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的文化遗存
螺洲孔庙
这座古朴壮观的古建筑坐落在与店前村紧邻的吴厝村。它始建于南宋宝庆至景定年间(迄今已有750多年),明成化十年(1475年)重建,正德十六年(1522年)和隆庆二年(1568年)又两度修葺,并重塑了孔子及四贤坐像,至清代又经名宦陈若霖的几次修建最后定形为三进院落的土木结构建筑。作为乡村,能建有这样规模的孔庙,在全国范围内也是极为罕见的。它是福州市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孔庙,即孔子庙,也称孔庙,旧时螺洲民众也称之为“圣人庙”。关于这座孔庙,有这样的传说:按明时规制,县治以上才允许建孔庙,而乡村民间是不允许私建的。当时官府发现螺洲有建孔庙之事,便即下令予以拆除,乡民都十分惶恐。大家正感束手无策时,一位陈姓秀才挺身而出,向上据理巧争,说:“乡人违制兴建孔庙,诚为不敬,应当向先师并官宪请罪。然有闻建孔庙者,而未闻有拆孔庙者。兴而复拆,不敬更大,不敢从事,恭候官宪遣工拆之。”官府感到无奈,只好装聋作哑不再加以干预了。从而,螺洲孔庙才得以建成并保存至今。
螺洲孔庙占地1134平方米,坐北朝南,主要由石坂埕、棂星门、虹桥、半月池、披榭和大成殿六大部分组成。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七间,穿斗式抬梁木构,单檐歇山顶,燕尾脊,国公帽夹墙。高大的红色门墙上镶嵌着刻有“江汉秋阳”四个雄浑有力大字的石匾。
外墙两侧为两道仪门。一进去便可见到六柱三门华表式的古雅而壮伟的棂星(棂星为文魁星之谓)门。这是孔庙的重要建筑特征之一。门坊上方有精美的龙凤浮雕。六柱上穿镂有鲤鱼,含有读书做官,鲤鱼跃龙门的深刻寓意。
过棂星门,便可见到石板框围半月形的水池。池上跨有石拱桥,故称之为“泮天步云桥”。传说过此桥可以平步青云,寓为官步步高升之意。池中有放生鱼鳖和浮莲。池正后方是刻有双龙戏珠和单凤朝阳的石板雕刻,两侧是石制围栏,是斜向大成殿的特征建筑——丹墀(按旧制,丹墀只建于皇宫大殿,但孔子庙与关帝庙可允许拥有,因为孔子与关羽曾分别被钦封为“大成王”和“关帝”)。
参谒大成殿里的孔子,不能由丹墀而上,而应从走廊侧行,由边门入殿。中门只在祭孔时才可开启,平时是依例关闭的。在池周天井的左右是庑廊,左右两侧分别是“名宦祠”和“先贤祠”(先前是供奉孔子杰出门生“七十二贤人”的牌位)。入殿后即可见高台正中奉祀着庄严的孔子坐像,两边祀着他最得意的四位门生——复圣颜渊、宗圣曾参、述圣子思(孔伋)、亚圣孟轲的彩塑坐像(原有孔子等五尊坐像于“文革”前后被拆毁,今五圣贤彩塑坐像均为新塑)。主殿两边墙壁还画有孔子七十二贤徒画像。大成殿后堂是供奉孔子父母的崇圣殿。
螺洲天后宫
螺洲天后宫俗称妈祖庙。它位于店前村风光秀美的江墘埕端角。宫庙坐北朝南,临水面山。
妈祖名叫林默娘,莆田是她的出生地。相传她是宋朝都巡检林愿的六女儿,家居湄洲岛上,平时常出海救助海上遇难民众,成了“海上保护神”,因而为世人所称颂,敬称之为仙姑。宋时她被授封为圣妃、天妃,各地也立庙奉祀。被神化后的妈祖奉祀活动以台湾为最盛,海内外许多地方都有祭祀妈祖的宫庙。
螺洲这座天后宫,始建于明代中叶(另传建于五代,但缺史载),后经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和同治元年(1862年)陈若霖、陈景亮父子的两次大修,形成占地585平方米的建筑规模。新中国成立后,该建筑曾被征用为闽侯报社的印刷厂;1970年,闽侯县迁县治于甘蔗后,始由陈氏族人收回,但庙内外建筑均有严重的破损;在“文革”期间又再遭劫难。面对这座历史文化古迹的惨状,陈氏族人无不感到痛惜。好在有位旅港族人陈振、陈金凤父子于1994年自愿捐资人民币40万,对天后宫进行了第三次大重修;2006年又斥资3万多元,陈卫、林兰英夫妇也捐资13000元,再行修缮;翌年,终于报竣。因此,他也就为乡人称誉为爱国爱乡的企业家。
