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92300000011

第11章 与心爱者结婚,只差那么一点点

1

萨特是个意志坚定的男人,但也绝不是铁板一块,并非没有一点调和的余地。比如,在他的观念和行为里一向持否定、排斥、拒绝态度的婚姻问题上,也曾经有过犹豫,也就是有过要结婚的念头,而且差点就结了婚,甚至不止一次。

在萨特的情感生活历程上,这显然是一种特殊的事件。同时,你也可以感觉到萨特这个男人的全部复杂性。

那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距离萨特和波伏瓦签订那个只爱不婚的协议约有一年半的时候,在巴黎代课的波伏瓦接到了法国教育部的聘书,要她去马赛的蒙格朗中学任哲学教师。这可并不是一个她想望中的好消息。捏着这张派遣到外省去的聘书,波伏瓦神思恍惚,忧虑重重。马赛离巴黎有八百多公里那么远,而她生于巴黎,长于巴黎,很少离开过她所喜欢的巴黎,一旦远行去马赛,难免会有类似被流放的感觉。还有一个她难以割舍的人,就是萨特。

当时,萨特刚刚结束了为期一年半的兵役,被教育部聘为勒勒阿弗尔特中学哲学教师,此地是个优美的海港小城,离巴黎很近,无论是萨特回巴黎去看她,还是她去那边探望萨特,都很方便,两个人也就是时常这么相见的。可要是她去了马赛,两个人相聚就不那么容易了。

波伏瓦有些舍不得巴黎这个好地方,更舍不了萨特这个难得的好爱人。但那时候,无论是萨特还是波伏瓦,都还没有功成名就,距离后来的职业作家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程。因此,职业(哲学教师)还是不能不考虑的。要想有一个正当的职业,那就只能到马赛去了,但她又实在不想离开巴黎,更不想因此一去而与萨特相见时难。

就在波伏瓦左右为难的时候,很有骑士风度的萨特回到了波伏瓦的身边,提出一个让她感到十分吃惊的提议:亲爱的海狸,让我们结婚吧。

萨特当时之所以要这样做,完全是为波伏瓦考虑的:如果两个人结了婚,便可在同一个城市里生活,而免受分离之苦了。

而这,显然符合波伏瓦内心的情感需求。

对于萨特本人而言,他喜欢的是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他要的只是纯粹的情和爱,而不一定非得两个人朝夕厮守,更不愿有结婚这种过于世俗的事情。如果一定要他做出选择的话,他宁愿与心爱的女人时聚时不聚,该聚时就聚,不该聚时就不聚,想聚时就聚,不想聚时就不聚。但是,为了他最亲爱的海狸,为了内心和生活上都遇到了困难的波伏瓦,萨特能够做出某些对于他个人而言的重大牺牲,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说是义举。

只因为,他爱她。

2

听到自己最亲爱的男人这样的话语,坚强的波伏瓦差点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她明白,萨特很爱她。

她知道,如果她需要,如果她一定要,萨特会为她做一切的,包括他本人并不想要的婚姻。

但是不,但是不能。这原因,跟萨特的那原因一样:她爱他!爱他,就要知道他,就要懂得他,就要为爱你并且替你着想的他而着想。她太知道萨特了,她太懂得萨特是个什么样的男人了。从一开始,萨特就痛下决心要做个自由的人。他摒除任何给他负担或者将他羁绊在一个地方的事情。他从不愿结婚,他也从不拥有什么东西。这是萨特和波伏瓦都成了名人,她应一家杂志社的请求,对萨特所作的一段描述。

其实,和萨特相爱的初始,她就十分懂得他了,不然她就不会爱上他那样一个男人。

她深知,结婚,这是萨特所能为她做出的最大的牺牲,或者说是萨特所能给予她的最大馈赠。她感觉到了,这个了不起的男人为了她,简直是不顾一切了。

她也清醒地知道,结婚,对于萨特这样一个男人来说,就是一个累赘,一件包袱,一种承受不了的桎梏,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他所热爱的自由,违背了他一向的行为准则,改变了他所喜欢的生活方式,夺走了他生命中至关紧要的精髓。不,我不能。她想,我不要自己最亲爱的男人这样。

也许,在她内心深处,曾经一次次幻想过和萨特成为真正的夫妻,想象过和他朝夕相处,恩恩爱爱,白头偕老。当然,这样的念头可能是一闪而过,但它一定闪过很多回。

在这一个决定命运的时刻,波伏瓦还是选择了说不。

波伏瓦婉拒了萨特的这种爱情的好意,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挥了挥手,离开了巴黎,离开了萨特,到外省马赛做她的中学哲学教师去了。他在勒勒阿弗尔特,她去了马赛,两个人所生活的地方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不变的是他们的情和爱。相见少了,情和爱一点也未减。有时候,他去马赛看她。有时候,她到勒勒阿弗尔特去见他。有时候,他和她同在巴黎相聚。

就这样,两个怀着远大志向的中学哲学教师,天各一方,教着书,生活着,写作着,相思着,相爱着……

3

现在看来,尽管萨特向波伏瓦提出结婚这个建议时很真诚,甚至是一副豁出去了的样子,但那或许只是一种(很强烈的)念头,只是一种(感情)冲动,当然都是由于爱而诞生的。若是你真的一定要他去实行时,还不知道他肯不肯干呢?

