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60900000032

第32章 朝拜缪斯的长征——师友交游(11)

“这亭子又高又空,周围几里路什么灯也没有,”高岛煮好茶,也走来露台上,“所以该见到的星都出现了。我有时一个人躺在海边的大平石上仰头看星,啊,令人晕眩呢。”

“啊流星——”宓宓失声惊呼。

“我也看到了!”维樑也叫道。

“不可思议,”钟玲说,“这星空永远看不懂,猜不透,却永远耐看。”

“你知道吗?”我说,“这满天星斗并列在夜空,像是同一块大黑板上的斑斑白点,其实,有的是远客,有的是近邻。这只是比较而言,所谓近邻,至少也在四个光年以外——”

“四个光年?”高岛问。

“就是光在空间奔跑四年的距离。”维樑说。

“太阳光射到我们眼里,大约八分钟,照算好了,”我说,“至于远客,那往往离我们几百甚至几千光年。也就是说,眼前这些众星灿以繁,虽然同时出现,它们的光向我们投来,却长短参差,先后有别。譬如那天狼星吧,我们此刻看见的其实是它八年半以前的样子。远的星光,早在李白的甚至老子的时代就动身飞来了——”

“哎哟,不可思议!”钟玲叹道。

“那一颗是天狼星吧?”维樑指着东南方大约四十多度的仰角说。

“对啊,”宓宓说,“再上去就是猎户座了。”

“究竟猎户座是哪些星?”钟玲说。

“哪,那三颗一排,距离相等,就是猎人的腰带。”宓宓说,“跟它们这一排直交而等距的两颗一等星,”我说,“一左一右,气象最显赫的是,你看,左边的参宿四和右边的参宿七——”

“参商不相见。”维樑笑道。

“哪里是参宿四?”钟玲急了,“怎么找不到?”

“哪,红的那颗。”我说。

“参宿七呢?”钟玲说。

“右边那颗,青闪闪的。”宓宓说。

“青白而晶明,英文叫Rigel,海明威在《老人与海》里特别写过。哪,你拿望远镜去看。”

钟玲举镜搜索了一会儿,格格笑道:“镜头晃来晃去,所有的星全像虫子一样扭动,真滑稽!到底在哪——喔,找到了!像宝石一样,一红、一蓝。那颗艳红的,呃,参宿四,一定是火热吧?”

“恰恰相反,”我笑起来,“红星是氧气烧光的结果,算是晚年了。蓝星却是旺盛的壮年。太阳已经中年了,所以发金黄的光。”

“有没有这回事啊?”宓宓将信将疑。

“骗人!”钟玲也笑起来。

“信不信随你们,自己可以去查天文书啊,”我说,“哪,天顶心就有一颗赫赫的橘红色一等星,绰号金牛眼,theBull"sEye。看见了没有?不用望远镜,只凭肉眼也看得见的——”

“就在正头顶,”维樑说,“鲜艳极了。”

“这金牛的红眼火睛英文叫Aldebaran,是阿拉伯人给取的名字,意思是追踪者。Al只是冠词,debaran意为‘追随’。阿拉伯人早就善观天文,西方不少星的名字就是从阿拉伯人来的。”

“据说埃及和阿拉伯的天文学都发达得很早。”维樑说。

“也许是沙漠里看星,特别清楚的关系。”宓宓说。

大家都笑了。

钟玲却说:“有道理啊,空气好,又没有灯,像关山一样……不过,阿拉伯人为什么把金牛的火睛叫作追踪者呢?追什么呢?”

“追七姊妹呀。”我说。

“七姊妹在哪里?”高岛也感到兴趣了。

“就在金牛的前方,”我说,“哪,大致上从天狼星起,穿过猎户的三星腰带,画一条直线,贯穿金牛的火睛,再向前伸,就是七姊妹了——”

“为什么叫七姊妹呢?”两个女人最关心。

“传说原是巨人阿特力士和水神所生。七颗守在一堆,肉眼可见——”我说。

“啊,有了,”钟玲高兴地说,“可是——只见六颗。”高岛和维樑也说只见六颗。

“我见到七颗呢。”宓宓得意地说。

高岛向钟玲手里取过望远镜,向穹顶扫描。

“其中一颗是暗些,”我说,“据说有一个妹妹不很乖,躲了起来了——”

