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者的快乐
在多数人的眼里,“拾荒”与“格调”是不搭配的,它只是一种低下的举动,是迫不得已的困窘,是乞讨的标签。
今时,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像是结构相似的程序,少年埋身在电子游戏的世界里,成人迷失在华美的商品橱柜中。“拾荒”这个词离大多数人的生活很远,只有恨铁不成钢的小学老师有时会咬牙说句气话:“不好好学习,以后就去拾荒吧。”
如果说,脏兮兮的饮料瓶子,斑驳的工艺品,奇形怪状的石头,干枯的叶子与花瓣,都是人们眼里一无是处的垃圾,如此淳朴、空灵与纯澈,常常悄悄存在于不为人所注意的安静角落。它们或许扛不起繁华,担不住瞩目,可别人丢弃的,有时却恰恰是最值得珍惜的宝贝。
在还不懂得何为流浪、何为异乡的时候,三毛就爱上了拾荒。田间小径,街边巷弄,小小的身影便轻盈地穿梭其中。拾荒像极了寻宝。要有慢吞吞的脚步,灵动的眼睛,和深藏心底的导航系统。小小的事物却可以带来大大的感动,即使是一个破旧的空香水瓶,或一只脏了的小皮球。
在一篇让老师大失所望的作文中,三毛这样写:“我有一天长大了,希望做一个拾破烂的人,因为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同时又可以小街小巷地游走玩耍,一面工作,一面游戏,自由快乐得如同天上的飞鸟。更重要的是,人们常常不知不觉地将许多还可以利用的好东西当作垃圾丢掉,拾破烂的人最愉快的时刻就是将这些蒙尘的好东西再度发掘出来……”
拾荒宣言刚刚读了一半,老师微微颤抖的手已抄起了黑板擦,伴随黑影而来的还有怒气冲冲的话语:“如果将来拾破烂,还要到学校读书干什么?”
大人的世界是难以理解的,可此时他们是权威、是主宰。最终,三毛重新写了一篇作文,将理想更改为成为一名医生。这种更改固然虚假,但换来了老师的谅解与高分。
喜欢将价值观强加给别人的人,是可悲的。他们不只目光狭隘,还缺少包容的胸怀。这样的人多了,形成一种毫无道理的社会规则,人们开始彼此同化,多数人就会丢弃掉儿时的梦想,不止将想法更改在作业本上,同时更改在了人生画卷中。
若干年后,在一只叫作麦兜的小猪的故事里,有人再次提起了这个主题。有人想当卡布其诺的吹泡泡员,有人梦想做鸡脚啃骨头师,阿MAY说,救生员也是社会栋梁呀!原来,我们的梦想是如此多元,谁说只有科学家、医生、律师才是社会栋梁呢?若干年后,撒哈拉里走出的个性女子,成为了整个台湾的文化符号,成为无数人追随的榜样。可她的洒脱与自由,不可不说,就是源自于最初的拾荒梦。
所幸三毛的拾荒梦想并没有被国文老师的黑板擦摧毁。她从儿时拾到了成年,从台湾拾到了撒哈拉。拾荒,成为了三毛一生中难以割舍的闲情雅趣。
自由,这是拾荒路上最大的收获。可以随心所欲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事物,不顾他人的诧异眼神,需要勇敢,也需要自信。在这条路上走得越久,独立判断能力越强,个人风格也越来越明确。
十三岁时,三毛爱上了木制的东西。无意中看到家中女工坐的木头墩,竟酷似复活岛上的人脸石像,她为之叹息着迷,找来一块空心砖与女工交换,把这身边的宝贝抱回卧室供了起来,女工一脸愕然,不知道三毛这是怎么了。
另一次,三毛在路上看中了一桩树根。尽管它又粗又重,但瘦小的三毛仍使尽力气将它扛了回去。一路上,行人侧目,投以不解的目光,可三毛心里却乐开了花。她把那树根摆在卧室里,时常观赏把玩。
三毛一路拾荒,从台湾到西班牙,又到撒哈拉沙漠。她不仅拾回些工艺品,还改装了许多生活中用得到的东西,比如自己缝制的娃娃、比基尼游泳衣,等等。
拾荒,是不带任何功利的喜好,它随意、轻松、散漫、自由,带有一种流浪者的快乐。永远不知道自己会遇见些什么,生活充满了小小的惊喜,也充满自己创造的乐趣。它与现实的关联很小,所以美丽。
三毛说:“拾荒人眼底的垃圾场是一块世界上最美丽的花园。”在撒哈拉,她居住的地方面对一大片垃圾场,令他人崩溃的现实,却成了三毛的快乐之源。她喜欢在她的“花园”里随性游览。
她用腐烂的羊皮改造成舒适的坐垫,用风格各异的大小瓶子插上怒放的野地荆棘,用报废的汽车轮胎改成圆椅垫。自由的组合,每一个细节都带有三毛的独特味道,风格不来自简单堆砌,味道因此而来。
1987年,三毛在《我的宝贝》一书中展出了自己钟爱的一部分“杰作”,每一件物品,都是大自然的恩赐,并带有当时的记忆和温度,有首饰,有日用品,有衣物,它们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国家,背后隐藏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故事。
众人趋之若鹜的,未必是圣物;众人轻易遗失的,或许是无价之宝。拾荒是一种价值观,代表自在与洒脱。拾荒路上充满未知,也就充满惊喜。如果少了天马行空,人就变得空洞而无趣,现实而苍白。
成长是一场梦。梦里梦外,三毛都是拥有原始快乐的拾荒人。因着她的快乐,我们的记忆重返,还原了心中的初始渴望。这快乐,可以战胜一切人生虚无,纵是黄金,纵是虚名,纵是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