想一想,这应该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很有趣。

当初,假如波伏瓦接受了萨特那个结婚的提议,结果又会怎么样呢?他们会不会拥有甜蜜而幸福的生活?谁能担保不发生婚变吗?凭着他俩都那么鲜明而强烈的个性,一个屋檐下过日子的话,两个人的情爱能维持那么漫长的岁月吗?

若是萨特和波伏瓦真的成了夫妻,他们在各自的事业上还会有那么大的成就吗?

如果萨特和波伏瓦真的结了婚,他们的爱情或许就会成为另外的一种样子了,就不太可能有这样一个惊世骇俗的,神奇而美妙的爱情故事了。至少,我就不会,也不必再写这样的一本书了。

4

早就拿定主意决不走进婚姻这条死胡同的萨特,第一次主动跟波伏瓦提到结婚这件事,是在1931年3月间,那一年他26岁,那正是一个结婚的好年龄,波伏瓦一阵感动之后,婉拒了他,那是为了他萨特好,为了他和她能够更好地相爱下去。

岁月的轮盘转了九圈之后,到了1940年5月,萨特35岁了,他再次跟波伏瓦提到了结婚这个字眼。但是这一回,波伏瓦就不再感动了,而只有无言以对。

这一次,她也用不着婉拒了,连劝阻也没有了的。因为这次萨特想要结婚的对象不是她波伏瓦了,而是一位名叫旺达的女子。

旺达是波伏瓦最亲密的学生奥尔加·柯萨凯维契的妹妹,萨特对奥尔加热烈而近乎疯狂地追求了两年之久,但还是没有获得他想要的那种成功(这是萨特一生的情爱史上,很少见的一次挫败),于是就移了情,转而向与其性格和气质相近,同样漂亮,但更显得柔顺的妹妹旺达发起了进攻,然而一样是开局便不顺,中途曲折多,酸甜苦辣滋味尝了个遍,但结果还是很理想的,经过又一个两年多的辛苦追求,旺达终于成了他的情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除了波伏瓦,最让萨特心仪的,心疼的,关心的,挂心的女子,便是被他称之为绝对迷人的旺达了。

那一天,身为德国人俘虏兵的萨特,接到了情人旺达病中的来信,她在信中写道:亲爱的上帝,我多么希望你能够回到巴黎,哪怕不惜任何代价。

这下子,萨特就慌了神,想到孤独悲伤的旺达那么强烈地需要他,便觉得自己有责任想办法回到巴黎去帮助她。这个办法就是———居然是———与她结婚。

萨特给旺达写了回信,说如果有必要,如果审批的期限不太长的话,他准备同她结婚,以便得到三天的假期。

萨特的这几句话,是非常值得玩味的。

他所以能给旺达写这样一封信,并提出要与之结婚,当然足以说明他对她的喜爱程度,以及她在他心中的地位。事实上,旺达在萨特心中的地位的确非同一般,比如,萨特曾专门为她写过剧本《恭顺的妓女》等,让她当主演。1945年秋天,萨特的长篇小说《自由之路》三部曲第一部《理智之年》出版时,萨特在此书中庄严地写下这样的题记:献给旺达·柯萨凯维契。或许,旺达这个女子是值得萨特这样做的,她是萨特一生中众多情人之中,除波伏瓦之外,与萨特相伴终生的女人。大约是为了萨特吧,旺达一辈子都没有结婚,也很少背叛萨特,她像波伏瓦一样,对萨特另外的情人也采取了接纳的态度。可以这么说,旺达是把自己一生的爱都献给了萨特,她为萨特的生命带来了欢乐和安慰。

但请注意,此处有个前提,那就是,如果有必要的话,他是准备跟旺达结婚的。那么,究竟有没有这种必要呢?对谁来说是必要的?这就是一个相当微妙的问题了,不知道谁可以来回答它。

萨特跟旺达说的是,他准备与她结婚,而不是一定非得跟她结婚不可。有时候,准备做什么,与真的去做什么,完全是两码事。有时候,我准备怎么样,是说给自己听的,它不过是个一闪而过的念头,甚至是个说给别人听的想法,并不一定要去实施。

