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第一章第三节穷则思变,男儿立志出乡关
小时的施正荣常常坐在家乡的江边,看着远方一座又一座大山,忍不住想,江的对面是什么?还是和这里一样的村庄吗?山的那一边又是什么,会不会有另外一个全新的世界?他不知道,但是与生俱来的好奇心驱使着他去想。那种好奇,一点点积累,成为他梦想的开端。那时的他,未经人世沧桑,想法非常简单,就是走出这一片小小的天空。
小施正荣并没有见识过外面的世界有多大,那时的他还未经沧海,不知道江湖的水有多深,他的走出去的愿望,一方面是他的好奇心所致,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生活的辛苦和压抑,使他产生了追求自由和解脱的念头。
施正荣还没有上学的时候,他就每天跟着三年级的学生到学校去听课。久而久之,老师注意到这个编外生,出于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考虑,老师就这件事情和施正荣的养父进行了沟通。一开始,父亲并不同意施正荣上学,因为觉得他年纪还小,还不到上学的年龄。但是,此时的施正荣倔脾气又上来了,你们不让我听,我偏要听,为什么不可以听?就这样,施正荣趁着父母不在的时候,偷偷跟着上学的孩子跑到学校里去听课。老师不准他在课堂上听,他就趴到教室外的窗台上听,怎么也不肯离去。最后,施正荣的父母几经考虑终于决定让孩子提前去读书了。这让小施正荣兴奋得彻夜难眠。进入校园后,小施正荣异常用功,成绩一直非常优秀,加上他聪明懂事,所以备受老师喜爱。
施正荣读二年级的时候,主动提出要跳级,这让他的父母和学校的老师很是吃惊。后来才得知,一方面施正荣当初和高年级学生一起听课的时候,知识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另一方面,因为对学习的热忱,他在上课之余,自己找来高年级的课程自学,而学校按部就班的教学内容是他早就了然于胸的,他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没有必要把时间浪费在重复用功上面,因此提出跳级的要求。学校领导为他安排了一次跳级考试,出了一些高年级的题目给施正荣做,施正荣很快便做出来了。就这样,施正荣通过了测验,顺利地从二年级跳到了四年级。
上中学后,施正荣通过竞选,当上了班长。因为记忆力超强,施正荣很少记笔记,但是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就这样,凭着努力和聪明,他一路过关斩将,顺利考上了高中。施正荣在回忆起这段历史的时候,说道:“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幸运的人。小时候家长老师都是比较喜欢我的,因为我是一个乖孩子,有时候会察言观色,别人干了的事我不去重复,重复肯定挨骂。我的智力中等偏上,记忆力很好。读中学的时候,考试前一天晚上,老师把第二天的题讲了,我从来不记笔记,第二天考试总是第一个交卷,还考95分以上。”
1977年在中国的教育史上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年份。9月,中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恢复高考的招生对象包括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10月21号,中国各大媒体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这一消息瞬间传遍了大江南北,激励了成千上万的人重新拿起课本加入考大学的队伍中。当年的高考便有570多万人参加。此时的施正荣正在读高二,得知这个消息后,他兴奋得不能自已,他看到了一条通往光明的道路。当时,对于一个出生在农村的孩子而言,考上大学是他走出农村这片天地的唯一途径,只要他能够考上大学,他就是城市户口了,不仅可以享受国家的生活补贴,对以后找工作也非常有利。对于从小就立志要走出乡关的施正荣而言,这无疑是喜从天降。自此之后,他加倍努力地朝自己的目标奋斗。1979年,也就是中国恢复高考两年后,16岁的施正荣顺利考上了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如愿地圆了他的大学梦想,跳出了农村。
“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当年毛泽东离开家乡外出求学时,写下了这首充满激情与抱负的诗篇。当年的施正荣,虽然没有诗才,但是那种蓬勃向上的朝气和激情,却是相同的。他的这种志气一直引领着他日后学业上前进的步伐,也引领着他在创办无锡尚德的过程中突破重重困难,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