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您好,您是史蒂芬先生吗?我是梅诺丽丝雪弗莱汽车公司的乔·吉拉德,今天下午我打电话给您的太太时,她要我这个时候再打电话给您,我想请问您是否有意购买雪弗莱新车?”
“不,目前尚无此打算。”
“那您什么时候想购买呢?”(对方或许只想尽快摆脱他,但与其考虑如何说谎话,还不如说出真心话较轻松!)
“大约半年后就必须换新车了。”(于是,他便开始作结论。)
“我知道了,到时我再联系您。我很冒昧地请问,您现在开的是什么牌子的汽车呢?”
待对方回答后,乔向他表示感谢并挂断电话,随即将他的名字、住址、电话号码及通过谈话所了解的有关他工作的地点、子女人数等一切资料,全部记录在了卡片上,做成卷宗和邮票广告名册。且在日记簿上记录的不是他所说的6个月后,而是在5个月后某一天的6点那一栏写下来。到了那一天,乔再打电话给史蒂芬先生,并想方设法地让他产生想买他所说车子的欲望。
一个只有联系方式的陌生人,就这样成为了乔·吉拉德的准客户。
从上面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乔·吉拉德看似漫不经心的陌生电话拜访,实际上包含了很多的勇气与技巧。其实,乔·吉拉德的角色换成你也是一样的,只要你像他一样,开口前为自己打足气,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来,就一定能够掌握和陌生人相处、交谈的技巧,并最终成为与陌生人打交道的高手。
走出害羞心理
害羞让我们失去了机会,放不开则让害羞主宰了我们。
每个人多多少少有些害羞。国外相关研究表明,约40%的人都承认自己是害羞的。可见,害羞并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诸如,面试时,不敢直视考官的眼睛;发言时,看见台下的听众就脸红心跳……相信我们很多人都吃过害羞的“苦头”——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示自身的优势,让机会与自己擦肩而过。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人为什么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害羞心理。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害羞与基因有着一定的关联。他发现,害羞的人有1~2个基因比较短。这些基因和大脑中一种名叫血清素的化合物的分泌有关,血清素能影响人的焦虑、抑郁和其他一些情绪状态。
虽然相关研究发现,害羞与基因有关,但害羞并非不可克服。运用一些简单的方法,就能让羞怯远离我们。
给予支持和关怀的环境是害羞族踏出破冰的第一步。在卡耐基训练课堂上,学员必须轮流上台和大家聊天,即便他词不达意、颠三倒四,讲师和其他学员都会找到他的优点加以肯定与赞扬。
美国沟通专家利尔朗蒂在《再见,脸红心跳》一书中指出,外部环境的创造固然重要,但克服害羞关键还是要从自身着手。利尔朗蒂说自己曾经也经历过“害羞得恨不能变成隐形人”的心理煎熬,后来之所以能在全美巡回演讲,就是得益于克服害羞的步骤疗法。
为克服害羞,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在一张纸上列出让你感到恐惧的清单。按照恐惧程度大小,逐条列出让自己害羞的人和事,比如害怕见到的人分别是老板、客户、陌生人等。罗列得越详细越好,以便日后更有针对性地逐一克服。
其次,要和那些人缘好的人做朋友。尤其是同性中的性格开朗的那些人,害羞的人更容易被朋友这种活泼外向的个性所感染,自然能帮这种朋友开口说话。
最后,一些传统方法对克服害羞也很有效。如打好腹稿再说话、多和朋友聊天、对着镜子进行自我练习等。
而最新的研究又给害羞者提供了一个好办法——找陌生人谈话。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杰罗姆·卡格恩建议,远离害羞,首先从与陌生人交谈开始。研究人员提出,招待酒会和聚会是结识陌生人最好的场所,这期间,我们要尽量多和不熟悉的人坐在一起,并找机会与之进行交谈。卡格恩说:“当我们同陌生人在一起时,害羞要比正常紧张或半信半疑的焦虑状态更强烈。”我们不妨这样想,当我们能克服这种超常的紧张时,和熟悉的人在一起就更不成问题了。
除此之外,与陌生人交谈更能培养独立性,从而帮助我们克服羞怯。我们大家都知道,在熟悉的人之间存在一定的既定关系,如朋友、亲人、爱人等,面对这些人,害羞的人内心会产生一种依赖感,自然会感到放松。而同陌生人交谈,彼此之间是独立的个体,这种对等的关系会培养我们的独立性。与此同时,与陌生人说话还要更讲究艺术与技巧,这可以锻炼人的交流沟通能力。当独立性和交流技巧提高时,我们的羞怯感也就自然而然地克服了。
对于那些羞怯的人来说,怎样和陌生人交流呢?