萨特说的是,跟旺达结婚,可以换来他这个作为俘虏兵的三天假期。其实,他是想以此来换取三天的自由时间。对于酷爱自由,当时却不得人身自由的萨特来说,自由才是最可宝贵的,只要能够自由,用什么来换取都行的,哪怕是并非他所愿地跟某个女子来一次“假结婚”,即便是真的,他也敢豁出去的。

与此同时,萨特把这件事写信告诉了波伏瓦。他当然知道,我想您会感到不快,虽然这纯粹是象征性的。但他向波伏瓦保证说,作为补偿,我仍可腾出一天时间和您在一起。另外,他还跟波伏瓦解释道,如果她的病情不严重,如果她心情好起来了,我将以自从荷兰被占领后不再批准婚假,或者以审批期限太长为由向她道歉,说只怕劳而无功,还是放弃的好。最后,他还很尊重波伏瓦对这件事情的态度,您的意见呢?您责怪我吗?

对此,似乎成了个局外人的波伏瓦,她又能说些什么呢?反对吗?

赞成吗?

波伏瓦什么也不想说。我想,大概应是如此吧。

后来,事情是这样解决的:就在萨特致信旺达准备跟她结婚的两天之后,荷兰军队投降德国,德国人旋即攻破了法国军队在色当的防线,萨特赶紧给波伏瓦写信,要她带上奥尔加和旺达离开巴黎,逃难去了。

不久,萨特再次致信旺达,言说了不能再请假跟她结婚的理由。他总是有理由的。男人总是有理由的。男人在情感问题上总是能寻到许多好理由的。而结不结婚,总是有理由的。不结婚的理由太多了,随便找出一条理由就足够了。

萨特此生第二次要与人结婚一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5

事实上,萨特或许根本就无意结婚,无论对方是谁,无论他多么爱她。而所谓的准备结婚,不过是想获取假期(自由)的一种手段,或可理解成是一种假结婚。

但是,从萨特试图与旺达结婚这件事情上,从萨特致旺达和波伏瓦关于这件事的信中,细细地琢磨一下人性的复杂,琢磨一下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复杂与微妙,琢磨一下萨特这个男人世界的丰富与复杂,还是十分有趣的。

6

与波伏瓦终生相爱着,另外还有着众多情人的萨特,在他漫长的一生之中,只有两次提到结婚,但事实上他连一次婚也没有结过。

而一生最爱萨特,也一样有着不少情人的波伏瓦,在更为漫长的一生之中,结婚这个字眼,她一次也没有提及过,并且至少拒绝过两次说跟她结婚的要求,一次是萨特的,那是为了萨特;另外一次是她口口声声称之为亲爱的丈夫的,她的美国恋人阿尔格伦,当阿尔格伦强烈要求跟她结婚时,波伏瓦异常坚定地说了不,那也是因为与她终生相爱着的男人萨特。

同类推荐
  • 华人十大科学家:吴健雄

    华人十大科学家:吴健雄

    吴健雄(1912.5.31-1997.2.16)江苏苏州太仓人,核物理学家,素有“东方居里夫人”之称。在β衰变研究领域具有世界性的贡献,1934年获得学士学位后,受聘到浙江大学任物理系助教,后进入中央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1936 年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1940 年获博士学位,1944 年参加了“曼哈顿计划”,1952 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1958年升为教授,同年,普林斯顿大学授予她名誉科学博士称号,并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75年曾任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任女性会长,同年获得美国总统福特在白宫授予她美国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勋章。《吴健雄》由西溪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
  • 王莽发迹史

    王莽发迹史

    有人说他是“野心家”、“伪君子”,有人说他是政治家、书呆子,王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本书《王莽发迹史》在史实的基础上,适当运用小说手法,为读者还原一个真实、矛盾、复杂的王莽。他是一个显赫家族中的没落户,最后却和平接管了国家政权,登上至高无上的权力顶峰;他骨子里是个书生,凡事都从书本上找答案,一言一行都遵循圣人的教诲;他是一个近乎完美的道德超人,靠着自身的道德感召力赢得了崇高的声望和举世的拥戴……畅销书作家磨剑将为读者揭秘王莽的发迹之路。
  • 慈禧传

    慈禧传

    慈禧太后17岁入宫,27岁联合恭亲王奕发动“辛酉政变”,废掉辅政八大臣,开始了她的“垂帘听政”时代。在之后的48年里,她三次垂帘听政,扶助同治、光绪两代幼帝成长,实际控制着晚清的朝政大权。本书通过对历史材料的把握与整理,再现了慈禧的一生。
  • 王小波传