“又在即兴编造了。”宓宓笑骂道。

“真是冤枉,”我说,“自己不看书,反说别人乱编。其实,天文学入门的小册子不但有知性,更有感性,说的是光年外的事,却非常多情。我每次看,都感动不已——”

“啊,找到了,找到了!”高岛叫起来,“一大堆呢,岂止七颗,十几颗。啊,漂亮极了。”他说着,把望远镜又传给维樑。维樑看了一会儿,传给钟玲。

“颈子都扭酸了,”钟玲说,“我不看了。”

“进亭子里去喝茶吧。”宓宓说。

大家都回到亭里,围着厚笃笃的方木桌,喝起冻顶乌龙,嚼起花生来。夜凉逼人,岑寂里,只有陡坡下的珊瑚岩岸传来一阵阵潮音,像是海峡在梦中的脉搏,声动数里。黄昏星不见了,想是追落日而俱没,海峡上昏沉沉的。

“虽然冷下来了,幸好无风。”钟玲说。

忽然一道骠悍的巨光,瀑布反泻一般,从岸边斜扫上来,一下子将我们淹没。惊愕回顾之间,说时迟,那时快,又忽然把光瀑猛收回去。“是岸边的守卫。”从炫目中定过神来,高岛说。

“吓了我一跳。”钟玲笑道。

“以为我们是私枭吧,照我们一下。”宓宓说。

“要真是歹徒的话,”高岛纵声而笑,“啊,早就狼狈而逃了,还敢坐在这里喝冻顶乌龙?”

“也许他们是羡慕我们,或者只是打个招呼吧。”维樑说。

“其实他们可以用高倍的望远镜来监视我们,”宓宓说,“我们又不是——咦,你们看山上!”

大家齐回过头去。后面的岭顶,微明的天空把起伏参差的树影反托得颇为突出。天和山的接界,看得出有珠白的光从下面直泛上来,森森的树顶越来越显著了,夜色似有所待。

“月亮要出来了!”大家不约而同都叫起来。

“今天初几?”宓宓问。

“三天前是元宵,”维樑说,“——今天是十八。”

“那,月亮还是圆的,太好了。”钟玲高兴地说。

于是大家都盼望起来,情绪显然升高。岭上的白光越发涨泛了,一若脚灯已亮而主角犹未上场,令人兴奋地翘企。高岛索性把悬在梁上的瓦斯灯熄掉,准备迎月。不久,纠结的树影开出一道缺口,银光进溢之处,一线皎白,啊不,一弧清白冒了上来。

“出来了,出来了!”大家欢呼。

不负众望,一番腾滚之后终于跳出那赤露的冰轮。银白的寒光拂满我们一脸,直泻进亭子里来,所有的栏柱和桌凳都似乎浮在光波里。大家兴奋地拥向露天的长台,去迎接新生的明月钟玲把望远镜对着山头,调整镜片,窥起素娥的阴私来。宓宓赶快撑起三脚架,朝脉脉的清辉调弄相机。维樑不禁吟哦张九龄的句子: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钟玲问我要不要“窥月”,把望远镜递给了我。

“清楚得可怕,简直缺陷之美。”她说。

“不能多看,”宓宓警告大家,“虽然是月光,也会伤眼睛的。”

我把双筒对准了焦距,一球水晶晶的光芒忽然迎面滚来,那么硕大而逼真,当年在奔月的途中,嫦娥,一定也见过此景的吧?伸着颈,仰着头,手中的望远镜无法凝定,镜里的大冰球在茫茫清虚之中更显得飘浮而晃荡。就这么永远流放在太空,孤零零地旋转着荒凉与寂寞。日月并称,似乎匹配成一对。其实,地球是太阳的第三子,月球却是地球的独女,要算是太阳的孙女了。这羞怯的孙女,面容虽然光洁丰满,细看,近看,尤其在望远镜中,却是个麻脸美人——

