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大家都想起了皮尔庞特·摩根,大家纷纷说道:“摩根哪里去了?只有摩根能挽救现在的局面。”过去摩根曾几次挽救了银行业的危机,所以危机一旦来临,人们自然就想起摩根,摩根在人们心中犹如救星一般。华尔街的银行家们都希望摩根能尽快回到纽约,有了他,就能把华尔街的银行家们团结起来,只要有他在,大家的心里就踏实。于是,几位银行家给摩根的高级合伙人打电话,请他去请求摩根早点回来解决问题。
摩根接到合伙人的电话后,并没有马上回纽约,不是因为他能够如此淡定,首先因为里士满的事情还没有结束,其次是因为如果这时他改变行程,放下手中未完成的事情突然回到纽约,反倒会造成更大的恐慌。因为在这样的非常时期,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大家的猜测、怀疑以及恐慌。如果连他也不淡定了,其他人就更加恐慌了。因此,虽然他知道华尔街此时已经是满城风雨,却仍然坚持要留在里士满把所有该做的事情全部做完。
但华尔街的情况似乎超出了他的想象。10月16日,从华尔街又送来一份电报,这份电报是加急的,电报中说尼克博克信托公司也被经济危机卷入其中。这个消息让摩根感到震惊!尼克博克信托公司实力非常强,且一向信誉良好,这家公司也被卷入其中,可见情况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看来,必须要马上回去。
于是第二天,摩根就马上收拾行装回纽约。前一晚,他一晚上都没有睡好,一直在思考纽约的事情,但早晨他依然神采奕奕,这已经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不管自己能不能休息好,一定不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他早上坐火车离开里士满,午夜时分到达华盛顿,在这里停留了一会儿,接着坐火车继续前行,他回到了纽约。
摩根离开纽约有一些日子了,按道理应该先回家看看家人,但摩根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去了他的图书馆。并不是他不思念家人,而是他知道现在他的家里会有无数的媒体记者以及其他人等着他,这会儿他没有精力应付他们。当然更重要的是他太担心华尔街的事情了。于是,他第一时间来到了图书馆,他的合伙人早就在这里等着他了。摩根向他们了解了所有的事情,告诉他恐慌还在扩散,事情确实很危急,大家都在等待他拿主意。
这样的局面他不是第一次碰到了,但这一次和以往不一样,摩根需要好好分析一下具体的情况。他从外界得到的信息是凌乱的,他需要把它们好好整理一下,再连起来好好思考一下。这一整天里,摩根都在思考这些问题,他不让任何人打扰他,他拿出纸牌,一边玩着,一边思考。这也是他的一个习惯,每次遇到难解的问题时,他都会玩单人纸牌,这丝毫不会影响他的思考,反倒会让他更加放松地思考。
皮尔庞特·摩根想,可惜现在父亲不在了,不然他可以请教父亲,父亲虽然不会给他直接的意见,但总能给他正确的引导。对他来说,引导就足够了,有一个大致的方向,他就知道该怎么做。但现在,他只能自己来找到方向,他已经是摩根公司的舵手,他要尽自己所能把事情往好的方向努力。现在的情况错综复杂,似乎是一盘死局,多少人被困在其中,他需要将这盘死局盘活,使大家都解脱出来,他能做到吗?
■ 恐慌来临 ■
自从皮尔庞特·摩根回到纽约后,前来求见他的人一直络绎不绝。到10月19日下午的时候,来找他的人更多了,所有跟事件有关的人都在焦急地寻求他的帮助。当然,这样热闹的场合自然也少不了媒体的身影。当纽约的记者得知皮尔庞特·摩根已经回到纽约后,大批大批的记者蜂拥而至,都想在第一时间从这位已经不再年轻的金融大亨口中得知最新消息,以及关于此次经济恐慌的应对之策。因此,皮尔庞特·摩根的家门口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门槛都快给挤破了。
然而,这些心急如焚的人注定是要失望了,他们最终也没有如愿以偿地见到皮尔庞特·摩根本人。那么,此时的皮尔庞特·摩根在干什么呢?事实上,原本应该安享晚年的皮尔庞特·摩根,此时正在为此事寻找良策。他几乎都没有好好休息,便忙着和几位合伙人、银行及信托公司的老板谈话,因为他首先要对整件事情有个详细的了解。当他了解完情况后,皮尔庞特·摩根意识到情况要比他预想得糟:目前的状况是,存款者对银行失去了信任,纷纷取走了自己在银行的存款,但取得早的人,顺利地拿到了自己的钱,而取得晚的人,由于银行现金有限,还不一定能顺利取出自己的存款。因此,不管是银行还是个人,都急需皮尔庞特·摩根来救市,因为只有皮尔庞特·摩根有这样的实力和威望。
不过,对于皮尔庞特·摩根来说,他更关心的是美国金融行业的整体情况。很难想象,在这样一个巨大灾难降临的时候,所有人都束手无策,而是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一个年过70岁的老人身上。那么,皮尔庞特·摩根该怎么办呢?现在让他唯一感觉到庆幸的是,他的摩根银行还算运行平稳,可是,假如整个美国的金融体系都崩溃了,那么他的摩根银行自然也就在劫难逃。事实上,这样一场金融灾难都是源于华尔街的有些商人太过贪婪,只是事已至此,再追究是谁的过错已经于事无补了,关键是要找到解决此次危机的办法。
第二天早上是星期一。皮尔庞特·摩根在休息了一晚上后,终于决定有所行动。这天上午,尼克博克信托公司正遭受着巨大危机,由于储户纷纷将钱从这家银行取出,最终逼得总裁不得不离职。更加祸不单行的是,一直和这家公司合作的国家商业银行也突然宣布不再为该公司兑换票据。因此,此时的尼克博克信托公司已经被逼上了绝路。那么,它该向谁求助呢?最理想的对象当然就是皮尔庞特·摩根了。因为皮尔庞特·摩根也是这家公司的股东,算得上是自己人。不过,皮尔庞特·摩根还不确定,自己是否真的能帮上忙。原因很简单,现在有大批的公司缺少资金,如果将这宝贵的、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一家毫无挽回余地的公司,或许就有点浪费了。