和陌生人说话时,你可以先看着对方的某个部位,如手表,然后再慢慢地将视线转移到对方的脸上。害羞的人,要理性地看待别人,尤其是陌生人的评价,不要以为别人都在注意自己。除了跟陌生人说话外,还可以进行一些与陌生人交流的模拟训练。比如,闭上眼睛,把空椅子当作陌生人,想象和他们交流的细节与情景,这样反复锻炼一段时间后,你就能意识到,羞怯已不再那么纠缠你了。
害羞心理会让一个人失去更多的机会,让自己封闭在自己的狭小圈子里。因为害怕、担心,所以才会害羞。然而,一旦让自己变得平和起来,学会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掌握必要的技巧和方法,就能战胜害羞的心理。放平心态,才能赶走害羞,让自己收获开朗与阳光。
成功从拒绝开始
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中,我们往往不敢做某些事,不敢与人打交道,更害怕向别人求助,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害怕被别人拒绝。被拒绝、难过、受伤,正是这些情绪让我们不敢行动。
害怕遭到别人的拒绝,是我们很多人不敢与陌生人说话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这种害怕拒绝的心理,在人与人初次见面时最容易发生。
日本的保险推销大王齐藤竹之助说,被人拒绝是社交中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可以说,没有哪个人没有被拒绝过,特别是那些从事推销职业的人,拒绝对于他们而言更是家常便饭,但是,他们正是在一次次的拒绝中促成生意的。因此,对于陌生人,我们没有必要担心被拒绝。多一份从容,多一些淡定,很多的陌生人就会成为你一生的好朋友。
我们来看下面这则故事:
一位讲师在对新进来的销售员进行培训。
“首先,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请这位同学回答我,做什么最容易获得成功?”讲师指着一个人问道。
“销售!”那人回答说。
“对,就是销售,销售最容易让人成功,我们这里做过销售的请举起你的手。”
讲师点了一个举手的女生问:“既然做销售最容易成功,为什么还是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做呢?”
“害怕被拒绝!”女生迟疑了一下说道。
讲师拿出黑笔,在白板上重重地写了“被拒绝”几个大字。
“年轻人为什么找工作难,找不到好的工作,因为……”讲师顿了一下,用大黑笔在白板上重重地写了两个大大的字——面子,并圈了起来,并在旁边写了两个字——放下,然后和那个“被拒绝”三字之间画了个等号。
“我们都知道做销售最容易获得成功,可是我们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待在写字楼里面,因为你们害怕被拒绝,放不下自己那点可怜的面子,年轻的时候放不下面子,到年老了你就没有什么面子可言了。很多成功人士都是从基层销售员做起的。他们挨家挨户地去敲门,推销自己的产品,被人拒绝了无数次,才会那么的成功。”
看完上面这则故事,我们会作何感想呢?如果我们能够放下面子,不怕被人拒绝——当然最多的是陌生人的拒绝,沉下心来,用心去思考别人拒绝我们的原因,总有一天,我们会变成别人眼中的“万人迷”。
我们常常不敢做某些事,不敢与人打交道,更害怕向人求助,一切都因为我们害怕被别人拒绝。为了能够让自己成功的概率大些,我们一定要学会挣脱“害怕拒绝”的网。
有报载说,有位可怜的父亲,儿子考上大学了,他却自杀了。因为他无法支付儿子的大学费用,又不敢向亲戚邻居求助,面对孩子渴求的目光,他无可奈何,在极度愧疚中,采取了自杀这种极端的方式。他宁愿自杀也不想求助于人,这是一位害怕被拒绝的极端例子,虽说现实中很少有人会这样,但这种心理却极为普遍。
害怕被拒绝的人往往心思细腻却性格软弱,细腻敏感的心灵使他们放大了人性的自私面。
面对现实中的确存在的某些难以逾越的障碍,他们深感自己的无力与无能,却因害怕遭到别人的白眼或拒绝而放弃了向人求助,只能“孤军备战”,以至于在绝望的泥沼中越陷越深。
其实,“拒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害怕”二字,害怕被拒绝后自己会特别没面子。俗话说,死要面子活受罪。害怕被人拒绝,说白了,就是死要面子。
如果你害怕被拒绝而迟迟不敢向心仪的女孩表白,那么你失去的不仅是一个心仪的人,还是自己一生的幸福。如果表白了可能遭到拒绝,但至少还有一半的希望,如果不表白,一点希望都不会有。如果推销员害怕被拒绝,那么,他的产品就永远无法卖出去。
陌生人对你心存戒备是正常的,把你拒之门外也是人之常情。只要我们意识到了这一点,就不应该再去害怕遭到别人的拒绝。而是要主动地采取方法去消除隔阂,使他们能够接受我们,从而达到我们自己的目的。
我们人类的任何行为,都可以归纳为在推销我们自己。推销界里有句至理名言:“成功是从拒绝开始的。”换句话也就是说,任何关系的建立都是从拒绝开始的,被人拒绝是正常的。有了这种心态,我们面对任何陌生人,就都不会害怕了。因为,如果我们不敢主动向别人推销自己,我们失去的可能就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深呼吸,减轻内心紧张感
正确运用深呼吸,可以调整内心的紧张情绪。
我们很多人都担心第一次遇见陌生人时会说错话。因为留给他人的第一印象不好的话,就永远无法改变对方对自己的印象了。如果对方是某个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重要影响力的人,那么与这种人交谈,会进一步增强你的紧张情绪。我们或许都有过这样的感觉:和一个素未谋面的新朋友谈论自己(比如对方问你养家糊口的职业是什么)时,我们往往会感到不舒服。如果这时作一下深呼吸,也许能帮助我们缓解紧张的神经,放松紧绷的身心,调整到良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