“真像个雀斑美人。”宓宓对着三脚架顶的相机镜头赞叹道。

“对啊,一脸的雀斑。”我连忙附和,同时对刚才的评断感到太唐突素娥。

“古人就说成是桂影吧。”维樑说。

“今人说成是陨星穴和环形山。”我应道。

“其实呢,月亮是一面反光镜。”宓宓说。

“对呀,一面悬空的反光镜,把太阳的黄金翻译成白银。”钟玲接口。

“说得好!说得好!”高岛纵声大笑。

“这望远镜好清楚啊,”我说,“简直一下子就飞纵到月亮的面前,再一纵就登上冰球了。要是李白有这么一架望远镜——”

“他一定兴奋得大叫起来!”维樑笑说。

“你看,在月光里站久了,”我说,“什么东西都显得好清楚。宋朝诗人苏舜钦说得好:‘自视直欲见筋脉,无所逃遁鱼龙忧。’海上,一定也是一片空明了。”

“你们别尽对着山呀!这边来看海!”宓宓在另一边栏杆旁叫大家。

空茫茫的海面,似有若无,流泛着一片淡淡的白光,照出庞然隆起的水弧。月亮虽然是太阳的回光返照,却无意忠于阳光。她所投射的影子只是一场梦。远远地在下方,台湾海峡笼在梦之面纱里,那么安宁,不能想象还有走私客和偷渡者出没在其间。

“你们看,海面上有一大片黑影。”宓宓说。

大家吓了一跳,连忙向水上去辨认。

“不是在海上,是岸上。”高岛说。

陡坡下面,黑漆漆的珊瑚礁岸上,染了一片薄薄的月光。但靠近坡脚下,影影绰绰,却可见一大片黑影,那起伏的轮廓十分暖昧。

“那是什么影子呢?”大家都迷惑了。

“——那是,啊,我知道了,”钟玲叫起来,“那是后面山头的影子!”

“毛茸茸的,是山头的树林。”宓宓说。

“那……我们的亭子呢?”维樑说。

“让我挥挥手看。”高岛说着,把手伸进皎洁的月光,挥动起来。

于是大家都伸出手臂,在造梦的月光里,向永不歇息的潮水挥舞起来。

一九八七年三月七日

文章与前额并高

自从十三年前迁居香港以来,和梁实秋先生就很少见面了。屈指可数的几次,都是在颁奖的场合,最近的一次,却是从梁先生温厚的掌中接受时报文学的推荐奖。这一幕颇有象征的意义,因为我这一生的努力,无论是文坛或学府,要是当初没有这只手的提掖,只怕难有今天。

所谓“当初”,已经是三十六年以前了。那时我刚从厦门大学转学来台,在台大读外文系三年级,同班同学蔡绍班把我的一叠诗稿拿去给梁先生评阅。不久他竟转来梁先生的一封信,对我的习作鼓励有加,却指出师承囿于浪漫主义,不妨拓宽视野,多读一点现代诗,例如哈代、浩斯曼、叶芝等人的作品。梁先生的挚友徐志摩虽然是浪漫诗人,他自己的文学思想却深受哈佛老师白璧德之教,主张古典的清明理性。他在信中所说的“现代”自然还未及现代主义,却也指点了我用功的方向,否则我在雪莱的西风里还会漂泊得更久。

直到今日我还记得,梁先生的这封信是用钢笔写在八行纸上,字大而圆,遇到英文人名,则横而书之,满满地写足两张。文艺青年捧在手里,惊喜自不待言。过了几天,在绍班的安排之下,我随他去德惠街一号梁先生的寓所登门拜访。德惠街在城北,与中山北路三段横交,至则巷静人稀,梁寓雅洁清幽,正是当时常见的日式独栋平房。梁师母引我们在小客厅坐定后,心仪已久的梁实秋很快就出现了。

那时梁先生正是知命之年,前半生的大风大雨,在大陆上已见过了,避秦也好,乘桴浮海也好,早已进入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他的谈吐,风趣中不失仁蔼,谐谑中自有分寸,十足中国文人的儒雅加上西方作家的机智,近于他散文的风格。他就坐在那里,悠闲而从容地和我们谈笑。我一面应对,一面仔细地打量主人。眼前这位文章巨公,用英文来说,体形“在胖的那一边”,予人厚重之感。

同类推荐
  • 宁夏历史名人(上)

    宁夏历史名人(上)

    本书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内容,既有宁夏古代历史的总体介绍,又有各个时期不同领域的著名人物,既列举具体事实讲成就,又深刻总结经验谈启示。
  • 一代兵圣:韩信

