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雄邦
一、独立的生态天山是新疆的象征。天山山脉横亘于新疆中部,是亚洲中部的庞大山系,古有北山、雪山、阴山诸称,气势磅礴,蜿蜒飞腾,直达中亚细亚,全长2500多公里,在新疆范围内的长度1700公里,宽二三百公里,是准噶尔和塔里木盆地的分界山系,峰峦叠翠,冰山高悬,雪光耀日,雄伟壮丽,直冲霄汉。天山海拔大多在1000至5000米。4000米以上的地方几乎终年积雪,2000米左右地带大多是森林,森林以下是草原,草原以下是浅山荒漠,再往下就是绿洲戈壁。雪山、森林、草原、荒漠、绿洲、戈壁之间界线分明,极富秩序。这种层带垂直分布的构成,使天山看上去简洁明快,富有深度,立体感强。天山的生态个性也深刻地影响着生活在山里的人群社会。猎人在森林里狩猎,牧民在草原上放羊,农民在绿洲里耕种,商人穿行于他们之间。猎人善于演奏,牧人善于唱歌,农民善于舞蹈,商人善于说笑。生态学家认为,造成天山如此这般的原因很简单,是由于它身处亚洲腹地的干旱地带。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大,雪山冰川是所有生命的依赖。融雪从山脉的高处顺势而下,依次喂养森林、草原和绿洲,水流尽头的地方,自然是可怜的戈壁和沙漠。在天山南北,有水就有生命,无水便是死寂。水流到哪里,草木就追逐到哪里,人类也追逐到哪里。水从哪里撤退,草木人类也就从哪里消失。天山将新疆大致分为南疆和北疆及东疆三大部分。南疆和北疆的生态及社会特征等,都相差甚远。南疆的塔里木盆地海拔较低,多为沙漠戈壁绿洲,适宜农耕,多为维吾尔族人休养生息的地方。北疆的准噶尔盆地则多为森林草原地带,适宜放牧,多为哈萨克等民族游牧的地方。
我们广东对口援助的哈密地区位于新疆的东大门,兼有南北疆两地的风情,是新疆的缩影。我本人进疆工作的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则地处东天山深处的高山草原盆地。这样使得我们能更全面地了解天山南北以及整个新疆的生态和社会特征。新疆地博物丰,土地面积达165万平方公里,绿洲面积19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2%。荒漠大背景,沙化、盐化问题突出。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下,生存条件非常恶劣。如高山的哨卡、沙漠中的油田、边远地区的居民点,这些地方基本上不适合人类居住。新疆的沙漠分布广泛,多种多样,以至于不少游人见到沙漠时就天真地幻想:要是这些沙漠都是耕地该有多好啊,可以养活几亿人口!有人听到沙漠的传说之后常常感慨:新疆人是否骑着骆驼上班?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以及四周高大山脉的隔离,使新疆成为标准的干旱地区。干旱的特征表现在: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沙漠、戈壁、荒地大面积存在,骆驼刺、梭梭、麻黄等耐旱植物广泛分布。新疆区域的生态相对独立,自成体系,与东面的青藏高原生态、南面的印度半岛生态、西面的里海地区生态、北面的西伯利亚生态界线分明,区别明显。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扬起的沙尘,基本上是在盆地内流动,到不了北京,更去不了首尔。流程两千多公里的塔里木河,虽然汇集了众多支流,也像长江、黄河一样向东流去,但它永远也不能汇入向往已久的大海。干旱地区的生态是脆弱的,生物链简单,功能水平低,稳定性较差。加之人类的折腾,新疆的生态环境有恶化的趋势。塔里木河下游两百多公里河床已断流多年,绿色走廊将面临重蹈楼兰覆辙的悲剧;玛纳斯湖消失了,艾丁湖见底了,新疆老虎再也难觅踪迹,烟波浩渺的罗布淖尔湖彻底干涸,煤田火海持续了几百年的自我燃烧。绿洲与沙漠的边界常在变更。一些地方新增、扩大了绿洲,但另外一些地方的绿洲则萎缩了,消失了。沙进人退的现象时有发生。因为沙漠的进退,策勒县城曾经搬迁了三次!水是新疆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主导因素。有水就有绿洲,有绿洲就有生机。而水的主要来源是几个高大山脉的冰雪融水。山脉是干旱新疆的湿岛。沙漠是干旱之中的旱极。从山上下来的水滋润森林、草原和绿洲,守候在低处的沙漠吸干单薄的水头,散布干燥的空气。如何控制和分配水的使用,处理好水与土、水与盐、水与沙的关系,是生态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
二、独特的场景新疆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气氛,是磨炼思想和品质的良好场所,是平衡情感与理智的难得指引。新疆具有三种独特的场景:屯垦戍边、流浪场所、流放古地。实现屯垦、流浪和流放的目的,既要有特殊的地域,也要有特殊的需要,才能成为一种现实的行为。而这种行为实施之后,与周围的环境配合,将随即产生独特的场景效应,重塑和再造处于场景中的人的心灵。新疆是屯垦戍边的重地。自两千多年前西汉在新疆开辟第一块屯田开始,屯垦从来就不是单纯的经济行为,而是与戍守边疆的大业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事业、一方社会和一种文化。历史上,那些屯垦戍边的人平时种地放牧,积蓄粮草,是地道的农民;战时拿枪上阵,杀敌卫国,又是彻底的军人。新中国成立后,屯垦戍边的做法被继承下来,而且规模空前扩大,其正式的组织名称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相当于一个省的规格。中央的发文往往都是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作为上款。
于是有人说,中央重视新疆呀,把其作为两个省来建设。也有人说兵团“四不像”:是军队,没军费;是政府,要上税;是企业,办社会;是乡村,有工会。不管像不像,他们就是这样,亦兵亦农,亦军亦民。农忙时种地,农闲时练兵;和平时是民,战争时是兵;回到家里是丈夫是父亲,离开家后是军官是战士。他们随着季节和战事的变化不断改变着自己的生活角色,只有守卫边疆,是他们不变的使命。随便与一位兵团的老人聊聊,他都会充满光荣感地给你讲述四五十年前,他们响应国家的号召,成批成队地从家乡来到新疆,在戈壁荒地上拓荒开垦建设农场的艰苦、困难和战天斗地的无畏。“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
支边兵团人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奉献,其难度不亚于迎着枪炮去冲锋陷阵。
广东援疆工作队领队林果先总在说,比起老支边老兵团干部所做的巨大牺牲和无私奉献,我们三年援疆所做的贡献都算不了什么!新疆是职业流浪者的乐园。新疆有很多好,其中一个好,就是适合流浪人和隐居者的胃口,能够满足他们身心的特殊需要。西域的博大,以及高山、大漠、绿洲相互分割的地理特征,形成了一个职业流浪的理想场所。翻越每一个冰雪达坂,都需要冒险的勇气;涉足每一处戈壁沙漠,都需要做好死的准备;进入每一片绿洲,都有一个全新的感觉;走进每一个城堡,都有异域的风情。那种过程的快感和过后的情调,对流浪人而言简直是难以抵挡的诱惑。踏进柔软的草原,你疲劳的双腿开始轻快起来。走进美丽的绿洲,仿佛闯入世外桃源,你沉重的心情会逐渐轻快起来。即使是塔克拉玛干和高原雪山这些生命的禁区,也是对高级流浪者的慷慨赏赐。而走过死亡的脚步,生活一定会更加勇敢、坚定和从容不迫;沐浴过万水千山的情感,一定会更加平静、仁爱和胸怀宽广。到新疆流浪的人,有各种各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