庙前是颇为宽阔的大石埕。以前,石埕的左边曾有一棵百年大榕树,其旁还有一棵粗壮的榕树,树周建有石板台座;右边则植有一棵斜长的特别高大的柏树,树身没有三五个人是围抱不拢的。陈姓族人为防止大树被强台风刮倒,便在柏树下顶立了一个粗大的白石大方柱,并在榕柏两大树上锁系起两根金属大缆索。巨柏下边曾铺上两块矩形的大石板,一到夏天,店前村的民众,中午、晚上都会来这里乘凉、休息和睡觉。俗称“妈祖前”的岸边,又是看龙舟赛的最佳处。后来螺洲修起了防洪水坝后,此处景观多少发生了变化,现在看龙舟只好通过闸口到滨岸上看了。由于铜丝缆索先后两次被贼盗锯,一棵古榕和一棵巨柏也就先后难逃被台风击倒的厄运了。对此,民众无不深感惋惜。
宫庙为双层门楼,上层屋顶为歇山顶。燕尾脊上有双龙戏珠立体雕塑。翘角顶左右皆为丹凤欲飞的造形。门楼为木牌楼式,中部由四柱三层斗拱、双悬钟组构,两侧配建双柱低栏的庑房。庙门两边侧壁是圆形透窗。国公帽外墙前有叠涩,完全显示了明、清古朴的建筑特色。镶有门钉的大门两侧悬有清末代帝师陈宝琛亲笔题书的楹联:潮汐接湄洲风马送迎江峡月,樯帆弥建水神灯上下庙门松。门楼侧立有清嘉庆年间刑部尚书陈若霖等重修天后宫捐资碑及天后宫历史沿革碑。
天后宫整体为二进,分前后殿。大殿门阔三间,进深五柱。进门楼,在前天井的两侧边廊上有两个神龛,龛内分别为千里眼金将军和顺风耳柳将军。前殿(即大殿)中央供奉妈祖神像。大殿两侧上方悬有“慈航普渡”和“寰海安澜”两方庙匾。殿厅里的四根立柱上也有两对颂扬天后的楹联“后德齐天尽弥风涛奋神力,母仪称圣遍窜胞舆敞慈怀”及“神力遍施保寰海风平浪静,众擎易举盼全乡柳暗花明”。神龛前造有对称的金色双凤木雕。厅梁上也高挂着一对精美六角宫灯和绣有“金玉满堂”人兽图案的红色锦帘。整个大殿显得金碧辉煌,美仑美奂。
后殿分祀有螺仙和临水陈太后(即指善于斗妖驱魔的临水娘娘陈靖姑)的神像。殿两侧墙壁上还绘有临水娘娘属下的三十六婆官。三尊不同女神共祀一庙,颇显奇特。
螺洲天后宫1995年被列为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11月16日又列为第七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螺女庙
庙宇位于洲尾村江滨的一片榕树园中,砖石建筑,规模不大,面积约二十多平方米。庙体夹墙为国公帽形制,夹墙前上方有叠涩,歇山顶。庙前大门上方悬有“神女庙”木匾,两侧有圆形透窗。庙内灯光暗淡,神台上有泥塑螺仙神像。
本庙现为螺洲仅存的一座螺神庙(按《螺洲志》记载,螺洲原有四座螺女庙)。明名士林翰《游螺女庙》诗云:“螺女庙前试一过,江山秀气蔚然多。时人莫讶司空远,更有英贤涌碧波”,颇抒感慨。另有螺江陈氏的第一位进士(明嘉靖)、曾官授杭州府和常州府推官、南京户部广西司主事、三次荣膺清廉御宴的陈淮,在瞻谒螺女庙时也曾赋诗志怀:“仙洲结胜是何年,四望风烟景十千。东挽狂澜双峡壮,西来瑞气五峰连。诗书礼乐无穷盛,橘荔松筠自古妍。勿谓白云余忝窃,荒诗下拜亦凄然。”只是都不知他们游览的是何处螺女庙。吴厝村螺仙道边(即仓里巷口)迄今还立有由闽中十才子之一的明代名士王偁所题写“螺仙胜迹”的石刻古碑,以纪念神话传说中的美丽、善良螺仙女。
奎光阁
奎光阁坐落在“螺洲陈氏宗祠”旁侧,始建于明代中叶,建筑面积为480平方米,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单层硬山顶土木结构建筑,二进两厅双天井。其柱梁、驼峰、斗拱、悬钟、藻井等都显示出明、清建筑特征。东西走廊接通前厅与后厅。两厅前均有天井,构成前低后高的建筑格局。前厅为“晚乐轩”,现在成为乡民的休闲场所。后厅两侧为双轩廊,边廊尽头是钟鼓廊亭。亭前小天井有园林式的小花坛,廊西侧廊壁上附有一面木匾,为清刑部尚书陈若霖墨迹。廊亭虽不太大,却显得古朴清雅。双轩廊的后部今又辟为一个小神殿。
门额“奎光阁”三个雄浑厚实的大字系明代著名书法家张瑞图所书。旧时,“奎光阁”也称“文昌阁”或“魁星阁”,是陈氏家族为祝愿本家子弟文运亨通、金榜题名而建的崇祀魁星神的场所,为古螺洲四大书斋之一。这说明螺江陈姓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文化教育和人才培养。故世称螺洲店前村为“人儒之乡”或“人儒之村”。
提起“奎光阁”这个名称,自然便联想到俗传的奎星神(魁帝君)。听螺洲老一辈人说,大厅里原塑有一尊威严的北斗魁星神像。他右手高执一支大红笔,伸掌曲着左手,提起左足作站立状,表意“魁星踢斗”。传说魁星为天上二十八宿之一,也叫“奎宿”,传为文运昌明、开科取士之兆。故每逢开考之时,朝拜者络绎不绝,有如李东了《有作呈诸同考》诗所云“满地奎光天咫尺,隔帘人语夜分明”之盛况。