    一代兵圣:韩信

    韩信(约前231-前196),淮阴(今江苏淮安)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曾先后为齐王、楚王,后贬为淮阴侯。为汉朝的天下立下赫赫功劳,但后来却遭到刘邦的疑忌,最后被安上谋反的罪名而遭处死。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一代兵圣:韩信》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一代兵圣韩信传奇的一生。
  • QQ王子马化腾

    QQ王子马化腾

    马化腾,腾讯主要创办人之一,现担任公司控股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被称为“QQ之父”,曾在深圳大学主修计算机及应用,于1993年取得深大理学士学位。1998年和好友张志东注册成立""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在创办腾讯之前,马化腾曾任职深圳润迅通讯发展有限公司从事寻呼软件研发工作,在电信及互联网行业拥有10多年经验。这本《QQ王子马化腾》是“小蓝狮子财富名人”其中一册,讲述了马化腾的故事。《QQ王子马化腾》的作者是俞志荣。
  • 乱世闯王:李自成

    乱世闯王:李自成

    《乱世闯王(李自成)》讲述李自成起义的背景和经过。在书中,作者写了关于李自成起义兴衰始末、大明王朝的灭亡、清政权的兴起等内容,中间夹杂了诸多神话元素,可读性较强。
  • 马克思传

    马克思传

    本书是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先生历三十年而完成的一部完整的马克思学术传记,全面记述了马克思一生的学术思想发展历史,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实践,对不同时期的代表作进行了新的概括和总结,资料翔实,脉络清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热门推荐
  • 篮球追梦少年

    篮球追梦少年

    2045年,NBA的44-45年度又一次落下,许多篮球明星都退役了。这不又赶上了NBA一年一度的选秀大会,总裁亲自挑选,中国屌丝级小伙王云枫成为选秀球员之一,他去了NBA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 冥王护妻:废柴小姐倾世史

    冥王护妻:废柴小姐倾世史

    她,二十一世纪金牌杀手,却被挚爱逼上悬崖;她阅人无数,却惨遭背叛。轮回之路、穿越异界,种种巧合、各种机遇,到底真的是巧合还是另有策划?呆萌灵宠、上古神器、左手施毒、右手施医,废柴竟是绝世天才?他,冥界屈指可数的逆界天才,六段强者,前途无量,神之庇护,绝世容颜,喜怒无常的他却爱上了她,追妻之路正式开始!”你若伤她一分,我定诛你九族“”只要你要,只要我有“
  • 生死卷轴!

    生死卷轴!

    一个即将被凡人所生的男婴,在这仙魔乱斗的世界,备受关注!是一场精心谋划的阴谋?还是一场逆天争命的浩劫?大千世界,一位小人物的踏足,是掀起一场腥风血雨?还是缔造一个安泰盛世?谱写生死的卷轴已经打开,只有真正的强者才有资格续写传奇。我命由我不由天!
  • 清溪

    清溪

    我听过最动听的情话是:如果你爱我,那你便是全世界。如果你不爱我,那我便让你爱上我,你的世界将全是我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疯人愿

    疯人愿

    ——安望,我们终究要错过,不是吗?——齐柒,再见........再见吧,请记得这个时代有过一个叫做齐柒的女孩来过,并与一名叫安望的人相恋过........只不过,分道扬镳罢了........所以,我还是选择最愚蠢的方法——死!
  • 妹妹,我宁原是陌生人

    妹妹,我宁原是陌生人

    妹妹对哥哥日久生情,哥哥与别人结婚了,边微婷能否把哥哥的心抢回来呢?……
  • 隔世尘嚣

    隔世尘嚣

    上古仙史,无人记载,亦无人知晓。相传有道士撰奇书,天下大事,尽收其录。乃道士死后,此书流落民间,不知所踪。此书所记的仙家逸史,渐渐流传民间,为一苏姓女子,撰写成册,尽入渔樵闲话……
  • 寻仙逍遥

    寻仙逍遥

    何以解忧,唯有鸡汤,罗风牌鸡汤,可解世间三千烦恼。
  • 到底是谁在找谁

    到底是谁在找谁

    张起灵与吴邪定下十年之约后的故事,以及追根溯源的故事~