当然,不管是出于什么因素考虑,皮尔庞特·摩根都不想太草率地作这个决定。于是,当天晚上,在皮尔庞特·摩根的倡议下,召开了尼克博克信托公司的董事会会议,商讨到底要不要帮这个公司的问题。不过,皮尔庞特·摩根并没有出席,因为对于一个年过70岁的老人来说,忙碌了一整天,全身都像散了架一样,感觉到特别累,因此,他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好好思考一下。这天晚上,他没有回家,而是在女婿家里待着。虽然皮尔庞特·摩根很累,但由于挂心会议商讨的最终结果,因此一直没有休息,一直到晚上11点的时候,才传来了消息,那就是尼克博克公司将会继续开门营业,而摩根公司则会伸出援手。
当第二天来临,尼克博克公司果然开门营业了。只是银行大门刚刚打开,人们便蜂拥而入,整个大厅里,可谓是人挤人,像个菜市场似的,这些人全部都是前来取款的。由于取款的人太多,到下午的时候,尼克博克信托公司的所有存款已经被全部取走。然而,即使是这样,仍然有很多人要求取走自己的现金。客观来说,其实这也可以理解,在这样一个时候,谁也不愿意自己的钱打了水漂。因此,最后不得已,尼克博克公司宣告破产。
尼克博克公司一倒下,便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每一家银行或者是信托公司的总裁都是胆战心惊,认为尼克博克公司就是自己的前车之鉴,担心下一个破产的银行就是自己。总之,当情况越来越恶化后,整个纽约的上空都弥漫着人人自危的不安因子。如果任由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后果可能不堪设想。因此,美国政府也不能再旁观了。
于是,星期三下午,美国财政部部长乔治·B.科特尔尤里便急匆匆地乘火车火速赶到了纽约,他将代表政府与纽约的银行家们商讨应对危机的对策。此时纽约的股价依旧在一路暴跌,这越来越糟糕的情况,使得科特尔尤里一筹莫展。不过,皮尔庞特·摩根的心中已经有了应付危机的办法,他和那些焦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似的银行家们讨论到半夜,最终他建议成立一个委员会,并希望这些银行家们能自愿将公司的财务报表交给自己,以便他能准确地掌握各个银行的资金运营情况,然后由他来统筹安排。
虽然皮尔庞特·摩根的这一建议是从大局出发,但某些银行家们一时想不通,还是不太情愿接受。于是,皮尔庞特·摩根便对这些银行家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告诉这些银行家,在这样最艰难的时候,应该放下各自的私心,为大局考虑,退一步说,如果大家都不愿意出手帮助小银行,一旦小银行倒闭了,紧接下来遭殃的便是大银行,因此,这时候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皮尔庞特·摩根的一番话,最终说服了银行家们。
在皮尔庞特·摩根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从来没有一天如这天一样,是如此令人焦虑、沮丧。在这一天中,皮尔庞特·摩根几乎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就那么从早到晚一直与人协商、沟通,然后完善方案的可行性。凌晨1点,会议终于结束了,等在外面的记者提出了一系列问题,皮尔庞特·摩根的助手珀金斯,为了给人们以希望,于是好心地告诉记者,摩根财团将扶持美国信托公司。
当媒体将这一消息披露出去后,在第二天便引发了更大的取款浪潮。此时的美国民众已完全丧失了理性,纷纷挤在银行大厅里等待提取现金。当然,这也怪不得他们,因为他们辛辛苦苦赚的血汗钱都在银行里,如果银行倒闭了,那么他们就平白无故地遭受了损失。
■ 形势好转了吗 ■
这场金融危机来得突然,也来得猛烈,那么,严峻的形势会有所好转吗?10月23日上午,皮尔庞特·摩根在图书馆里开了几个会议,然后就乘出租马车到了市中心。当他的马车走到华尔街后,他发现华尔街异常拥挤,尤其是美国信托公司门外,前来取钱的人排成了一条长龙,而银行大厅里更是人满为患。美国信托公司总裁奥克利·索恩见到皮尔庞特·摩根后,便像抓住了救命稻草般向他求助。
皮尔庞特·摩根此时心里清楚,如果美国信托公司得不到帮助,那么等待这家公司的命运便是毫无疑问的破产,一旦美国信托公司破产了,那么将会给纽约整个金融界带来巨大灾难。事实上,在这之前,早上4点人们还没有醒来时,皮尔庞特·摩根就已经派了公司的两名审查员到美国信托公司,他们将对其公司的证券进行评估,不过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有评估完。因此,皮尔庞特·摩根此时还不确定美国信托银行到底值不值得挽救。
中午时分,皮尔庞特·摩根将包括哈里曼、弗里克在内的金融街大亨都请到了华尔街23号,同时,还把纽约其他信托公司的总裁也请了过来。当大家聚在一起后,皮尔庞特·摩根建议在这危急关头,每个人每家公司都不应该独善其身,而应该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共渡难关;否则的话,任何人都可能是一个面临破产的人。关键时刻,团结就是力量,在场的所有人都同意了,因为他们明白各自为政的结果,可能就是自己也难逃此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