

    贯通一生的心理手册:心理哲学与艺术

    本书包含了:感知与适应——骚动中走好第一步、命运——立起不倒的人格、好心情——痛并快乐着、心与性——困惑的“玫瑰之战”等章节内容。
  • 一句兄弟一世情

    一句兄弟一世情

    在那无忧无虑的青春岁月里,我们都有过属于自己的疯狂。有着一群傻兄弟,一声兄弟大过天,一句兄弟一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