另外,据说厅侧还塑有一匹千里马,俗称驴驹,旁置有一个马槽,并有一段民间神话:清雍正年间,螺洲有陈氏族人陈芳楷在进京赶考前,来到奎光阁向魁星神像叩拜,祈求保佑顺利取得功名。魁星神便派遣驴驹随行护送。后来此人果然金榜题名,遂即骑驴驹日夜兼程赶回故乡。当夜返奎光阁时,驴驹便嘶声长鸣报捷,而中榜者喜报却迟了数日才到。此后凡本地子弟晋京登榜获中之日,当夜必可闻到驴驹嘶鸣之声,于是每逢农历初一、十五,乡人必备供品置于马槽前向神敬奉。
先前,大厅左侧曾塑有一尊孩童泥像,说是马童,时人称之为“陈依德”,原来还有这么一个故事:古时,乡人雇匠人塑千里马与马童时,每日有一位名叫陈依德的村童常来此玩耍、捣乱。匠工为此感到十分厌烦,便骗取了此童的生辰八字,写在纸上和进泥稻草的马童塑像中,以此恐吓他不敢再来干扰。可谁知过后他又来到工场,刁顽如故。问之,仅说肚子曾痛过一阵,睡后也就好了。匠工感到很无奈,遂照其相貌塑成“马童”,所以,村人也就称之为“陈依德”了。其实,陈依德史上确有其人。他就是螺江陈氏的族人,为雍正癸卯科进士,曾任山东清平知县。
福州市文物局对奎光阁十分重视,近特拔款帮助店前村先做抢救性的初步修复,以期将来能作为展示螺江陈氏历史文化的展览馆。奎光阁本为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螺江陈氏宗祠”的附属文物,现已向市文物部门做单独申报。
灵山禅寺
这座名寺位于螺洲镇的杜园村与鳌山村交界的铁头山上。灵山禅寺原称灵山院,始建于南朝梁大同元年(535年),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嘉庆二十年(1815年)与光绪年间多次重修,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多次受到严重的破坏。改革开放后,随着党的宗教政策的落实,古庙的命运才有了重生的转机。1973年,在杜园、鳌山等村全体陈氏民众的热切呼吁和积极支持下,由邑人与台港澳海外乡亲出资捐款,由僧人释照香、释普净师徒积极主持修复,重塑佛祖金身并重建了大悲殿、佛寺山门和弥勒殿、祖师殿、伽蓝殿、观音殿等配殿,以及客堂、寮舍等建筑设施。
整座寺院占地约三千多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一千五百多平方米,坐向西南,由大殿厢房和配殿等部分组成。山门门额上方镶嵌有“灵山禅寺”金字石匾,四根方形青石门柱上有金色的石刻对联,如“佛地无疆真谛所至,慈航有岸大觉之登”等。门前坐立有一对精美的雄狮石雕,甚显雄威。
古刹造形古朴,飞檐翘角,斗拱琉瓦,悬钟彩窗,相衬辉映,华美夺目。“大雄宝殿”为硬山顶,屋脊上有双龙戏珠造型,两端为鸱吻。大殿屏风式的中门两侧,挂有两对楷书金字楹联,正中置双层翘顶的铜制方鼎式香炉。进殿的台阶两侧摆有花盆。入殿即可见殿中间上方有如来等佛祖金身塑像,十八罗汉像则分坐两侧。佛祖案前置有铜制香炉。殿内香烟缭绕,显得十分庄严肃穆。
观澜书院
书院背东面西,坐落于洲尾村的乌龙江畔,始建于明代,前后三进,为前、中、后双层楼房与双天井组合的硬山顶砖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936平方米。整个书院呈现出明、清建筑风格。
书院原本为“文昌阁”,后由洲尾族人闽中三才子林岊、林峦、林頳叔侄三人改建为“读书楼”,以耕读自娱,一段时期后才正式改为“观澜书院”,并刻石碑“曲水观澜”。该碑“文革”时曾被抛入江中,1995年后才捞出并贴立于江畔之院侧。
观澜书院曾培养出不少人才。比如,清乾隆举人林希五,为人耿直,不屑权贵,曾与林则徐父林宾日等结社“真率会”,其风节为林则徐所推崇。从观澜书院走出去的还有进士林瑞春、林光谱以及叔侄三举人林在栾、林琴荪、林鼎等。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林氏族人便在此设立私立观澜小学。校内置有《万有文库》、《学生文库》等图书。民国十六年(1927年)时,海军将军陈绍宽应邀受任观澜小学的名誉董事长(即为名誉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