    王小波传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因心脏病突发离世,年仅45岁。《王小波传》是国内外首部完整再现王小波惊艳一生的唯一传记,以王小波的生平经历为纵轴,以王小波对时代、社会深刻思考的文学创造和思想横向铺展开来,以点带面,以人带史,描述了王小波精神世界的心路历程,呈现了王小波幽默机敏、理性清澈、特立独行的人性特点,反映了王小波及其文学思想的价值与当代意义。
  • 京剧大师梅兰芳

    京剧大师梅兰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张海新编著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为丛书之一,介绍了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戏剧人生。 《京剧大师梅兰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湖北当代长篇小说纵横论

    湖北当代长篇小说纵横论

    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创作,构成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之旅中最为显目的景观,历史小说的创作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创作成就,凸显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历史小说创作的鼎盛时代的到来。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成为当代作家创作的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书写资源。历史小说作家在创作中所体现出的巨大的艺术审美的创造力,以及历史文本的接受效应和后遗效应等等,都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可多种选择的话语批评空间,和进行多向度审美研究的可能性
  • 四 季

    四 季

    【治愈系短篇合集】当地球处在公转与自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接收到太阳的热量不同,便产生了季节的变化和冷热的差异。四季更替,变的不止是温度、昼夜长短、太阳高度……还有身边的你和眼前的风景。花开花落,人来人往,治愈系一路同行。【治愈系15年暑假特别企划】
  • 青城道士

    青城道士

    主角子时出身,字偏阴,不慎被阴司白无常的勾魂锁打中导致身体内阴阳之气乱串,在生死关头被一位道士救活,道士陆天齐为了保护我却让我离开了亲人,他带着年幼的我离开了蜀都,带我走南闯北,教我道法,,,长大后青城道家本源,宗教之战,灵异事件处理,黑道火拼,
  • 一代武神之努力的张飞

    一代武神之努力的张飞

    俺!张飞字益德,乃一代武神,统领三军从无败绩,何人闯关,速报上名来。小的破晓嘉鹏,奉天命前来讨教一二,不知有些话当讲不当讲!何方小卒敢冒天命而来,信不信爷爷今日用手上的长矛杀碎尔等匹夫,须不知兵家重,地不容走卒进入。
  • 凯妻日记

    凯妻日记

    三个女孩遇见偶像,又发生了什么事……这一切的一切,都像是梦一样
  • 堕落蝶刹

    堕落蝶刹

    花开花落花成空,缘聚缘散缘以终,任桃花更经细雨,亦不愿寒夜来风,花落红,风尘中,寂夜划过葬花冢,闲庭漫步香溢浓,一屡忧愁上心瞳,风云动,天作弄。
  • 纵横捭阖:俄罗斯外交新战略

    纵横捭阖:俄罗斯外交新战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的对外战略表现出一条清晰可见的发展主线,即90年代初的维护到90年代中期的发挥再到新世纪的争取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地位。俄罗斯的对外战略体现了一种逐渐成熟的趋势,这与俄罗斯的社会转型,与俄罗斯国内基本发展道路选择是同步而行的。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清醒地估价自己的实力和优势所在,不慕大国虚荣,稳健、务实、灵活地追求俄罗斯国家的最大利益。
  • 末世冥妃:拐个僵尸做老公

    末世冥妃:拐个僵尸做老公

    她与他是前世孽缘,受尽折磨,终究不能在一起,来世今生——她是正义的化身,天降的使者,有意无意中通过追魂玲成为了霸王系统的宿主,无止境的空间属于了她,从此一路带着家人,过关斩将,收集物质,打怪升级。他是邪恶的统领,末世的起源,因为一个意外沉睡了千百年来的他被换醒了,即便记忆缺失,他却依旧对转世的她心动了。身为一只僵尸,原本应该冷血无情,他却为了能对老婆死皮赖脸硬生生活成了一枚逗比,末世到来,生化危机,丧尸围城,他和她就相遇这乱世。前世纠葛,两人此生能否打破一切阻碍,再续前缘……
  • 震撼心灵的生命感悟

    震撼心灵的生命感悟

    有一种感觉,叫震撼。有一种心情,叫感动。有一种声音,叫呐喊。有一句评价,叫好书。繁忙的生活节奏让我们越来越麻木,越来越难以感动。我们假装生活在别处,我们闭上眼睛以为不会看见,我们堵上耳朵以为不会听见。但是我们的心是不会死去的。在这些震撼心灵的生命感悟面前,我们能清楚地听见自己撕裂的心灵与灵魂的对话,曾经麻木的心在疼痛中慢慢复苏。人生是真实永恒的,有各种问题存在,以积极的心态去思考,去行动,就不会再被任何难题所控制、阻挠。只要你读了这震撼心灵的116个生命感悟,你就不会再有失败,不会再有挫折,不会再有绝望!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